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 第三卷 第九章 伊琳返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索米斯丢下詹姆士和老乔里恩在医院太平间里,漫无目的地匆匆沿着街道走去。
  波辛尼死亡的悲剧把一切的面目都改变了。他现在已经不再感觉到浪费一分钟就会弄得不可收拾;在验尸手续完毕之前,他也不敢再把自己妻子逃走的事告诉任何人。
  那天早上他起得很早,在邮差送信之前就起来,他亲手从信箱里把第一批信件取出来。虽则里面没有伊琳的来信,他却借这个机会告诉贝儿生,说主妇上海边去了;而且说他自己大约也要下去从星期六住到星期一。这就给了他喘息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他总来得及到处把她找遍。
  可是现在波辛尼的死亡事件——真是一件稀奇的死亡事件,一想到这个就象把一块烙铁放在心口一样,就象从心上把一块重铁拿走一样——使他暂时没法采取任何步骤,他觉得这一天没有办法混过;所以他在街上东逛西逛,看看迎面来的每一张为千百种焦虑蚕食着的脸。
  当他游荡时,他想起那个已经结束了自己的游荡和窥伺的人;他再不会骚扰他的家庭了。
  时间已是下午,他看见报纸的海报上宣布死者姓名已经发现,就买下那些报纸看看报上怎样说的。如果能够的话,他真想把他们的嘴堵起来。他上商业区和布尔德商量了好久。
  回家的途中,大约在四点半钟时经过乔布生行门口的阶台时,他碰见了乔治-福尔赛。乔治递了一份晚报给索米斯,说:
  “你看!你看见那个倒霉的‘海盗’的消息吗?”
  索米斯冷酷地回答:“看到。”
  乔治盯了他一眼。他从来就不喜欢索米斯;现在认为波辛尼之死应当由他负责。是他把波辛尼逼死的——是他那一次行使对自己妻子的权力,逼得“海盗”在那天不幸的下午象没头苍蝇乱撞的。
  “那个倒霉鬼,”他在想;“心里对索米斯又是妒忌,又是恨,以至于在那个可恨的大雾里一点听不见后面公共马车冲过来。”
  索米斯逼死了他!乔治的眼睛下了判决。
  “报上说是自杀,”他终于说出来。“这话站不住。”
  索米斯摇摇头。“车祸。”他说。
  乔治的拳头紧勒着报纸,把来塞在口袋里。临走之前,他忍不住再捣他一下。

  “哼!家里都过得好吗?小索米斯有了没有?”
  索米斯的脸色变得和乔布生行阶台一样白,嘴嘟得就象要咬人似的,匆匆掠过乔治走了。
  索米斯到了家,用钥匙开了大门走进那个光线黯淡的穿堂,一眼就看见自己妻子的镶金阳伞放在地毯柜上。他扔下皮大衣,赶快走进客厅。
  天晚了,窗帘已经拉上,炉架上一堆杉柴烧得很旺,他靠着火光看见伊琳坐在她平日坐的长沙发角上。他轻轻关上门,向她走去。她动也不动,而且好象没有看见他似的。
  “你回来了?”他说。“为什么黑地里这样坐着?”
  接着他看见她的脸,脸上是那样苍白,那样毫无表情,仿佛是血液已经停止流动似的;眼睛睁得多大,就象猫头鹰受了惊吓时一双又大又圆的黄眼睛。
  她裹着灰皮大衣靠着长沙发的软垫,非常象一只被捕获的猫头鹰,裹紧自己柔软的羽毛抵着笼子的铜丝;原来刚健婀娜的身条已经看不见了,就象经过残酷的劳动之后人垮了似的;就象自己再不需要美丽,再不需要刚健婀娜了。
  “你回来了?”他又说了一句。
  她永远不抬起头来,永远不开口,火光弄着她木然不动的身影。忽然她打算站起来,可是被他拦着;这时候他才明白过来。
  她就象一头受了重伤的野兽一样,不知道上哪儿去,也不知道自己在做着什么,这样才回来的。只要看见她的外表,蜷缩在皮大衣里,就够了。
  他这时才真正明白波辛尼是她的情人;明白她是看到他丧命的新闻——也许就象他自己一样,在一个风紧的街角上买了一份报纸看了才知道的。
  所以她是自动回来的,自动回到她一直要摆脱的笼子里来——他把这件事的重大涵意盘算过之后,真想叫出来:“把你可恨的身体——我爱的身体——带出我的屋子!把你的可怜的苍白的脸庞,那样残忍又那样温柔的脸庞带走——不要等我把它打烂。滚开去,不要让我再看见你!”
  这些话他虽则没有说出来,可是好象看见她起身走了,就象一个做着噩梦的女子似的,竭力挣扎着想清醒过来——起身走到外面的寒冷黑暗中去,一点不想到他,连他的存在都一点不觉得。

  接着他叫出来,和他没有说出来的话恰巧是抵触的:“不要动,坐在那里!”他转过身去,在火炉另一头自己常坐的那张椅子上坐下来。两个人不作声坐着。
  索米斯心里想:“这一切算什么来呢?为什么我要这样痛苦呢?我犯了什么罪呢?这不是我的过失啊!”
  他又看看她,象中了枪的奄奄一息的鸟儿一样蜷缩着;你望着它可怜的胸口喘息着,只见出气不见入气;它的可怜的眼睛也看着你这击中她的人,神情缓滞、温和,就象没有瞧见你似的,同时向一切美好的东西——太阳、空气和它的伴侣告别。
  两个人就这样靠着火坐着,一声不响,各自坐在火炉的两头。
  燃烧着的杉柴冒出烟气,他本来很喜欢这香味,现在好象扼着他的喉咙,使他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走到穿堂里,把大门打开,尽量呼吸门外透进来的冷空气,然后帽子不戴,大衣也不穿,就跑到方场上去。一只半饿着肚子的野猫沿着花园栏杆向他挨过来,索米斯心里想:
  “痛苦啊!我这痛苦几时才能停止呢?”
  在对面街上一家门口,一个他熟识的名叫路德的人正在擦着皮靴,那神气俨然说:“我是这儿的主人,”索米斯向前走去。
  远远从澄澈的空气里传来他和伊琳结婚的那个教堂的钟声,为了迎接基督的降生操练着,那片声音把车轮的声音全淹没了。他觉得自己急需要喝一杯烈酒,或者使自己平息下去,什么事都无动于衷,或者把自己激怒起来。只要他能够挣脱自己——从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缠绕着他的愁绪中挣脱出来。只要他能够接受这种想法:“跟她离婚——赶她出去!她已经忘记你了。忘掉她吧!”
  只要他能够接受这种思想:“放她走吧——她也痛苦得够了!”
  只要他能接受这样的欲望:“使她做你的奴隶——她是听你摆布的!”
  甚至于只要他能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觉悟:“这一切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他能有这么一分钟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的行动有什么关系,忘掉不管他怎样做他都得有所牺牲。
  只要他能凭着自己的冲动去做就好了!

  可是他什么都忘记不了;什么思想、觉悟或者欲望他都不能接受;这事情太严重了;和他太密切了,就象一个冲不破的藩笼。
  远在方场的那一边,卖报的童子正在叫卖着晚报,那声音和教堂的钟声合成一片,然而又是那么刺耳,听得人毛发悚然。
  索米斯掩起耳朵;脑子里忽然掠过一种念头,觉得如果不是老天有眼,说不定现在压死的不是波辛尼,而是他自己,而她,不但不会倦缩在那里眼神呆滞象只中枪的鸟儿——
  —个什么软绵绵的东西触到他的腿,原来是那只猫拿身子挨他。索米斯从胸臆间迸出一声呜咽,使他的人从头抖到脚。接着黑暗中一切又变得沉寂,那些房子好象在凝视着他,每一所房子里有它的主人和它的女主人,和它快乐的或者辛酸的秘密。
  突然,他望见自己的大门开着,穿堂里的火光映出一个男子的黑暗身形,背立着。他心中一惊,蹑着脚走了过去。
  他能望见自己的皮大衣扔在雕花的橡木椅上;望见挂在墙上的波斯地毯、银碗和一排排瓷盆,还有那个站在门口的生人。
  他厉声问:“你有什么事,先生?”
  那人转过身来。原来是小乔里恩。
  “大门本来开着,”他说。“我能不能见你太太谈一分钟话,有个信要带给她?”
  索米斯带着陌生的眼光斜看他一眼。
  “我妻子什么人都不见,”他执拗地说。
  小乔里恩温和地回答:“我不会耽搁她两分钟的。”
  索米斯抢过他,拦着门。
  “她什么人都不能见,”他又说。
  小乔里恩的眼睛向他身后的穿堂里望去,索米斯转过身来。伊琳就站在客厅的门口,眼睛睁得很大,焦切的神情,嘴唇张开,两只手伸了出来。看见是这两个人时,她脸上的光采消失了;手垂到腰间;站在那里就象石头一样。
  索米斯掉转身子,恰巧和客人的眼光碰上;他看见客人眼睛里的那种神情,不由而然发出一声咆哮。嘴唇合拢时,隐隐带着微笑。
  “这是我的房子,”他说;“我的事情不要别人管。我告诉过你——现在再告诉你;我们不见客。”
  他迎着小乔里恩的脸砰的一声把大门关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