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第二十二条军规 - 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在线阅读——31、丹尼卡太太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卡思卡特上校得知丹尼卡医生也死在麦克沃特的飞机上后,便把飞行任务增加到了七十次。
  中队里第一个发现丹尼卡医生死了的是陶塞军士。事故发生前,机场指挥塔台上的那个人就告诉过他,麦克沃特起飞前填写的飞行员日志上面有丹尼卡医生的名字。陶塞军士抹去一颗泪珠,从中队的花名册上勾掉了丹尼卡医生的名字。随后,他站起身,嘴唇依然颤抖着,步履沉重地硬撑着走出门去,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洛斯和韦斯。经过传达室和医务室帐篷之间时,他看见在落日的余晖里,丹尼卡医生耷拉着脑袋坐在自己的凳子上。他小心翼翼地从这位瘦小的令人感到-阴-森可怕的航空军医身旁绕过去,没有跟他说一句话。陶塞军士的心情非常沉重。眼下他手上有两个死人——
  —个是约塞连帐篷里的死人马德,这家伙甚至根本没到那帐篷去过;另一个就是中队里刚刚死去的丹尼卡医生,此人毫无疑问仍然在中队里,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人的问题对他的行政勤务工作来说将会更加棘手。
  格斯和韦斯带着惊奇而淡漠的神情听陶塞军士讲完这件事,没有向任何人说一句表示他们悲痛心情的话。大约一小时后,丹尼卡医生走进来要求量体温和测血压,这是这一天里他第三次提出这种要求。他平时的体温就比一般人低,只有九十六点八度,可这次测量出的体温又比他平日的体温低半度。丹尼卡医生不由得惊慌起来。更叫他恼火的是,他手底下的这两个士兵木头人似的呆呆地死盯住他。
  “真他妈的该死。”他内心极为恼怒,不过还是很有礼貌地劝诫他们俩。“你们两个人到底怎么了?一个人如果一直体温偏低,散步时鼻子又不通气的话,那就不正常了。”丹尼卡医生闷闷不乐自怜自爱地吸了吸鼻子,忧心忡忡地走到帐篷的另一边拿了些阿司匹林和磺胺药片吃下去,接着又往喉咙里喷了点弱蛋白银。他那张愁眉不展的面孔显得虚弱、凄惨,就像一只孤燕。他有节奏地揉搓着两只臂膀的外侧。“瞧瞧,我现在身体冰凉冰凉的,你们真的没对我隐瞒什么事情吗?”
  “你已经死了,长官,”他手底下这两个士兵中的一个解释道。
  丹尼卡医生猛地抬起头来,愤愤地望着他们,疑惑不解地问:
  “你说什么?”
  “你已经死了,长官,”另一个士兵重复道,“也许这就是你总是感到身体冰凉的原因。”
  “不错,长官。你大概死了很久了,我们原先不过没觉察出来罢了。”
  “你们俩究竟在胡说些什么?”丹尼卡医生尖叫起来。他本能地感到某种不可避免的灾难正在向他逼近,一时间竟愣住了。

  “这是真的,长官,”其中一个士兵说,“记录表明,你为了统计飞行时间,上了麦克沃特的飞机。而且,你没有跳伞降落,所以飞机坠毁时你肯定牺牲了。”
  “是啊,长官,”另一个士兵说,“你居然还有体温,你应该高兴才对。”
  丹尼卡医生顿时头晕目眩。“你们俩都疯了吗?”他质问道,“我要把这个犯上事件原原本本地报告给陶塞军士。”
  “就是陶塞军士告诉我们这件事的,”不知是格斯还是韦斯说,“陆军部已经准备通知你的妻子了。”
  丹尼卡医生大叫一声,冲出医务室帐篷去找陶塞军士提出抗议。陶塞军士厌恶地侧身躲开他,并且劝告他在军方就他的遗体安排作出某种决定之前尽量少露面。
  “唉,我想他真的死了,”他手底下的一个士兵恭恭敬敬地低声叹息道,“我会怀念他的。他是个很了不起的家伙,不是吗?”
  “是啊,他当然是,”另一个士兵悲伤他说,“不过这个小王八蛋死了,我还是很高兴的。天天给他测量血压,我都快烦死了。”
  得知丹尼卡医生的死讯后,丹尼卡医生的妻子丹尼卡太太非常难过。当她收到陆军部通知他丈夫阵亡消息的电报时,她悲痛欲绝,尖厉的恸哭声刺破了斯塔腾岛宁静的夜空。女人们前去安慰他,她们的丈夫也登门吊唁,心里却盼望着她赶快搬到别处去,免得他们不得不三天两头地向她表示同情。几乎整整一个星期,这可怜的女人完全心神错乱。随后,她慢慢地恢复了勇气和力量,开始为自己和孩子们多钟的前途作通盘打算。就在她渐渐听天由命地接受了丈夫的死亡时,邮递员前来按了一下门铃,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封有她丈夫亲笔签名的海外来信。信中再三嘱咐她不要理会任何有关他的坏消息。这封信把丹尼卡太太惊得目瞪口呆。
  信封上的日期已经无法辨认,信上的字迹从头到尾歪歪扭扭、潦潦草草,不过字体倒像是她丈夫的。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忧郁凄凉自怜自爱的情绪虽然比往常更消沉,但却是她熟悉的。丹尼卡太太大喜过望,心中如释重负,一边纵情大哭,一边无数次地吻着那封皱巴巴脏兮兮的缩印邮递信笺。她匆匆忙忙写了一封充满感激之情的短信给她的丈夫,催促他快点来信告诉她详情。她又赶快给陆军部拍了一份电报,指出他们的错误。陆军部生气地回复说,他们没有犯任何错误,她肯定是受骗上当了,那封信肯定是她丈夫所在中队的某个虐待狂和精神病患者伪造的。她写给丈夫的信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信封上盖着阵亡两个字。

  冷酷的现实又一次使丹尼卡太太失去了丈夫,不过,这一回她的悲痛多多少少减轻了几分,因为她收到了一份来自华盛顿的通知,那上面说,她是她丈夫一万美元美国军人保险金的唯一受益人,这笔钱她随时可以领取。她意识到自己和孩子眼下不会挨饿了,脸上不禁露出一个无所畏惧的微笑。她的悲痛从此出现转折。
  就在第二天,退伍军人管理局来函通知她,由于她丈夫的牺牲,她今后有权终生享受抚恤金,此外还可以得到一笔二百五十美元的丧葬费。来函内附着一张二百五十美元的zheng府支票。毫无疑问,她的前途一天天光明起来。同一星期,社会保障总署来函通知她说,根据一九三五年《老年和鳏寡保险法令》的条例,她和由她抚养的十八岁以内未成年儿女都可以按月领取补助费,此外她还可以领取二百五十美元的丧葬费。她以上述zheng府公丞作为丈夫的死亡证明,申请兑付丹尼卡医生名下的三张保险金额均为五万美元的人寿保险单。她的申请很快得到认可,各项手续迅速办理完毕。每天都给她带来出乎意料的新财富。她得到一把保险箱的钥匙,在保险箱里找到了第四张面值五万美元的人寿保险单,以及一万八千美元的现金,这笔钱从来没有交纳过所得税,而且永远也不必交了。丈夫生前所属的某个兄弟互助会的分会向她提供了一块墓地。
  另一个他生前参加过的兄弟互助组织给她寄来了二百五十美元的丧葬费。他县里的医学协会也给了她二百五十美元的丧葬费。
  她最亲密的女友们的丈夫开始和她调情。事情发展成这种结局,丹尼卡太太开心极了。她甚至把头发都染了。她那笔惊人的财富仍在不断增加,她不得不天天提醒自己,没有丈夫来和自己分享这笔源源而来的巨款,她手头的这几十万美元等于一钱不值。使她感到惊奇的是,有这么多互不相干的组织都愿意帮助安葬丹尼卡医生。而此时,皮亚诺萨岛上的丹尼卡医生却为了不被埋入地下而苦苦挣扎。他终日垂头丧气惶恐不安,想不通他的太太为什么不回他写的那封信。
  他发现中队里人人见了他都避之不及。大伙用下流恶毒的语言咒骂他这个死人,因为正是他的死惹恼了卡思卡特上校,这才又一次增加了战斗飞行任务的次数。有关他阵亡的证明材料像虫卵一样剧增,而且彼此互为佐证,无可争议地判定了他的死亡,他领不到军饷,也得不到陆军消费合作社的配给供应,只好靠陶塞军士和米洛的施舍勉强度日,这两个人也都知道他已经死了。卡思卡特上校拒绝接见他,科恩中校则叫丹比少校捎过话来,丹尼卡医生要是胆敢在大队部露面的话,他就要叫人当场把他火化掉。丹比少校还私下里告诉他,邓巴中队里有一名姓斯塔布斯的航空军医,他长着一头浓密的头发和一个松弛下垂的下巴,是个邋邋遢遢不修边幅的人,他存心跟上级作对,极其巧妙地使那些完成了六十次战斗飞行任务的空勤人员全都留在了地面上,结果弄得大队里人心浮动,敌对不满情绪甚嚣尘上。大队部愤怒地斥责了他的这种做法,命令那些给弄得莫名其妙的飞行员、领航员、轰炸手和机枪手重返岗位执行战斗任务。队里的士气迅速低落下去,邓巴也遭到了监视。由于这个缘故,大队部对所有的航空军医都非常敌视。所以,丹尼卡医生阵亡以后,大队部十分高兴,不打算请求上级再派一名军医来。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牧师也没有办法让丹尼卡医生起死回生。
  丹尼卡医生起初惊慌失措,后来就只好听天由命了。他的模样越来越像一只病恹恹的老鼠,眼睛下面的眼袋变得又瘪又黑。他在-阴-影里徒劳无益地徘徊着,活像一个无处不在的幽灵。甚至当他在树林里找到弗卢姆上尉请求帮助时,后者也赶快躲得远远的。格斯和韦斯无情地把他从医务室帐篷里赶了出去,甚至连一只体温表也没让他带走。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实质上已经死了,如果他还想救活自己的话,那就得赶快采取行动。
  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向妻子求援。他潦潦草草写就一封感情真挚的信,恳求妻子提请陆军部注意他目前的困境,催促她立刻给他的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写信,以便证实——无论她听到了什么别的谣传——的确是他,她的丈夫丹尼卡医生,而不是什么死尸和骗子,在向她恳求。丹尼卡太太收到了这封潦草得几乎无法辨认的信,信中流露出的一片深切情感强烈地震撼了她的心灵。她悔恨交加,深感不安,打算马上照丈夫的话办,可就在这一天,她接下来拆开的第二封信就是她丈夫的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寄来的。信是这样开头的:
  亲爱的丹尼卡太太/先生/小姐/先生和太太:
  您的丈夫/儿子/父亲或兄弟在战斗中牺牲或负伤或失踪,对此,语言无法表达我个人所感受到的深切悲痛。
  丹尼卡太太带着孩子们搬到密执安州的兰辛去了,连信件转递地址都没有留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0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