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火车 - 第0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首先是电话。
  关根彰子的履历表上写着三家公司,应该不必逐一调查,只要联
  系她到今井事务机公司之前工作过的有吉会计师事务所就够了。她在那里工作了四年,交友的可能性最高。
  人行道和马路上都已经干了,堆积在路边的雪堆也融化成返回北国的长途货运卡车掉落的东西那般大小。
  走回甲州街道和小泷桥路的十字路口时,本间立刻走进看见的第一家咖啡厅。电话就设在玄关旁边,他先落座让腿休息一下,点完咖啡后才又站起身来。
  彰子填写履历表的字迹很端正。不能说非常漂亮,但每个字都给人认真书写的印象。看起来就像是会规规矩矩写日记、记账的那种人——在等待查号员回应时,本间这样想着。
  好不容易才听见女查号员的说话声,本间告知有吉公认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址,询问其电话号码。等了四五秒才听见回复:“您说的地址并没有登记有吉公认会计师事务所。”
  有一种扑空的感觉。
  “没有?类似名字的事务所呢?”
  “请稍候。”
  现在的查号作业都是利用电脑,电话杂音中传来轻微的键盘敲击声。
  “没有。请问地址是不是弄错了?”
  本间再一次读出来确认,没错。没办法,只好先挂断电话。
  会计师、律师等独立开业的人,因为是靠客人登门拜访而做成生意,通常不会变更事务所地址,否则就是自毁商机。他们一开始选择开业的地点时会很慎重,一旦决定就不会轻易搬离。
  新人行时,大家都会先寄居在前辈的事务所里,等待时机成熟后再独立开业或跳槽。但是像有吉这种以单一名字营业的事务所,竟从电话簿上悄然除名,会是怎么回事呢?
  是上了年纪的会计师退休了,所以连事务所也关门了吗?但是根据刚才今井的说法,彰子离开工作四年的事务所,是因为“工作量大,忙坏了身体”,那就不可能是关门大吉了。当然她也可能为了隐瞒离职的真正理由,随便捏造了谎言……
  只要到这个地址询问周边的公司,多少能知道一些真相。但这么一来至少要用掉一天,本间觉得很麻烦,于是又拿起了话筒。
  石井股份有限公司,千代田区三崎町。在那里只工作了一年两个月,如果能联系上,调查这里应该还快一点。但是——
  “该公司名并没有登记在这个地址上。”
  跟刚刚查号员声音不同的女性口齿清晰地回答。就像刚才一样,本间想问“有没有类似名字的公司”,却开不了口。

  “喂……喂……”
  听见查号员的呼叫,本间轻咳一下。 “对不起,麻烦再帮我查另一个。”
  三好租赁公司。这一次本间没说“请帮我查电话号码”,而是问:
  “这个地址有没有登记这家公司?”
  “没有。”
  本间回到座位,喝着温热的咖啡,仔细检查那张履历表。
  感觉实在是——太糟糕。
  今井社长就是那种人。他一眼看见彰子就很满意,觉得可以相信,所以根本就没有打电话给她声称自己之前服务过的公司确认履历表上的内容,因此也没发现上面写的是满纸谎言。
  但这纯属侥幸,根本就是很危险的玩命做法。过去之所以没有败露,实在是因为她的运气好。
  关根彰子一开始就知道后果会如何吗?否则她就应该多下点功夫才对,至少填写确有其名的公司。
  她不想在履历表上写出真实经历,所以满篇谎言,而且还避开会有人事部门调查的大公司,只找小公司求职。万一被调查,履历表上的谎言被拆穿,她也就认了。 反正总是会被拆穿的,又何必麻烦想那些复杂的谎言呢?在这样的求职过程中,正好被今井事务机公司录用了——事情的经过大概就是这样。她的律师寄送她宣告个 人破产的信件是在昭和六十二年(一九八七年)五月。
  本间想,果然没错。为了隐瞒这一事实,她只好在履历表上作假了。
  想来,宣 告个人破产时,彰子应该还在工作。在工作场所经常会接到信用卡公司、地下钱庄激烈的催讨电话,甚至会有讨债者登门拜访。这对公司而言是十分忌讳的事。本间 从工作经验上,对于那种个人融资的讨债者的手法多少有些认识。自从昭和五十八年(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起实施地下钱庄管制法规之后,之前被称为“讨债地狱” 的暴力行为表面上平息了,但取而代之的是更阴险绵密的讨债手法。
  例如将催讨信件或“立刻跟某某信用卡联系”等文字传真到对方办公室里,让其难以招架。
  如果在履历表上填写真实经历,新雇主会致电之前公司的人事部门,结果会是如何呢?
  “关根小姐吗?哎呀,那人跟地下钱庄……”
  一旦提到这些,人家就不会雇用你了。个人破产的事实被知道也不太好。别人会认定你的财务管理太过松懈。
  所以只有写下谎言。
  因为穿穿脱脱很麻烦,本间就一直穿着外套。他觉得有点热,喝了一口凉水,目光又落到履历表上。

  因为不知道彰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导致个人破产,本间觉得不该有先人为主的偏见,也颇同情她的处境,同时又认为和也应该早点跟她断绝关系。
  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些谎言写得还真仔细,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找来这些公司和地址的。就在这时,本间猛然发现自己疏忽了一个重要情况。
  如果在今井事务机公司之前也上过班,她就应该参加过劳工保险。劳保局的劳保业务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电脑作业了,所有数据都已经联网。关于登录在该新系统的 受雇人数据,只要输入被保险人证上面的号码,就能立刻查询到之前被雇用的记录。当然,所谓“登录在该新电脑系统”,并不一定只限定是新进员工,换工作或该 退休的人员也会加以登录,发给新的被保险人证。本间曾经看过一次,像旧式电车月票一样大小,比起过去为了防止伪造而印刷复杂图样的旧证,新证给人感觉只是 张薄得令人失望的纸片。
  关根彰子应该也有被保险人证。被今井事务机公司聘用时,她应交出证件,由社长或她本人拿到新宿的劳保局变动科提出申办。
  本间站起来走到电话旁边,打到今井事务机公司,是小蜜接的电话。
  听本间说明情况后,小蜜有些吃惊,但问起劳保的内容时则没费什么功夫。小蜜立刻答应帮忙调查。她离开话筒时,本间听见了她和今井之间的说话声。
  “喂……我找到了保险证。”
  “怎样?”
  “劳工保险被保险人证。”小蜜照奉宣科,“关根彰子。被保险人证核发日期是平成二年四月二十日。”
  彰子的履历表是同年四月十五日填写的。那么……
  小蜜说:“对了,关根小姐说她是到这里上班后才加入劳保的。”
  “哦。她说之前都没有投保?”
  “是。我被录用的时候,因为不懂怎么办手续,怕会被劳保局的人骂,关根小姐就陪我一起去办。那时她跟我说的。”
  电话中有些杂音,接着换成今井说话。 “小蜜说得没错。她过去的履历居然都是假的!”
  “的确很奇怪。”
  “关于劳保,关根小姐说她在之前的公司都是工读的身份,没做过正式员工,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兼差人员。”
  本间想,是“兼职”才对。他又问:“为什么她没有成为正式员工?对此她有没有解释过?”
  今井和小蜜交谈了一两句后回答:“她说是因为工读的薪水比较高。”

  “这么说来,她可能从事的是特殊行业喽?”
  “这个……会有这种可能吗?我实在是不敢说,何况关根小姐根本一点也没有做过那种事的感觉,没有那种味道。”
  没错,当今这种事就是很难说。现在有很多女大学生白天是学生,晚上摇身一变,成为高级酒廊的陪酒小姐。关根彰子长得又漂亮,只要她在高级酒廊对着有钱客 人善加运用吸引和也这种男人的魅力,肯定能赚不少钱。所以她才不需要劳工保险的保障。但她却宣告个人破产,究竟出了什么事?
  放下电话,回到座位,无视女服务生有些不快的眼神,本间深深坐进靠椅。
  五年?如果要改变人生的境遇,这时间也够长了。而且就算在这段期间发生了什么,经由和也口中描述的关根彰子形象和她供职的今井事务机公司的氛围来判断,她肯定是往好的方向改变了。
  数着零钱、叹着气的同时,奉间思考着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方法。
  委托律师寄出那封信通知信用卡公司的时候,彰子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为了找寻她的下落,这么做看起来是绕了远路,却说不定反而更容易找到答案。她企图隐瞒过去。只要前往她隐瞒不住的蛛丝马迹所在,一切就能真相大白。
  和也所知道的关根彰子,是她小心翼翼拼命制造出来的假象。如果老是追寻她所制造的假象线索,也许会被带到更错误的方向。
  本间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他甚至一度以为最直接可行的方法,就是在今井事务机公司问出彰子的朋友名字,然后继续追查下去就能找到本人。但他也对和也说过:“不要期望过高。”跟彰子有关的事都是她费心经营出来的表象。
  彰子在被和也质问之后便立刻消失了。尽管带了钱离开,但给人感觉就像只剩下身上穿的一套衣服一样,所以本间坚信她一定得去投靠朋友。
  然而,当知道她是那么在乎过去,一心一意想要埋藏过去,就算
  是找到了她的好朋友,恐怕也没什么帮助。彰子是因为她的过去逼近眼前而选择逃离。逃离的方向必然是完全不知道她的过去、不会要她从头到尾解释过去的人才行。如果她去找的人会因为知道她的过去而轻视她、给她责难眼色,也只是徒增困扰罢了。
  如果是这样,这种对象自然就很有限了。
  没办法,干脆去找关根彰子委托宣告个人破产的沟口律师吧。去银座,从这里搭地铁丸之内线就能直达。
或许您还会喜欢: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