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四卷 天人五衰 第二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年夏天,本多还不放心让阿透一个人外出,决定领阿透去北海道旅行。为避免疲劳,旅程安排得充充裕裕。庆子则由于很难与本多一起出游,同一位在瑞士当大使的亲戚取得联系,独自去了日内瓦。浜中家想和本多父子同度这个夏天——哪怕两三天也好——两家便在下田一家旅馆订了房间。本多受不住下田梅雨初晴后的酷热,几乎终日躲在空调房间闭门不出。两家说好共进晚餐,准备妥当的浜中夫妇来本多房间相邀。浜中夫妇问百子来过这儿没有,本多回答,百子说到吃晚饭还有时间,和阿透到院子里散步去了。浜中夫妻便在长沙发落座,等年轻人回来。本多拄着手杖站在宽大的窗口旁边。本多暗暗叫苦,正在进行的事委实荒唐透顶。食欲无从提起,食谱寒酸至极。没等走进餐厅,那些拖家带小的食客的嘈杂声便传入耳膜。况且浜中夫妇的谈话也基本枯燥无味。老人不得不摆出政治家风度。虽说七十八岁的衰躯老体无处不痛,也必须装得笑容可掬且兴致勃勃,并且只有这样才能掩饰内心的冷漠。真正的大前提原本是冷漠。惟以冷漠方能对付这世道的荒诞无稽从而延续生命。这是一种日复一日接纳波浪与漂流物的海岸式冷漠。曾几何时,本多觉得,自己虽久经磨练也还是剩有的一点棱角的,这多多少少影响自己在这充满阿谀奉承的世上求生存活。后来便渐渐没了这种感觉。如今有的只是铺天盖地的荒诞。卑俗猥琐释放的气味已被混合,一切成了同一色彩。世上确实有过形形色色的低俗:清雅的低俗、白象的低俗、崇高的低俗、仙鹤的低俗、才华横溢的低俗、犬儒的低俗、献媚邀宠的低俗、波斯猫的低俗、帝王的低俗、乞丐的低俗、狂人的低俗、蝴蝶的低俗、斑猫的低俗……大概所谓轮回便是对低俗的惩罚。低俗最大的原因来自于求生的欲望。本多无疑也是其中一份子。不同于人的恐怕仅仅是对人对己所具有的异常敏感的嗅觉。本多斜眼扫了一下坐在长沙发上的中年夫妇。这等人物何以介入自己的生活了呢?这种多此一举同他祟尚简洁的精神背道而驰。然而眼下却束手无策,任由两人悠悠然笑吟吟地盘踞在自己房间的长沙发上。看那架势,仿佛宁可等上十年。浜中繁久五十五岁,原是东北地区一方藩主。如今则以洒脱掩饰出身名门的无聊自尊,用“藩主”的笔名写了一本随笔,多少博得一点虚名。现为旧领地一家地方银行的总经理,在花柳界卖弄往昔的“风流”。此人架一副金丝眼镜,脸型上宽下窄,头发依然茂密乌黑,而给人的感觉却是彻底衰颓。谈吐倒也伶牙俐齿。出于此项自信,道出噱头之前往往引而不发。题前套话妙语连珠,以反应敏锐自诩。平日面带微笑,幽默尖刻而不失温文尔雅,对老人从不忘表示敬意。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原是枯燥无味的角色。妻子栲子同样出身于名门望族,体态臃肿,举止粗俗。所幸女儿容貌像其父。这夫人开口闭口离不开三亲六故,终日扑住电视不放,电影戏剧概不问津,如今膝下只有小女百子,其余三子均已离家独当一面,这自然成了夫妇不厌其烦的话题。古风犹存的优雅造就了这对夫妇轻薄的气质。栲子对现代性革命的诠释及其基于传统羞耻心一一表露的气愤,使得本多看得忍无可忍听得七窍生烟。繁久自是繁久,竟忍心看着妻子落后于时代的每一个反应沦为取悦于人的杂耍。本多很感惊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至今都如此缺乏宽容精神。随着同未知之人接触的厌倦情绪的增加,微笑竟是那般耗费精力。最先萌动的感情是轻蔑,但轻蔑本身亦令人倦慵。他觉得自己无非在将空洞无物的交际辞令派往嘴边。相比之下,说不定代之以流口水更为畅快。总之言辞是惟一可供选择的行为。老人有时仅用言辞就可以使世界变得眼斜嘴歪,浑如压瘪一只柳条筐。栲子开口了:“您那么站在那里真是显得年轻,活活军人风采。”“喂,你那比喻很不贴切。法官怎么会是军人呢!往日看德国马戏时印象最深的是驯兽师,果然威威凛凛虎虎生威。而本多先生恰恰如此!”“这又成了驯兽师,更是不成体统!”栲子竟为此无聊小事笑得不可收拾。“我可不是特意站在这里摆什么架势。一是想看看外面的黄昏美景,二是为了从上面监视两个年轻人散步。”“哎哟,看得见的?”栲子起身站到本多旁边。繁久也慢慢立起,靠住栲子后背。从三楼窗口下望,院内大致呈圆形的草坪、院外山崖下的小路以及缓缓伸向海滩的斜坡灌木丛中两三条长凳尽收眼底。院子里人影寥寥。有一家老小从低凹的游泳池那边肩搭毛巾返回。每一人都在草坪上拖着夕阳长长的阴影。阿透和百子手拉手站在草坪中央。两人的身影同样以幻象式长度远远往东面伸展开去,宛如两条长长的鲨鱼咬着两人的脚腕。阿透身着背心,背部鼓满晚风。百子的头发也随风飘摇。这原本是一对司空见惯的少男少女,但本多蓦地觉得两人的影子才是本体,其存在受到影子粗暴的吞噬,遭到深刻的观念性忧愁的侵扰。两人的肉体似乎正变为空壳,如蚊帐一样轻薄透剔。本多相信,生命并非这般模样,而应是更为不能容忍的存在。可怕的是阿透大概已知晓这点。如果影子即是本体,则两人干枯得近乎透明的轻飘飘的肉体便可能是其双翼。飞吧!向低俗的上空飞吧!四肢和头颅因双翼而成了多余部件,而更加带有形而下意味。倘若内心的轻蔑再增加一点点,阿透就可以同女郎携手起飞。但本多未予允许。本多本想拼出老朽之躯的所有余力、动员所有的嫉妒情感赋予两个年轻人以飞翔能力,然而就连嫉妒也不在本多胸中起火燃烧。本多现在想起来了,自己对清显和阿勋最基本的感情乃是人类诗情画意赖以产生的源头——嫉妒。也罢,就把阿透和百子看作是尘世上最俗不可耐最微不足道的一对青年男女好了。这样,本多就可以像操纵木偶一样,只消指尖在此一动,两人就一定不假思索地立即拥抱起舞。他指头在手杖上下动了两三下。于是,两人离开草坪向山崖下的小路走去。“喏,这边正等着呢,看光景还想往远跑哩!”栲子依旧肩上托着丈夫的手叫道,每一音节都透出轻度兴奋。朝海边走的两人穿过茂密的树丛,在原木凳坐下身来。从颈项判断,是在观看迷乱的夕云。此时,凳底下跳出一个黑色物体。离得远,看不清楚是猫是狗。百子吓得一跳而起,搂住同样站起的阿透。“嗬!”正在窗口看热闹的百子双亲,口中像飘出蒲公英飞絮一般如此荡出一声。本多并非在看,并非以认识者的眼睛从窥孔中窥视。而是站在洒满灿烂夕晖的光明正大的窗边,半是听住自我意识乖乖进行自我表演,半是在心中以全能的力加以指挥。——你们还年轻,必须展示某种更加荒唐更加无谓的活力的证据。是给予炸响的雷声,还是赋以猝然的闪电,抑或提供奇特的放电现象——例如使得百子的头发倏然间倒立起火?海岸有一颗向海面倾斜的树,树枝如蜘蛛网四下散开。突然,两人往树上爬去。本多感觉得出,身旁的百子父母顿时紧张得屏息敛气。“啊,真不该穿那喇叭裤。这个疯丫头……”栲子简直要哭了出来。两人爬上树,各骑一条横枝晃来晃去,托在绿叶上面的枯叶随即飘落下来。整片树林中,看上去只有那棵树突然发起歇斯底里。两人的身姿成了以夕晖下浮光耀金的海面为背景在树枝上栖息的巨鸟剪影。百子先从树上爬下。由于吓得身体乱扭,头发竟缠在底枝上摘不下来。阿透赶紧下来,接二连三帮她解头发。“相爱着呢!”栲子终于透出哭腔,一个人频频点头不止。不过阿透解发花的时间过长。本多当即看出阿透是在有意让头发更加缠得难分难解。本多对这小小的微妙的恶作剧感到有点恐怖。百子每次放心地抽身拉拽头都被树枝拖回,痛得龇牙裂嘴。阿透则装出越急越解不开的样子,重新像驭者一样骑上树枝,手里牵着长长的头发缰绳,同百子保持些许距离。百子背对阿透,双手掩面哭泣。从三楼窗口隔着宽阔的庭园望去,不过是希腊彩壶上落入俗套的小幅静物画。宏伟壮观的则是雪崩般洒向大海的霞晖。下午带来几次日光雨的云层余絮,向海湾泻下超尘绝俗的散光。于是,树木和海湾岛屿山壁那毫发毕现的坚挺线条被涂上了彩色,清晰得直令人毛骨悚然。“是相爱呢!”栲子又重复一句。三人眺望的海面上,凌空架起一道鲜亮的彩虹,恰似本多心中按捺不住的无聊情致。
或许您还会喜欢: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伦敦桥
作者:佚名
章节:124 人气:2
摘要:杰弗里。谢弗上校很喜欢他在萨尔瓦多的新生活。有人说这个巴西第三大城市非常迷人。这确实是个充满了欢乐的地方。他在瓜拉球巴海滩正对面租了一套豪华的六居室别墅。在这里,他每天喝着甘蔗甜酒和冰镇啤酒,间或去俱乐部打打网球。到了晚上,谢弗上校——这个绰号“鼬鼠”的变态杀手——就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在这座老城阴暗狭窄、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开始了狩猎。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堂吉诃德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一】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2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