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货币战争2 - 10.2 单一货币:历史的终结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期待着在当前这样一个危机时刻,可以来推广世界货币的政策。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唯一可能的时机,因为你只有在危机的时候才能来做成这样建立新系统的事情。”
  ——2008年11月13日,“欧元之父”蒙代尔
  “全球经济需要一个全球性货币。”
  ——保罗·沃尔克,美联储前主席
  “控制货币和信贷可以打击国家主权的心脏。”
  ——奥尔登·克劳森(Alden W Clausen),美国银行总裁,世界银行行长
  “一旦一国的货币和信贷被部分控制,不在乎谁在制定该国法律。”
  ——麦肯辛金(W L Mackenzie King),加拿大前总理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看懂了货币游戏的聪明人,《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清崎就是其中之一。就在2008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之后不久,他在2008年11月24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1910年,7个人在佐治亚州海岸附近的哲基尔岛上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据估计他们拥有着全世界1/6的财富。其中6个美国人,他们代表着摩根、洛克菲勒和美国政府。另一个来自欧洲,他代表着罗斯柴尔德和沃伯格。1913年,美联储的成立就是这次秘密会议的直接结果。有意思的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既不属于联邦,又没有储备,也不是银行……他们控制了美国的银行系统和货币供应。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了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它们成立的目的在于控制世界的银行体系和货币供应,就像美联储对美国所做的一样。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这意味着控制世界金融系统的第一步工作完成了。2008年,世界经济陷入危机,富人最终将变得更富,但大多数穷人会更穷。这次危机很大程度上直接源于几十年前的这些秘密会议。换句话说,金融海啸的很大一部分是被策划出来的。”
  世界是否需要一个全球中央银行?如果想要实现一个单一的世界货币体系,它需要一个规模空前的货币政策来武装国际金融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单一的全球性货币将使得银行的权力超越国家、种族和语言。加拿大前国会议员保罗·海耶(Paul Hellyer)在1994年对世界单一货币评价道:“在这样一个全球性货币/银行体系里,公民利益、单个国家只能服从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利益……国家将不再能够制定任何独立的政策。”凌驾在主权国家之上的最强大的金融系统,将由不需向任何人负责的世界权势集团所运作。
  要运作这样庞大的计划,绝非一日之功,它必须经过长期的酝酿、积累、策划和理论研究,并且等待合适的时机推出才能实现。其中,火候的把握最为关键,过早和过迟推出都将同样有害。有关世界单一货币的理论探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进至相当深入的阶段。其中,一些关于世界单一货币的重要言论具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1969年:“让我从吹毛求疵的反对转向一些更积极的讨论,并且从最佳和最差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谈起。据我判断,最好的货币体系,是拥有世界金融权威的世界单一货币。”
  ——查尔斯·金德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美联储波士顿会议的发言
  1984年:“我已经提出了一个激进的下个世纪的选择方案:所有的工业民主国家建立一个基于共同货币政策的单一货币,并建立联合的货币发行银行以决定货币政策……这个建议短期来看,的确是过于偏激,但可以提供一个愿景或目标,来指导今后的步骤……”
  ——理查德·库博(Richard N. Cooper),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联储波士顿会议发言
  1998年:“对整个世界来说,过渡到世界单一货币的速度可能令很多人大吃一惊,世界可能在10年内(2008年)便由今天的200多种货币进化到只有一种货币,并且从今天起25年后(2023年),历史学家将想知道为何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去清除存在了20个世纪的货币。”
  ——布莱恩·泰勒(Bryan Taylor),环球财务数据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此公能在10多年前说出这样的话,水平还是相当了得的。与其说他是预言家,不如说是计划者更为准确。)
  2001年:“25年前,万事达(VISA)成立时,其缔造者就把世界看做是需要单一货币进行兑换的体系,我们所做的一切均是基于全球视野,并努力来一步一步地实现我们的全球愿景。”
  ——莎拉·佩里(Sarah Perry),VISA战略投资计划部主管
  2004年:“如果全球市场经济在今后数十年蓬勃发展,全球性货币的出现似乎是合乎逻辑的。”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年会发言
  2007年1月5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国际经济部主任本·斯泰尔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数字黄金与货币制度的缺陷》一文,该文比较了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利弊,并反复强调当今世界的货币体制是全球化进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强调解决之道就是黄金的重新货币化,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使用电子黄金作为支付手段。他的结论是:“(数字黄金的货币制度)听上去似乎是偏激和难以实现的,但是,将人类经历了2500年实践的黄金货币进行电子化,最终也许将证明,这一货币体系比仅有35年短暂试验期的主权货币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2007年5月9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喉舌《外交》杂志又刊登了本·斯泰尔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国家主权货币的终结》。斯泰尔在文中指出:“为了安全地实现全球化,各国应当放弃货币国家主义,废除不必要的货币,因为它们是今天许多动荡的根源。”在斯泰尔看来,当今世界金融动荡的根源就是“主权货币”的干扰。他说道:“为什么最近几十年来出现一系列货币危机的问题变得如此严重?从1971年起,尼克松总统正式使美元与黄金脱钩,在全球四处流动的货币才不再是对任何实物的索取权。全世界的货币现在都是政府魔术般地变出的纯粹的主权表象……把货币与主权挂钩的神话代价巨大,有时甚至还是危险的。货币国家主义与全球化水火不相容。”可以肯定,斯泰尔先生是要隆重推出“世界单一货币”的概念了,所以主权货币必须被废黜掉。斯泰尔先生进一步指出:“过去几十年来,美元已经成为无可置疑的全球货币,世界各国持有美元在各地市场进行交易,特别是石油。美元当今的特权地位不是上天赐予的,美元最初也是被另一种诚信的货币(黄金)所支持,别人愿意接受美元是因为他们相信在过去买到的东西,能够在未来换得等值的商品。这给了美国政府巨大的负担来保证这种诚信。不幸的是,这些机构未能肩负起这一重任。鲁莽的美国财政政策正在削弱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

  那斯泰尔先生提出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呢?又是黄金的重新货币化和世界单一货币。他说:“但私营的黄金银行已经存在,从而使账户的持有者可以用真实的金条作为股份的形式,进行国际支付。虽然黄金银行业目前还只是小本生意,但随着美元的衰落,它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增长。如果谈论一种基于黄金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肯定听起来很离谱。但1900年时,一个没有黄金的货币体系也是如此。现代科技使得通过私营黄金银行恢复黄金货币成为可能,即使没有政府的支持也是如此。”这一段才是这篇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也正是文章全部重心之所在。换句话说就是,即使没有各国政府的支持,也要消灭主权货币,实施以黄金为核心的世界单一货币!
  显而易见,斯泰尔、安·兰德、格林斯潘的黄金货币价值观一脉相承,源自老欧洲的诸多银行家族,特别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金融理念,而与美国新兴权势集团的货币观点截然不同。罗氏家族两百年来收拾对手的主要手段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如果说当今世界的金融江湖存在着两大势力集团的话,那就是以罗氏家族为核心的“黄金环保派”和以洛克菲勒为旗手的“石油战争派”这一美元发行的既得利益集团。双方就未来控制世界单一货币的战略是一致的,但在利益和货币理念层面上存在着重大分歧。

  “黄金环保派”更加看重货币的道德属性,强调其内在的公平与合理性,牢牢占住了道德制高点,认为未来世界货币势必包括黄金与环保两大基本要素,以满足货币的诚实性和弹性。“石油战争派”则看重货币背后的暴力因素,他们认为只要控制了中东的石油供应,就不怕各方势力不低头,再加上强大的军事与战争威慑力,世界上谁也不敢轻易拒收美元。即便是废除美元,赖掉美元债务,新的世界货币也是一种可以在刺刀之下随意摆弄的“信用”。这两大势力集团的较量,国际层面上体现在美国与老欧洲的较量,或者是美元与欧元的对决,而在美国国内政治上,则体现在力主环保的民主党与力主石油战争的共和党之间的角力。
  如何在这两派之间借力打力,从而实现中国战略利益的最大化,将是考验中国外交智慧的重大课题。
  2008年1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黄金是一种新的全球货币》的评论员文章,这是近年来欧美主流媒体中呼吁黄金重新货币化最直白的一篇檄文。文章认为,黄金价格近来的暴涨反映了投资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形势的紧张情绪,而一旦黄金最终成为货币的一种形式,那么黄金将不仅对美元升值,而且对英镑和欧元也会升值。文章认为:“对于黄金而言,一种更好的观点也许就是在美国抛弃金本位之前各国中央银行对黄金的认识,那就是,黄金不是一种商品,而是另一种货币。”
  如果我们明白从罗兹会社时代开始,“盎格鲁—美利坚权势集团”对媒体与公共议程的高超与娴熟的操纵手法,就不会轻易忽略像《外交》、《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受世界统治精英直接控制的标志性喉舌和像本·斯泰尔这般重量级人士所发表的“个人看法”,因为那决不是单纯的个人观点表述,它是代表利益集团意志的重要风向标,并成为精心策划的庞大宣传攻势中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出所料,那么随着危机的深化,越来越多的西方媒体和市场人士会逐渐对黄金产生“不约而同”的兴趣。最终,黄金价格暴涨将成为“刺杀”美元体系的“摔杯之号”。
  2009年5月17日的彼尔德伯格会议结束以来,罗杰斯和索罗斯等人立刻开始频繁警告即将来到的危机将是一场货币危机,他们并不是在开玩笑。一场严重的货币危机,将以美元危机为标志,它旨在起到两大作用,一是帮助美国进行一次彻底的赖账;二是震荡现有的世界货币体系,为世界单一货币的概念制造声势。这与1907年的危机导致1913年美联储的成立应该具有相当的可比性。人们会看到,没有世界中央银行和统一的世界货币,世界经济将是何等脆弱。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