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八章 自古钱不露白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八章 自古钱不露白
  不管怎么说,张和一行历尽‘千辛万险’,可算是来到钱庄了。。大伙的血液,这才再次畅流开来。从他们的脸上,呈现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欣慰表情。张和摇头笑了笑,与钱庄掌柜进入后堂去了。
  “呵呵、张公子,你的家业,可是越发的做大了。”钱掌柜笑容可掬地与张和聊道。
  “托钱掌柜的吉言,让张某生意红火了不少。”张和客气地答道。
  “哪里哪里,呵呵,公子里边请。”钱掌柜领着张和,再次进入了后屋,办理了存钱的业务。这次,张和再次存入两千斤黄金,价值两千万钱。一跃成为邺城的十大富商之一。之所以不能称之为豪门,却是因为,古人历来视土地为财富的象征,可说,此时的张和,身份依然只是个商人罢了。
  “走!咱们回去!”张和招呼一声,呼啦上百号人围了过来,拥簇着张和,牵着三辆马车,朝酒楼的道路往回走去。这回,众人的脚步却是又轻快又是自豪。从今往后,他们也是有钱人了!
  回到酒楼中,张和吩咐家丁将马车上的木箱抬下,就在堂中一一地将金饼分发,这般情景,羡煞了路人。纷纷聚在门前围观了过来。而得到黄金的店中伙计,又何尝不是激动莫名呢。不过、至此以后,张和身边就一直带着十个随从,且都带着短剑来,钱不露白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第二天,有了巨额钱财的张和,首先就是去寻一处宅院买下,却是为了存放钱粮来的,寄存在钱庄的黄金,安全是安全了,可一天去掉一个金饼,想想张和都觉得肉痛。。这就成了他首要的一件事来。
  一般卖房子的,都会在集市上的告示墙上张贴告示,于是张和一上午就领着跟班到了东集市,观看了告示牌,上面多是小房小院出售,连中等的院户都没有。再转绕到北市、同样这般,一连走了邺城的所有集市,却是寻不到一所,合适的院落。真令人扫兴。

  张和回到酒楼,紧皱的眉头让甄叔不禁问道:“东家、你可是有什么烦心的事?老甄兴许能帮上忙。”这话让张和眼前一亮,想来这甄叔呆在邺城数十载,可称得上是本地通了。于是就与甄叔说了房子的事。
  甄叔听了也紧皱眉头,无奈地摇了摇头,言道:“东家,这邺城可称得上是来往客商的必经之地,甚是繁华,若无特殊,谁会舍得卖掉家产?此事老甄我也帮不上忙了。”
  听了甄福的回答,张和也只好言道:“看来,只能买些小户,再拆了重建了。只是~”一想到一斤黄金的代价,张和就肉疼之极。想想也算了,反正都是空手套白狼弄来的,亏就亏点吧,有舍才有得嘛。正想出去,突然听见阁楼处传来一声:“张爷可是要买房子?”
  张和不由的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楼梯处,随着脚步声咚咚响,从楼梯上走下来一个人,却是学习豆芽菜的人之一。。才一天时间,难道他就看明白了?
  昨夜这些抱着大捞一把的家伙,可是眼睛都不眨地在阁楼上呆了一个晚上,为了就是早点学会培育方法,好早赚金子。张和还命人给他们送去饭菜,好在时下秋天,天色尚暖,也无需送去棉被,只是苦了那十名师傅,不过怀里揣了一块金饼的他们,想来也不会有啥怨言的。
  张和听了那人的话语,于是朝他拘礼问道:“敢问兄台,可是知晓谁家转卖宅院?”
  “当然。”那人走了下来,朝张和走过来。
  “可否相告于我?在下愿答谢一金,作为酬劳。”张和赶紧打听道。

  “哈哈哈,张爷也忒小气了吧,不过是骗人的小把戏,张和就从我们这些人手中狠狠地发了一笔横财,一块金饼是不是少了点?”来人哈哈笑道。
  张和看到来人一副文人打扮,与楼上的富人,还真是另类,但终归人家给了他好处,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冷静地辩论道:“兄台此言差已,试问黄金价值几何?上古祖先、一岁小儿可曾识得它否?全凭世人定论罢了。莫小看我这小小玉菜,截至今日,它依然价值千钱。你能说世人迂腐否?”将来人辨得哑口无言。
  最后,这人只得抬手行礼言道:“张公子之智,卫某佩服!”接着言道:“实不相瞒,卫某在城北处有一宅院,原本也不舍得变卖,但不日卫某就要返回家乡娶亲,这院落就无用处了。张公子若是不弃,百金相让,如何?”
  张和大喜:“多谢兄台!”两人一同前往,商谈宅院事宜去了。
  令张和惊讶的是,眼前这人,却是历史上,蔡文姬的第一个丈夫、卫公子。他不由的细细观察了一眼,确实一介公子哥,人也长得俊俏,可惜,就是人短命了一点。想到这,张和不由地叹息了下。不知为他、还是为她?
  城北的这栋宅院,不大,也不小,总共十二间房间,最大的一间作为正厅,余下的有九间厢房,一间厨房,一间仓库。以及前院后院之分,青石铺地,后院还有一水池,养了不少的鲤鱼。看这大小,不下十亩地,百金确实便宜了。
  签下契约后,接过地契,张和与卫公子闲聊道:“卫兄,缘何花上十金,观看我这小小把戏?这岂不是白花了冤枉钱么?”
  卫却连声大嚷道:“都是好奇心害死猫(某)啊”从此世间多了这句俗语:“好奇心害死猫……”呵呵、玩笑下。

  买卖结清,两人也就互相告辞了,张和于是命人整理院落,并在自己的厢房里,挖起地窖来,这样也好存放财物。
  三天后,邺城突然冒出一家新的玉菜卖坊,售价仅500钱,愣是将价钱给降了一半,不料,生意冷清的很。
  “这是怎么回事?”甄府内,听到这个消息的甄豫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本指望着能狠狠地打击姓张那小子,通过一连串的降价,将其打垮的。不料却是今日这般局面?“甄叔!这是怎么回事?”甄豫大声地质问甄总管道。
  “这、这我也不知道啊!”甄总管也纳闷道。
  “还不快去打探?”甄豫生气地随手抄起茶碗就砸了。甄总管连忙告退查探去了。
  “姓张的、别得意!早晚有一天要你好看!”此时的甄豫,眼眸中充满了愤怒。
  就在甄家也参与了豆芽菜的买卖后,阁楼上的那帮人也同时习会了豆芽的培育,众人化作一帮什么什么鸟散之后,邺城的玉菜,真是一天三降价,从千钱回落到10文钱一把。从此,平民老百姓的家常菜里,又增添了一道美味,而且还是一年四季的。这些、却对张和没什么影响。他早已是赚足了自己的首桶金,开始了家业的转型。当然,豆芽菜也还是要卖的,铜钱虽少,却是是蚊子肉啊。10文钱也能日进一金了。至于学到手艺的那帮家伙,聪明的,也早就在大汉各地,吹嘘起这神奇的仙根菜了。
  得知原委的甄老爷,恨不得将那泥鳅几个,给活活打死。终究心不够狠,杖责几下,也就了事了。但他心中的仇恨,竟是与日剧增。可叹、可悲啊!
  买下宅院后,张和也就将金子从钱庄取了回来,有一部分,被他换成了珍珠等珍贵之物,携带存放也就更便利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诱婚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楔子医院头等病房床前,站着年过半白,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名十五、六岁的美丽少女,最后,是挺直腰杆、沉稳伫立床尾的年轻男子,只为了病床上那名昏迷了三天,甫清醒的女子。不难想见,这三人必是她生命中最亲密、也最重要的三个人。她看起来极年轻,约莫二十多岁,白皙肌肤原是水嫩无瑕,或许是因意外之故,略略失了血色,仍不减清丽姿容。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