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地狱 - 第6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Peccatum……Peccatum……Peccatum……
  但丁死亡面具背后的七个字母P 立刻将兰登的思绪拉回到《神曲》之中。一时间,他仿佛又站在了维也纳的讲台上,正在做题为"神圣但丁:地狱的符号"的讲座。
  他的声音通过扬声器在报告厅里回荡。"我们现在已经穿过地狱的九个圈,来到了地球的中央,直接面对撒旦本人。"
  兰登通过一张张幻灯片介绍不同艺术作品中呈现的三头撒旦形象--波提切利的《地狱图》,佛罗伦萨洗礼堂内的镶嵌画,以及安德烈·狄·奇奥尼绘制的令人胆战心惊的黑魔,它身上的毛皮沾满了受害者的鲜血。
  兰登接着说下去:"我们一起顺着撒旦毛茸茸的前胸爬下来,并随着引力的变化而倒转了方向,从黑暗的地狱出来……再次见到群星。"
  兰登快进了几张幻灯片,找到他已经放过的一张-- 多梅尼克·狄·米凯利诺在大教堂内绘制的圣像,画中的但丁身着红袍,站在佛罗伦萨城墙外。"如果大家仔细观看,就能看到那些星星。"
  兰登指着但丁头顶上方群星璀璨的天空。"大家看到,天堂的结构是围绕地球的九个同心圆。天堂的这种九层结构旨在对应地狱的九个圈,并且与之取得平衡。大家或许已经注意到了,九这个数字是但丁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
  兰登停顿了一下,啜饮了一小口水,让听众们在坠入凄惨的地狱并最终退出后定定神。
  "因此,在忍受过地狱里的种种恐怖之后,大家肯定非常渴望向天堂进发。遗憾的是,在但丁的世界里,任何事情都不会这么简单。"他夸张地长叹一口气。"要想登入天堂,我们都必须--既是象征性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爬一座山。"
  兰登指着米凯利诺的画作。听众们可以看到,但丁身后的天边有一座圆锥形的山,高耸入云,直至天堂。一条道路盘山而上,在这座圆锥形的山间绕了九圈,越靠近山顶,环路的间距便越小。路上行人赤身裸体,痛苦地向上艰难跋涉,忍受着沿途的各种苦难。
  "我给大家展示的是炼狱山,"兰登大声说,"不幸的是,穿越这九道环的艰难攀登过程是从地狱深处通往天堂荣耀的惟一路径。在这条道路上,大家可以看到那些悔恨交加的灵魂在攀登……每一个灵魂都得为自己所犯的罪付出相应的代价。嫉妒的人攀登时眼睛被缝合在一起,免得他们再生觊觎;骄纵的人必须背负巨石,谦卑地弯下腰;贪食的人攀登时不得携带任何食物和水,因而得忍受饥渴的煎熬;贪色的人必须穿过熊熊火焰,以清除心中的欲火。"他停顿了一下。"但是,在获准攀登炼狱山并且洗清自己的罪孽之前,你还必须先与他单独交流。"

  兰登将幻灯片切换为米凯利诺那幅画作的局部放大图:一个长着翅膀的天使坐在炼狱山脚下的宝座上,他的脚边有一排悔过的罪人,正等待着获准进入登山的道路。奇怪的是,这位天使握着一把长剑,似乎正要将其刺入队伍中第一个人的脸。"
  兰登大声问:"有谁知道这位天使在做什么吗?"
  "刺穿某个人的头?"有人大着胆子说。
  "不对。"
  另一个人说:"刺穿某个人的眼睛?"
  兰登摇摇头。"还有别的看法吗?"
  后面有个声音不慌不忙地说:"在他的额头上写字。"
  兰登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看样子后面那位非常熟悉但丁的作品。" 他再次指向那幅画。"我知道,这看起来像是天使要将手中的剑刺向这个倒霉蛋的额头,但实情并非如此。但丁的原文说,在访客进入炼狱山之前,守护炼狱山的天使要用剑在他的前额写上一些字。大家可能会问,'他写的是什么?'"
  兰登停下来,先卖个关子。"奇怪的是,他只写了一个字母……而且连续写了七遍。有人知道这位天使在但丁的前额上写了七遍的那个字母是什么吗?"
  "P !"人群中传来了一个声音。
  兰登笑着说:"对,是字母P。这个字母代表着peccatum-- 拉丁文中的罪孽一词。这个字母连着写了七遍,象征着Septem Peccata Mortalia ,也就是--"
  "七宗罪!"另一个人大声说道。
  "对极了!因此,只有攀越净界山的每一层,你才能赎罪。你每登上一层,一位天使就会拭去你额头上的一个P;到达顶层后,你额头上的七个P 都会被逐一拭去……你的灵魂也就洗清了所有的罪孽。"他眨了眼。"这个地方被称作因果炼狱。"

  兰登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看到洗礼盆对面的西恩娜正瞪视着他。"七个字母P ?"她说,一面将他拉回到现实中,一面指着但丁的死亡面具。"你说这是一个信息?告诉我们下一步如何行动?"
  兰登很快地解释了但丁心目中的炼狱山,这七个字母P 代表着七宗罪,以及从前额去除这七个字母的过程。
  "显然,"他总结道,"作为但丁的狂热信徒,贝特朗·佐布里斯特很熟悉这七个P,也熟悉从额头上拭去这些字母的过程正是走向天堂的一种方式。"
  西恩娜半信半疑。"你认为贝特朗·佐布里斯特在面具上写下这些字母,是因为他希望我们……将它们从死亡面具上擦拭掉?你认为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我知道这有点……"
  "罗伯特,即便我们擦拭掉这些字母,这对我们又会有什么帮助呢?!最多只是得到一个干干净净的面具而已。"
  "也许是,"兰登满怀希望地咧嘴一笑,"也许不是。我觉得眼睛看到的并非就是一切。"他用手指着面具。"你还记得吗?我跟你说过这个面具背后的颜色较浅是由于老化程度不同。"
  "记得。"
  "我可能错了,"他说,"两面的颜色差异太大,不大可能是因为老化的关系。而且背面的质地有齿。"
  "有齿?"
  兰登向她展示,面具背面的质地比正面粗糙得多……而且有颗粒感,很像砂纸。"在艺术界,这种粗糙的质地被称作有齿。画家们更喜欢在有齿的表面上作画,因为颜料会附着得更加牢固。"
  "我听不明白。"
  兰登笑着问她:"你知道石膏底子是什么吗?"
  "当然知道。画家们用它给画布上底色,然后--"她突然打住,
  显然明白了兰登的意思。
  "正是,"兰登说,"画家们用石膏底子来创造出一个粗糙的纯白表面,有时为了重新使用某块画布,也会用这种方法来覆盖不想要的画作。"
  西恩娜顿时兴奋起来。"你认为佐布里斯特可能用石膏底子盖住了死亡面具的背面?"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一面会有齿而且颜色较浅,也许还能解释他为什么希望我们擦掉那七个字母P。"

  后一点似乎让西恩娜感到有些困惑。
  "你闻闻,"兰登说,他将面具举到她的面前,好似神父在提供圣餐。
  西恩娜退缩了一下。"石膏闻起来就像落水狗?"
  "并非所有石膏都是这个气味。普通石膏闻上去像白垩土,有落水狗气味的是丙烯石膏。"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它是水溶性的。"
  西恩娜扬起头,兰登可以感觉到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她的目光缓缓移到面具上,然后又突然转回兰登身上。她睁大了眼睛。"你认为这层石膏下面有内容?"
  "这可以解释很多事情。"
  西恩娜立刻抓住洗礼盆的八角形木盖,将它推开一条缝,露出里面的水。她拿起一条干净的亚麻毛巾,将它投进洗礼水中,然后将仍在滴水的毛巾递给兰登。"你应该动手。"
  兰登将面具脸朝下放在左手掌中,拿起了湿毛巾。他挤掉多余的水,开始用湿毛巾轻轻擦拭但丁面具前额部分的背面,湿润了写有七个字母P 的位置。他用食指将那里很快地擦拭了几次后,又将毛巾浸到洗礼盆中,然后继续。黑色的墨水开始洇开了。
  "这层石膏底子正在溶解,"他兴奋地说,"墨水随着它一起被擦掉了。"
  当兰登第三次重复这一过程时,他开始以一种虔诚、严峻的单调语气说话,声音在洗礼堂内回荡。"耶稣·基督通过洗礼清除了你的罪孽,并通过水与圣灵带给你新生。"
  西恩娜目不转睛地盯着兰登,仿佛他失去了理智。
  他耸了耸肩。"这样说很恰当。"
  她的眼睛骨碌碌地转了一圈后重新回到了面具上。兰登继续用水慢慢擦拭,丙烯石膏底之下原先的石膏开始显露出来,微微发黄的颜色更接近兰登对这一古老工艺品最初的预期。当最后一个字母P 消失后,他用一条干净毛巾擦干那个区域,举起面具,让西恩娜仔细观看。
  她惊呼了一声。
  果然不出兰登所料,石膏底子之下还真是另有蹊跷:藏有第二层手书字迹,是赫然直接写在淡黄色石膏原件表面的九个字母。然而,这九个字母这次构成了一个单词。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