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让孩子有“怕”。不怕小动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惧怕某种小动物,那是一种痛苦的体验。没有惧怕或惧怕不深的人,体会不到那种折磨。
我非常害怕一种小动物,不光怕活物,也怕图片,甚至连文字也害怕。原本很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就因为偶然在镜头上看到这种小动物,从此后就再也不敢看这个节目了。即使节目讲毫不相干的其它动物,也不敢看,怕万一遇到。所以在这里写到这个问题,都不能写出这个小动物的名来,否则这篇文章也写不下去。我知道这很病态,但克服不了。它不是毅力的事,就像人不可能靠毅力治愈疾病一样。我曾在大学里选修过一门心理咨询课。有一节课就是讲如何克服惧怕小动物。老师采用的是“脱敏疗法”,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害怕的那个东西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让它一点点地慢慢地往自己跟前移。每当感觉害怕时,就停顿一小会儿,让自己适应一下,能接受了再往前移。
一些同学通过这个方法,慢慢地觉得自己害怕的某种小动物不那么可怕了,可以接受了。只有几个人做不到,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根本不能接受那个东西的存在,更不要说让它往近处移,只要视线中有一点影像,就吓得赶快把眼睛睁开了。用心理学来治疗我的恐惧看来比较难。我常想,如果这个问题能在我幼年时代解决,也许会容易得多。
我仔细回想惧怕的根源,觉得可能和我母亲也怕这种小动物有关。我依稀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突然看到这种小动物时那种惊恐的神情。当她发现我也害怕这种小动物时,就很注意保护我不被吓着。比如哥哥要是拿这种小动物玩具来吓我,妈妈就会批评他说,你不知道妹妹怕这个吗?这对我可能也是个心理暗示。不管什么原因,既然已被种上这样的恐惧,并深为此事苦恼,那我就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有这类困惑。尤其女孩子,容易害怕什么,这方面我们就很留心,尽量让圆圆什么都不怕。我带着她观察和欣赏各种小动物,玻璃箱里的蛇,土坯下的潮虫,甚至欣赏蜘蛛。
本来我有些害怕蜘蛛,但怕得不太厉害,可以忍受,为了让圆圆不害怕,就硬着头皮和她一起观察,最后甚至大着胆子用手去抓0我表面上总是做出一点都不害怕,甚至是喜欢的样子。而对于我最害怕的那个小动物,则多次让她爸爸领着她去看。她爸爸在和圆圆一起看时,故意以欣赏的口气谈论它,暗示这个小动物多么可爱。①
不知是遗传还是受到过我某种表情的暗示,圆圆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动物时,似乎也有些要躲的意思。经不住爸爸的引导,慢慢就接受了。现在她一点都不害怕这种动物,也不害怕别的小动物。有些小动物她不喜欢,但最多是不用手去抓它们,不需要忍受任何惧怕的痛苦。
这方面我得出的几条经验是:
第一,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比如圆圆小时候我从来不让她知道我怕那个小动物。在给她讲故事时偶然会在书上遇到。要是按以前的样子,我会吓得一下子把书扔掉。但为了不吓着圆圆,就硬是忍下来了,找个借目赶快翻过这一页就是了。爸爸领着她去看那个小动物时,我只是假装去做别的事,不让她知道我是因为害怕才不过去一起看。等她长大些后才知道我害怕那种东西,那也就影响不到她了。
第二,如果孩子已表现出害怕什么,要创造机会让他慢慢接触那个东西,一点点接受,如果能想办法让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后就会越来越容易。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差一点要接受那个小动物了,因为几个小朋友都在玩它,我也开始有些兴趣了,但当时没有人鼓励我,就在我快要接受时被人提醒,你怕这个,别玩了。
第三,不要出于保护孩子而强化他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只要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表现出对某种东西害怕时,不要以怜爱的口气安慰孩子说“不要怕,我们不怕它”,这种安慰是一种无意识的奖赏,让他觉得害怕是应该的;大人这时应该用轻松的口气谈别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觉得家长没在意他的恐惧,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的恐惧可能没必要。
第四,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怕什么东西。大人这种议论会更加强化他的恐惧心理。
好像有一种说法,在所有消极感受中,比如悲伤、焦虑、压抑等,惧怕是最折磨人的。人生“无怕”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这需要从童年开始,从具体的小事上开始。不要让孩子有“怕”。不怕小动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样的。
|
目录 上页 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