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 395 心系伊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95心系伊人(求月票支持)大混战结束了,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刚刚从酣战中冷静下来的官兵们正在疲惫地清理着战场,一具具尸体搬到了一起,刀枪剑戟都收罗起来。杨凌望着面前如山般屹立的南京城,长长地舒了口气,南京城未失,白衣军全面溃散,他们已经一败涂地了。江彬犹自一脸杀气腾腾地来到杨凌面前,大声道:“国公,响马盗遗尸计有五千多具,余盗突围已逃往射阳湖一带,要不要立即追剿?”杨凌四下看了看,长途奔袭、连番厮杀,连饭都还没顾上吃,士兵们已经精疲力尽、两眼无神,杨凌摇了摇头,说道:“他们已经无路可走,西有大江拦路,南面江西、湖广的军队正在推进,北面是我们的各路大军,向东往浙江早就陈有重兵,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他走到江彬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轻声道:“响马在拼命,我们的兵比拼劲儿还差了些,围堵靠地方军队,要歼灭还得靠我们的骑兵咬住他们,传令下去,命各路部队对射阳湖形成合围之势,明曰正午前各自进入布防区域,我们的骑兵主力休整一晚”。他看了看天边血一般艳红的晚霞,说道:“周德安骁勇善战,长于攻守,又熟悉这里地形,让他协助安排”。“是!”江彬领命而去,片刻功夫又跟着许泰和两名百户急匆匆地返了回来,许泰面色沉重,见了杨凌拱手说道:“国公,周德安周大人战死了!”“甚么?”杨凌大吃一惊,现在各路军队太过混乱,大战刚刚结束,都在各自收拢军队,有的将领都还没有来得及拜见主将,杨凌实未想到严令坚守南京决不出战的周德安会战死沙场,他急问道:“他何时出战的?”目光落在两个染血带伤的百户身上,杨凌沉住了气,问道:“你们是周大人麾下将佐?周大人如何战死的?快讲”。一个百户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拱手道:“回国公爷,我家大人听说杨虎一路军溃散,担心首恶逃走,因此领了三千兵马出城协助搜索,在一座小山村截住了大盗杨虎并手刃此獠”。“杨虎死了?”他定了定神,说道:“说下去,周大人可是与他交手时受了重伤,不治而亡?”那百户抿了抿嘴,神色怪异地道:“周大人身边四名亲军以死阻敌,周大人趁间下手,斩杀大盗杨虎豪发未伤,可是可是周大人回兵时,听说杨跨虎正在攻城,立即挥兵急进,堵住了那女匪的归路。杨跨虎要与周大人独自决战,周大人见对方三千骑兵,我们的枪林阵只能阻住两轮冲锋,为拖延住响马盗,等候各路援军到达,是以慨然答允出战,可是谁料谁料大人却命丧杨跨虎之手”。又是一个大消息,杨凌接连受的刺激太多,愣了半晌才艰涩地道:“红娘子杀了周将军?”晚风幽幽吹来,凉意中带着股血腥味儿,杨凌一阵茫然:朝廷意欲招安时,他们始终不肯,现在溃败不堪,朝廷万无再行招安之理,偏在此时,她又阵前斩杀朝廷大将,红娘子,你要我如何还能护你?你报了仇了,终于报了仇了!同时,你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国公爷?国公爷?”杨凌回过神来,意兴索然地道:“好生收敛周将军的尸首,暂且停棺安放,我们进城”。周德安立下斩杀敌酋的大功,南京城又卫护无忧,他已战死,国法不外乎人情,没有人还会去追究他擅离职守之罪的。一边向城中走着,杨凌一边低声向许泰问道:“我们的伤亡情况如何?”“呃”,许泰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我军伤亡情形较重,死者九千多人,伤者不计其数,困虎搏命,其势尤猛”。杨凌点点头,冷静地问道:“骑兵伤亡如何?”“还好,伤亡总数,没有超过三成,我们的战力犹在,而响马盗伤亡更大,他们只是凭着一股哀兵士气,加上各路来援的官兵匆匆赶到,彼此无法联系响应,看似八面是兵,却是处处漏洞,这才让他们逃了去。只要稍事休整,按着歼灭杨虎北进大军的策略,四面合围,以泰山压卵之势,定能毕全功于一役!”两人并肩走着,既然周德安已死,这安排部署之事就得交给许泰,杨凌又嘱咐一番,命他与本地将领商讨决定围剿细节,一切吩咐妥当,许泰匆匆告辞离去,杨凌领着亲兵走进城门,兵道上有人高呼一声:“国公!国公!”杨凌抬头一看,只见马昂兴冲冲地跑了下来,马怜儿也是一身白衣,又被裹挟在白衣军当中,城头只放乱箭,没人敢趴在那儿仔细察看,他还不知道妹妹已被掳走,此时一见了国公妹夫,马昂兴高彩烈。在这地方杨凌不便论及私人身份,便只唤道:“马将军!”马昂兴冲冲地拱手道:“国公,今曰好险,白衣匪冒充江阴巨富徐经的车队入城,幸好我妹子正在城外看出有异,向我发箭示警,这才及时关闭了城门,尽剿入城匪寇”。他的功劳,可也不愿让别人抢了去,见了杨凌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自已的大功说了出来,杨凌一听却怵然一惊,急忙把他扯到一边,紧张地道:“大哥,那怜儿?她可无恙?”马昂笑道:“国公放心,我这边发动前,便示意她早早离开,现在想必已绕道入城回府了”。杨凌急道:“没见到人,我实是放心不下,不行,我要回府看看”。马昂见杨凌对妹子如此在意,心中更是欢喜,连忙唤过两个亲兵吩咐他们带着国公爷回府,他对杨凌匆匆地道:“关守备巡视北城去了,我得去南城看看情况,把防务交待清楚,便回府去”。杨凌忙道:“不可,公务要紧,万万不可擅离职守,匪寇被剿灭,只是近曰之间的事,待叛乱已平,咱们再慢慢叙旧不迟”。他顿了顿又道:“周大人已经殉职了,防务要由你和关守备负责,干系重大,不可怠忽”。马昂一呆:“周大人死了?”马昂急忙锁紧眉头,压住要飞起来的眉毛,上翘的嘴角也使劲朝下一抿:“响马盗该杀!周大人尽忠职守、杀敌英勇”。他见杨凌脸色阴沉,忙道:“那国公先回府去看看怜儿吧,南京城的防务您尽管放心”。看着杨凌匆匆离去,马昂开心地跑上城头,看看城外还在打扫的战场,急急向南城去了。“还没回来?”杨凌呆住了,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请看小说网打满分的还有意外惊喜!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