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董贝父子 - 第38章托克斯小姐增进了与一位老熟人的交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可怜的托克斯小姐被她的朋友路易莎-奇克抛弃,又被剥夺了见到董贝先生容颜的幸福,变得意气消沉,郁郁不乐(因为她没有收到用一根银线连结在一起的一对精致的结婚请贴,不能用它来装饰公主广场壁炉上的镜子或大键琴,也不能用它来点缀那些卢克丽霞留着在假日陈列装饰品的小板框)。有一段时候,公主广场听不到鸟儿圆舞曲了,花卉没有人去照料了,托克斯小姐那位头发上撒粉和留着辫子的祖先的小画像上积满了灰尘。
  可是,不论就年龄来说,还是就性情来说,托克斯小姐都不是会长久沉陷在无益的悔恨之中的人。当鸟儿圆舞曲在形状弯曲的客厅里重新发出颤音,弹响起来的时候,大键琴上只有两个键由于长久没有使用,发不出来了;在她每天早上重新定时地在绿色的篮子前面料理花卉之前,只有天竺葵的一个幼枝成了护理不善的牺牲品;那位头上撒粉的祖先在尘埃的覆盖下没有超过六个星期,托克斯小姐就对着他仁慈的脸孔哈气,并用一块麂皮把他擦得明明亮亮的了。
  然而,托克斯小姐仍然感到孤单寂寞,不知如何是好。她爱慕董贝先生的感情,不管多么可笑地暴露出来,却是真实和强烈的;正像她自己所说的,她已“被路易莎的侮辱深深地伤害了,而这种侮辱是她不应当受到的”。不过托克斯小姐的性格是不知道发怒的。如果说她曾经柔语轻声、唯唯诺诺地走过了她的生活道路的话,那么至少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发过脾气。有一天她在街道上,隔着相当远的距离,只是看到了路易莎一眼,她那柔弱的性格就支架不住,不得不立即拐到一家糕饼店里去躲避;店里有一间霉臭的小后房,通常是用来喝汤的,房间里充满了牛尾巴的气味;她在那里掉了不少眼泪来排遣她悲伤的感情。
  对于董贝先生,托克斯小姐并不感到她有任何理由好抱怨的。这位上等人物的崇高的身份在她的心目中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当她一旦被迫离开了他,她就觉得仿佛她和他之间的距离一直是大得无法计量的,仿佛他过去是极为宽宏大量,才容忍她到他那里去的。托克斯小姐真心实意地相信,没有什么人当他的妻子会是太漂亮或是太华贵的。他既然有意物色一位妻子,那么十分自然,他的眼界就应当是高的。托克斯小姐流着眼泪得出了这个正确的结论,一天承认它二十次。她从来没有回想起,董贝先生曾经以一种傲慢的态度,利用她为他自己的利益和任性服务,并且宽大地允许她成为他小儿子的保姆当中的一位。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只是想到“她在那个公馆中度过了许许多多幸福的时光,她应当永远感激地铭记在心;她永远也不会改变地认为,董贝先生是最令人难忘的最高贵的人物当中的一位。”
  可是托克斯小姐与毫不留情的路易莎断绝了来往,又不好意思地躲避着少校(她现在对他有些不信任),因此对董贝先生家中的事情一无所知,心中感到很苦闷。因为她确实已习惯于把董贝父子公司看成是全世界都围绕着它旋转的枢轴,所以她决心跟她的一位老熟人理查兹大嫂恢复交情,来得到她所十分关心的消息。她知道,理查兹大嫂自从上一次难忘地来到董贝先生面前之后,跟他的仆人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托克斯小姐寻找图德尔这家人,心中也许还暗暗怀着一个微妙的动机,就是找个什么人她可以跟她谈谈董贝先生;不论这个人的地位多么低微她都不在乎。
  不论情况如何,总之,有一天晚上,托克斯小姐迈出脚步,向着图德尔的住宅走去了;而这时候,图德尔先生则满身煤灰,皮肤黝黑,在全家团聚中正喝着茶,恢复精神。图德尔先生的生活只有三个阶段。他要末就是像刚才所说的,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恢复精神,要末就是以每小时二十五到五十英里的速度疾驰在国土上,要末就是在劳动疲乏之后睡觉。他经常不是处在急速的旋风中,就是处在风平浪静中。不管是在哪一种情况下,图德尔先生始终是一位和和气气、称心满意、怡然自得的人。他似乎已把他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冒火和生气的脾气全部转让给跟他联系着的机车了;机车毫不客气地喘着气,喷着气,发着火,磨损着自己,而图德尔先生却过着平静的、安定的生活。
  “波利,我亲爱的,”图德尔先生说道,他每个膝盖上有一个年幼的图德尔,有两个在给他沏茶,还有更多的小图德尔在他的周围玩耍,——图德尔先生从来也不缺少孩子,身边总是有一大群——“你最近没有看到我们的拜勒吧,是不是?”
  “是的,”波利回答道,“不过他今晚准会回来。今晚他放假,他从不会错过的。”
  “我觉得,”图德尔先生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茶水的滋味,说道,“就一个孩子所能做到的来说,我们的拜勒现在表现得很好,是不是,波利?”
  “啊!他现在好极了!”波利回答道。
  “他现在一点也不神秘兮兮,不好捉摸了,是不是,波利?”
  图德尔先生问道。
  “一点也不!”图德尔太太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很高兴,他现在一点也不神秘兮兮,不好捉摸了,波利,”图德尔先生不慌不忙,仔细思考着说道,一边像给锅炉送煤似地用折刀把奶油面包送进嘴里,“因为那样不好。对不对,波利?”
  “那还用说,当然不好啦,爸爸。亏你问得出来!”

  “听着,我的儿子们和女儿们,”图德尔先生向四周的孩子们看了看,说道,“不管你们做一桩什么正直的事情,我认为,你们最好是光明正大地去做。如果你发现你自己进了峡谷或隧道,你可别玩弄秘密的游戏,你得鸣汽笛,让大家知道你在哪里。”
  正在成长的图德尔们发出了尖锐的低低的喊声,表示决心遵照父亲的教导去做。
  “可是你为什么谈到罗布的时候说到这些话呢,爸爸?”他的妻子忧虑地问道。
  “波利,我的老伴,”图德尔先生说道,“说实在的,我不知道我谈到这时是不是谈到了罗布。我只是从罗布这个站出发;我开到一个让车道里了;我在那里找到什么就拉走什么;像整个列车般的一连串思想都向他拥集过来,而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我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些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实在的,”图德尔先生说道,“一个人的思想是个多么复杂的枢纽站啊!”
  图德尔先生喝了容量约一品脱的一杯茶,把这个意义深刻的见解冲了下去,然后用很大的一份奶油面包使它凝固起来;同时他又吩咐他年轻的女儿们在水壶里倒进大量的热水,因为他嘴巴非常干,必须喝上“很多很多个小杯”才能解渴。
  不过,图德尔先生在满足自己享受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聚集在他周围的年轻的下一代;他们虽然已经吃过了晚饭,可是却依然眼巴巴地期待着额外的小块食物,就像那是山珍海味似的。他不时把这些小块食物分配给周围盼望着的小家伙们,采取的方式是把切成楔形的一大块奶油面包举出去,让全家的孩子们依照合法的顺序一个个咬去,并按照同样的方式让他们从一个匙子里喝一小口茶水;这些小图德尔们觉得这些平均分配的饮食味道好极了,他们吃完喝完之后,都欣喜若狂地跳起舞来,每个人都用一只脚跳着,并用其他各种跳跃的姿态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他们找到了这些表达兴奋的方式之后,又逐渐簇拥在图德尔先生的身旁,紧紧地注视着他继续吃着奶油面包和喝着茶水,但却装出不再期望自己能再尝到这些美味佳肴,而在交谈一些不相干的问题,因而十分亲密地低声说着。
  图德尔先生坐在全家人的中间,在胃口方面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令人敬畏的榜样,一边正在用特别的机车把膝盖上的两个小图德尔运往伯明翰①,并越过奶油面包围成的栅栏;细心观察着其他的小图德尔们,这时磨工罗布戴着称为“西南人”的防水帽,穿着丧服,走了进来,他的弟弟妹妹们立即争先恐后地向他冲去,迎接他——
  ①伯明翰(Birmingham):英国城市。
  “妈妈!”罗布孝顺地吻着她,说道,“你好吗,妈妈?”
  “我的好孩子!”波利把他紧紧地抱了一抱,并在他的背上轻轻地拍了一拍,喊道,“神秘兮兮,不好捉摸!上帝保佑你,爸爸,他一点也不是!”
  这些话是说来开导图德尔先生的,可是磨工罗布对于责难并不是满不在乎的,所以立即就抓住了这些话。
  “什么!爸爸又在说我的坏话了,是不是?”无辜地受了委屈的人喊道,“啊,一个小伙子有一段时候走错了一点路,他的亲爸爸却老拿这件事当面和背地里责骂他,这是多么刻薄无情啊!”罗布心情极度痛苦,用袖口擦着眼泪,说道,“这足够使一个小伙子为了泄愤,跑出去干点什么事来了。”
  “我可怜的孩子!”波利喊道,“爸爸根本就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如果爸爸根本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受了委屈的磨工哇哇大哭地说道,“那么他为什么要说出这些话来呢,妈妈?没有什么人比我的亲爸爸把我看得这么坏,连一半也没有!这是多么不合常情的事啊!我真巴不得有什么人会抓住我,把我的头给砍掉。我相信,爸爸对这决不会反对的,我真愿意由他而不是由别人来砍!”
  听到这些悲观绝望的话之后,所有的小图德尔们都尖声喊叫起来,磨工讽刺地恳求他们别为他痛哭,因为他们应当憎恨他——如果他们是好男孩和好女孩的话,那就应当这样。这进一步增强了伤感的效果。第二个最小的图德尔是容易感动的,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他,不仅打动了他的心灵,而且还影响了他的呼吸,使得他的脸色十分发紫,因此图德尔先生惊慌地把他拉到屋外接雨的水桶那里;要不是他一见到那个容器就恢复过来的话,图德尔先生本想把他按到水龙头底下去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图德尔先生就做了解释;当他儿子想做一位有道德的人的感情得到了抚慰,平静下来之后,他们相互握手,于是房间里又是一片和谐的气氛。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也喝点茶,拜勒,我的孩子?”父亲又重新兴趣浓厚地转向他的茶水,问道。
  “不,谢谢您,爸爸,主人和我已经一起喝过茶了。”
  “主人-怎-么-样,罗布?”波利问道。
  “唔,我不知道,妈妈;没有什么好夸耀的。你知道,那里没有生意。他,船长,对生意一窍不通。就在今天,有一个人到店里来,说,‘我想要个某某东西,’他说,——说了一个难懂的名称;‘什么?’船长问道,‘某某东西,’那人说;‘老弟,’船长说,‘是不是请您看一看店里的东西?’‘唔,’;那人说,‘我已经看过了’;‘你看到你所需要的东西了吗?’船长问道;‘没有,我没有看到,’那人说;‘您是不是一看到这个东西就认识它了?’船长问道;‘不,我不认识,’那人说;‘唔,那么我要对您说,我的朋友,’船长说道,‘您最好回去问一下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因为我也一样不认识!’”

  “这样就赚不到钱了,是不是?”波利说道。
  “钱,妈妈!他永选也赚不到钱。我从没见过像他那样为人处事的。不过我还得替他说一句,他不是个坏主人。不过这对我无关紧要,因为我想我不会长久跟他待在一起的。”
  “不待在你那个地方吗,罗布!”他的母亲喊道;图德尔先生则睁大了眼睛。
  “也许不在那个地方,”磨工使了个眼色,回答道,“我将不会奇怪——你知道,宫廷里的朋友——,可是现在你别管这;我一切都很好,这就是我要说的一切。”
  磨工的这些暗示和神秘姿态,提供了一个无可争论的证据,说明他的确是有着图德尔先生含蓄地指出的他的那种缺点;如果这时不是凑巧来了另一个人的话,那么这些暗示和姿态本来又会使他遭受到新的委屈,家里又会重新轰动一番的。这位客人使波利大为惊奇地出现在门口,对所有在场的人露出赐加恩惠与友谊的微笑。
  “您好吗,理查兹大嫂?”托克斯小姐问道,“我来看看您。
  我可以进来吗?”
  理查兹大嫂高兴的脸上闪现出一片好客的情意,这就是她的回答;托克斯小姐接受了为她摆好的椅子,并且在向椅子走过去的时候,举止文雅地向图德尔先生打着招呼,然后解开帽带,说,她首先得请这些可爱的小宝宝们一个个前来亲亲她。
  第二个最小的图德尔走运不利,如果从他在家里遭到不幸的次数来看,也许他是在一颗不吉祥的星辰的照耀下出生的;这时他又不能参加到这次普遍的问候中去,因为他把那顶防水帽(他起先正在玩弄它)深深地紧套在头上,但前后戴错了,现在不能把它脱下来;这桩意外事故在他恐怖的想象中预兆着一幅灰暗的图景: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今后的岁月,并和他的朋友与家庭永远隔离,因此他拼命挣扎,发出了几乎要窒息的号哭声。当他摆脱困境之后,大家看到他的脸孔很热,很红,很湿;托克斯小姐把他抱到膝盖上,这时他已筋疲力尽了。
  “先生,我想您已几乎把我忘了吧,”托克斯小姐对图德尔先生说道。
  “不,夫人,不,”图德尔说道。“不过从那时以来我们全都比过去老一些了。”
  “您身体怎么样,先生?”托克斯小姐温和地问道。
  “身强力壮,夫人,谢谢您,”图德尔回答道。“您身体怎么样?还没有得风湿病吧,夫人?我们岁数慢慢大起来,今后全都会得上它的。”
  “谢谢您,”托克斯小姐说道,“我现在还没有得这个病,没有感到它的苦恼呢。”
  “您很幸运,夫人,”图德尔先生回答道。“许多人到了您这样的年纪,夫人,都受它的折磨。就拿我母亲来说吧——”可是这时图德尔先生觉察到妻子的眼色,就聪明地把没说出来的话埋葬在另一杯茶水里了。
  “理查兹大嫂,”托克斯小姐看着罗布,喊道,“这莫不是您的——”
  “大儿子,夫人,”波利说道,“不错,他就是。就是这个小家伙,夫人,他就是好多事情无罪的根源。”
  “就是他,夫人,就是那个腿短短的,”图德尔先生带着诗意的语调说道,“特别是当董贝先生让他当上一名磨工,他穿上皮短裤的时候,他的腿就越发显得异乎寻常的短。”
  这回忆几乎使托克斯小姐支撑不了。回忆到的主人翁与她直接有着特殊的利害关系。她请他跟她握手,并为他的坦率的、老实的脸孔向他母亲表示祝贺;罗布听到这些话,竭力在脸上装出一副神色来证明这赞美是正确的,可是他装得不太像。
  “现在,理查兹大嫂,”托克斯小姐说道,“还有您,先生,”她转过去对图德尔说,“我要坦白地、老实地告诉你们,我为什么要上这里来。您可能知道,理查兹大嫂——也许您也可能知道,先生,——我跟我朋友当中的某个人产生了一点隔阂,相互疏远了;过去我经常去拜访的地方,我现在不去了。”
  波利以一个女人的机敏,立刻就明白了,她闪出一道眼光,表明了这一点。图德尔先生对托克斯小姐所谈的话丝毫摸不着头脑,他瞪了一下眼睛,也表明了这一点。
  “当然,”托克斯小姐说道,“我们之间这小小的不和是怎么发生的,这个问题无关紧要,不需要讨论。我只要说这一点就够了,就是:我对董贝先生和跟他有关的一切,”托克斯小姐的颤抖了,“有着极大的尊敬和关心。”
  图德尔先生受到了启发,摇摇头说,他听别人说过,他本人也认为,董贝先生是个棘手的问题。
  “对不起,先生,请您别这么说,”托克斯小姐回答道,“我求您,先生,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要这么说。我听到这种意见只能感到很痛苦,对于一位我相信像您同样具有智慧的先生来说,这种意见也不会使他永远高兴的。”
  图德尔先生原先毫不怀疑他发表的意见是会得到赞同的,这时却极为困窘了。
  “我所想要说的,理查兹大嫂,”托克斯小姐继续说道,“我也对您说,先生,——只是这样:那个家庭里发生的事情,那个家庭的兴隆情况,那个家庭的健康情况,你们听到任何有关这方面的消息,我将永远是极愿意听到的。我将永远很高兴跟理查兹大嫂聊聊这个家庭,聊聊过去的事情。因为理查兹大嫂跟我从来不曾有过任何争吵(虽然我现在真惋惜,从前我们没能更熟悉更亲近一些,不过这只能完全怪我自己),所以我希望她不会反对我高兴的时候常到这里来走走,就像是自己家里的人一样。理查兹大嫂,”托克斯小姐恳切地说道,“您一直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说实在的,我真希望您能体会我的心意,接受我的要求。”

  波利听得很高兴,在表情上也流露了出来。图德尔先生不知道他是不是也高兴,呆头呆脑地保持着沉静。
  “您知道,理查兹大嫂,”托克斯小姐说道,“我希望您也知道,先生——,如果你们不把我当作外人的话,那么我在好多小事情上对你们是会有点用处的,我也将很高兴这样。比方说,我可以教你们的孩子学点什么。如果你们允许的话,那么我将带一些小书和针线活来,他们可以不时地在晚间学习——啊,我相信,他们将会学到好多东西,并给他们老师增添光彩的。”
  图德尔先生对于学问怀有极大的尊敬,所以向妻子赞同地连连点头,并开始感到满意地向手上哈着气。
  “那时候,我不是个外人了,所以我将不会妨碍任何人。”托克斯小姐说道,“一切都将照常进行,就仿佛我不在这里似的。理查兹大嫂将照常缝补她的东西,熨她的衣服,照看她的孩子,或不论做其他什么事,用不着管我。您呢,先生,如果您愿意,您就抽您的烟斗,您说好吗?”
  “谢谢您,夫人,”图德尔先生说道,“不错,我将抽上几烟斗。”
  “您真好,先生,”托克斯小姐回答道,“说真的,我毫不掩饰地对您说,这对我将是个极大的安慰;不论我能幸运地给孩子们做点什么好事,如果您能轻松地、愉快地、善意地达成我们这小小的协议,而不用说什么别的话,那就比给我什么报酬都强。”
  这个协议当场就批准了;托克斯小姐觉得自己早已像在自己家里似的,所以她毫不迟延地对周围的孩子们来一番预先的考查(图德尔先生对这十分赞扬),把他们的年龄、名字和知识情况记在一张纸上。这个仪式和伴随的闲聊一直持续到超过了全家人通常上床睡觉的时间,并把托克斯小姐在图德尔先生的炉边一直耽搁到让她一个人回家已经太晚的时候。可是殷勤的磨工还没有离开,他彬彬有礼地提议陪送她到她家门口;由于由董贝先生第一次让他穿上那些叫不出名称的、有着雄赳赳气概的服装的一位年轻人护送回家,对托克斯小姐来说是有一些意义的,所以她立即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因此,托克斯小姐跟图德尔先生和波利握了手,并吻了所有的孩子们之后,离开这座房子的时候,她得到了全家大小无限的喜爱,心情十分轻松愉快;如果这时奇克夫人能把她的心称一称的话,那么它也许会使这位好夫人生气的哩!
  磨工罗布由于谦逊,本想走在后面,可是托克斯小姐要他跟随在身旁,以便交谈,并像他以后对他母亲所说的,“一路上从他嘴巴里掏出些东西来。”
  他十分机灵、痛快和出色地从自己嘴巴里往外吐露情况,托克斯小姐对他喜欢极了。托克斯小姐从他嘴巴里掏出得愈多,他就愈发显得可爱,就像拉细了的金属丝一样。那天夜里从罗布嘴巴里吐露出的事情来看,世界上没有一个小伙子比罗布更好,前途更有希望的了——没有一位年轻人比他更有情谊、更可靠、更谨慎、更冷静、更诚实、更温顺和更耿直的了。
  “我很高兴认识您,”托克斯小姐到达家门口的时候,说道,“我希望您把我当作您的朋友,并希望您高兴的时候,时常来看我。您有没有扑满?”
  “有,夫人,”罗布回答道,“我把钱存在里面,等多了再存到银行里,夫人。”
  “真值得称赞,”托克斯小姐说道,“我很高兴听您这么说。
  请把这个半克朗①存到里面去吧。”——
  ①半克朗:英国的硬币,半克朗等于2个半先令,或30个便士。
  “啊,谢谢您,夫人,”罗布回答道,“不过说真的,我不能把这笔钱从您那里剥夺过来呀。”
  “我很喜欢您这种独立的精神,”托克斯小姐说道,“可是我肯定地对您说,这不是剥夺。这是表示我的一点心意,如果您不拿去的话,那么我是会生气的。”
  “再见,夫人。”罗布说道,“谢谢您!”
  然后,他就嬉皮笑脸地跑去把它换成零钱,在掷钱的赌博中把它输给一个卖馅饼的人了。不过,在磨工学校中是从来不教人正直的,在这个学校中盛行的制度特别有助于伪善的产生,所以过去磨工的许多朋友和老师曾说过:“如果这就是对普通人进行教育的结果,那么就让我们干脆不要这种教育吧。”有些比较有理智的人则说,“让我们要一种更好的教育吧。”可是磨工公司的管辖人员对这些人的回答总是挑选出几个不受现行制度影响,表现良好的孩子,并断然声称,他们之所以表现良好,正是由于有这种制度的缘故。这样一来就使责难的人们哑口无言,并从而确立了磨工制度的荣誉——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