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复活 - 复活读后感·老实讲我不怎么欣赏复活,但当时读完激动人心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写的极其细致,或者这就是俄国写书人的风格.聂赫留朵夫观察到的每一个人都要仔细描写一番.托尔斯泰通过这冰山一角,映射了整个俄国社会的风貌.
  聂赫留朵夫是个贵族,这样看,他的力量很大,可以帮助很多受难的人.但他一个人的醒悟,来对抗整个社会的不公,又软弱无力,微不足道。无论穷人富人都嘲笑他,讥讽他,甚至要受他帮助的人也不理解他,排斥他.他做这些有什么用呢?很像资本主义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他若不是在托尔斯泰的小说里,最后很可能倾家荡产,贫病交加而亡.
  "如果这样的话,如果对于每件事,检查官和其他有权应用或不用法律的人可以为所欲为的话,那还要法院干什么?"
  如果保障人权的地方都侵犯人权,那还要这些地方干什么?如果连人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充分保障,这个国家还能维持得久吗?
  聂赫留朵夫与他的旧友的差别是:一个忘却自己只想着帮助别人得到幸福,另一个吃喝玩乐只为自己舒适;而旧友与律师圈子的人的差别是:律师之流可以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伤害他人,所以比并不侵犯他人的旧友还更让聂赫留朵夫难以接受.
  因为动情或者勇敢,聂赫留朵夫敢于在他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使到别人的嘲讽也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

  "那些人把不合法的行为认为是合法,却不承认上帝亲自写在人们心中的,那些永恒不变的律条才能作为法律."(假如上帝写在每个人心中的律条不一样……)
  "即使是革命,也不应该改变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也不应该摧毁这座他所热爱的美丽,坚固,宏伟的古老大厦,只要把内部结构重新分配就行了."(中国的维新派就是这样失败的……)
  读完书后,觉得聂赫留朵夫并不怎么爱玛丝洛娃,他只想赎回自己的罪孽而已,对她只有同情和怜悯.同情并不等同于爱,他的爱是说出来的,就像他说出要和玛丝洛娃结婚一样,结婚只是赎罪的一种方式,她不结就算了.在听到西蒙松要向玛丝洛娃求婚的当晚,聂赫留朵夫没再多想自己是否要失去她了,,而在想着贫民们受的苦难.他同情大多数被zheng府部门造就的罪犯要多于同情这一个清白的罪犯.
  但聂赫留朵夫也未必爱那些平民.他脱离不了他的上流社会.最后他到了西伯利亚,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晚宴,不再有了在莫斯科与彼得堡时那么的厌恶,而是很愉快,很舒适,zheng府的工职人员也不那么可恶了.

  所以玛丝洛娃还不如找个真心爱她的人一起过.
  第三部分描写的那些政治犯,很多都有点莫名其妙.那句话是对的:他们也是普通人.
  我最喜欢那个顽固的老头,他受了二十三年的迫害依然锐气不减,逍遥自在.虽然他的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监狱,但依然精力旺盛,毫不动摇.我真奇怪为什么他没有早就被迫害死.
  只是其中的许多次对话,都让我觉得有些做作.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说话,表达平民的意愿.所以,聂赫留朵夫也只是在说话,或者问话.他解决不了太多的实际问题,只在他的关系网范围内帮部分人奔走.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也很难解决实问题.所以最后,矛盾的写书人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病逝于一个小站.
  当"人吃人的现象并不起源于原始森林,而是起源于zheng府部门"时,这样的社会制度是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的.所以,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托尔斯泰也是贵族出身,聂赫留朵夫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替身.他早年是个温和的改革派,随着社会变动的越来越激烈,以及他到处奔走观察,渐渐转为了为广大平民表达意愿.他经过十年,六次大改,到七十多岁终于完成了<复活>.一个老人的思想,即使在阶级矛盾尖锐的沙皇末期,也是非暴力,博爱的.

  只是他在这本书的最后态度缓和,也毫不影响图书审查机关对<复活>的细心删节,总共一百二十九章初版只发表了二十五章.而它的第一次完整版出现在1933年,当时的俄罗斯已是苏联的天下,列宁已把托尔斯泰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1948年1月30日,提倡非暴力原则的圣雄甘地在德里作晚祷时被印度教一名极右派分子开枪暗杀.
  1968年4月4日提倡非暴力为原则的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一个白人种族主义者枪杀.
  暴力者在非暴力宣言面前毫不留情.
  小说撕下了官办教会的"慈善"面纱,暴露了神甫麻醉人民的骗局.但小说又以圣经收束,说一切已在圣经中找到了答案,要在实践中执行戒律,宽恕他人,认为自己永远有罪,一切都会变好.但是怎样去实行?当时托尔斯泰描写狱中犯人做礼拜的场面,"饶恕我"的祈祷声与囚犯的镣铐声响成一片.
  所以小说的完局让我感觉太突然了,我总还觉得翻过这一页后面还有的.这以后,聂赫留朵夫是完全放弃他的贵族生活了吗?他放不下的.去乡下,去监狱,去西伯利亚,他始终是个贵族出身,是个老爷身份.
或许您还会喜欢: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3嘲笑鸟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低头俯视着自己的鞋子,一层细密的灰尘正缓缓地落在磨旧的皮革上。此时,我正站在原来放着我和妹妹波丽姆的床铺的地方,旁边不远是放饭桌的地方。烟囱已经塌了,烧得焦黑的碎砖头堆成了一堆,靠这个我还勉强能认得出原来房间的位置,不然的话,在这茫茫灰海中,我靠什么来辨认方向?十二区的一切几乎已荡然无存。一个月以前,凯匹特的火焰炸弹摧毁了“夹缝地带”贫苦矿工的房子、镇子里的商店,甚至司法大楼。 [点击阅读]
首相绑架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骗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骗局》简介:陨石、冰架、空军一号、三角洲部队、性丑闻、政治黑幕……美国悬疑惊悚小说大师丹·布朗凭借高超地想象将这些元素有机的糅合在《骗局》中。整个故事围绕着一起科学大骗局展开,讲述了48小时内美国政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小说以一桩神秘的谋杀案开篇:在人迹罕见的北极圈,加拿大地质学家查尔斯·布罗菲和他的几只北极狗被两个彪形大汉劫持到一架军用直升机上。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