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怪钟 - 第二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柯林-蓝姆的叙述
  我等了一两分钟,门才打开。
  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的北欧年轻女人,红润的脸孔,穿着一件色彩活泼的衣服,以质询的眼光看着我。她的手刚刚匆匆擦过,但仍留着面粉的痕迹,同时鼻头上边也沾着一小撮面粉,我很容易使猜到她刚才在做什么。
  “对不起,”我说,“我想你有个小女孩吧,她从窗口掉了东西下来。”
  她对我笑笑,大概还不善于讲英语。
  “对不起,你说什么?”
  “这里有个小孩子——小女孩。”
  “是的,是的。”她点点头。
  “从窗口——掉了东西下去。”
  我比了一下手势。二“我把它捡起,拿上来。”
  我伸出一只张开的手,手上一把银色水果刀。她看着,但不认得”“我想不是——我没见过——”“你正忙着煮饭。”我说。
  “哦,是的,我在煮饭。是的。”她用力地点点头。
  “我无意打扰你,”我说,“但请你让我把这东西拿给她就好。”
  “对不起。”
  她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领我经过廊道,打开一扇门。门内是一间可爱的客厅。一张沙发被拉近商边,上面站着一个大约九或十岁的女孩,一条腿上敷着石膏。
  “这位先中说——你掉了……”
  就在这时候,很幸运地,厨房里传来一阵强烈的烧焦味。
  我的引路人发出惊慌的叫声。
  “对不起,真对不起。”
  “你快去吧,”我诚心诚意地说,“我自己来’。”
  她飞也似地向厨房奔去,我走进客厅,并上门,向沙发走去。
  “你好?”我说。
  小女孩说;“你好?”然后投给我税利的一瞥,使我几乎失去了镇静力。她是“个非常朴素的孩子,额头突出,下巴尖削,有一双聪明的灰眼睛。
  “我是柯林-蓝姆,”我说。“你叫什么名字?”
  “格兰汀-玛丽-亚历山卓-布朗。”
  她随即回答我。
  “格兰汀-玛丽-亚历山卓-布朗。”
  “乖乖,”我说,“好长的一个名字,不简单。人家叫你什么?”
  “格兰汀。有时叫格莉,可是我不喜欢,而且我爹也不赞成用简称”和小孩子打交道,最大的一个有利之处是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逻辑。若是换了成人,则会立即问你要什么。格兰汀已经完全准备好与我交谈,而无需求助于那些笨问题。她一个人孤单单的,没有伴,正觉无聊,任何访客都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新鲜事。除非我自己表现得沉闷无味,否则她会和我谈下去的。
  “我想你多不在家吧。”我说。
  她的回答和先前一样的快速而且详细。
  “他在海狸桥的卡町贺汶机械工厂上班,”她说,“离开这里的正确里数是十四又四分之三哩。”
  “你母亲呢?”
  “妈咪过世了。”格兰汀说着,并没有减少她的欢愉。接着又说;“我两个月大的时候她便去世了。她从法国搭飞机来,飞机坠地,机上的人都死了。”
  “原来如此,”我说,“所以你有——”我前门口看一看。
  “她叫英格丽,从挪威来的。她到此地只有两个星期,还不大会说英语。我正在教她”“她教你挪威话吗?”
  “教不多。”格兰汀说。
  “你喜欢她?”
  “是的,她很好,只是有时候煮的东西甚是古怪。你知道吗?她喜欢吃生鱼。”
  “我在挪威也吃过生鱼,”我说,“偶尔觉得还不错。”
  格兰汀似乎个相信。
  “今天她试着在做一种糖蜜糕。”她说。
  “听起来不错嘛。”
  “嗯——是的,我喜欢吃。”她很有礼貌地又加了一句:
  “你是来吃中饭的吗?”
  “不然。事实上,我从外面经过,我想你从窗上掉下了东西。”
  “我?”
  “是的。”我送上那把银色水果刀。
  格兰汀起先以怀疑的眼光看着它,而后赞许地叹息。
  “好棒哦。”她说,“这是什么?”
  “水果刀。”
  我打开刀子。
  “噢,我知道了。你是说可以用它来削苹果。”
  “不错。”
  格兰汀叹了一口气……
  “这不是我的。我没有掉。你怎么会以为是我掉的?”
  “哦,你刚才在观望窗外,而……”
  “我常常望着窗外,”格兰汀说,“我摔倒过,折断了腿骨,你看。”
  “运气不好。”
  “是的。那次摔得没什么意思。我从公车上下来,突然跌倒了,起先觉得好痛,现在不会了。”

  “你一定觉得很无聊吧。”我说。
  “是的。但爹给我买了许多东西。有塑胶、粘土、书本、,粉蜡笔、拼图等等,可是玩久了也会腻,所以我大半时间都拿这个来看外面。”
  她骄傲地把那只小望远镜拿给我看。
  “我可以看一下吗?”我说。
  我把它接过来,调好焦距,向窗外望出去。
  “很不错。”我称赞道。
  这副望远镜确实非常好。如果这是格兰汀的父亲买的,一定花了不少钱。威尔布朗姆胡同十九号以及邻近的房子,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清楚得令人惊讶。我把望远镜交还给她。
  “太棒了,”我说,“一流的。”
  “这是一般人用的,”格兰汀骄傲地说,“不是玩具。”
  “是的……我看得出来。”
  “我有本小记事本。”格兰汀说。
  她拿给我看。
  “我在上面记载事情和时间,就如火车观察记事本一样。
  我有位表兄叫狄克,他就这样做。有时候我们也用来观测摩托车的车牌号码,看你最远可以辨认到多远。”
  “很不错嘛,挺有意思。”我说。
  “是的,可惜这条街上没有什么车子来往,所以有时候只有放弃了。”
  “我想下面那些房子你一定都很熟悉——谁住在里面,以及各式各样的事。”
  我说得很小心,但格兰汀却立即回应。
  “噢,是的。但,我当然不知道他们真正的名字,所以只好自己给他们取名字。”
  “那一定非常有趣。”我说。
  “那一家就是卡拉巴斯女侯爵,”格兰汀指着说,“就是树木凌乱的那一家。她养了许多许多的猫。”
  “我刚刚还在和其中的一只讲话。”我说,“橘色的那一只。”
  “是的,我看见了你。”格兰汀说。
  “你的观察一定非常敏锐,”我说,“希望你没遗漏了什么。”
  格兰汀愉快地笑着。英格丽打开了门,气喘喘地进来。
  “你们谈得如何?”
  “没事的,”格兰汀坚定地说“你不要担心,英格丽。”
  她用力地点点头,比了一个手势。
  “你回去,你去煮饭。”
  “好吧,我走。很高兴你有客人。”
  “她每次进厨房就好紧张,”格兰汀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当她想试做新菜的时候。因此有时候我们便很晚才吃饭。我很高兴你来,有人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你便不会想到肚子饿。”
  “多告诉我那些屋子里的人的事,”我说,“以及你所见的。
  隔壁那家房子——干净整洁的那一家——是谁住的。”
  “噢,一个瞎眼的妇人。她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然而走起路来却似没有失明的人。门房跟我说的。他叫哈瑞,人很好。他告诉我许多事,谋杀案的事就是他告诉我的。”
  “谋杀案?”我装出适当的惊讶声。
  格兰汀点点头,眼睛露出严肃的光彩。
  “那栋房子出了命案。我真的‘看见’了。”
  “好有意思啊。”
  “就是啊。我从来没见过谋杀,我是说,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发生谋杀的地方。”
  “你看见了什——什么?”
  “-,那时候四处没有什么动静……你知道,那是一段真空时间。令人兴奋的是,有人高声尖叫地从那屋子里跑出来,当时我便知道,一定发生事情了。”
  “谁在尖叫”“一个女人,很年轻,也很漂亮。她走出门外,尖声高叫,声音好尖。有个年轻人正沿街走过来,她跑出铁栅门,紧紧地揪住他——像这样。”她用手臂做了个样子,共然凝视着我。
  “他看起来很像你。”
  “一定有人抄袭了我,”我轻松地说道,“然后呢?好刺激“哦,他忽然叫她坐下来,坐在地上、,然后自己走进那屋子。而‘皇帝’——那只橘色猫,我叫它“皇帝’,因为它看起来一到高傲的样子——停止了舔洗,十分讶然,然后每‘矛杆’小姐从她家里走出来——就是那一家。十八号——她站在台阶上注视着”“因为她是一眼便可着穿的人”。所以我叫她‘矛杆”小姐她有个弟弟,‘她经常欺侮他”“还有呢?”我觉得十分有趣。
  “然后各种事都发生了。那人又从屋子里出来——你确实不是那个人?”
  “我的相貌极为平常、长得像我的人很多”“是时,我想你说得不错”格兰汀并无贬降的意思说:
  “-,总之,这个人走下街道,到电话亭里打电话,不久,警察就陆陆续续赶到。她的眼睛发亮,有说/:“好多警察,然后救护车载走了尸体。然后,当时围观的人不少,我看见贝哈瑞也在人群里头。后来他跟我说了。”

  “他有没有说是谁被杀了?”
  “他只说是个男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你说的这一切很有意思。”我说。
  我祈祷英格丽千万不要在这时候闯进来。
  “但是再早一点,告诉我再早一点时候发生的事。你看见这个人——这个被谋杀的人——你看见他进入屋子里吗?”
  “没有,我没看见一我想他一定在那里好久了。”
  “你是说他住在那里?”
  “不,不,除了佩玛-小姐之外,没有别人住那儿。”
  “你知道她的真名?”
  “噢,是的,报纸上写的。谋杀案报导。尖叫的女孩是雪拉-威伯。哈瑞告诉我,被谋杀的人叫寇里。很好玩的名字,是不是?好像是可以吃的东酉。还有,又发生了第二宗谋杀案,你知道,不是同一天——晚一点——发生在街下头的电话亭里。我从这儿可以看得见,只是得把头伸出窗外。当然我并非真的看见,我是说我并未看见它的发生。那天早上一大堆人站在街上,观望对面的房子,真是愚蠢,你说是不是?”
  “是的,”我说,“非常笨。”
  英格丽又出现了。
  “马上就来了,”她保证道,“很快就好啦。”
  她又离开了。格兰汀说,“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她。她只要担心她的糕点。除了早餐,她只须照顾这一顿就好。晚上爹都上馆子吃,然后为我带点东西回来,有时是鱼,有时其他的。不算是真正的一餐。”她的声音里有些怅惘。
  “你通常何时吃午饭,格兰汀?”
  “你是说我的正餐?这是我的正餐。我晚间没有正餐。这个嘛,英格丽什么时候煮好,我什么时候吃。她的时间观念很好玩。早餐因为有爹在,一定准时,但是中午这一顿就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候十二点吃。有时候要到二点才吃。英格丽说,准备好了就吃,没有什么一定的时间。”
  “嗯,这样想倒是很悠哉,”我说,“发生谋杀案那天,你是什么时候吃午餐——我是说正餐?”
  “那天是十二点吃的。你知道,那天英格丽有事外出,她去看电影或是做头发,由裴里太大陪伴我,她好可怕,真的。
  她喜欢拍抚人家。”
  “拍抚人家?”我有点迷惑。
  “拍抚人家的头,口里一边说着‘亲爱的小宝贝’这一类的话。”格兰汀说,“她不是那种可以好好交谈的人,但她常常拿糖果给我。”
  “你多大啦?格兰汀?”
  “十岁。十岁又三个月。”
  “我看你的言谈很伶俐。”我说。
  “那是因为我常常和爹谈话的关系。”格兰汀认真地说。
  “那么发生凶杀案的那天,你吃得很早啦?”
  “是的,英格丽把碗盘洗好、赶在一点钟出门。”
  “那么,那天早晨你都在窗边瞄望,观察人们吧。”
  “噢,是的。只看了一段时间。早一点时候,大约十点钟,我在玩字谜。”
  “我一直在想,你是否有可能看见寇里先生来到那栋房子?”
  格兰汀摇摇头。
  “不,我没有。我是觉得很奇怪。”
  “也许,他一大早就到那儿了。”
  “他一定是没有走前门,摁门铃,不然我就可能看见了”“或许他是穿过花园过去的。我的意思是说,由房子的另一边。”
  “噢,不会的”,格兰汀说,“花间背对着另外的房子,没有人会高兴让陌生人穿过自己家的花园的。”
  “是的,我想他们不会”“但愿我知道他长得怎么样。”,格兰汀说。
  “噢,他年纪根大,大约有六十岁。面容白净,没有留前髭,穿一套暗色西装。”
  格兰汀摇摇头。
  “听起来样子很平凡嘛。”她有点失望。
  “总之,”我说,“你经常依靠这里观望,要你记得而且分清不同的日子,我想不太容易。”
  “一点也不困难。”她挺起身接受挑战。又说;“我可以告诉你那天早上发生的每件事。我知道。‘蟹太太。何时来,何时离开。”
  “就是每天来打扫约那个妇人,是不是?”
  “是的。她走起路来非常快,就像螃蟹一样。她有个小男孩,有时候会一起带来,但是那天没有。然后佩玛-小姐大约十点钟时出来,到盲人学校教书。‘蟹太太’大概在十二点钟时离开。有时,她会带一小包东西离开,她来时没有这东西,我想是奶油和干酪,因为佩玛-小姐着不见、那天发生的事我特别清楚,因为我和英格丽吵架,她赌气不和我说话。

  我教她英文,她想知道‘直到我们再见面’这句话英文怎么讲。她不得不和我说德文。aufwiedersehen。我去过瑞士,那里的人这样说,所以我知道、他们也说crussgott。”
  “那么你跟英格丽怎么说?”
  格兰汀大笑,笑得很邪。她想开口说话,但是笑得呛得说不出来,好不容易她开口了。
  “我教她说‘该死,滚蛋!’,于是她便拿去对隔壁的布斯姥德太太这么说,布斯姥德太太气得不得了。英格丽知道真相后,赌气和我不再做朋友。直到第二天将近下午茶的时候,我们才和好。”
  “所以你便专心玩你的望远镜了。”
  格兰汀点点头。
  “因为这样,我才知道寇里先生未由前门进去。我想,他不知用什么方法,也许在夜里潜了进去,藏在阁楼里。你想可能吗?”
  “我想什么事都有可能,”我说,“就这件事而言,我看不太可能吧。”
  “是不可能,”格兰汀说,“他那样要饿肚子的,是不是?
  而且,如果他是躲着佩玛-小姐,就没法向她要早餐吃。”
  “那么,没有人到那屋子去?”我说,“什么人也没有?没人坐车子来——做生意的——或是来拜访的?”
  “杂货店的人每个礼拜一和礼拜四才来,”格兰汀说,“送牛奶的每天早晨八点半送达。”
  这孩子真是部百科全书。
  “像花棚菜这类东西,佩玛-小姐都是自己买的。除了洗衣店之外,没有人来、那是一家新的洗衣店。”她说。
  “新的洗衣店?”
  “是的,通常是南唐洗衣店。大多数人的衣服都是给南唐洗的。那天来的是一家新的——雪花洗衣店。我以前从未见过雪花洗衣店,一定是刚开业的。”
  我努力抑制自己,不让自己异样的声音刺激她的兴奋而说话夸大。
  “他们是送衣服来的,还是来收衣服”我问。
  “送衣服,“格兰汀说,“篮子好大,比一般的要大许多。”
  “佩玛-小姐收下来了吗?”
  “没有,当然没有,她又出去了。”
  “那是什么时候,格兰汀?”
  “一点三十五分,正确无误,”格兰汀说,“我写下来了。”
  她神气地又加了一句。
  她指向一本小记事本,打开它,以肮脏的食指指着一行字:一点三十五分,洗衣店到十九号。
  “苏格兰场应该请你去。”我说。
  “他们有女侦探吗?我很喜欢。我指的不是警察,我觉得警察都很笨。”
  “你没告诉我洗衣店的人来的时候,发生了些什么事。”
  “没发生什么事,”格兰汀说,“司机下车,打开车门,取出篮子,摇摇晃晃地绕过屋侧,到后门去。我猜他进不去的。
  佩玛-小姐大概把门锁上了,所以他可能就把篮子放在那儿,然后回来。”
  “他长的什么样子?”
  “跟普通人一样。”格兰汀说。
  “像我?”我问。
  “噢,不,比你老多了。”格兰汀说,“我没有看清楚,因为他是靠着——这边开近十九号。“她指着街道的右侧。“他开错过了,但是像这种街道是没关系的。而且,当时他扛着篮子,弯着身子,我只看见他的头部背后,当他又走出来时,正抹着脸。我想是因为大气热,又扛着重物的关系吧。”
  “然后他就走开了?”
  “是的。你怎么对这个那么感兴趣?”
  “呃,我也不知道,”我说,“我想他也许可能看见什么有趣的事。”
  英格丽突然推开门,推着一辆手推车。
  “可以吃饭啦。”她轻快地点点头。
  “好极了,”格兰汀说,“我正饿哩。”
  我站起来。
  “我得走了,”我说,“再见,格兰汀。”
  “再见。这东西怎么办?”她拾起水果刀说,“它不是我的。”
  她的声音怅然,又说;“但愿它是。”
  “看来好像没人的,是不是?”
  “好像是上天送的?”
  “大概是这样,“我说,“我想你最好把它保留下来,就这么办,直到有人来领取。但依我看是不会有人这么做的。”我说的是真话。
  “给我一个苹果,英格丽。”格兰汀说。
  “苹果?”
  “Pomine!Apfel!”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