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霍比特人 - 第十五节 暗潮汹涌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现在,我们在把焦点转回到比尔博和矮人们身上。他们整晚不敢放松地监视着,直到第二天早上还是没有听见或看见任何危险的征兆。不过,鸟群却越来越多,它们的伙伴从南方飞来加入,山区中原本居住的乌鸦也在天空中不停盘旋。
  “一定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索林说:“候鸟迁徙的时间已经过了,这些鸟平常也都是一直居住在同一个地方。这些是受惊的鸟儿,远方还有大量的秃鹰和乌鸦聚集,似乎战争即将来临!”
  比尔博指着前方道:“那只黑鸟又来了!”他大喊着:“看来当史矛革打碎山壁的时候,它活着逃了出来,那些蜗牛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的确,就是那只老黑鸟。它飞向他们,又在附近一颗岩石上停留下来。它拍拍翅膀,鸣叫了片刻,然后侧着脑袋,彷佛在倾听着;然后它又鸣叫,接着又侧头倾听。
  “我认为它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巴林说:“但是我听不太懂这种鸟的语言,它说得太快、太难懂了。比尔博你听的懂吗?”
  “不是很懂,”比尔博说(事实上,他根本连一个字也不懂):“不过这个老家伙看起来非常兴奋。”
  “我真希望它是只渡乌(编注:一种大乌鸦)!”巴林说。
  “我还以为你不喜欢它们呢!当我们过来的时候,你似乎很讨厌它们。”
  “那些是乌鸦!它们是非常邪恶、多疑的鸟儿,而且还很粗鲁。你一定没听懂它们在背后称呼我们的绰号。但渡乌就不一样了,它们和索尔的子民以前一度相当亲近,它们经常会带情报来给我们,我们则会赏赐给它们一些闪亮的东西,让它们可以收到巢里面去。它们的寿命很长,记忆力也很好,而且,它们还会把智慧代代相传给后代。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认识许多的渡乌。这里以前就叫作乌丘,因为有一对相当睿智的渡乌夫妇居住在这里;老卡克和他的妻子就住在这里的屋顶。不过,我想这些古老的鸟类一定都已经离开了。”
  他话还没说完,那只黑鸟就呱地一声飞了出去。
  “或许我们听不懂它的话,但这只老鸟似乎懂我们说些什么,”巴林说:“注意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过不了多久之后,外面就传来一阵拍击翅膀的声音。黑鸟又飞了回来,另外还有一只相貌相当潦倒的渡乌。它几乎全盲了,飞起来十分勉强,而它头上的毛也全秃了。它在他们面前笨拙地降落,缓缓地拍拍翅膀,走向索林。
  “喔,索恩之子索林、方丁之子巴林,”它嘎嘎叫道(比尔博也可以明白它在说什么,因为它用的是人话而不是鸟语):“我是卡克之子罗克。卡克已经死了,他之前和你们关系相当密切。我破壳而出已经有一百五十三年了,但我并没有忘记我父亲所交代的事情。现在,我是山中的渡乌首领。我们的数量很少,但并没有忘记古代的国王。我的子民也全都聚集在这里,因为南方有了相当剧烈的变化,有些对你来说是好消息,有些则不是。听清楚了!鸟儿们从南方、东方和西方回到河谷和山中,是因为史矛革死亡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死了!死了?”矮人们齐声大喊:“死了!那我们还害怕什么?这些财宝都是我们的了!”他们全都跳了起来,手舞足蹈的庆祝。
  “是的,死了,”罗克说:“这只黑鸟,愿他的羽毛永不落下,亲眼目睹它的死亡。我们可以相信它说的话。在三天之前的晚上,它看见恶龙在和伊斯加的人类作战的时候从空中被射下。”
  索林过了好一段时间才让矮人们安静下来,继续听渡乌带来的消息。最后,当它描述了整场战斗的过程之后,他继续道:
  “索林·橡木盾,欢庆的时间已经结束了。你可以安全地回到山里面,宝物也将全都归于你,目前暂时是这样的。往这边聚集的不只有飞鸟而已,宝藏守卫者死亡的消息传得很远、很快,索尔财富的传说历经多年并没为人所遗忘,许多人依旧迫不及待地想要夺取这些财宝。精灵大军已经出发了,食腐肉的鸟儿们也在他们头上飞翔,希望能够获得战死者的血肉作为食粮。长湖边的人类将自己所遭遇到的惨剧都归罪于矮人,他们现在死伤惨重,侥幸存活的人也无家可归,史矛革将他们的城镇彻底夷平。
  不管你们是活是死,他们也想要从你的宝藏中分一杯羹。你必须凭藉着自己的智慧,来决定下一步怎么做,不过,十三名矮人和都灵曾经居住在此的子孙比起来,实在少得可怜。如果你愿意听我的忠告,请你不要相信长湖镇的镇长,请和那个射下恶龙的人合作。他的名字叫巴德,是吉瑞安的子孙,祖籍是曾经和你们关系良好的河谷镇。矮人、人类和精灵在饱经恶龙荼毒之后,或许有机会再度和平相处,但你必须要慷慨分配你的黄金才行。我说完了!”
  索林愤怒地回答道:“卡克之子罗克,请接受我们的感谢,我们将不会忘记你和你的子民。但是,只要我们还活着,没有人可以从我们这边巧取豪夺拿走任何的黄金。如果你愿意的话,请收集附近的情报告诉我们;同时,我也请求你,如果你的同族之中还有年轻力壮的信差,请派它们到北方山脉和西方、东方的矮人聚居地,告诉他们我们所面临的危机。不过,请你一定要去铁丘陵通知我的表亲丹恩;他旗下有许多战斗经验丰富的士兵,而且也离这边最近。请他快点赶来!”

  “我不会批评你的作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罗克嘎嘎回答道:“但我愿意尽力协助你。”然后它就慢慢地飞开了。
  “快回山里去!”索林大喊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食物也不够了!”比尔博在这方面一向很实际。而且,他觉得这场冒险正确的说来,其实已经在恶龙死亡的那一瞬间结束了,他宁愿放弃自己应得的报酬,换取平和的收场。不过,他的看法错了,这场冒险还没结束哪!
  “快回山里面去!”矮人们对他所说的话充耳未闻,只是自顾自地大喊道。于是,他还是跟着众人回去了。
  由于你已经知道了后来局势的一些变化,因此,你会明白矮人其实还有几天的时间作准备。他们仔细地调查了整个洞穴,果然如同他们所预料的一样,唯一的出口只剩下正门。所有其他的入口(当然,除了那个密门之外)都早已被史矛革给封锁、破坏了,连一点痕迹都找不到。因此,他们开始日夜不停地工作,加强前门的防御工事,重新修建门口的道路。他们在洞穴里面找到了许多古代的矿工和石匠所使用的工具,矮人对于此类工作本来就十分擅长。
  在他们挥汗工作的同时,渡乌也不停地带来新消息。他们靠着这样的方式,知道了精灵王把部队带到湖边,让他们多了一些喘息的时间;更幸运的是,他们也听说了有三匹小马躲过了史矛革的追捕,现在正在奔流河的河岸附近乱跑,距离他们原先留下的补给品并没有多远。因此,当其他人努力建设的时候,菲力和奇力则在渡乌的带领之下,找到了小马,尽可能地把补给品带了回来。
  接着又过了四天,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已经知道人类和精灵的联军开始朝向山边推进。但他们的士气反而更加高涨,因为,只要分配得当,他们手上已经有了可以支撑好几星期的粮食。这大部分都是人类的干粮,他们都已经吃腻了,可是,在战场上,干粮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在这个时候,大门已经被一座由方正岩石所砌起的高墙给封闭了起来,墙壁又厚又高,将会是攻方的梦魇。墙壁上有许多射孔,让他们可以发射弓箭,却没有任何的入口。他们利用梯子爬进爬出,用绳子搬运货物;在这座墙的底下开了个拱形的出口,可以让泉水往外流,索林也刻意更改了河道,让这泉水在流进瀑布之前于墙边形成了一座小湖,现在,如果不游泳,再越过一道紧靠着山壁的狭窄小径,根本就无法靠近这座高墙。之前所找到的小马被牵到旧桥的附近,在卸下所有补给之后,他们就将小马赶走,希望它们会自己回到主人身边。
  接着,某天晚上,河谷镇的废墟附近突然亮起了许多的火光。

  “他们已经来了!”巴林大喊:“他们的营地规模非常大,这支部队一定是藉着夜色和森林的掩护,沿河过来的。”
  那天晚上,矮人们几乎都睡不着。当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他们发现有一群人逼近了。他们从墙后看着那些人进入山谷,缓缓地往上攀爬,他们可以清楚分辨其中有全副武装的人类和精灵弓箭手。不久之后,队伍的前端就攀过了落石群,来到了瀑布附近。当他们发现眼前的护城池和新砌的高墙时,自然都觉得无比惊讶。
  当他们站在那边指指点点的时候,索林出声了:“你们是谁?”他用中气十足的声音大喊道:“你们全副武装的来到索恩之子索林,山下之王的宫殿前,一副要开战的样子,你们想要干什么?”
  对方并没有回答,一些人转身离开,其他人在仔细地打量过眼前的防御之后,也跟着走了。部队的营地当天就移动到了山脉之间的平地中,岩壁间回汤着他们的交谈声和歌曲,这是他们已经很多天没有作的事情。夹杂在人声中的,也有精灵的竖琴和甜美的歌声,这些美妙的音乐飘向他们,彷佛连空气都跟着温暖起来,他们还依稀可以闻到森林中花朵绽放的香气。
  比尔博实在很想离开这个黑暗、阴沉的要塞,加入营火旁的欢宴歌舞。有些比较年轻的矮人也动摇了,他们嘀咕着希望事情不会这样,能用朋友的身份接待这些人。索林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于是,矮人们也拿出了从宝山中找到的竖琴和乐器,弹奏起属于自己的音乐,安抚大家。但他们的歌并非是精灵的歌曲,反而比较像是他们在比尔博的哈比人洞穴中唱的那首歌。
  在那黑暗高耸山脉下,
  国王终于回到家!
  他的敌人已死,恶龙阵亡,
  此后所有敌人也会这样倒下。
  宝剑锋利,长枪尖,
  箭矢飞快,守卫严;
  寻求黄金胆气壮;
  矮人不再受人怜。
  远古矮人法术高,
  铁锤飞舞声音豪,
  幽深黑暗地底下,
  空洞大厅音喧闹。
  银色项练上挂着
  奔流星光,皇冠之上镶着
  金丝织龙炎,琴弦飞扬,
  竖琴音符流泄美妙之歌。
  山下宝座已解放!
  喔,迷失的同胞们,同心协力齐回防!
  快来!快来!越过荒野不休息!
  同族之王需共仗。
  呼唤穿越冰冷山脉,
  快回古老洞穴所在!
  国王就在大门等待,
  宝石满地,黄金成袋。
  国王终于回到家,
  在那黑暗高耸山脉下。
  恐怖恶龙已阵亡,
  此后所有敌人也会这样倒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