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 第一章 滑翔(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其实我本人并不清楚自己对莉莉周所谓的以太有多少理解,但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体会到了那种心情。
  初中临近毕业时,我曾经一个人爬上屋顶眺望天空。突然不知怎的,一下子伤心得哭了起来。我一直没有弄清是什么原因。也不是因为毕业,只不过是当我想到自己的身体突然发生了变化啦,还没有体验过恋爱啦,现在终于必须要和这样的自己诀别了等等,一想到这些,我就止不住眼泪,一直哭。
  那天,我回到家中听了整整一晚的《宝石》。我想如果以太存在的话,那么就能为我的眼泪作出解释了。
  我(住在农村)既喜欢宽阔又有泥土芳香的田园,也喜欢周末去逛的涉谷。我觉得自己并不是行走在眼睛能够看到的街道、风景中。宇宙中存在着一个肉眼看不见的时空,而我就是斜斜地行走在这个时空中。
  也许一直纵向行走,人类就能得到永生。不过正因为是斜斜地行走,所以1982年6月14日(我的生日),我突然出现在这个世界中,在将来的某一刻又将突然消失。
  我想这种虚无,这种危险,恰恰正是我的眼泪的本来面目。而且这种另外的时空,正是莉莉周所谓的以太世界。
  《发帖者: Never71》 4月1日(Sat)23:52
  ■欢迎!
  欢迎亚美香的加入!以后请多关照。谢谢你这篇美文。今后请你多多灌水!
  《发帖者:Satie》 4月1日(Sat)23:53
  ■欢迎亚美香
  欢迎亚美香。
  请多关照。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我想这正是以太世界。
  从亚美香的感性文字中,我体会到了真正的以太世界。
  对了,你最喜欢的曲子是哪首?
  《发帖者:亚美香》 4月1日(Sat)23:56
  ■喜欢的曲子
  怎么说呢,我还是喜欢《沉默的树》。
  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我不禁一愣,莫非这首曲子专为我写的?
  我不由得这么想。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依然喜欢莉莉周的嗓音。
  《发帖者:tom-tom》 4月2日(Sun)23:10
  ■恭喜!
  我是偶然混进来的。
  莉莉周歌迷中的小小一分子。
  恭喜新单曲《滑翔》的发行。
  专辑《呼吸》中依旧是滑翔吧!
  《发帖者:梦子》 4月3日(Mon)00:12

  ■以太?
  "首先由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假定它是一种传播光的媒介物质,
  后来人们一般认为它是一种电磁场媒质的物质。
  被相对论否定。"
  过去人们曾经相信这个世界中充满了以太这种物质。
  从物理学上说,莉莉周所谓的以太,就是人类无法解释的这个世界的"气息"。
  这是一个融合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时空。
  我们可以说它是火辣辣的疼、连续针扎的疼,我们也可以说它柔和、温柔。
  对我们来说,莉莉周所赐予我们的能量的原型,
  就称作以太。
  我也是因以太的引导而来到这个网站的其中一人。
  梦子就是回味以太之梦的一个存在。
  当我们对这个令人郁闷的世界感到厌烦时,
  我们只有叹气,别无他法。
  我们不禁沉思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生存。
  莉莉周将以太世界编成歌曲。
  这就是莉莉周的才能!
  我的痛苦经由以太世界得以痊愈,
  因以太世界得到净化。
  我只想和能够理解这种感觉的人们进行交谈。
  如此想着,我敲开了这里的大门。
  《发帖者:嗜睡婴儿》 4月3日(Mon)00:16
  ■关于以太
  梦子,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以太就是以太。
  我认为多余的解释是毫无结果的。
  莉莉周歌唱,
  她将以太世界进行具象化。
  这就是莉莉周的世界。
  我只要能够感受到它就满足了。
  《发帖者: Never71》 4月3日(Mon)00:18
  ■致新人们
  诸位新人!
  请多关照。
  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努力,使这个聊天室的气氛更加热烈!
  只要自己喜欢,请多多灌水。
  《发帖者:嗜睡婴儿》 4月3日(Mon)00:22
  ■请别误解 > 梦子
  请你不要误解了。
  我并非要否定梦子的观点。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这种心理--我不想听他人的定义。
  我只希望自己能不受任何干扰,吸收莉莉周的以太理论。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对它下定义。啊啊,如果我明白了原来以太就是这样啊,那么似乎一切也就彻底结束了,这将是多么可怕啊。
  《发帖者:梦子》 4月3日(Mon)00:25
  ■Re.以太?

  以太不是语言。
  任何人都无法用语言描述以太。
  即使是莉莉周也不能。
  以太是现实。
  以太是梦想。
  以太是时间。
  以太是空间。
  不需要定义。它用言语无法描述。
  《发帖者:松本仁史》 4月3日(Mon)00:26
  ■可以描述吧!
  人们不是一直在描述嘛。
  如果不能描述,那就别说了!
  《发帖者:Satie》 4月3日(Mon)23:37
  ■飞翔的印象
  要描述莉莉周,我想我们不应该忘却"飞翔"的印象。
  《痊愈的伤口》就不用说了,没有翅膀、无法升空的她的所有歌曲当中都暗含着这种印象。这次的曲子最完美地描绘出了这种印象。
  虽然人类没有翅膀,但人类总是能够飞翔。只要有以太的存在,人类就能够飞翔。
  她向我们指出了这种现象。
  《发帖者:亚美香》 4月3日(Mon)23:41
  ■Re. Satie的批评
  我想人类一定能够飞翔。
  我也很想飞翔。
  向着蓝天飞去。
  人类一定能够飞翔,只要有以太世界的存在,人类一定能够飞翔。
  《发帖者:梦子》 4月3日(Mon)23:53
  ■滑翔
  郁郁不乐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人类都会抬头仰望天空。
  蓝色天空。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美的颜色了!我在蓝色天空中发现了一架小小的白色滑翔机。人类究竟能够飞到多高的地方啊。那时候胸中涌起的勇气就是真正的勇气,活生生存在、不会消亡的勇气,永不向伤害低头的勇气。莉莉周赐予了我们这种勇气。
  《发帖者:青蛙》 4月4日(Tue)00:05
  ■人类不会飞翔
  人类不会飞翔。人类就是在地上乱爬的蚂蚁。天空也好,宇宙也好,人类只能花费大量的金钱,搭乘飞机火箭环游太空。
  人类由此产生了些许自己已经能够飞翔的念头。
  那样的话,蚂蚁也能飞翔了。
  只要将蚂蚁放到指尖,那么它就能飞个几米了。
  来吧,大家试试吧。蚂蚁的冒险大实验!
  但是,这个还是不能算作飞翔。
  《发帖者:嗜睡婴儿》 4月4日(Tue)00:07
  ■Re. 人类不会飞翔
  能飞,不能飞,我想见仁见智,各人印象不一。
  认为人不能飞的人,一辈子都无法飞翔。

  青蛙他不能飞翔,虽然说得有些独断,
  但因此断定所有人类都不能飞翔,这也太可笑了。
  《发帖者:青蛙》 4月4日(Tue)00:23
  ■人类不会飞翔 2
  人类不会飞翔。人类就是在地上乱爬的蚂蚁。
  白蚂蚁,黑蚂蚁,黄蚂蚁。
  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沼气等混合物的世界里,
  人类沉迷于自身愚蠢的梦想中。
  人类痛苦地思索着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诞生。
  每个人都在烦恼。
  那我们呢?即便不是这样,也始终烦恼着自己究竟是什么。
  大家都生活在各自的具体境况中,都是任性自私的蚂蚁。
  相互伤害、被伤害。心灵的创伤?别说傻话了!
  心是不会受伤的。有谁见过心灵了?
  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一个身体,这个身躯只是每日生存着。
  它只是每日生存着。如果每个身体都有独立意义存在的话,那该是多么令人恶心啊。
  假如蚂蚁拥有了蚂蚁之上的意义,那真恶心。
  难道就只有人类才拥有特别的使命吗?
  聊天室里人们连篇累牍敲打的文字当中,
  罗列着各自的烦恼和痛苦。
  什么意识到了自我,对未来失去希望啦,看不透自身啦,丧失了自我啦,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啦,等等。人们总认为自身是多么多么地可爱,因而说话时装出同情对方的态度,其实只是在一个劲儿地自说自话。
  这种感受确实令人不快。
  《发帖者:嗜睡婴儿》 4月4日(Tue)00:26
  ■Re.人类不会飞翔 2
  你这种人才令人不快呢。
  你算是听过莉莉周歌曲的人吗?
  《发帖者:铁人29号》 4月5日(Wed)01:28
  ■真够可笑的
  满腹哲学家论调的青蛙啊。太可笑了。不过你不觉得你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吗?高山滑雪运动员,你该如何解释呢?
  他们可是能飞的哟。
  《发帖者:梦子》 4月5日(Wed)01:33
  ■蚂蚁
  蚂蚁在地面上爬行。
  正因为它们只看着地面爬行,所以它们不清楚今天的天气如何。它们的身躯黑黝黝的,在阳光下闪烁;它们的眼睛是无数眼球的集合。
  穿着黑色盔甲的可怜蚂蚁。
  可是,大家快看哪。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