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歌剧魅影 - 19 警官、子爵和波斯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 警官、子爵和波斯人
  警官先生走进经理办公室的第一句话便是询问失踪者的消息。
  “克里斯汀娜·达阿埃不在这里吗?”在他身后,跟着密密麻麻的一群人。
  “克里斯汀娜·达阿埃?没在,”里夏回答,“怎么了?”
  至于蒙夏曼,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他的精神状况比里夏的更严重,因为后者至少还可以怀疑前者,而前者却只能面对一个巨大的秘密……人与生俱来的对不可知的恐惧。
  房间里静得出奇。这时,里夏又问:“警官先生,您为什么问我克里斯汀娜·达阿埃在不在这里呢?”
  “因为我们必须找到她,经理先生。”警官严肃地回答。
  “什么?我们必须找到她?难道她失踪了吗?”
  “就在她演出的时候!”
  “就在她们演出的时候!这未免太奇怪了!”
  “可不是吗?同样奇怪的事还有,她的失踪居然要由我来告诉你们!”
  “确实奇怪……”里夏把脸埋进手掌,喃喃自语道,“这又是什么花样?”他毫无意识地抓掉了几根胡须,“那么,”他像在说梦话一样地自语,“她在演出的时候失踪了。”
  “是的,在监狱那一幕,请求上帝帮助的时候,她突然消失了。我可不相信她真是被什么天使带走的。”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转过头。一个面色苍白,情绪激动的年轻男子又重复了一遍,“我相信!”
  “您相信什么?”米华问。
  “我相信克里斯汀娜·达阿埃是被一个天使带走的,警官先生,我可以告诉您他的名字……”
  “哈!夏尼子爵先生,您说克里斯汀娜·达阿埃是被一个天使带走的,是剧院的天使吗?”
  拉乌尔左顾右盼,很明显是在找人。在这种时候,他觉得只有依靠警察才能帮助未婚妻脱离险境。而刚才那个示意他守口如瓶的陌生人如果能站出来说几句话,事态的发展也许会更加顺利。然而他找不到那个神秘的波斯人。算了!自己说吧!……但是,面对好奇的人群,他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是的,先生,是剧院的天使,”他回答,“我私下可以告诉您他的住处……”

  “您说得没错,先生。”米华警官让拉乌尔坐在自己身旁,然后把所有的围观者都赶出了门,两位经理当然除外。他们一言不发,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拉乌尔终于决定将秘密公开:“警官先生,这位天使名叫埃利克,是一位音乐天使,他就住在剧院底下。”
  “音乐天使!真的?!这太奇怪了!……音乐天使!”米华转过头,向两位经理问道,“你们这里住着一位音乐天使?”
  里夏和蒙夏曼面无表情地摇摇头。
  “哦!经理先生们一定听说过剧院幽灵。我可以肯定,所谓的剧院幽灵和音乐天使其实是同一个人,他的真实姓名是埃利克。”
  米华站起来,专注地看着拉乌尔。
  “对不起,先生,您不是在拿我们开玩笑吧?”
  “我?”拉乌尔叫道,心里痛苦地想:这又是一个不愿相信我的人。
  “您想用您的剧院幽灵编什么故事给我听呢?”
  “我的意思是,两位经理一定对幽灵有所耳闻。”
  “经理先生,你们见过剧院幽灵吗?”
  里夏站起来,用手持着胡须。
  “没有!警官先生,不过,我们倒是很想见见此人!他刚刚偷走了我们两万法郎!……
  里夏转过头来,凌厉地看着蒙夏曼,仿佛在说:“把两万法郎还给我,否则我就全说出来。”蒙夏曼非常清楚他的意思,强有力地打了个手势:“哈!说吧!全说出来!”
  至于米华,他看看经理,又看看拉乌尔,不知道自己是否是进了精神病医院,困惑地挽着头发。
  “一个幽灵,”他说,“在同一天晚上,既劫走了克里斯汀娜·达阿埃,又偷了两万法郎的钞票!他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嘛!如果你们愿意,我们把问题—一讲清楚,先讲女歌唱家的事,再讲两万法郎的事。夏尼先生,我们的谈话是认真的。您认为克里斯汀娜·达阿埃是被一个叫埃利克的人劫走的,是吗?那么,您认识他吗?见过他吗?”
  “是的,警官先生。”
  “在什么地方?”
  “在一个墓园。”
  米华一惊,重新注视着拉乌尔:“当然!……通常是在那种地方遇见幽灵。您到墓园去干什么?”
  “先生,”拉乌尔说,“我知道自己的回答很奇怪,也清楚你们听后会有什么反应。但是,我请求您相信,我决不是在开玩笑说胡话。因为,这涉及到我最爱的女人和我大哥两人的名誉。由于时间紧迫,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我打算长话短说。但是,如果我略去这个故事的开头,从中讲起,你们一定不会相信我的所言。因此,警官先生,我要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幽灵的一切全部告诉您。哎!警官先生,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

  “讲吧!讲吧!”里夏和蒙夏曼突然变得极感兴趣,在一旁催促着。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他们并没有听到什么有侦破价值的细节。佩罗镇的墓园、死人头还有那魔幻般的小提琴音乐,这一切都是这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年轻人索性编造的故事。而易见,米华也和两位经理一样失望。若非这时有人夺门而入,他真想叫拉乌尔住口。
  刚才,门一下子打开,进来一个穿着奇怪的人。一身宽大的黑色风衣,平滑光亮的高帽戴得很低,几乎要把耳朵都压扁了。他径直跑到米华警官面前,低声地与他交谈。他应该是前来通报紧急情况的国家安全部的人员。但是,米华警官的眼睛始终盯着拉乌尔。最后,他转身一问:“先生,剧院幽灵的事暂且谈到这里,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现在谈谈您今晚的计划如何?您本打算携克里斯汀娜·达阿埃一起私奔的,是吗?”
  “是的,警官先生。”
  “在演出结束以后?”
  “是的,警官先生。”
  “您为此做了周密的安排,是吗?”
  “是的,警官先生。”
  “您的马车就停在剧院门口,车夫已经准备好了……路线也已经商量妥当……每一站还要更换马匹……”
  “没错,警官先生。”
  “但是,您的马车还停在罗顿街,等候您的吩咐,不是吗?”
  “是这样的,警官先生。”
  “您是否知道在您的马车旁边,还停有其它三辆马车?”
  “我一点也没注意……”
  “一辆是索尔莉的,她没在剧院大厅的前面找到车位,另外的两个车主则分别是卡尔罗塔和令兄夏尼伯爵。”
  “这有可能……”
  “另外……索尔莉、卡尔罗塔和您的马车依然停在原处,只有令兄的马车不见了……”

  “这与克里斯汀娜的失踪毫无关联,警官先生……”
  “对不起!伯爵先生不是反对您与那位女歌唱家成婚吗?”
  “这只是我们家族内部的事。”
  “您回答我了……他反对这桩婚姻……所以您决定带那位小姐私奔以避开令兄的干涉……夏尼先生,请允许我告诉您,令兄的动作可比您迅速!劫走达阿埃小姐的人正是他!”
  “啊?”拉乌尔哽咽着,用手按住胸口,“这不可能……您确定吗?”
  “伯爵先生可能还有一些同伙,我们会继续追查。他们带着达阿埃小姐乘马车穿过了巴黎市区。”
  “有过巴黎市区?”拉乌尔的声音已经嘶哑,“这是什么意思?”
  “出巴黎……”
  “出巴黎……走哪条路?”
  “布鲁塞尔大道。”
  一声嘶哑的叫喊脱口而出:“哦!”他叫道,“我发誓我一定能追上他们!”转身一个箭步,拉乌尔出了办公室。
  “把她带回来,”警官高兴地喊,“她可是音乐天使的宝贝!”然后,他转过身来对房间里目瞪口呆的三位先生面授了一番警察办案的机宜,“其实,我并不知道夏尼伯爵是否真的劫走了克里思汀娜·达阿埃小姐……但是,我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这种时候,夏尼子爵比我们任何人更急于知道……他此刻恨不得自己能飞!他就成了我的主要助手!先生们,我们必须善于利用非警方人员,看起来十分复杂的侦破工作其实就这么简单。”
  然而,事情并非米华设想的那么乐观。他的特使刚跑出走廊不远,便被迫停了下来。这时,那些好奇的围观者已经被驱散,四处显得冷冷清清。
  一个高大的黑影挡住了拉乌尔的去路。
  “夏尼先生,您急着去哪儿?”黑影问道。
  拉乌尔不耐烦地抬起头一看,认出了那顶羔皮帽。他停下脚步。
  “又是您!”他焦躁地大喊,“您知道埃利克的秘密,而且不让我把他的事告诉任何人,您究竟是谁?”
  “您知道我是谁!……我就是波斯人!”黑影回答。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儿子与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0
摘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