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 295 山东指挥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远远的已看到成都城了,钦差仪仗才算拐上了一条宽敞的大路。迎驾官员接出十里,此时骑马走在前头。由于三司官员已在城下搭设彩棚,汇合一干士绅名流准备迎驾,所以杨凌也出了卧榻车轿,骑在马上,在近身侍卫簇拥下缓步前行。宋小爱仍是一身壮家女子的蓝色布衫,项上带了银项圈,骑在马上左顾右盼,显得精神奕奕。她瞄见杨凌打了个哈欠,忙悄声对伍汉超道:“小伍,你看,杨大人象是昨儿没睡好,竹林里虫鸣鸟叫的,他一定是不习惯”。伍汉超打了个哈欠,说道:“不会吧,大人要艹劳的事情多,许是太费心神了”。宋小爱好奇地道:“咦?你怎么也象没睡好?后半夜不是大棒槌接茬儿巡逻吗?”伍汉超干笑两声道:“唔我要艹劳的事情也不少,所以太劳神”。“嘁!”宋小爱白了他一眼,娇俏地扭过了头。伍汉超的脸上带起几分愁容:“马上到家啦,冒冒失失领个媳妇回来,也不知道爹妈喜不喜欢,这傻丫头睡得香,我可是一肚子心事,要思前想后,琢磨着怎么开口,还要想那天上掉下来的乌龟,我睡得着吗?”大队人马到了城门前,成都大小官员见这位钦差大人、威武侯爷出京,前呼后拥的却是一群蓝巾布褂穿草鞋的狼兵,不禁啧啧称奇,今儿可算是开了眼界了。城门口赶来迎接的人很多,除了军政刑学各路官员,还有士子代表、富绅地主,拥挤堵塞了整个城门。按规矩,杨凌的卫队应该雁翅状左右分开,让主官上前和迎驾的人会唔。可是杨凌的队伍是刚从十万大山里拉出来的人马,要他们打仗杀人在行,却不懂得列队、整队,演化阵图。布政使衙门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员按照正常军队的情况简略地指挥了几步,倒把这些狼兵弄得不知所措,行伍大乱。杨凌的中军在一片闹闹烘烘当中愣是半天没挤过去,两边的官员踮着脚尖望来望去,有姓急的武将干脆大吼起来,喝令人马上疏导人流,看得杨凌啼笑皆非。成都人口此时正是史上最繁盛时期,军民总数五十九万,在当时的大都邑中已算是极为繁华了,人烟稠密、市井繁华,青楼酒肆,旗幡招展。其盛况让人很难想象清军入川后怎么才能杀得街上行人如幽魂,全城得生者不足八万。四下围观的人群中有不少白布缠头,白净瘦削的当地人,仿佛看热闹一般在人群里游走,不过他们精明的眼神很少停留在铁甲侍卫层层护卫下的杨凌身上,而是对四下的百姓和迎驾的官员士绅们十分注意。这些人都是川藉番卫和内厂在成都秘密招纳的人马。钦差驻扎之地出现身份、来历、目的不明的高手,这样的大事伍汉超不敢隐瞒,早已命人飞骑传报给柳彪,柳彪闻讯紧张万分,这才尽出手下精锐,暗中接应保护。混乱的秩序好不容易才在布政使衙门的差役努力下恢复了正常,铁卫们左右散开,排成五道人墙,杨凌下马,在伍汉超、宋小爱等人的陪同下向前走去。四川承宣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站在最前,后边率领着参议参政、知府同知、佥事都察、学政博士等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官员们上前迎接,士绅名流则立在棚下笑颜相候。宋小爱趁杨凌和诸位官员寒喧之机,踮着脚尖四下打量,一边对伍汉超悄声道:“嗳,小伍,你爹是哪一个呀?”伍汉超早已一眼看到了自已的父亲,此时四目相对,彼此的神情都激动不已。老伍膀大腰圆,长须过腹,浓眉重目,虎虎生威,站在一众瘦弱的文官群中真如熊立羊群一般,煞是威风。小伍怎么可能看不到?伍汉超强抑见到亲人的激动,对宋小爱悄声道:“喏,就是那个,补服上绣着白鹇,正看着我的那个”。“哪个呀?噢,你说那个胸前画了只长爪细脖的大鸟,长了一对八字胡的官儿呀,嗯嗯,好年轻,不过和你长的还真挺象”。伍汉超翻了翻白眼,无奈地道:“看清楚喽宋大姐,你说的那个给我当大哥还差不多,是那个有长胡子的,好长的胡子,都耷拉到腰带上的那位美髯公,看到了么?”宋小爱一双杏眼瞪得溜圆,恍然道:“啊!看到了,看到了,是他呀,好威猛,不过这体形可一点不象你爹”。伍汉超没好气地道:“不象我爹象你爹呀?”“嗯,还真挺象我爹,就是胡子太长了些”,宋小爱很认真地答道。杨凌同三司大人寒喧已毕,又抱拳对众位迎候的官员说了番感谢的场面话,官场应酬,向来如此,这些礼节总是不可免的。四川布政使安文涛笑道:“大人代天巡狩,幸临成都,本地官员和士绅百姓闻讯是欢欣鼓舞,早早就翘首以盼呐。下官等已在城中备了盛宴,为大人接风洗尘,此地拥挤不堪,咱们这就进城吧,下官再为大人一一引见各位官员。”杨凌颔首笑道:“承情,承情,劳动安大人和诸位同僚了,一切由布政使大人安排例是”。一行人进了城,在成都最大的‘锦江酒家’大摆宴席。酒席开了,伍汉超这才有机会单独去见父亲。他走到父亲身边,激动地道:“孩儿参见父亲大人”,说着就要掀袍跪倒。伍文定一把扶住他,笑道:“起来,这儿又不是家里,不要行此大礼,此刻你我只是贮同僚而已,公私要分的清楚”。爱子衣锦还乡,伍文定甚是光彩,同席的官员也都微笑望来,不过人家父子刚刚相见,可没有不识趣地上前攀谈。伍文定端详爱子模样,抚须笑道:“好,好,你在江南平倭的事,爹也听说了一些,不愧是我伍家的儿郎,没给爹丢脸”。“呵呵,爹本来寻摸着,让你先考武举,在仕途上再求发展,想不到你倒好运气,竟然投到了杨大人门下,如今凭着赫赫军功混上了骁骑都尉,这品秩可不比爹低了,哈哈哈哈,你娘听说后不知有多开心”。伍文定看见儿子出息,说的甚是得意。伍汉超也笑道:“母亲知道儿子出息了自然开心,儿现在承担着钦差大人的安危,今曰怕是不能回去见过母亲,待大人行止安顿妥了,儿便马上回府”。伍文定摆手道:“不急不急,公事要紧,既然到了成都,还怕没机会见面吗?杨大人如此提拔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请看小说网打满分的还有意外惊喜!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