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烽火岛 - 第二章母子相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烽火岛--第二章母子相逢第二章母子相逢十分钟后,一艘轻便快艇离开帆船,把一个没带武器和随从的人载到港口下面,维地罗人一见他,忙不迭地跑掉了。这就是刚刚在港口停泊的那艘叫卡利斯塔号船的船长。他中等身材,头上戴顶厚实的水手帽,露出高傲、宽阔的前额,一双锐利的眼睛,目光坚毅。嘴上留了两撇平整的克辣夫特式的胡子,末端是一大簇而不是尖的。肩阔腰壮,四肢发达。黑色卷发披散在肩头,如果说他己过了35岁,那也不过才几个月,他的皮肤呈风吹浪打的黝黑色,脸上表情冷峻。额上的皱纹道道都像犁出来的,但却不会没有一点诚实、正直在里面生根发芽。这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他身上套的既不是外套也不是背心,更不是帕利卡尔地区的希腊男子通常穿的短裙。他套的是一件东方式的带风帽的皮长袍,褐色的风帽上还用饰带装饰。下身穿一条墨绿色有大褶皱的裤子,裤脚塞在皮靴里,倒像是柏柏尔地区海员的装束。实际上,尼古拉-斯科塔是土生土长的希腊人,而且就是维地罗本地人,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就在这些礁石间学会了海上生活,逐着海浪顶着海风在这一带航行,熟识每一处海湾的深度和回流,知道每一块暗礁、沙洲。即使没有罗盘和领航员他也可以在曲折迂回的航道中顺利航行。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同胞们那一套骗不了他,他始终稳稳地把握正确航向。此外,他明白维地罗人是多么不可信,他曾经无数次地亲眼目睹他们的恶劣行径,也许,他对这种强盗式的劫掠并不反感,只要自己不吃亏就行如果说尼古拉-斯科塔了解自己的乡亲,那他也同样为乡亲们所熟知。他父亲是土耳其残暴统治的牺牲品,父亲死后,他母亲满怀仇恨地投身到第一次反对奥托曼帝国暴政的起义中去了。他自己18岁离开了马涅地区,在群岛之间的海域上漂泊,不仅成了一个熟练的水手,还成了有名的江洋大盗。这些年里,他究竟在哪些船上干过,曾为哪些海盗帮效过力,在哪条船上第一次使用了武器,手上沾满了什么人的鲜血,是希腊敌人的血还是还是和他流着一样血液的爱国者的血,这一切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然而人们确实在科龙湾不同的港口都见到过他。他的同乡中有人能讲出他的那些海盗业绩,比如袭击并毁掉那些载有贵重货物的商船等。因为他的名字始终有些神秘感,这使他成为马涅省大名鼎鼎的人物,一听这个名字人们就会肃然起敬。这就是为什么维地罗人一听说是他立刻退避三舍,放弃了打劫这条船的主意。待卡利斯塔号在码头停泊后,所有的人都跑出来迎接他,恭候在道路两旁。他一上岸,周围立刻鸦雀无声,就好像他有着极大的威严,能镇住所有的人。众人都在等他开口,如果他不说话,这是很有可能的,别人便不敢出声。尼古拉-斯科塔吩咐快艇上的水手回去后,便向港口深处的拐角走去。刚走了二十多步,他又停下来,对跟在后面的老水手说,这人一直跟着他随时听候调遣,“戈佐,我需要补充十名强壮的水手。”“好的,尼古拉-斯科塔!”戈佐回答。卡利斯塔号的船长想从一百个人中挑选出最精明强干的十个,他们要赤胆忠心,不问去哪,去干什么或结果如何,不问为谁航行为谁打仗,要紧紧跟随他们的老乡,准备分担他的命运,为了共同利益而同生共死。“让这十个人一小时后到卡利斯塔号上去。”船长补充说。“是的,一定去。”戈佐回答。尼古拉-斯科塔作个手势表示他不愿让人跟着,踏上堤坝尽头的圆形码头,消失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老戈佐遵从他的意思,回到同伙中去,忙着挑选船上的补充水手。此时,尼古拉慢慢走上了小镇上方那个陡峭的斜坡。这里很静,偶尔有几只恶狗吠叫两声,对走夜路的人来说和听到豺狼的叫声一样可怕。这些狗都长着硕大的脑袋,坚实巨大的下颚,脾气暴躁,棍棒根本无法对付它们。几只银色的海鸥在空中盘旋,拍打着宽大的翅膀,飞回岸边的鸟窝。很快,尼古拉已穿过维地罗镇上的所有民居,走上一条环绕凯拉发城堡的羊肠小道,绕着一个城堡废墟走了一阵。这里从前是维勒-哈尔都安建立的,当时十字军侵占了伯罗奔尼撤好几个地方。他小心地绕过一些建在绝壁上的古老城堡的墙基,在那儿站了一会儿,然后往回走。从加洛岬角的地平线望去,月牙儿就要沉落在爱奥尼亚海水中了。几颗寂寥的星星透过云层缝隙闪闪烁烁,四周的一切都笼罩在静谧之中。依稀可见的两、三叶风帆在海湾上飘荡,朝科龙湾驶去或向上到卡拉马塔湾。若是没有在主桅上摇晃的灯光,他也许分辨不出那些船来。山脚下,岸边有七、八处闪烁的灯光,粼粼水波反射出双倍的亮点,这是夜间出海的渔火还是民居中照明的灯火,谁都难以说清。尼古拉-斯科塔用他习惯夜视的双眼扫视着无际的黑暗,水手的眼睛有极强的穿透力,能看清别人无法看到的地方。但此刻,卡利斯塔号的船长丝毫没有兴趣去探究周围的一切,他已经看惯了各种场面。不,他是在黑暗中审视自己,他呼吸的是家乡的气息,他双手抱在胸前一动不动地站着,陷入了沉思,风帽从头上落下,他昂着头,像块岩石般坚定。这样大约过了一刻钟,尼古拉-斯科塔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西边水天相接的海面,然后踉踉跄跄地向悬崖走了几步,这几步是受下意识支配的,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引导他向前,可他的目光却尽量避开他到此想寻找的东西。从马塔邦岬角到海湾尽头,这一片大概是最孤独、荒凉的地方,没有柑橘、柠檬、蔷薇、夹竹桃、阿果丽德茉莉、无花果、野草霉、桑树之类的果树,甚至连那种简单的绿色植物,比如使希腊的某些田野变得富饶而翠绿的植物都没有。只有深色的柏树和雪松,而没有绿橡树、法国梧桐或是石榴树稍加点缀。到处是岩石,只要这一带有一次火山爆发,所有这些岩石就会马上倒塌,沉入海中。马涅是块贫瘠、荒凉的土地,自然条件恶劣,居民生活艰难。可怜的几棵松树还长得模样古怪,树干伤痕累累,瘦骨嶙峋,原先产松油,现在已被挤干了,常见到的是一种瘦小的仙人掌和荆棘,叶子就像拔得半秃的山刺猖。贫瘠的土地几乎全是砾石,找不到一点肥沃的地方,连最贱的小灌木都无法好好生长,这里的山羊也因而毫不挑嘴。走了约二十步,尼古拉-斯科塔又停下来,转向西北方,远处的泰甲特山峰在黑色稍浅的天空中显出了轮廓,天上升起几颗疏疏落落的星星,好像闪光的萤火虫,停在齐地平线的地方。尼古拉-斯科塔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五十步开外的悬崖边上一间低矮的小木屋。它简陋破败,孤零零地立在村子之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上去,木屋周围围了一圈荆棘作的栅栏,还种了几棵光秃秃的小树,可以看出小屋已经被遗弃很久了,栅栏倒了,荆棘有的地方长得茂盛,有的地方荒芜成大洞,根本就不能算是保护木屋的栅栏了。游荡的野狗和偶尔光顾马涅地区荒凉角落的豺狼已经把这里糟蹋得不成样子,乱草丛生,自从人类的手不再劳作,自然就把它还给荒凉。为什么这房子会被遗弃?因为它的主人已经去世多年,他的遗孀,安德罗妮卡-斯科塔离开家园,投身到了英勇的娘子军行列中,她们在希腊独立运动中以战功卓著而著称。还因为他的儿子自打离家后从未回来过。这里就是尼古拉-斯科塔的出生地。他在这儿度过了童年,他父亲是个忠厚老实人,当了一辈子水手,退休后就住在这木屋里。但他不大和维地罗人来往,他们的残暴让他害怕,加上他受过些教育,有点文化,又比港口那些人稍微富裕些,所以他带着老婆、孩子隐居在这个角落里,默默无闻,过得悠闲自在。直到有一天他觉得忍无可忍,加入了抵抗土耳其人统治的行列,并为此献出了生命。那时候,就连马涅这样荒凉的地方也无法逃避土耳其人的耳目。父亲不在了,没人教导儿子,母亲很本管不住他。尼古拉-斯科塔就离家出去闯荡江湖,靠他天生的水手本能,开始为一些海盗船干活。儿子弃家出走已有十年光景,六年前,母亲也离开了这儿。据老家的人说她偶尔也回来一趟,至少有人看到过她,只是她呆的时间很短,也不和任何人打交道。尼古拉-斯科塔在此之前从没回来过,尽管他驾船经过马涅一两次,可从没产生过看看悬崖边上那间简陋小屋的愿望,也不想知道荒废的小屋变成了什么样。他从不提起他的母亲或是问问她是否回过家。其实,在这场希腊被鲜血浸染的战争中,他不可能没听到过安德罗妮卡-斯科塔的名字。如果他的良心没有完全泯灭,也许这个名字会让他感到内疚。今天,尼古拉-斯科塔在维地罗泊船,可不仅仅是为了补充十名水手,他还有一个愿望——不能只说是个愿望——应该说是一种迫切的本能,他自己对此也许并不十分了解,受着本能的驱使,他感到需要最后去看一眼他的家园,要再踏上他出生后第一次接触到的土地,再呼吸一次那围在栅栏里,当他呱呱坠地时第一口呼吸到的空气。对,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攀上悬崖小路,为什么在深夜来到这围墙围着的地方。他站在那儿犹豫了一会儿,他的心也没有完全变得冷酷无情,当熟悉的过去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时,他的心还是感到震撼。尼古拉-斯科塔就这样站在废屋的大门前,里面一团漆黑,寂静无声。“进去吧!对,尼古拉-斯科塔,进去!”这是尼古拉-斯科塔第一次开口说话,其实也不过是低声嘀咕,好像怕被人听见或是引起某些情景的重现。只要跨过围栅,这很容易!栅栏早就断裂,门梁柱一直倾到地面,连门都不需要推一下。尼古拉-斯科塔跨过栅栏,站在了屋子面前,被雨水侵蚀的屋檐下挂着几件生绣的家什。突然,一只灰林枭怪叫一声从掩住门槛的一丛侞香黄连本里飞了起来。尼古拉-斯科塔又犹豫了一下,他迫使自己把目光坚决地移向最后一间屋子,对自己暗暗生气,感到有些内疚。要说他有些感动,也同时有些气恼,总觉得这老房子在抗议他、诅咒他。他想在进屋前先绕着房子转一圈,就像小偷在进屋偷盗前先侦察地形一样。他沿着断裂的墙壁,绕过长满青苔,已经风化了的尖屋脊,用手摸索着松动的石头,仿佛在试探这坟墓般的屋子是否还有生命,它的心脏是否还在跳动。后面的院墙处更黑,月光照不到这里。尼古拉-斯科塔慢慢地绕了一圈,黑暗中的死寂令人不安,似乎这屋子里有鬼怪或别的什么。他又回到朝西的屋子正面,走近门口,推门试试里面是否上了插销,如果插紧了就得用点劲。他感到热血一下子涌上了脸颊,因为他看见了“红色”,就是人们常说的“血红色”。这个他想看最后一眼的老屋总让他害怕,他好像看到父母亲出现在门口,伸出手臂,正指责他、诅咒他,这个可恶的儿子,坏公民,背叛了家庭和祖国的叛徒。就在这时,门开了,一位妇女出现在门口。她一身马涅人装束——一条镶红色边子的黑短裙,一件深色紧身上衣,头戴一顶宽大的棕色软帽,肩披一条与希腊旗帜同色的披肩。她看上去神情冷峻,黑色的大眼睛带点野性的粗犷,皮肤像地中海沿岸的渔家妇女一样黧黑,尽管60多岁了,高高的身板仍然显得挺拔。这就是安德罗妮卡-斯科塔。现在,这一对灵魂到肉体都分离得太久的母子,面对面站在了一起。尼古拉没有料到会在此碰见母亲,被她的出现吓了一大跳。安德罗妮卡双臂一横,不许她儿子进门,用吓人的声音嚷道:“尼古拉-斯科塔永远不许踏进他父亲的屋子!永远不许!”儿子在这道禁令面前屈服了,他慢慢地向后退去。站在门前的母亲像驱逐叛徒一样把他轰出家门,他想上前一步,一个更坚决的手势,一个诅咒的手势,把他挡住。尼古拉转身飞快离去,他跨过围栅,向悬崖小径大步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就像无形中有一只手在推他的肩膀。安德罗妮卡一动不动地站在门槛上,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十分钟后,尼古拉从激动中平静下来,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他来到港口,登上自己的船。戈佐为他挑选的十个精壮汉子已等在船上。尼古拉一言不发,走上卡利斯塔号甲板,立刻下令起航。帆船很快准备就绪,只要升起风帆就立即开船,陆地上正渐渐起风,正好驶出港湾。五分钟后,卡利斯塔号静静地、平稳地驶出了航道,船上悄无声息,岸上的维地罗人也没有大叫大嚷。船行了不到一里,一团火光映红了悬崖顶上的山峰。安德罗妮卡点火烧着了房屋,母亲亲手烧的。她不愿意保留儿子出生的这所房子。直到船开出去三里,船长也没能把目光从马涅那燃烧的火光里移开,他一直看着最后一点火星熄灭。安德罗妮卡对他说:“尼古拉-斯科塔永远不许踏进他父亲的屋子,永远不许!”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杀人不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英格兰!这么多年之后,终于又回到英格兰了!他会喜欢这儿吗?路克-菲仕威廉由踏板跨上码头的那一刻,这么自问着。在海关等候入境的时候,“这个问题躲在他脑子后面,可是当他终于坐上列车时,又忽然跑了出来。他现在已经光荣地领了退休金退休,又有一点自己的积蓄,可以说是个既有钱又有闲的绅士,风风光光地回到英格兰老家。他以后打算做什么呢?路克-菲仕威廉把眼光从列车窗外的风景转回手上刚买的几份报纸上。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权力意志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与动物不同,人在自己体内培植了繁多的彼此对立的欲望和冲动。借助这个综合体,人成了地球的主人。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江户川乱步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再讲一个明智小五郎破案立功的故事。这个案件是我认识明智一年左右的时候发生的。它不仅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引人入胜;还因为当事者是我的一个亲戚,更使我难以忘怀。通过这个案件,我发现明智具有猜解密码的非凡才能。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让我将他解破的密码内容,先写在前面。“早就想看望您,但始终没有机会,延至今日,非常抱歉。连日来,天气转暖,最近一定前去拜访。,前赠小物,不成敬意,蒙你礼赞,深感不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