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国际学舍谋杀案 - 1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三)
  赫邱里·波罗在山胡桃路二十六号下了计程车。
  吉罗尼莫帮他开门时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欢迎他。有个警员站在大厅里,吉罗尼莫把波罗拉进餐厅。
  “可怕,"他边帮波罗脱掉大衣边说。"警察一直在这里!问话、走来走去、看看橱柜、看看抽屉,甚至还进玛瑞儿的厨房去。玛瑞儿非常生气,她说她想用擀面杖打警察,可是我说还是不要打好。我说警察不喜欢被人用擀面杖打,而且如果玛瑞儿真那样做会让我们更加难堪。”
  “你有常识,"波罗赞同地说"休巴德太太有空吗?”
  “我带你上楼去见她。”
  “请等一下,你记不记得有一些电灯泡不见了的那天是哪一天?”
  “噢,我记得不过是好久以前了。一——两——三个月以前。”
  “到底是什么电灯泡被人拿走了?”
  “大厅的那个,还有我想是交谊厅的那个。有人开玩笑,把所有的电灯泡都拿下来带走了。”
  “你不记得确切日期?”
  “我不记得了。不过我想是警察来的那天,二月的一天……”
  “警察来这里干什么?”
  “他为了一个学生的事来见尼可蒂丝太太。非常坏的学生,非洲来的,不工作,跑到职业介绍所去登记,领取补助金,然后找个女人,为他赚皮肉钱,坏透了。警方不喜欢。我想他在曼彻斯特或薛菲尔德都搞这一套,警方都在找他,所以他跑到这里来。不过警方还是找上门了,他们跟尼可蒂丝太太谈有关他的事。不错,她说他不住这里因为她不喜欢他把他赶走了。”
  “我明白。他们是来追查他。”
  “是的。他们找到了他,然后把他关进监狱,因为他靠女人过活。”
  “那么就是那天电灯泡不见了?”
  “是的。因为我打开开关,不见灯光。我走进交谊厅,那里没有灯泡,我到这里的抽屉里找备用的,发现灯泡都被拿走了。所以我到厨房去问玛瑞儿,看她知不知道备用的灯泡在什么地方——可是她生气,因为她不喜欢警察来,她说备用的灯泡不关她的事,所以我就只好点上蜡烛。”
  波罗一边说一边随着吉罗尼莫上楼到休巴德太太的房间去,一边消化他所说的话。
  波罗受到休巴德太太热情的欢迎,她看起来疲累、困扰。她一见面立即把一张纸递给他。
  “波罗先生,我已经尽我所能按照顺序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了,不过现在我不敢说百分之百正确。你知道,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很难正确记得什么时候发生这件事情那件事情的。”
  “我深深感激你,太太。尼可蒂丝太太怎么样了?”
  “我给她吃了镇静剂,希望她现在在睡觉。她对搜查的事大惊小怪。她拒绝打开她房间里的橱柜,督察把它撬开,结果大量的空酒瓶滚落出来。”
  “啊,"波罗发出一声机敏的声音。
  他坐下来,研究休巴德太太给他的那张纸。
  “啊,我看到那个背囊现在列在表的最前头。”
  “是的。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过我现在确实记起来了,那是发生在珠宝和那些东西不见了之前的事。那可以说跟我们因为一个黑人学生而遭到的麻烦牵扯在一起。他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一两天离开这里,我记得当时我想可能是他离开前的报复举动。当时——呃——出了一点麻烦。”
  “啊!吉罗尼莫已经大致告诉我了。我相信,当时警察到你们这里来了?”
  “是的,好象他们接到了薛菲尔德方面或是伯明罕或什么地方的询问。那一切可以说是个丑闻。不道德的收入那一类的事。他后来在法庭上全部招供了。实际上,他只在这里住了三四天。后来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他生活的方式,所以我告诉他他的房间别人订走了,他得离去。当警察来到时,我真的根本不感到惊讶。当然,我无法告诉他们他到哪里去了,不过他们还是追查到他了。”
  “那么在那件事之后你才发现那个背囊的?”
  “是的,很难记清楚。你知道,当时雷恩·贝特生要搭别人的车去旅行,他到处找不到她的背囊,大惊小怪的,大家都帮他找,最后吉罗尼莫发现它被割得支离破碎,塞在锅炉的后面。这么一件古古怪怪的事。这么奇特,毫无道理。”

  “是的,奇特而且毫无道理。”
  波罗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会儿。
  “那么是在同一天,警察来询问有关这位非洲学生的事情的那一天,有一些电灯泡不见了——吉罗尼莫是这样告诉我的。是在那一天吗?”
  “呃,我真的记不得了。是的,我想你说得对,因为我记得我跟警方督察下楼进入交谊厅时,礼貌点的是蜡烛。我们当时想去问阿金邦伯,看看那个年轻人有没有跟他谈过话或是告诉过其他要住到哪里去。”
  “其他还有谁在交谊厅里?”
  “我想大部分的学生当时都已经回来了。当时是傍晚,正好答应六点。我问吉罗尼莫关于灯泡的事,他说被人家拿走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再装上去,他说灯泡都用光了。我当时感到有点困恼,因为那似乎是个没道理的笨玩笑。我当时把它想成是玩笑,不是偷窃,不过我对我们没有多余的灯泡感到惊讶,因为、我们通常都储存不少。但是,我当时还是没有把它看得严重。”
  “电灯泡和背囊,"波罗若有所思地说。
  “不过在我看来,似乎还是有可能,"休巴德太太说,"那两样东西跟可怜的小席丽儿的小过失毫无关联。你记得她非常急切地否认说她甚至根本碰都没碰过那个背囊。
  “是的,那是事实。这件事情过后多久那些盗窃事件就开始了?”
  “天啊,波罗先生,你不知道要记得这一切是多么难。让我想想看——当时是三月,不,二月——二月底。是的,我想吉妮维芙在那之后大约一个星期左右说她的手镯丢了。是的,在二月二十号到二十五之间。”
  “而在那之后那些偷窃事件就相当持续不断地发生?”
  “是的。”
  “那个背囊是雷恩·贝特生的?”
  “是的。”
  “他当时非常气恼?”
  “呃,那你不能当真,"休巴德太太微微一笑说。"雷恩·贝特生是那种男孩子,你知道,热心、慷慨,不计人之过,但却具有那中暴烈、有口无心的脾气。”
  “这个背囊——有什么特别吗?”
  “噢,没有,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那种。”
  “你能不能拿个同样的给我看一下?”
  “呃,可以。柯林就有一个,我想,就跟那个一样。尼吉尔也有——事实上现在雷恩又有了一个,因为他不得不再去买一个。学生们通常都到路尾的那家商店里去买它们。那是个买各种露营和徒步旅行装备的好地方。短衣裤、睡袋、应有尽有。而且非常便宜——比任何大商店都便宜多了。”
  “我可不可以看一下那种背囊,太太?”
  休巴德太太听从地带领他到柯林·马克那的房间去。柯林本人不在房里,不过休巴德太太打开衣橱门,拾起一个背囊,递给波罗。
  “这就是了。这跟丢掉了后来我们发现被割碎的那个完全一样。”
  “要费不少功夫才割得碎,"波罗摸摸那个背囊,喃喃地说,"不是用把绣花小剪刀就成的。”
  “噢不,不是如同你所想的——呃,比如说,女孩子干的。着一定得费不少力气,我相信。力气和——呃——恶意,你知道。”
  “我知道。这叫人感觉不愉快。”
  “后来,当瓦丽瑞的丝巾被发现也被割成碎片是,呃,这真的看起来显得——我该怎么说——身心不平衡。”
  “啊,"波罗说,"不过我想你这就错了,太太。我不认为这件事有什么身心不平衡的成分在。我想这有目标和目的以及我们姑且说是方法。”
  “呃,也许你比我更了解这些事。我只能说,我不喜欢这种事。据我能判断的,我们这里的学生都非常好,想到他们之中有一个是——呃,不像我所认为的他或她,我会非常伤心。”
  波罗已经漫步到了窗口。他打开窗子,跨出去到老式阳台上。
  这个房间窗子面向屋后。底下是座乌七八黑的小花园。
  “我想,这里比前头安静吧?”
  “可以这么说。不过其实山胡桃路并非一条吵杂的道路。只是面对这一面,晚上到处是猫,在那里猛叫,你知道,把垃圾桶的盖子碰倒。”

  波罗低头看着四个破破烂烂的大垃圾桶,和其他各式各样的后院废物。
  “锅炉房在什么地方?”
  “那道门进去就是了,在煤房旁边。”
  “我明白。”
  他朝下望,思索着。
  “还有谁的房间朝向这一面?”
  “尼吉尔·夏普曼和雷恩·贝特生住这个房间的隔壁。”
  “他们再过去呢?”
  “再过去是下一幢房子——女孩子住的房间。第一间房是席丽儿,过去是伊利沙白·琼斯顿的房间,然后再过去是派翠西亚·兰恩的。瓦丽瑞和珍·汤琳生的房间朝向前头。”
  波罗点点头,回到房间里去。
  “他爱整洁,这位年轻人,"他环顾左右,喃喃地说。
  “是的,柯林的房间一向非常整洁。有些男生的房间是一团糟。你该看看雷恩·贝特生的房间。"休巴德太太从容地加上一句,"不过他是个好孩子。”
  “你说这些背囊是从路尾的一家店里买来的?”
  “是的。”
  “那家店叫什么名字?”
  “啊,真的,波罗先生,你这么一问我倒想不起来了。马伯里,我想是。或是凯尔索。我知道这两个名字听起来差很远,不过在我心目中它们是同一类的名字。真的,对了,因为我认识某个叫凯尔索的人,还有另一个叫马伯里的人,而他们两个长得非常像。”
  “啊,这是一些事情总是令我着迷的原因之一,看不见的关联。”
  他再度望出窗外,看进花园里,然后向休巴德太太告辞离去。
  他沿着山胡桃路走下去,到了转角处,转进大道上。他毫无困难地认出了休巴德太太所描述的那家商店。店里展现着大量的野餐篮、背囊、热水瓶、各种运动装备、短衣裤、丛林衫、遮阳帽、帐篷、泳装、脚踏车灯和手电筒;事实上是一切爱好运动的青年可能用的上的东西应有尽有。他注意到店招牌上的名字,既不是马伯里也不是凯尔索,而是希克士。在仔细地研究了一下橱窗里展示的物品之后,波罗走进去,表现出自己是个有些为他杜撰出来的侄子买个背囊的顾客。
  “他喜欢野外活动,"波罗尽可能用外国腔调说。"他跟其他学生徒步外出,所有他用得上的东西他都背在背上,路过的汽车都给他搭便车。”
  唯唯诺诺的店主人很快回答。
  “啊,搭便车旅行,"他说。"时下他们都这么做,一定让巴士和火车损失了不少钱。这些年轻人有些一路搭便车游遍了整个欧洲。你要的是一个背囊,先生。普普通通的背囊就好了?”
  “我想是吧。你这里还有其他形式的吗?”
  “呃,我们还有一两种特别轻便给小姐用的,不过这一种才是我们通常卖的。做得好,坚固、耐用,而且真的非常便宜,虽然这是我自己说的,但绝不是老王卖瓜。”
  他拿出了一个坚固的帆布东西,据波罗判断,跟他在柯林房间里看到的完全一模一样。波罗查看着,问了一些外来人常问的问题,最后当场付钱买了下来。
  “啊是的,我们这种包卖得很多,"店主人边包装边说。
  “这附近住很多学生吧?”
  “是的,这附近学生很多。”
  “我相信,山胡桃路上有一家学舍吧?”
  “噢,有,我卖给了那里的年轻人一些还有那里的小姐。他们通常都在出发前来这里买他们需要的装备。我的价钱比大商店便宜。包好了,先生,我相信你的侄儿会对这非常满意。”
  波罗向他致谢,带着包包出去。
  他只不过才走了几步,就有一只手落在他肩上。
  是夏普督察。
  “正是我想见的人。"夏普说。
  “你已经完成了搜查屋子的工作?”
  “我已经搜查过了,不过我不知道我完成了多少。那边有个供应高尚的三明治和咖啡的地方。要是你不太忙的话就跟我去。我想跟你谈谈。”
  三明治店里几乎空无一人。两个男人带着杯盘来到角落里的一张小桌子上。
  夏普详述他对学生问话的结果。
  “唯一我们有不利证词的人是年轻的夏普曼,"他说。"而我们得到的证据是太多了一点。三种毒药经过他的手上。不过没有理由相信他对席丽儿·奥斯丁有任何敌意,而且我怀疑如果他针对有罪他是否会那么坦白地说出他的行动。”

  “虽然,这带出了其他各种可能性。”
  “是的——所以那些药品都随便摆在抽屉里。年轻的大笨蛋!”
  他继续说到伊利沙白·琼斯顿,以及她所说的席丽儿告诉她的话。
  “如果她说的是事实,那就意味深长了。”
  “意味非常深长,"波罗同意说。
  督察引述说:
  “明天我就会多知道一些了。”
  “结果——对那可怜的女孩来说,明天永远不会来到!你对那屋子的搜查——有没有任何成果?”
  “有一两样东西——我该怎么说?出人意料,或许吧。”
  “比如说?”
  “伊利沙白·琼斯顿是共产党员,我们发现了她的党证。”
  “恩,"波罗若有所思地说。"这有意思。”
  “你不会料想得到,直到昨天我向她问话我也没料到。她很有人格。”
  “我倒认为她是那个党的珍贵新进党员,"赫邱里·波罗说。"她是个才智相当出色的年轻女人,我该这么说。”
  “这令我感兴趣,因为她显然从没夸示过她的身份。她在山胡桃路保持非常平静。我看不出这跟席丽儿·奥斯丁的案子有任何关联——不过,我的意思是,这件事值得记在心头。”
  “你还发现其他什么?”
  夏普督察耸耸肩。
  “派翠西亚·兰恩小姐,在她抽屉里,有一条沾了不少绿墨水的手帕。”
  波罗双眉齐扬。
  “绿墨水?派翠西亚·兰恩!这么说可能是她把墨水泼到伊利沙白·琼斯顿的文件上,事后用手帕擦手。可是当然……”
  “当然她不会这样认为。当然,可能是别人把那条手帕放在她抽屉里。”
  “够可能的了。”
  “其他还有什么?”
  “呃,"夏普想了一会儿。"看来好象雷恩·贝特生的父亲住在长谷精神病院,经过医生诊断证明的病人。我想这大概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
  “不过雷恩·贝特生的父亲精神异常。或许这没有什么重要性,如同你所说的,不过是个值得一记的事实。甚至看看他到底是得了身精神病倒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
  “贝特生是个好青年,不过当然他的脾气是有点,呃,驾驭不住。”
  波罗点点头。突然,他鲜明地记起了席丽儿·奥斯丁说的"当然我不会割烂那个背囊。那纯粹是蠢行。无论如何,那只不过是发脾气"。她怎么知道那是发脾气?她是不是看到雷恩·贝特生在割那个背囊?他的心思回到眼前,听到夏普露齿一笑说:
  “……而阿美德·阿里先生有一些黄色书刊和图片,这说明了为什么他对搜查的事表示愤怒。”
  “无疑的,有很多人表示抗议吧?”
  “我该说是阵雨没错。一个法国女孩歇斯底里发作,而一个印度人,仙德拉·拉尔先生威胁要把它酿成国际事件。他的东西中有一些反对宣传——一般半生不熟的货色——还有一个西非学生有一些挺吓人的纪念品和神物。不错,一次搜查确实能让你看出人性特殊的一面。你听说过尼可蒂丝太太和他的私人橱柜的事吧?”
  “恩,我听说过了。”
  夏普督察露齿一笑。
  “我一辈子没见过那么多空白兰地酒瓶!而她可是对我们大发雷霆。”
  他大笑起来,然后,突然变得正经起来。
  “不过我们并没有找到我们想要找的,没有伪造的护照。”
  “你几乎不能指望像假护照这种东西会放在那里让你去找到,老兄。你从没正式到过山胡桃路二十六号去查过有关护照的事吧?比如说,在过去六个月中?”
  “没有。我来告诉你我们确实去过的几次——在你提到的时间之内。”
  他详细地说出来。
  波罗皱起眉头仔细倾听。
  “就这些了,这没道理。"他说。
  波罗摇摇头。
  “凡事只有在我们从头开始时才会有道理。”
  “你说的从头开始是什么意思?”
  “那个背囊,我的朋友,"波罗温和地说。"一切都是从那个背囊开始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