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黄雀记 - 中阙 第31章 后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1章 后悔
  好多天过去了,白小姐那边无声无息的。柳生不知道她是否听闻了瞿鹰的噩耗。她怎么看待瞿鹰,这是她的事情,而他的义务是那匹马,他以为她会来催讨那匹马,但不知道她是忘了马,还是忘了她的债务,或者是在酝酿什么新的人生计划,他试探着打她的手机,信号已经不在服务区了。他说不出自己的心情是侥幸还是忧虑,设想了某种不祥的可能性,或许,她那边也出事了。
  有一天他开车路过善人桥,看见桥堍的台阶上挤了很多人,原来捕捞船刚刚开走,船员们从桥洞里捞上了一具无名女尸。他向那些看热闹的人打听,多大年龄的女尸?是二十五六岁吗?长得什么模样?别人都称自己随便瞎看,没有去注意死者的年龄和容貌。他站在善人桥下,看着桥洞里肮脏而静止的河水发愣,先是担心她的生死,瞥见台阶上来了两名警察,便又开始为自己担心了。他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偏偏遇见她,智商便急剧地降低,一不小心又淌了一次浑水,说不定,公安人员很快会找到他门上来了。
  她像一个魅影,悄然侵入他的生活。那魅影躲在暗处,妖冶神秘,充满灾难的气息,不是在守候他,便是在召唤他。白马不在了,她还在,她的魅影像一把剑,亮闪闪的悬在他的头上。他思念那匹白马,也牵挂着白小姐,只是他对白小姐的牵挂显得怪异,那牵挂越来越消极,也越来越像一个道义的负担了。
  乔院长算是消息灵通人士。有一天他们下棋,乔院长向柳生透露,郑姐正在到处寻找白小姐,扬言要给她点颜色看了。郑姐声称白小姐骗了郑老板三十万,还不出来,炒她鱿鱼她还委屈,竟然拿走郑老板的一只钻戒,留下一张纸条昭告主人,说钻戒用来做她的遣散费了。乔院长说郑姐很懊恼自己当初顺从弟弟,挑选白小姐做了公关小姐,她弟弟认不出蛇蝎美人,她是应该有这个眼光的。她亲口对乔院长发誓,我饶不了那丫头!迟早要摆平她,有钱还钱,没钱让她选两条路,要么毁容,要么进监狱,这样的丫头,再也不让她在社会上害男人了,我要为民除害!
  他听得心惊,背上渗出很多冷汗,打断乔院长说,不关我们的事,我们下我们的棋。但棋局也很肃杀,他定睛一看,他的黑棋已经没有希望了,乔院长要追杀他的大龙,黑棋像一座华而不实的城堡,被一支白色冷箭射塌了。他瞪着棋盘苦笑,我输了,肯定输了。乔院长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你是输了,输给我是小事,一盘棋而已,千万不要输给她,那是一世人生,你输不起的。他听出乔院长话里有话,哪个她?我还会输给哪个她?乔院长你到底什么意思?乔院长说,你是聪明人,什么意思你心里清楚吧?我消息很灵通,我是为你好。
  他母亲邵兰英的消息似乎也很灵通。不知是什么人在街上告诉邵兰英,说柳生和那个仙女谈起恋爱了,还为她去讨债,逼死了一个马戏团的演员。她又惊又怕,回来向柳生兴师问罪。柳生一口咬定是谣言,那是造谣,妈妈你怎么相信谣言?邵兰英说,人家平白无故造你什么谣?他说,怎么平白无故?人家嫉妒!看我家过上了小康生活,那么多人心里不舒服,难道你没感觉?
  做母亲的最了解儿子,凡事柳生否认得越彻底,邵兰英通常都越有怀疑。在她看来,儿子当婚不婚,是一个最大的安全隐患,好比一道篱笆,四处镂空,外面的野物容易钻进来,家禽猫狗也容易钻出去,为了防范,一定要扎紧篱笆。柳生这样的儿子,总是需要管束,父母再怎么操心,难免百密一疏,儿子若能缔结一门理想的婚姻,才是扎紧篱笆的正途。邵兰英与丈夫连夜商量一番,很快拟定了一个未来儿媳妇的名单。她走访了相关的几家人家,权衡之下,绍兴奶奶的侄女小金符合她的要求,成了首要人选。邵兰英也是专制惯的,事先没有征求儿子的意见,擅自敲定了约会的时间,没料到柳生不仅违抗母命,还对无辜的小金姑娘进行了人身攻击。

  谁要跟她约会?柳生说,她的脸比面盆还大,屁股像一袋面粉,连个腰身都没有,我好歹算个帅哥,你让我跟她约会,不是给我制造丑闻吗?
  邵兰英认为儿子如此诽谤小金姑娘的容貌,一半是意气用事,一半是思想幼稚,所以她努力地为小金的外貌辩护,结婚过日子,腰身有什么用?人家小金是双眼皮大眼睛啊,脸盘大一点怎么不好?脸大福大你不懂吗?还有屁股大,算什么缺点?女人的屁股就是要大,屁股大,能生儿子的!
  你们那套审美观早过时了,现在流行日韩系美女懂不懂?我的女朋友,还用你们操心?我要海选的,要决赛的,决赛时候要PK,那时候再带给你们看,行不行?
  邵兰英不懂什么是PK,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美女叫日韩系美女,很想弄清楚,香椿树街上哪个姑娘算日韩系美女?那个仙女,现在又出落成了什么系的美女?但她终究没有这个心情,径直跑到儿子房间里,取出那套进口西装,命令儿子穿,给我穿上西装,穿上就去!人要讲信用,约好了人家,你不想去也要去!
  柳生穿上了西装,穿上了才向母亲申明,今天我跟春耕他们打麻将,穿西装看看手气好不好,我不见那个丑女,影响心情,是你约的人,要去你自己去吧。
  邵兰英劝也没用,恫吓也没用,拿了把扫帚要打儿子,柳生整了整西装迎上去,这套西装三千块,你舍得就扫,随便你扫。邵兰英气昏了头,丢下扫帚跺着脚,冷眼看见桌上的一串佛珠,抓过来就捻,这串佛珠在慈云寺开的光,很灵验,你这孩子还有没有救,我来问问慈云寺的菩萨!她手上恶狠狠地捻着,嘴里念着经,每一颗檀木珠上映现的都是仙女的面孔,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有的正值豆蔻年华,有的已经被岁月打造过,妖媚惑人了。沉重的回忆使邵兰英面色发灰,嘴里不停地哀叹,不好了,不好了,慈云寺的菩萨告诉我了,妖魔又上了你的身!她不是什么美女,是你命里的妖孽啊,柳生我告诉你,你要是还跟仙女纠缠不清,我们这个家,又要灾祸临头了!
  他不得不承认,母亲的佛珠不能预见幸福,预测灾祸却是灵验的。该来的麻烦,还是来了。当天他在春耕家的麻将桌上,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那人自称是郑老板的手下,催他把白小姐的马送过去。他心往下一沉,嘴里矢口否认,什么白小姐黑小姐?我不养马,我在打麻将,你们要买马去内蒙古大草原,那儿有的是马。对方似乎料到了他的口径,很捧场地大笑,笑完了还祝贺他,手气怎么样?祝你大杠开花啊。祝贺过后,那人才撂下了一句话,我们认识香椿树街,认识你家的门洞,柳生,请你准备点好茶叶,我们去了要泡茶。

  那些要喝茶的人,来得很快。
  第二天他从井亭医院驱车回家,路上接到他母亲的电话,声音听起来非常怪异,她说有三个男人守在家门口,向她索要一匹马。他一下就猜到,喝茶的人上门来了。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有马就牵回来给他们,没有马就去忙你的生意,家里有我们呢。关键时刻,母亲总是可以强压怒火,保持冷静,他听出母亲的暗示,你千万不要回家。关键时候他总是听母亲的,他的面包皮车在十字路口果断地掉了头,驶向了郊外的方向。
  他驾车向西,开了足有二十公里路,再往下走,就是一片连着一片的墓地了,他忌讳墓地,停下车,在公路下的玉米田里坐了一会儿。那三个人到底是谁?他是否认识他们?他脑子里闪现过一排排人脸,又被自己所否决。东门老三和西街阿宽都已经过气,洗手不干了,现在外面谁还在干这种营生,他心里其实也不清楚。他想象了那三个人在他家喝茶的样子,并没有多少恐惧,只是觉得自己渴了。暮色在原野上弥漫,灿烂的云霞转眼变成了无边的黑暗。野外的夜晚来得那么快,他心里忐忑,偏偏手机的电池所剩无几,不宜打电话回家打听什么,他致电春耕,委托春耕去家里察看一下他父母的安危。春耕马上就去了,过了一会儿告诉他,他父母好好的,正在家里招待那几个人喝酒吃螃蟹呢。他松了口气,知道母亲正在施展她擅长的外交攻势,家里暂时应该无恙了。春耕问他,你在哪儿?要不要我过来陪你,你今天反正回不了家么,我们去洗桑拿,找个好地方过夜?他说,你少来趁火打劫,我现在哪儿有心思洗桑拿?我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想一想。春耕嗤地一笑,好好想一想?你去想什么?你能想什么?他一时答不上来,模仿电视剧里的人物说,想什么?想我的人生之路,不行吗?
  他的人生之路,暂时只能局限在公路上。他把面包皮车开到路边的一间小旅馆,停车进去开房间。老板问他要身份证,他随口说,你们这种破旅馆,客人来是抬举你们,还要什么身份证?老板倒不生气,认真地解释道,我们这种旅馆,公安查得最严了,住我们这儿的客人,好多形迹可疑的,不瞒你说,坏人比好人多啊。他说,那你看我是好人还是坏人?那老板打量着柳生,诚实地说,这个,不好说的,我哪儿看得出来?坏人脸上又不写字的。柳生在公文包皮里掏了半天,没找到身份证,倒是摸到一把陌生的钥匙,举到眼前仔细辨别,是水塔的钥匙,泛着银白色的光。他灵机一动,想起香火堂里专门为郑老板准备了一张双人沙发,睡那张沙发,也许比小旅馆更舒适更安全,于是他傲然地走出旅馆,回头对老板说,你不放心我,我还不放心你呢,干脆,我今天去我别墅住了。
  这个夜晚要小心行事。他想起以前看过的那些黑帮电影,被追杀者总是尽量缩小自己的目标,面包皮车无疑是个累赘,要确保安全,必须人车分开。他把面包皮车停在一个加油站的空地上,自己沿着公路往井亭医院走。公路上夜色四合,天空与路面都是黑黢黢的,风很大,有点冷,野地里似乎鬼影重重。他干脆一路小跑起来,跑了很长的一段路,看见井亭医院温暖的灯光,他弯腰喘气,眼睛不知不觉地湿润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井亭医院的门卫都认识他,他轻易地获得放行,还借到了一个手电筒。夜色中的井亭医院静得出奇,他穿越黑暗中的树林,来到水塔下面,只惊动了两只乌鸦。两只乌鸦在水塔顶部发出沙哑的叫声,似乎在抗议一个夜晚的入侵者。郑老板遗留的香火堂仍然紧锁铁门,借着手电筒的光,可以看见信徒们奉献给菩萨的香火委屈地摆在水塔的台阶上。他穿过无数由塑料碗铁皮盒改制的香炉,还有好多用肥皂改制的烛台,打开了有点锈蚀的门锁。推开门,他一眼看见佛龛前的一团亮光,崇光寺的菩萨端坐于莲花座上,正在黑暗与空寂中普度众生,菩萨的手指向他发射出五道花瓣似的金光。他走过去,小心地触碰了一下菩萨的金手,菩萨,你最近好吗?他不知道菩萨能否听见他的问候,他不知道菩萨是否介意他深更半夜跑来借宿,但既然人们都说菩萨普度众生,众生之中自然包皮括他柳生,菩萨能保佑别人,也应该保佑他的。
  他跪坐在蒲团上,瞪着菩萨。菩萨就是菩萨,菩萨看起来愿意收留他,菩萨金色的面孔一如既往地慈祥,并无愠色,他感到心定了。香火堂里装了电灯,但他不敢开灯。他在黑暗中给菩萨磕了头,心想光磕头不成敬意,还应该给菩萨上一炷香。郑老板当初置办了很多香火,都藏在一只纸箱里,他找到了那只纸箱,为自己上了第一炷香。香烟在佛龛上笔直地上升,带着某种冲刺的热情,空气里开始溢满檀香和艾草的香味。水塔的往事不堪回首,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回忆,突然记起白小姐那天的嘱咐,又到佛龛前郑重地献上了一炷香,他对菩萨说,这炷香是白小姐的,请菩萨收下她的一点心意吧。
  外面风声萧萧。他无法入睡。菩萨允许他在水塔里睡觉,有个神秘的幽灵不允许。每当他迷迷糊糊的时候,水塔里便适时地回荡起一种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来自被堵隔的铁梯,似乎有人在铁梯上轻轻地走动,慢慢上升,上升到水塔顶部的泵房,那声音变得清脆,当,当,被封堵的泵房里传来了隐隐的敲钟声。他害怕起来,睡意全消,仰起头大喊一声,谁?他忽然想起了保润,想起保润十八岁的面孔。他打开手电筒,走到佛龛的旁边,屏息倾听佛龛后面的动静,他拉住崇光寺菩萨的金手,以此壮胆,高声对着上面喊,保润,是你吗?保润,是你在上面吗?
  幽灵保持沉默,像一个真正的幽灵。他不敢睡了,干脆摞起几个蒲团,坐在佛龛下面抽烟,准备坐等天亮。灯还是要打开,他看着那两炷香火。他的香火,还有她的香火。两股乳白色的香烟在灯光下显得平等,显得匹配。她的,他的。他坐在蒲团上,困倦地回忆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不是他所擅长的回忆,况且他的人生之路过于曲折,很快,又呵欠连天了。半梦半醒之间,他听见头顶上传来泵房的声音,似乎是谁绝望的抗议,也似乎是谁委屈的嘟囔声,不公平,不公平。他被唤醒了,什么不公平?他看一眼香火,觉得泵房的声音是一个命令,他忘了什么,这座水塔里至少应该有三炷香的,他的,她的,还有保润的。于是他起身,点燃了第三炷香。他对菩萨说,这炷香是保润的,菩萨,请你也保佑他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2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采桑子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主要人物简介金载源:有清廷授予的镇国将军头衔,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生有七子七女,20世纪50年代初期逝世于北京。大福晋:瓜尔佳氏,清廷责任内阁大巨裕成之女。生有长子舜铻、五子舜锫,长女舜锦、三女舜钰。二夫人:张氏,安徽桐城人,康熙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后裔。生有二子舜镈、三子舜錤、四子舜镗、六子舜针、七子舜铨,二女舜镅、四女舜镡。三夫人:陈氏,北京市人,贫民出身。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