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六十二章 使者王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六十二章 使者王威
  “吴主簿、我军粮食可供食用几日?”张和温言问道。。
  “回主公、我军出征前,所携带米粮有五万石、能供五千将士食用二百日,至今日已消耗五千石。可供八千军将食用一百五十日。”吴主簿张口就来,可见他心中有本帐,属于那种过目不忘的绍兴师爷一类。
  “好、让后勤部将五千石粮食搬到这里来。我有用。”张和交代道。吴主簿领命去了。
  这时,张和与甘宁登上了点将台,扫视了一圈台下,直到鸦雀无声了,张和方才大声喝道:“我命令!各部各曲、分管东南西北四片区、以伍为单位,每人背上十斤谷粮,给城中的穷苦百姓送去,不但要送粮,还要帮助乡亲修筑房屋,打扫庭院,更重要的是,务必将水缸装满。告诉你们、我是要检查的。若经发现问题,伍队有错罚全屯,屯队有错罚全曲,一句话,若干不好,就给老子面壁思过去!”场下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声,面壁思过,顾名思义,就是关押在黑屋子里,在漆黑的环境中,度过处罚的日数。这会让无所事事的犯人极度地恐惧的。所以,还是做事情的好。
  这时,又再听见张和嚷道:“都给老子干好咯,晚上给你们加酒喝!”
  喔——得到刺激的将士们,顿时眉开眼笑了来。。一旁站立的甘宁,无奈地摇摇头:“这群兔崽子啊!”
  张和听了,呵呵笑道:“二弟就不要这么多愁善感了。总之他们有酒喝、大哥自然也不会少了你的。”然后朝身后挥挥手,让手下的军候围过来,一一交代需要注意的细节来。总的来说,三大注意八项纪律是要认真执行的。要是弄得个天怒人怨可不好的啦。

  要说晚上劳军的酒么。其实是张和从县衙府中的地窖搜出来的,仓库没有粮食,但是酒缸因为过于沉重,兼之袁术限令,大户人家都走的匆忙,有地窖的东西忘了拿,也属正常,就这般,还真让张和找到了数百坛东西,其中多为酒。
  自张和下令后,新野城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忙碌的士兵,穿街走巷地来回穿梭着,连屁股冒烟到顾不上了(冒烟是指放屁屁,嘿嘿)
  张和与甘宁出了军营后,一边巡视一边检查手底下人的办事成果来。
  “老乡、你歇着就好了。让我来帮你。”这样的话语比比皆是。哄得张和那是心满意足啊。忽然,前面冲出一个婆娘来,哭叫地嚷道:“别、别”
  张和一听,顿时火大了,快步上前扶住,问道“老乡你说!是不是那个不长眼的大头兵,抢你东西了?”
  那知那大婶好不容易止住泪水,指着张和埋怨道:“不是不让你走来么?你怎么还是过来了?我的鸡蛋啊!”一副垂头顿足的的喊道。。
  张和不由的回头望去,果然在身后三步处,一滩鸡蛋壳碎在地上,流了一地的蛋清与蛋黄。不由尴尬道:“我见你哭得这么凄凉,还以为有坏人做恶呢。”
  那大婶没好气地言道:“现在我家就有七八个官兵,哪个不长眼的赶来闹事?也不怕被一刀给劈咯。我好不容易等得阿花生了个蛋,正想着凑够数,给家里帮忙的兵爷煮上,却被你一脚给踩了,唉、又得去别家去借了。只是现在哪家还能腾的出个蛋来?”大婶想着,便想朝普仁街头走去,希望三表叔家,还留有鸡蛋吧。走了几步,忽然回头对张和解释道:“老娘哪有哭了?人家是让大蒜给呛眼了。”说完、扭着肥罗罗的水桶腰,一步三摇晃地走了。

  “这样都行?”张和大讶。趁着张和愣神的时候,甘宁快步上前,也不知他与那位大婶说了什么,随后塞给她一颗银豆。憋着笑意地回到张和的身边,也没见他说什么。
  “想笑就笑吧。强忍着多难受啊。”张和无所谓地言道。
  “哈哈哈,你也太搞笑了,这样的误会都撞在你身上,实在是有失风度啊。”甘宁尽情地揶揄张和来。
  “哼!你尽管笑吧,看我晚上还给不给你酒喝了?”张和没好气地继续巡逻去了。
  “啊!别呀!你这不是要老甘的命么?”大惊失色下,甘宁急忙追赶张和去了。
  在张和引军驻扎在新野的第三日,襄阳刘表派人来访,这回不是老熟人蒯越了,而是王威,日后陪伴刘琮归降曹操的忠厚之人,最后自杀成仁,可算是忠义之辈。
  张和闻得王威前来,客气地将他迎入县衙中,奉茶待客来:“呵呵、不知尊使前来,张和有失远迎,还望多多包涵。”
  王威进入厅堂后,便见眼前一位锦衣和服的玉面郎君笑吟吟地与他打招呼,不想可知,此人定是长沙之主,张府君是了。于是客气道:“张府君客气了,王威今次前来,乃奉刺史刘大人政令,过问新野民生事宜,不知府君怎会出现在此乎?”

  这话问得,很是诛心啊。张和暗自冷笑道:“袁公路都走了大半月了,也未见你刘景升来过问百姓冷暖个,我刚前脚驻扎在这,你就来过问,安的是什么老子还不明白么?不就是怕我兴兵犯境?哼!放心,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荆北、不是我的菜。”张和这样想,却是因为刘备,打从走上诸侯割据之路时,张和就已然决定实行四分天下的战略构想了。
  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本为最牢固的铁三角之势。互有犄角。可惜、一个关二哥的陨落,就将这个僵局打破。荆州成了三方势力争夺之地,仅此期间,因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东汉末年死亡人数的总和。可以说,假如不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联盟破裂,造成的三国混战升级。五胡乱华,这个如同西方的野蛮时代,也许就不会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可惜。
  张和自从挣下第一桶金后,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便为了生存而苦思竭虑。“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呢?”这就是张和的所思所想,为此,他舍得抛下邺城家业,只身前往涿县,寻找那传说中的刘关张,同时狠下心肠来抽刀杀人。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更有尊严的活下去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握在手里的星星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01她什么时候变成一个胆小鬼了?明晓溪托着下巴坐在咖啡厅里,望着倒影在玻璃上的自己静静发怔,轻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她……可能是第一个敢光明正大翘课的高中生吧。不过那有什么?明晓溪骄傲地笔直坐起,挺起胸部,昂起头,她可是天下第一的明晓溪!才怪!一个小小的声音说道。明晓溪整个人缩进椅子里。原来什么无往不胜,天下第一都是她自己在骗自己,她应该是没心没肝没肺没良心无情无义的胆小鬼明晓溪才对。 [点击阅读]
攻心为上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前言如果你刚翻开这本书,还不晓得会学到什么,你就等着丰收吧。《攻心为上》叮不是一本尽讲些没用、说教的学院派书籍,而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意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和任何其他目标上的信息。我写序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希望你们马上可以学到麦凯的见解、天分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开始大量吸收这些信息。在创造我自己事业巅峰的过程中,我会为找到这本书而窃喜。我知道你也不会愿意你的竞争对手看到这本书。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0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