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四卷 天人五衰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本多之所以把庆子领到自己最近刚来过的三保松林地带,另有自己的打算。他试图通过使庆子目睹这一风景胜地彻底荒芜俗化的场面来摧毁她喜滋滋飘飘然的梦幻。虽说三保松林平日自好雨天亦妙,但终究其入口处的大停车场上车辆一片拥挤,土特产店铺所有包皮装商品的玻璃纸上沾满灰尘,同灰潆潆的天空上下交映。庆子下车见了,却全然没有失望:“噢,好景好景!真是个好地方!空气味道也好,靠海边的缘故。”实际上,空气已被汽车排出的废气弄得一塌糊涂,松树也一副苟延残喘的样子。对由此映入庆子眼帘的一切,本多心中有数,毕竟最近刚刚亲眼看过。在贝那勒斯,神圣就是污秽,污秽就是神圣。这也才成其为印度。但在日本,神圣、美、传说、诗歌等都不曾被污秽而虔诚的手玷污过。肆意玷污进而绞杀它们的人,全都长着毫无虔诚可言然而用香皂充分洗过的形状好看的手。三保松林也不例外。天人为了满足世人想像上的欲望,不得不像马戏团小丑一样在这诗骸的中空几万遍几十万遍地旋舞不止。阴暗的天空布满看不见的舞的轨迹,宛似银色高压线的交错纵横。人们在梦中见到的也只能是呈五衰相的天人。时间已过三点。无论写有“日本平县立自然公园三保松原”的立牌,还是旁边那气势汹汹鼓起鳞片的松树干,无不青苔斑斑。登上徐缓的石阶,如闪电撕裂长空的桀骜不驯的松林展现出来,甚至每条垂死的松枝都竖起绿蜡烛样的松果。松林前方,无精打采的大海抬起面孔。“看见海了!”庆子欢叫一声。她的欢声带有些许宴会风味,带有夸奖应邀前往作客的主人别墅的腔调,本多不以为然。不过,夸张足以在一无所有的地方生出幸福。至少现在两人不觉孤单。又有两家饮食店把货床探出店外,上面满满堆着印有红色梵字的可口可乐和土特产等物。货床旁边,立着照纪念相用的脸部开孔的人形招牌。招牌是用劣质油画颜料画的,已经褪色。画的是背靠青松站立的清水次郎长和阿蝶。次郎长将写有其姓氏的深底斗笠挟在腋下,把蓝方格衣襟撩在旅行短刀上,手戴背套,腿缠绑腿,一副旅行装束。阿蝶则梳着岛田发髻,身穿黄黑条纹和服,腰扎黄缎带,手戴浅黄色背套,携一条手杖。本多催促庆子去看下面的羽衣松。庆子偏偏给这人形招牌迷住。她只依稀听得清水次郎长的名字,不知其是赌棍。让本多讲完由来,愈发兴致大增。劣质油画颜料那稚拙的色调,渲染出一种缥缈淡远的春心和过往人生途中从未觅得的寂寥而低俗的恋情。庆子对此大为动心,为这新鲜的野趣叹为观止。她的长处就在于不怀有先人之见。大凡自己未曾目睹的东西,无一不是带有“日本味”的。“快算了吧,不成样子!”本多有些愠怒地制止庆子,不让她和人形招牌照相留念。“对我们来说,难道你以为还有什么不成样子的东西?”庆子叉开锦蛇喇叭裤站定,摆出西方母亲训斥孩子的架势,双手掐腰,怒目而视,似乎在睥睨自己心中涌起的诗情。本多见有人围观两人的争吵,只好让步。纪念相摄影师扛着搭有红面黑底的三脚架照相机跑了过来。为避开众人的视线,两人躲在招牌后面。结果面部自然从那招牌孔中赫然透出。人们都笑了起来,秃脑袋的小个子摄影师也咧开嘴角。想到次郎长也可能忍俊不禁,本多便也无奈地一笑。摄罢一张,庆子硬是拉起本多的臂肘同自己交换位置。于是次郎长的面孔成了女的,而阿蝶的容颜成了男的,众人直笑得前仰后合。本多过去曾对窥视孔那般如醉如痴,而现在却因窥视成了众人的笑料,不禁感到一种近乎登上断头台的豪迈与悲凉。大概为了照顾观众情绪,摄影师这回对焦时故意拖了很长时间,还叫了一声“安静!”众人当即鸦雀无声。本多把表情严肃的脸插进黑黄条纹和服的阿蝶稍低些的面部空洞。他弓着腰,翘起屁股,姿势同当年从二冈书房窗孔向外窥视时一模一样。本多深感屈辱的心底,刹那间发生了微妙的位移——他将众人的哄笑置之度外,而致力于将自己的天地同“窥视”结为一体。而在这种情况下,观众所在的世界便发生了质变,成为自己窥视的一幅图画。海。海边巨松盘踞。树上缠绕稻草绳的即所谓羽衣松。四周徐缓的砂坡由低而高向这里聚拢。砂坡上配置着众多看热闹的人,五花八门的衣服在阴晦的天空下颜色显得很是压抑。逆风卷起的头发使她们看上去竟如露天的朽松根。有的部分聚而隆起,有的部分则男女井然,分别被压在如巨大的白色眼睑的苍穹下。前方还有一队人由于欲笑不得,便齐刷刷朝这边扬起傻呆呆的面孔。手提购物袋样物件的数名和服女子。身穿做工粗糙西装的中年男人。绿格衬衫小伙子和超短裙下大腿丰硕的姑娘。小孩。老人……本多觉得,盯盯逼视自身之死的人们即在此处,他们不过是在期盼某种事态的发生,不过是在围观崇高得近乎滑稽的场景的出现。每个人都嘴角下垂,一副憨厚的样子,惟独眼睛放射出野兽般贪婪的光。“好咧!”摄影师扬起手,示意摄完。庆子迅速将脖颈从那脸孔拔出,俨然威风凛凛的将军闪现在观众面前。刚才的清水郎次长摇身变成了身穿锦蛇喇叭裤手拿西班牙帽长发披肩的女子,人们、齐拍手喝彩。及至她泰然自若地往摄影师递出的纸片上书写信址之时,几个年轻人竟以为她是昔日某大明星,竞相求其签名留念。因有了如此异乎寻常的一幕,走到羽衣松跟前时本多早已筋疲力尽。羽衣松是一株快要枯死的巨松,样子如向四面八方伸展肢爪的章鱼。树干的裂缝里填充着水泥。游客们围着这株针叶都已寥寥无几的老松,七嘴八舌谈笑不停:“天人也穿游泳衣?”“这怕是男松吧,女人挂衣服了嘛!”“这么高的树枝,哪里挂得上!”“看上去也没什么出奇。”“海风吹来吹去的,亏得保护得这么好。”的确,这羽衣松比一般海滩松更多地把身子扑向海面,宛如被打上岸的破船,身上满带海难留下的累累伤痕。树下花岗岩护墙前临海的沙滩上,索然立着两架投入十元硬币方可启动的红色望远镜,如两只鲜红色的热带水鸟。远处,伊豆半岛影影绰绰,岛前浮着一艘货轮。岸边,恰如被大海兜售上岸的许多零杂物——木片、海草、空罐等等——排成一列曲线,标出满潮时的水位。“据说天人就是在这株羽衣松下讨回羽衣,跳起天人舞的。喏,那边又在照相。如今的人们,看也不好好看一下,照完相就忙不迭地掉头回去。莫不是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按动快门那一瞬间置身于某一特殊场所有什么重要意义不成?”“别老是根问底了!”应子在石凳坐下,掏出香烟。“这样也就满不错了。我半点也不失望。脏污不堪也罢奄奄一息也罢,反正这松树这场所是完完全全可以奉献给幻影的。要是像谣曲唱词那样清扫得一尘不染奉如神明不觉得反倒不真实?我可是认为这种地方很有日本味,真率自然,毫不做作。不虚此行啊!”庆子抢在本多前头总结道。庆子对一切都感到津津有味。这是她最大的特点。在这梅雨时节令人窒息般的阴空之下,在这砂风一样无孔不入的恶俗之中,她兴致勃勃地观赏不止,不觉之间本多竟成了她的随从。归途中顺路走进御穗神社时,她也赞不绝口。说什么大殿檐下献纳匾额绘有俗不可耐木纹的四框以贴画方式推出碧海中乘风破浪的新客船烘托出了海港神社特有的气氛云云。铺着草席的大殿深处挂有一巨大的木制扇面,浮雕着六年前在此神牛殿演出献纳能①的场景。庆子亢奋地叫道:“那是妇人能!能中由妇人演的,除了神歌、高砂、八岛,接下去就是这羽衣了!”①能:日本固有的一种歌舞剧。下面出现的神歌、高砂、八岛,均为剧目名。亢奋之余,往回走时庆子竟从拜神道旁的樱花树上摘了——粒樱桃吃了。脚步愈发气力不加的本多——他后悔自逞其能而没带手杖来——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上,发出为时已晚的忠告:“吃了要死人的!瞧那标牌!”原来路旁显眼处低矮的樱花树枝间拉着一条细绳,绳上摇晃的标牌上写道:除虫,有毒。勿摘樱桃,勿食其果。系满祈愿纸签的树枝间沉甸甸地缀着五颜六色的小粒樱桃,等待小鸟从苍白的果肉中啄出种粒,等待由微微的曙色变为沉郁的朱红。标牌未免言过其实。本多叫罢方想起一点点毒根本奈何庆子不得。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