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五十章 春江花月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十章 春江花月夜
  时间、就在张和的静思中,悄然地消逝,转眼间,天色已黑。。张和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造纸的最重要工序环节。以至于吃饭都是胡乱扒拉几下,继续回想着以前课堂上看过的场景。“到底是什么来着?”张和绞尽了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鲁肃与陈群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硬拉着张和同去夜泡汤池温泉。
  汤池镇(又称东汤池),古称“东坑泉”,汤池镇因温泉而得名。此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始建庐江国时就曾有“坑泉”分东西之说。宋神宗时,王安石被贬舒州,途径此地,曾入池沐浴,留下千古绝唱:“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高欠然雪满塍。”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戴名世也曾来此濯足并作《温泉记》。三国周郎、小乔沐浴温泉,扶琴雅颂,并留有“曲有误,周郎顾”之佳传。
  火生谷底水冲巅,
  抛却尘烟享自然。
  脱下衣衫无贱贵,
  瑶池醉卧做神仙。
  闲步进入绿茵小径,华灯下汤池温泉以其灵秀的山水风貌,独特的温泉泡池,在薄雾的渲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被它的古韵吸引住了,让人畏而怯步。烟雾缭绕,游人如梭在其间,让张和忘记自己是凡人还是仙人宛若在天堂里。。瞧那清扬婉约的名花泉,暗香浮动。温泉入口处经温泉区、有的温泉在岩石上袅袅喷洒出来,飘飘逸逸,像雾像雨又像风;泉水中夹杂着大自然花草植物精华芳香,给人一种清凉舒爽,无比畅快的感觉。犹如江南女子,精致细腻、婉约绝伦,深中有浅,浅中有深。令张和一入其中就感受到自身的每一寸肌肤,仿佛给大自然洗礼了一样。

  望着张和二人陶醉在冉冉升起的水汽的氛围中,鲁肃微微一笑:“此处便是东坑泉,咱们且到《葱茏居》沐浴一番。言罢,便在前面领路来,三人身后跟随着十数家丁侍女,端着衣物茶点。伺候的端是周到。张和与陈群,便随着鲁肃来到了其中一处石墙隔开的泉眼中,在褪下衣裳牵挂后,走在鹅石上缓缓的步入水池中。
  “呼——舒服!”两声赞叹,发自张和二人口中,身为东道主的鲁肃自然也是乐在其中。静静地浸泡在热气腾腾的温泉内,张和三人在侍女的伺候下,慢慢品味着清茶与饴糖糕点来。
  “呵呵‘这可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品完一口香茶,张和舒爽地感叹道。
  “可不是么?我感觉身子都酥了。”陈群诙谐地叹道。
  “哈哈哈。”张和与鲁肃闻言,顿时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忽然从邻近飘出一阵悠扬清脆的琴声。令寂静的夜空平添几分雅意。。鲁肃不禁好奇道:“这么晚了,竟也有妙人有如此的雅兴,同泡温泉来?不知是哪位仁兄?”说完便唤下人前去打探。
  “不对!”陈群细细倾听后,言道:“听琴音乃温婉柔和之声、似乎却是位女子。”
  “哈哈哈,长文兄真乃大才也,仅凭琴声也可观人。肃却是不服了。”鲁肃善于计谋,对于乐理却是比不得陈群了。陈群自当受不了此激将,顿时与鲁肃打赌来:“若是男子,长文当以茶代酒,自罚三杯!”

  “好、肃亦理当如此!”鲁肃也是放开了心扉,与陈群豪迈地立下赌约来。如此,张和便成了公证人。不由苦笑道:“如此的香茶,竟被你们拿来做赌注,不雅、不雅也!”当下连灌三杯,却被呛着,如此滑稽的摸样,鲁肃与陈群不禁哈哈大笑来。
  这时、枫香菀内,在十数名丫鬟的环绕下,两名轻裳女子不由微微蹙眉,手执青琴的姑娘更是厌烦地将琴风一转,顿时将《高山流水》更弹为《广陵散》来。
  这边的陈群一听,立时明白了是他们打扰了人家。连忙微笑道:“子敬兄,看来你输了。”
  “哦?”张和也感到好奇问道:“长文何处此言?”
  望着张和鲁肃疑惑的目光,陈群微笑道:“想必是咱们的笑声惊扰了相邻,琴音的主人恼了。”
  鲁肃听完哈哈笑道:“长文却又如何得知,琴声的主人恼了呢?”
  陈群微笑反问道:“子敬兄,方才一曲可是《高山流水》?”
  鲁肃答曰:“然。”
  陈群再笑问:“那此时这曲,子敬老哥可识得?”
  “不就是广~”鲁肃霎时顿声了。没错,对方此时弹奏的,正是《广陵散》。由轻快的琴声转为铿锵杀气的广陵散,确实表明了琴主的愠怒。
  为了消除鲁肃的尴尬,张和试图转移注意力,不由的念道:“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却是引自王维的诗词来。而后、意犹未干地继续高歌道: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再次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朗诵来。
  《春江花月夜》既是诗歌、又是曲谱,在张和那充满磁性的清扬吟诵下,不仅化解了鲁肃的窘迫,也令相邻的琴声寂默来。众人如痴如醉地倾听着。古时诗人朗诵多为三遍方止,张和朗诵完后,当想再次重吟时,适才寂静下来的琴声,再次扬起,伴随着张和的诗景,弹奏起仿若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一般的优雅、典朴,时而幽静,时而热烈的意境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