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八十九章 石头地上的故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八十九章 石头地上的故事
  策马北上,沿路的太平风光,让张和感到欣慰,官道的上的冰霜,丝毫没有阻止张和的前进步伐。。因为他的两脚都没有着地,嘿嘿。
  今天,是个风平浪静的一天。难得的东阳,高高地照耀着大地,众人便看到了冰天雪地的景象。长沙,属于南方,却同样会下雪,在汉末年间,大雪似乎并不比幽州来的少。一样的寒冷。不过今天,太阳出来了,雪停了,风止了,张和便感到格外的清新起来。
  “喔喔喔——”一声长嚎,惊得松树林里的小松鼠小兔子什么的,哧溜跑了个没影,陡然抖动的树梢,令亲兵队长感到警觉。
  “哈哈哈、看你们紧张那样,难道不知,本将军可是武功盖世的啵。”张和骄傲地炫耀道,亲兵们齐齐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是谁,被醉酒的典韦追着满街跑,天明前才一瘸一拐的溜回太守府,好在是夜间,老百姓都熟睡着呢。不然大街小巷铁定风靡某件轶事来。
  就着,还让打更的更夫时不时听到那鬼哭狼嚎的惨叫声,可是渗人了。要不是看在工钱有点高,更夫兴许会跑路也不定。更夫也很委屈,“不就是工钱高一点么,用得着派小鬼来吓人么?累的老子天天都得烧香后才敢出门。。一个月下来,还不是剩那点老本?唉。”五十岁的老头,长长地叹了口气。想来,也有好些年没听见这叫声了。不想、府君老爷刚回来,那些小鬼,又闹腾了,不过,听那声音,好像是从城中一路叫到城郊去的,会不会是怕了咱府君老爷了呢?是了、听府衙的衙役们说,府君老爷得皇上赏识,高升成将军了。定是府君老爷的阳刚之气,赶跑了那些个坏东西。都传言,大老爷是神仙的徒弟呢,难怪能保佑咱长沙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几年来,俺虽然得的工钱不多,可没拖没欠的,比那以前的贪官可强多了。

  心里大定的老更夫,走路也踏实了不少,梆~梆梆、平安无事咯~
  心情格外好的张和,领着亲兵队,风风火火回到了长沙。
  “呼~墨影,”张和放松的躺在虎皮大椅上,招呼着堂中空无一人的大殿来。
  自从宣布自己卫将军的身份后,张和便被众臣属的强烈请求下,另辟了一所大宅院,作为将军府,这还是张和郑重声明,他以后呆在柴桑的时间,会多一点,这才没有新建府衙。不然又是一笔金子啊!呵呵。
  “主公。”一道淡淡的影子,再次从阴暗的角落显现出。令张和真的很无语,“呵呵、王平,你小子就爱装神弄鬼的,说吧,那帮家伙还安分么?”张和笑呵呵地问王平道。。
  “回主公、有些闹腾,被典将军给震住了。”王平如实回答道。
  “哦?师父出手了?可有打伤的?”张和感兴趣地问道。
  “没有,只是有些人商量着想走,北上寻天子去。”王平又道。
  “嗯、”张和点了点头,然后拿起桌上的一样事物,丢给王平道:“王将军,接着。”
  “哦、啊?”王平一时没明白,但见张和扔了一样东西过来,便伸手接住。“这是什么?”心里疑惑。

  “打开看看、”张和笑吟吟地对他道。
  王平怀着疑问,打开了手中的卷轴,“封诰:封讨贼校尉王平、为辅国将军,将军府椽属。以彰功勋。”
  王平的手激动地颤抖起来,不管他有没有看完,张和都相信,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王平,历史的蜀国大将,汉中太守,却只是因为不受魏国重用,转投刘备,张和可不想,这个特种兵头子,哪天忽然成为其他诸侯的尖刀,该给的,还是要给的,何况他还是第一个投靠自己的武将乎。
  说实话,当年张和还真不知道,一直追随自己贩马的绿林好汉,竟然就是三国中的那个王平。直到典韦的出现,他与典韦过招而五十招不败,张和这才记起,原来三国还有一个武将,叫王平。
  “主公!”王平彻底的激动了,当日张和大赏群臣时,隐藏在殿中的他,心里可是酸丝丝的。但是自己也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名绿林汉子,说的不好听些,就是张和的家将,又怎敢奢望当官?还是老老实实的为东家卖命吧。
  今天,他知道了什么叫做感动,什么叫做吾愿足矣!此生无憾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主公,“主公~”呜呜呜、八尺的汉子,被泪水给淹没了。
  “咳咳、瞧你点出息!不就是当一将军么?改天、我还让你拿个太守当当,不然你都没做个官似的,丢人啊!”张和没有安慰他、反而是数落他,可王平听在耳朵里就是受用,唉、没救了。
  好不容易安抚这位特种兵头子,张和率性地前往安顿百官宫人的那处宅院,也就是苏代的府邸。会一会这些个老顽固去。(随来的百官宫人,并非人人都埋有财宝,有些是有钱就花的主,何曾想过要存点私房钱?就是有,也被董卓给抢了去了。这些人约有两百余人,除了有钱的勋贵另寻住处外,他们只能听凭张和的安排,尽数入住这间占地一千亩的‘豪宅’中。可相对于长安洛阳的独立院落,这人均才5亩的大众化住所。对他们而言,就显得太过寒酸了。更甚气人的是,张和还将他们的家仆给解放了。有着屯田政策的照顾下,世代家奴的下人们,都几乎跑了个精光,气啊!简直不把红薯当番薯。所以他们要造反了,他们要回到皇帝身边去。

  他们被骗了,他们以为来到南方的弹丸小地,一来可以躲避战乱,二么,当当土皇帝。料想咱们都是大官,就不信这芝麻大的小太守,敢得罪咱们这些五品以上的大员?哦、还有亲贵。
  可是,他们发现,自己真的错了,错到委屈地住在这鸟不拉s的地方。“姓张的、老子跟你没玩!”
  于是众人商议着,是不是从张和这里敲诈一笔钱财,然后北方寻皇帝去。就是不找小皇帝,凭着咱的身份,哪不是吃香的喝辣的?议定后,这帮人便合伙天天来府台门前闹腾,直到典韦得知赶来,两杆手戟一丢,从此长沙府前的石头地上,存留下了两个深入一尺的洞眼,为名胜古迹流传下了一个津津乐道的故事(石头地上的故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