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四十五章得以安生的墓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距离山顶还有30米左右。这群逃亡者要躲过毛利人的耳目,最好是爬上山顶,然后转到山那边去。他们希望到那边有个山脊能把他们渡到邻近的山峰上去,那些山峰是混杂在一个庞大的山系里面的,假使那可怜的巴加内尔还和他们在一起的话,一定会摸清那一带复杂盘旋的山势啊。
  因此,他们赶紧往上爬,后面的叫骂声越来越近。那个突袭过来的土人群已经到了山脚下了。
  “打起精神来!朋友们,鼓起勇气来!”哥利纳帆不断地叫着,一面叫,一面用手势鼓励着他的旅伴们。
  不到5分钟,他们到达山顶了,他们又从那里回头看看,一面想判断一下当时的形势,一面想找出一个方向躲避那些毛利人。
  从这个高度上,他们的眼光可以望到整个的那一片向西边展开的道波湖,湖的四周有许多山环抱着,风景十分优美。北边是比龙甲山的群峰。南边是同加里罗山的那个熊熊的喷火口。但是向东望去,视线就被那些和华希提连山相连的一大排层峦垒嶂挡住了,这条华希提连山是一条大山脉,一连串的峰岭起伏着,由库克湾直到东角,斜贯北岛全境。因此逃亡的人必须从山那边再跑下去,钻到许多狭隘的山坳里,很可能钻来钻去都找不到出路。
  哥利纳帆惊慌地向四周看了一眼,因为雾已经在太阳的照耀下消散了,他可看清下面最小的一个山凹。毛利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那山头是个平顶,平顶上还托着一个孤立的圆锥形山尖,当他们到达那片山顶时,土人离他们不到150多米了。
  这时候哥利纳帆当然是一步也不能停留。不管累不累,都得继续逃跑,否则就会被包围。
  “我们赶快下去!”他叫着,“趁着路还没有被截断的时候!”
  但是,当那两个可怜的妇女正以最后的努力爬着站起来时,少校止住了她们,说:
  “用不着跑了,哥利纳帆,你看。”
  果然,大家都看到毛利人的行动已经起了一个不可理解的变化。
  他们的追赶突然中止了。他们原来要攻到山顶上,现在又不攻了,仿佛接到一道严厉的禁令。那群土人捺住他们的性子,一下子就停在那里,仿佛波浪碰到一个不可逾越的岩石一般。
  所有那些发了人肉瘾的土人,现在在山脚下一字儿排着,叫嚣咆哮,指手划脚,挥着枪,舞着斧头,但是一步也不敢向前。他们的狗也和他们一样停在那里,仿佛就地生了根,疯狂地叫着。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制止了那些土人呢?这群逃亡者瞪着眼睛看着,莫名其妙,唯恐控制啃骨魔部落的那种魔力一旦失效,他们又要追上来。
  忽然,门格尔叫了一声,同伴们都回过头来。他举手指着那圆锥形山尖上筑起的一座小碉堡给他们看。
  “那是卡拉特特的坟墓呀!”罗伯尔叫起来。
  “你不会说错吧,罗伯尔?”爵士问。
  “不会,爵士,就是那坟墓,我认得!”
  罗伯尔确实没有弄错。再上去15米,在山尖的顶端上,有许多新涂上红色的木桩,围成了一道栅栏。哥利纳帆也认出那是新西兰酋长的坟墓了。原来是仓惶逃窜中,竟无意中逃到了蒙加那木山的山顶上。
  爵士在前,旅伴们在后,他们又爬上了通到圆锥形山尖上的那段斜坡,一直爬到那坟墓的脚下才停住。那坟墓前面有个大缺口,用草席盖着,从那里可以走进墓室。哥利纳帆正要往那墓室走去,却忽然又往后一退:
  “有个土人在里面!”
  “这墓室里会有土人?”少校问。
  “是呀,麦克那布斯。”
  “不管他!我们进去。”
  爵士、少校、罗伯尔和门格尔一齐钻进了墓室。果然那里有个毛利人,披着一件弗密翁麻的外衣,墓室里面阴暗,看不清他的面孔。那毛利人仿佛很安静,他正在安闲自得地吃早饭哩。哥利纳帆正待和他说话,那个土人却已经开口了,他用和蔼可亲的口吻,操着流利的英语对他说:
  “请坐,我亲爱的爵士,早饭在等着您呢。”
  原来就是巴加内尔!大家一听见他的声音,都奔了进来,个个都被这位绝妙的地理学家用长胳臂拥抱了一番。巴加内尔又找到了!有了他,大家就有了保障了!大家正要开口问他,他是怎样并且为什么会到这里来的。但是爵士的一句话把这些不合时宜的问题堵了回去。
  “山上都围着土人呀!”他说。
  “土人?我根本不在乎那些家伙!”
  “他们就不会……”
  “他们,那班笨蛋!你们等着看好了!”
  大家都跟着巴加内尔走出了墓室。那些土人还在原地方,围着这座山峰,发出骇人的咆哮。
  “你们叫吧!吼吧!喊破嗓子吧,愚蠢的人们!”巴加内尔说,“看你们敢不敢爬上这座山!”
  “为什么不敢呢?”哥利纳帆问。
  “因为那酋长在这里埋着呀,因为这坟墓保护着我们呀,因为这座山被‘神禁’了呀!”
  “‘神禁’了?”
  “是呀,朋友们!所以我才逃到这里来,就和欧洲中世纪不幸的人们逃到不可侵犯的圣地一样。”

  “谢谢上帝保佑!”海伦夫人叫起来,举起双手向着天。
  是啊,这山是一座禁山,由于它做了酋长的坟墓,所以它就免除了那些迷信的土人的侵袭。
  逃亡的人们到了这里还不能算是脱了脸,只能说是苟安一时,但是这种苟安一时的机会是大可以设法利用的。哥利纳帆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他呆在那里默默无言,少校也直是摇头,脸上带着十分庆幸的神色。
  “现在,朋友们,如果那些蠢货想把我们老是这样围困起来,他们就是作梦。不出两天,我们就可以逃出他们的掌握了。”巴加内尔说。
  “我们自然还要逃啊!但是又怎样个逃法呢?”爵士说。“我也还不知道,但是我们总归是会逃掉的。”巴加内尔回答。
  这时,每个人都要知道巴加内尔遭遇的经过了。但是奇怪极了,本来一个好说话的人现在却又沉默寡言起来,简直要人家逼十着他,他才说出句把话来,平时一说起故事总是兴高彩烈的他,现在,朋友们提出问题,他只支支吾吾地应付几句就完了。
  “人家把我们的巴加内尔换了另一个了。”少校在想。
  果然,那可敬的学者连仪表也跟以前不同了。他严谨地用他那件罩衫裹住自己,仿佛避免大家太仔细地看他。一谈到他自己,谁都看得出他那种尴尬的样子,不过大家总觉得不便追问,只好装着没有注意到他这一点,好在只要不是谈到他自己,他依然是眉飞色舞的,和往常一样。
  至于他的遭遇,当大家都到墓室外的栅栏脚下围着他坐下的时候,他就选择了一些可以说的,说给旅伴们听。他说的经过是这样:
  在卡拉特特被刺之后,他和罗伯尔一样,乘着土人的那一阵纷乱,逃出了堡寨的外城。但是,他没有罗伯尔那么幸运,他一跑就跑到另一群毛利人的营地里去了。在那里,指挥毛利人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酋长,样子很聪明,一望就知道他的地位要比本部落的所有战士都高。这酋长说得一口好英语,他用鼻尖磨着巴加内尔的鼻子,向他表示欢迎。
  巴加内尔心里警惕着,他是不是就从此又变成俘虏了呢?但是他一看他每走动一下,那酋长就殷勤地陪着他,寸步不离,他很快地就知道他那时是什么身份了。
  这酋长的名字叫作“希夷”,意思就是“太阳之光”,他倒不是一个恶人。巴加内尔的大眼镜子和大望远镜似乎使他对于他有了很高的估价,他努力使他成为自己身边的人,他一面用小恩小惠笼络人,但另一方面却用弗密翁麻的绳子扣着他。特别是在夜里。
  这种新的处境整整地继续了3天。在这3天里,巴加内尔受的是优待还是虐待呢?“又是优待,又是虐待,”他说,并不作详细的解释。总之,他被俘虏了,除了没有那种死在眼前的恐怖之外,他的生活状况不比那些不幸的同伴好多少。
  幸好一天夜里他居然咬断了绳子逃掉了。他曾远远地望见卡拉特特的葬礼,他知道酋长是葬在蒙加那木山顶上,因此这座山必然是要被“神禁”的。他决计逃到这座禁山上来,因为他的旅伴们还囚禁在这个地区里,他不愿意丢开他们独自逃跑。他这种冒险的尝试总算成功了。昨天夜里他就到达了卡拉特特的墓室里面。在这里,他一面“休养精神”,一面等着机会把他的朋友们解救出来。
  以上就是巴加内尔叙述的经过。他是不是有意把他在土人家里过的那段生活抹煞掉若干细节呢?不只一次他那吞吞吐吐要说不说的态度使人感觉到他是有意这样做的。但是不论如何,他总算逃出来了,大家一致庆贺他,过去既已说明,大家又谈到现在了。
  当前的处境还是极端严重的。土人们虽然不敢往山上爬,却打算围困他们,使他们熬不过饥饿和干渴最后自动地跑下山来。那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土人有的是耐性。
  当时处境的困窘哥利纳帆并没有估计错,他是决计等待机会,必要时,制造机会。
  首先,哥利纳帆要仔细侦察一下蒙加木山的地形,就是说他那座临时碉堡的地形,他的目的不在防卫这座碉堡,因为土人们是不会攻上来的,他的目的是在如何走出这座碉堡。少校、门格尔、巴加内尔和他自己都一同去察看这座山,想要知道个究竟。他们观察着各条山路的方向,到达点和坡度。把蒙加那木山连接到华希提连山的那条山岭,有一公里路长,向着平原低下去。岭上的山脊又窄,又无规则地起伏着,如果可能逃脱的话,这是唯一可走的途径。若是逃脱的人们是乘着黑夜在山脊上跑,使人家看不见他们,他们也许就可以钻进那条连山的深谷里,使那些毛利人无法追踪他们。但是这条路也有许多危险。在山脊降低的地方枪弹是打得到的。土人守在山腰里打枪,可以在那段山脊上构成一道火网,任何人也不能安全闯过。
  哥利纳帆和他的朋友们冒着险向前,竟走到那段危险的山脊上去了,迎面就是一阵弹丸,象冰雹般地飞来,幸而没有打到他们。有几个包火药的纸团子被风刮到他们跟前了。纸团子是印刷的字纸做成的,巴加内尔纯粹为了好奇心,捡起一个来看看,他好不容易才认清了上面的字迹。

  “好啊!你们知道吗,朋友们,那班畜牲用什么东西做枪弹?”
  “不知道,巴加内尔。”爵士回答。
  “用《圣经》上撕下来的纸呀!如果那些神圣语言是专作这种用途的话,我真要为那些传教士们叫屈,他们白费心血了!他们想要在毛利人这儿建立起几所图书馆该是多么困难啊!”
  哥利纳帆和他的同伴又爬上那圆锥形山顶上的陡坡路了,他们走向那座墓室,想再检查一下墓室的内部。
  他们正在走着的时候,突然感到地面似乎一阵紧接着一阵地在动弹,很是惊讶。那不是一种摇动,却是象锅边被沸水冲着一样,继续不断地在颤动。很明显,地下的火烧起来了,许多强烈的蒸汽蕴蓄在这座山底下,被山封住了,不能喷出来。
  他们都是从隈卡陀的沸泉中钻过来的人,这种特殊现象当然不会使他们认为神奇莫测。他们知道这个依卡那马威岛的中部基本上是火山质的。那真正象是一个筛子,无数筛孔让地下的蒸汽以沸泉或硫气坑的形式泄漏出来。
  巴加内尔早已观察到这一点了,因而他叫他的朋友们注意到:他们所在的这座山就是火山质。它不过是林立在北岛中部的许多圆锥形山顶之一,就是说它将来也是要变成一座火山的。这山的内壳都是淡白色的凝灰岩,最轻微的一个震动就可以在这山壳上造成一个大喷火口。
  “你说得倒是对,但是我们在这里并不比靠在邓肯号锅炉旁边更危险呀。这里的地壳倒是一层贤固可靠的钢板!”爵士说。
  “我也同意你的话,但是一个锅炉,哪怕再结实些,用久了总会有一天要炸破的。”少校说。
  “少校,我并不想老待在这个圆锥形的山顶上呀。只要老天给我指出一条可走的路,我立刻就要走了。”巴加内尔说。
  “啊!为什么这座山不能载着我们走呢!”门格尔接上去说,“它的肚子里装着这么多的汽呀!也许我们的脚底下就有几百万匹马力,可惜都没用,白费掉了!我们的邓肯号只要有这马力的千分之一,就可以把我们一个个送到天的尽头啊!”
  经门格尔这么一提,邓肯号又引起了哥利纳帆的无限感触。因为这位爵士,不论他自己的处境是如何地危险,有时他竟然忘却了自己,只去为他的船队的命运而吁嗟。
  他还在沉思哩,这时,他已经走上山尖,和他的那些难友在一起了。
  海伦夫人一望见他就迎了上去。
  “我亲爱的爱德华,我们的地形你侦察好了吗?有希望呢?
  还是没希望呢?”
  “有希望,我亲爱的海伦,土人不敢越过这山界一步,我们不愁没有时间去计划逃脱。”
  “现在,回到墓室里去吧!”巴加内尔兴致勃勃地叫着,“这是我们的堡垒,我们的府第,我们的饭厅,我们的研究室,谁也不会来打扰我们!夫人们,请容许我在这座优美的住宅里招待诸位。”
  大家都跟着可爱的巴加内尔走。那些土人看见这班逃犯又要亵渎这个被“神禁”的墓室,立刻又爆发出一阵枪声和骇人的咆哮声,他们的咆哮声响得和枪声一样高。但是,很侥幸,枪弹不能打到和叫嚣声一样远,飞到山腰就落下去了,辱骂声则一直冲到天空里才慢慢地消散掉。
  海伦夫人、玛丽和她们的旅伴们看见毛利人的迷信远远超过他们的愤怒,都完全放下心来了,一个个地都钻进了墓室。
  这座新西兰酋长的墓室是许多涂红的木桩排成的栅栏。许多象征的图形——简直可以说是木刻的绣花纹——表现着死者的高贵和功绩。还有许多成串的避邪的物品,贝壳制的或石头雕的,在柱与柱之间悬挂着,摇摇摆摆地。内部的土面完全被一层绿树叶子象地毯般地铺起来了。正中心,土面稍微高出一点,显出是新挖成的一个坟墓。
  酋长的武器都摆在那里:他的枪械,都装好了子弹和火药线,他的长矛,他那把漂亮的绿玉斧头,还有大量的弹药,足够死者在阴间打猎用上无数年。
  “这是一所军械库呀,我们收来可以拿来作一番更好的用场哩。土人死了还要武器到阴曹去,这正帮了我们,他们想得可真妙极了!”巴加内尔说。
  “呃!怎么一回事呀!都还是英国造的枪呢!”少校说。“当然啦,把枪当作礼物送给这班土人,真是其蠢无比!他们拿到这些枪就用来打击侵略者,我们不能不承认他们做得10分对,无论如何,这些枪对于我们是有用的!”爵士说。
  “但是,更有用的倒还是为卡拉特特备下的这些粮食和饮水呀。”巴加内尔说。
  果然,死者的亲友为死者准备的实在是太周到了。这说明了他们对死者品德的崇敬。这里堆放的粮食足够十个人吃半个月,或者更正确地说,足够死者吃到无穷。这些粮食都是植物,有凤尾草根,有土人叫作“旋花芋”的甘薯,有欧洲很早就移植过来的马铃薯。几口大缸装着新西兰人吃饭时惯喝的清水,还有十几个篮子,编得很巧妙,里面装着许多不知作什么用的一种绿树胶做成的长方块。

  因此,大家可以不愁饥渴了。他们毫不客气地先吃他一顿。
  哥利纳帆拿出足够大家吃饱的一份,交给奥比内去加工。这位司务长一向是一个讲究形式的人,就是在严重的关头也不宁愿把伙食做得不象个样子,因此他觉得这些吃的东西都不够资格。而且他又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些草根弄熟,他根本没有火呀。
  还是巴加内尔有办法,他叫他把那些凤尾草根和甘薯塞到土里去,不必管它。
  是啊,这里地壳外层温度很高,如果有个温度表插到土里去,一定可测出六十到六十五度。奥比内几乎把手都烫伤了,他在扒坑烤草根的时候,一股热汽冒上来,嗤嗤地喷到两米高,把他吓得摔了一个大跟斗。
  “关起水龙头呀!”少校叫着,那两个水手立刻跑来帮忙,用碎石块把那坑堵起来。这时巴加内尔却在呆呆地看着这现象,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自言自语地说:
  “海!嘻!嘻!怎么不可以呢?”
  “你没有烫伤吧?”少校问奥比内。
  “没有,少校先生,我真没有料到……”
  “没有料到老天待我们这样周到,是吧?!”
  巴加内尔得意地叫起来。“有了卡拉特特的饮水和粮食,还有地火来烧!哈!这座山真是个天堂呀!我建议我们就在这里建立一个殖民地,在这里耕种,在这里住一辈子!我们就做这山上的鲁滨逊好了!真的,在这座舒适的园山尖上,我简直想不出还缺少什么东西!”
  “倒真是什么都不缺,要是地壳硬一点,那就好了。”门格尔回答。
  “你愁这地壳!它不是咋天才形成的呀!它抵抗地心的火力已经很长时间了,在我们走开之前,他还是支持得住的。”巴加内尔说。
  “早饭准备好了。”奥比内报告着,严肃得和他在玛考姆府伺候主人一样。
  立刻,大家都到栅栏旁边,吃着他们近来常吃的救命伙食。
  吃的只有两种东西,大家也没有什么可挑精拣肥的了,但是关于凤尾草根的味道,各人意见不一致。有人觉得很甜,很好吃,有人觉得滑腻无味,硬角角的。至于热土里烤熟的甘薯,却真是呱呱叫。巴加内尔发表他的感想说:卡拉特特有这样的好东西吃,葬在这里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接着,大家吃饱了,哥利纳帆就建议立即商议逃脱的计划。
  “就想走了吗?象这样好的地方,急什么呢?”巴加内尔说,带着真正舍不得的语气。
  “但是,巴加内尔先生,就算我们此刻处在舒适安全的地方,我们也不能沉迷在这里啊!”海伦夫人回答。
  “夫人,我怎么敢违抗尊命!既然您要商议,就商议吧。”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赶紧逃,不要等到东西吃完了再逃。我们现在的精力都很充足,我们要趁这精力充足的时候走开。今天夜里,我们要设法跑到东边山谷里去,乘着黑暗穿过土人的包围圈。”哥利纳帆说。
  “这样办好极了,如果毛利人让我们过去的话。”巴加内尔回答。
  “若是他们不让我们过去呢?”门格尔问。
  “那么,我们就拿出妙法来。”巴加内尔回答。
  “原来你有妙法吗?”少校问。
  “妙到使人莫名其妙!”他答了一句,就不再解释下去了。
  现在只有等着,等天黑悄悄溜过土人的防线。
  那些土人一直没有离开原地方。人数仿佛还增加了些,大概是以后又来了不少人。山脚下烧着一堆一堆的篝火,形成一个火圈子。当夜幕笼罩四周山谷的时候,蒙加那木山好象是从一个大火坑里冒出来的,而山顶却消失在深沉的黑暗中。人们可以听到200米以下的敌人营寨里在骚动,在叫嚣,在喧哗。
  9点钟,夜十分黑,哥利纳帆和门格尔决定在带领旅伴们从那条危险的路上逃跑之前,再去侦察一下。他们悄悄地跑了下去,走了大约10分钟,到了那条窄山脊上,这山脊正穿过土人包围圈,高出敌营17米。
  直到那时,一切都很顺利。毛利人躺在火旁边,仿佛没有看见他两个人在逃跑,因此他俩又多走了几步。突然,山脊的左右两边,枪声同时响了起来。
  “往回跑!那些匪徒的眼睛跟猫一样,枪又打得准!”哥利纳帆说。
  立刻,他俩又爬上山顶的陡坡了,赶快回来安慰那些被枪声惊扰的旅伴们。哥利纳帆的帽子中了两颗子弹。有了这次经验,就知道这条漫长的山脊,两边都是散兵线,是绝对不能上去冒险的了。
  “明天再说吧,既然这些土人监视得很严,我们逃不过去,你们总可以让我给他们来一手了!”
  气候相当冷。幸好卡拉特特把他最好的睡衣、很厚的被褥都带到墓室里来了,各人都毫不客气地拿了几件,裹在身上,不一会儿他们就在土人的迷信的保护下安然睡了,外面有栅栏挡着,下面是温暖的地面,被地下滚热的蒸汽振得抖颤颤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3嘲笑鸟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低头俯视着自己的鞋子,一层细密的灰尘正缓缓地落在磨旧的皮革上。此时,我正站在原来放着我和妹妹波丽姆的床铺的地方,旁边不远是放饭桌的地方。烟囱已经塌了,烧得焦黑的碎砖头堆成了一堆,靠这个我还勉强能认得出原来房间的位置,不然的话,在这茫茫灰海中,我靠什么来辨认方向?十二区的一切几乎已荡然无存。一个月以前,凯匹特的火焰炸弹摧毁了“夹缝地带”贫苦矿工的房子、镇子里的商店,甚至司法大楼。 [点击阅读]
首相绑架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骗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骗局》简介:陨石、冰架、空军一号、三角洲部队、性丑闻、政治黑幕……美国悬疑惊悚小说大师丹·布朗凭借高超地想象将这些元素有机的糅合在《骗局》中。整个故事围绕着一起科学大骗局展开,讲述了48小时内美国政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小说以一桩神秘的谋杀案开篇:在人迹罕见的北极圈,加拿大地质学家查尔斯·布罗菲和他的几只北极狗被两个彪形大汉劫持到一架军用直升机上。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