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动物农场 - 第二章 人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同志们,大家都已经听说我昨天做了一个怪梦的事了。我梦见了什么,过一会儿再谈。现在先有一点儿别的事要跟你们说。同志们,我怕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不会太长了。在我死以前,我觉得我有责任把我积累到的智慧传给你们。我的寿命可以说够长的了。当我独自一个躺在圈里的时候,我有很多时间思索问题。我想我可以说,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是了解的,而且了解得不比别的活在世上的动物少。我要说给你们听的就是我悟出来的一点儿道理。“同志们,我倒想问你们一下,咱们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啊?最好还是面对现实吧!一句话,咱们的生活非常痛苦,劳累不堪,而且极其短暂。咱们出生了,给咱们的食物刚刚够维持一口气,不致叫咱们断气的。那些能够干活的,被硬逼着干到精疲力竭。一旦精力枯竭,没有用处了,就被残酷凶狠地屠宰掉。英格兰的动物只要过了一岁,就再也享受不到幸福和闲暇了。英格兰的动物没有一个享受到自由。动物的一生就是苦难和奴役的一生。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但是,这难道是大自然的安排吗?是不是我们这块土地太贫瘠了,不能叫居住在上面的生物舒舒服服地生活呢?不是的,同志们,绝对不是的。英格兰的土地是肥沃的,气候是温和的,即使这里的生物远比当前的数量更多,它也能提供非常丰盛的食物。只是咱们这一个农场就能养活十二匹马,二十只奶牛,几百只羊,而且个个还都能活得舒舒服服,体体面面,绝对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可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活得这么凄凄惨惨呢?这是因为咱们的劳动成果,几乎全部都被人类盗窃走了。同志们,这就是全部问题的答案。简单地用一个字可以概括一切——人。人是我们唯一的真正的敌人。把人从生活舞台上赶走,饥饿劳累的根源就被铲除了。“人是唯一只消费而不事生产的生物。他不会产奶,不会生蛋,他毫无体力,不能拉犁,他跑得不快,捉不到兔子。但是他却成了所有牲畜的主宰。他逼着牲畜们干活儿,劳动所得,他只给回一点点刚刚不至于叫他们饿死的数量,剩下的全部据为己有。我们辛勤劳动地耕地,我们用自己的粪便给地施肥,但是我们除了身上的一张皮外,还有什么呢?站在我眼前的你们这几头奶牛,过去一年间你们生产了几千加仑的牛奶啊!这些奶本应用来哺育健壮的牛犊的,可是现在都跑到哪儿去了?每一滴都流进咱们仇敌的喉咙里去了。你们这些母鸡,过去一年间,你们生产了多少蛋啊!可是用来孵化出鸡雏的有多少只呢?剩下的都拿到市场上被琼斯和他的伙计们换成钱了。还有你,苜蓿,你生的那四匹马驹都到哪儿去了?他们本应是你年老时的依靠和安慰啊!每头马驹一岁大的时候就被卖给别的人了——你再也看不见他们了。你四次怀胎分娩,平日在地里辛苦劳累地干活儿,可是除了每天刚刚能喂饱肚子的一点儿饲料同一间马厩外,你还有过什么呢?“可就是这种悲悲惨惨的日子我们也活不到头。我个人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因为我算是幸运的,活了十二年,生养了四百多个崽子。对一口猪来说,生活也不过如此了。可是不管你是什么动物,到头来都难免屠刀的宰割。你们这些坐在我面前的小肥猪,不出一年,哪个都得在砧板上号叫着送命。这种恐怖的命运咱们谁都逃不脱——牛也好、猪也好、鸡和羊也好,都要遭受这个劫难。就是马和狗的命运也一样。就拿你说吧,拳击手,只要你那强健的肌肉力气一消失,琼斯就要把你卖给屠杀牲口的人,你的喉管就要被割开,肉被煮烂,当作猎狐犬的食物。而这些狗呢,年纪一老,牙一掉光,琼斯就要在他们的脖子上拴一块砖头,把他们沉到附近哪个池塘里。“同志们,事情不是再清楚不过吗?咱们生活上的一切苦难,都来源于暴虐的人类啊!只有把人铲除掉,我们才能享有自己的成果,一夜之间,我们就会变得既富有又自由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没有别的,只有为推翻人类而斗争,必须日以继夜、全心全意地斗争。同志们,这就是我传达给你们的信息:造反!我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也许一个星期之后,也许还要过一百年。但是有一点是确凿不移的,我看得就像脚下面的稻草那么清楚:正义或迟或早总有一天要伸张的。在你们短促的余生中,同志们,我希望你们牢牢地把这一点记在心上。最重要的是,把这个信息传给你们的后代。这样的话,咱们的子孙后代就会继续奋斗,直到取得胜利。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