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十三部 神气的孢子 第十章 返回家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海洋研究中心大楼,贾志伟象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走到窗前看伊丽莎白他们是不是回来了。其实他也知道,伊丽莎白每次乘海鲸号潜艇返航和到达基地,都事先向他报告。但由于他心里着急,总希望伊丽莎白他们会突然出现在眼的。
  心情烦躁的贾志伟,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倒霉的事儿都让他给碰上了!最叫他恼火的是,太空总署和太空委员会的两位将军,接二连三地打电话来催要太空探测仪。一开始,贾志伟对他们说,马上就送回太空探测仪。可是没想到伊丽莎白他们老也回不来,贾志伟只好向两位将军汇报说,太空探测仪从太空带来了一种神秘莫测的孢子,这种孢子使整个市区陷入了极大的混乱。因此,伊丽莎白和米勒认为,在没有弄清孢子的真相前,谁也不许动太空探侧仪。
  贾志伟还详细地汇报了那场骚乱的经过。可是两位将军对他的汇报,很不耐烦,而且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样的怪事。特别叫贾志伟憋气的是,太空委员会主席黑莱上将,一口咬定是他贾志伟在搞鬼,这位将军粗暴地威胁说,如果再过一个小时,还不把太空探测仪送回,就要把他送交军事法庭。
  贾志伟越想越窝火。他对隔着一道活动玻璃墙的秘书彭美拉说,除了伊丽莎白、米勒和麦克的电话以外,其它的电话他一概不接,就说他贾志伟不在,去找伊丽莎白博士他们了。
  提起伊丽莎白等人,他也很是光火。他心想:你们去市区寻找孢子,我没意见。可是总不该不回来和我商量商量,就直接出海;就算时间紧迫,来不及回来一趟,那到了太空船溅落的海域以后,总应该来个电话啊!贾志伟想到这里,感到不能坐等了,他决定打电话给伊丽莎白,让他们赶快回来。
  贾志伟来到秘书彭美拉的办公桌前,还没等他说话,直通海鲸号的电话指示灯突然亮了!贾志伟一看,急忙亲自打开了对讲开关。
  贾志伟主任在吗?我有非常要紧的事要找他!
  贾志伟一听是麦克的声音,立即答道:麦克,我是贾志伟,你们找到那奇特的孢子了吗?还没容麦克答话,他又问道:伊丽莎白博士和米勒博士现在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紧张地做试验,抽不开身。麦克没有把伊丽莎白和米勒刚才被孢子入侵、失去知觉的情况告诉贾志伟,因为那会引起贾志伟连珠炮似的问题。眼前,最紧急的是马上把孢子送上即将发射的宇宙飞船。麦克接着说,贾志伟先生,现在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要办,那些从太空来的孢子要求马上离开地球。

  离开地球?贾志伟惊讶地问。
  是的,它们说在两小时内,太空总署将发射一艘宇宙飞船,它们命令我们必须把它们送上这艘宇宙飞船,否则,它们可能对人类要造成更大的灾难。
  简直是可怕的杀人魔鬼!贾志伟想起市区骚乱的情景,头发都竖起来了!
  贾志伟先生,你先不要发牢骚。现在时间非常紧迫,你必须尽快了解到,两小时内有那个火箭基地发射宇宙飞船。我要亲自将它们送上宇宙飞船。
  好吧,你不要关掉对讲开关,我马上用电话和太空总署联系。贾志伟伸手去拿电话,突然,又把手缩了回来。他想,太空总署主席谢利上将虽然没有象太空委员会主席黑莱上将那样,威胁要还把他送交军事法庭,但是也把他臭骂了一通。他一想起这两位脾气暴燥的将军,心里就有点发毛。可是要了解宇宙飞船的发射情况必须和太空总署通话。贾志伟咬了咬牙,硬这头皮拿起了电话,要求和太空总署的负责人通话。
  这一回,贾志伟总算走运,接电话的不是谢利上将,而是太空总署副主席怀特中将。贾志伟松了一口气,立即把麦克汇报的情况讲了一遍,希望告知哪个火箭基地将在两小时以内发射宇宙飞船。怀特中将很快就回答说,再过一小时四十七分,空军T13火箭基地将要发射一艘宇宙飞船。
  将军,我的朋友麦克要亲自护送那些神奇而又可怕的孢子登上宇宙飞船。还要直接向总统请示吗?贾志伟进一步问道。
  不用啦。不过,事情办好以后,必须马上把太空探测仪送回来,否则
  将军您放心,宇宙飞船发射以后,一定立即派人将太空探测仪送回。贾志伟立即答道。贾志伟没有想到这位将军说话温和,一点架子也没有。他心情愉快地把发射火箭的时间和地点告诉了麦克。
  在海鲸号潜艇的指挥舱里,麦克放下电话,侧身对船长亚祖说:请全速前进!目的地:蓝5海滩。
  是!全速前进!目的地:蓝5海滩。
  麦克回到实验室,立即按照抱子提出的要求,将桌上的一个蓝色圆盒的盖子打开。
  请进吧,麦克对那些来自太空的神奇的孢子,发出了邀请。麦克看了看表说:再过一小时四十二分,你们将乘一艘宇宙飞船返回家园。
  麦克的话刚说完,只听见一阵阵哗哗地声音,一个个外空来客孢子,象欢呼似的涌进了圆盒。当哗哗
  的声音消失之后,麦克盖上了圆盒的盖子,并把圆盒放进内衣口袋。
  一小时零十分以后,海鲸号潜艇驶入蓝5海滩,并停留在距离海滩七百米的地方。麦克对已经醒过来的伊丽莎白和米勒说:伊丽莎臼,米勒,你们还需要好好休息。你们放心,我将会安全地把它们送上火箭顶端的宇宙飞船。好啦,时间很紧了,再见!

  麦克,你真勇敢!祝你一路顺风!伊丽莎白温柔地说。
  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米勒向麦克摆了摆手说。
  三分钟以后,麦克登上了海滩。
  麦克!快上飞机,现在只剩下二十九分钟了!贾志伟在海滩上的一架军用直升飞机上喊道。
  麦克向直升飞机跑去,驾驶员已启动了发动机,等贾志伟将麦克拉上飞机后,飞机突的一声,很快就垂直上升到一千五百米的高空。然后向西北方向飞去。
  经过二十三分钟的高速飞行,直升飞机在空军T18火箭基地外的一个岗楼附近降落。
  由于太空总署怀特将军已事先进知了火箭基地指挥部,并发给了贾志伟和麦克特殊通行证,所以贾志伟和麦克很顺利地进入基地,并登上一辆早已等待着他们的军用吉普车。
  在吉普车上。基地工作人员帮助麦克穿上一套已经消过毒的宇航服。
  吉普车很快来到高耸入云的发射塔下。麦克跳下车,对一位持枪的士兵说;我是麦克,我要在火箭发射前赶到火箭上边!
  请!事先己得到通知的土兵向麦克行了个军礼。
  离火箭发射时间,只有五分二十秒了!
  麦克飞步登上一百一十米高的发射塔的旋梯。尽管宇航服连同防护头盔增加了重量,但这对麦克丝毫没有影响,只见他矫健的身提,象一条龙似的直奔发射塔的顶端。
  各位注意!各位注意!扩音器传出了地下控制中心的口令:距离火箭发射时间还有三分十五秒!电脑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导向系统,一切正常!所有工作人员立即离开发射区!
  这时,麦克到达位于火箭顶端的宇宙飞船舱门前,他动作十分迅速,一面轻轻地将舱门打开一个小缝,一面从内衣口袋里取出那个蓝色圆盒,并将盒盖打开。麦克又一次,也是最后次听到了哗、哗地叫声。
  再见吧,外太空的客人!麦克轻轻地说。
  麦克!谢谢你,希望你能有机会到我们的世界来作客!孢子一边欢呼着进入宇宙飞船,一边第一次呼唤着麦克的名字。
  再见,祝你们一路平安!麦克一边说,一边将舱门关闭。接着,便飞速跑下旋梯。
  当麦克下到地面时,立即跳上一辆已经发动着的喷气气垫车。只听得呼的一声,气垫车飞离地面直奔地下控制中心的入口处。这时扩音器报告:倒计时一分二十秒!
  这就是说,离火箭发射只有一分二十秒了!
  麦克在一位基地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地下一百五十米的地下控制中心。这座展现代化的直径三十米的巨大圆形建筑,四周是一面面和电影院宽银幕屏幕一般大的彩色立体电视屏幕。

  麦克刚被请到记者席上坐下。只听见指挥官发布最后的命令:燃点推进!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
  忽然,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运载火箭由一团巨大的火球烘托着,以每秒钟七点九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拔地而起!在欣赏着这无比绚丽壮观的情景的同时,麦克想到:被强迫离开自己家园的孢子,终于愉快地返回;人类可能遭遇的更大灾难终于得以避免。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小时以后,麦克和贾志伟乘坐太空总署的直升飞机,徐徐降落在海洋研究中心大楼前的草坪上。刚从海底归来不久的伊丽莎白和米勒,急忙迎上前去,紧紧地握着刚走下飞机的麦克和贾志伟的手。麦克,祝贺你又立了大功!伊丽莎白始终没有放开紧紧握着的手,激动地说。
  麦克,你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米勒真心诚意地说。
  不,不,不!麦克连忙摆了摆手说:这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只不过做了点我应该做的事。我还要学习,学习很多东西。
  麦克,你真贾志伟的话刚开了个头,就给麦克打断了,他不愿意听夸奖的话。麦克问道:刚才你们听见孢子的声音了吗?
  听见啦。伊丽莎白和米勒虽然没有到火箭发射现场,但通过麦克身上那枚象纽扣大的超微型传声器,听到了那些孢子在进入宇宙飞船时发出的声音。
  难道地球真是那样丑恶吗?使它们宁愿受折磨和痛苦,非要离开地球不可?伊丽莎白问道。
  它们一点也不痛苦。麦克说。
  那它们为什么要痛苦地喊叫呢?米勒问。
  那不是痛苦的喊叫,相反,那是它们快乐的欢呼声。
  麦克解释说。
  快乐?伊朗莎白感到迷惑不解。
  是的。你想,当一个人马上就要回到自己失去的家园,该是多么快乐啊?麦克一边说,一边走进了海洋研究中心的客厅。
  对啦,咱们快把那太空探测仪送回太空总署吧!麦克的话一下子使贾志伟想起了使他吃尽了苦头的太空探测仪。
  他对伊丽莎白说;来,咱们说干就干吧,快把它送走。要不然,我可有要大难临头了!
  贾志伟一个箭步走到秘书彭美拉面前。
  彭美拉,快把实验室打开,把太空探测仪拿到小轿车上去,我亲自给将军送去。
  伊丽莎白、米勒和麦克,你看我,我看你,禁不住都笑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砂之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剧本作者:松本清张改编:桥本忍、山田洋次翻译:叶渭渠人物表今西荣太郎新闻记者松崎吉村弘俱乐部女招待和贺英良三森警察局局长本浦秀夫三木的旧同事本浦千代吉桐原小十郎高水理惠子检验处技师田所佐知子伊势扇屋老板田所重喜伊势扇屋女佣三木谦一光座经理三木彰吉山下妙侦察处长世田谷的外科医生侦察科长世田谷的巡警西浦田警察局便衣冷饮店老板警察若叶庄女管理员岩城警察局局长警察朝日屋老板农妇酒吧女招待其他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神秘的第三者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凌晨时分,帕克-派恩先生乘坐由巴塞罗那开往马霍卡岛的汽轮在帕尔马下了船。他立刻感到了失望,旅馆全满了!供他选择的最佳住处是一间衣橱似的不透风的楼房,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馆里。从房间向下看,是旅馆的内院。帕克-派恩先生并不打算住在那里。旅馆老板对他的失望显得漠然。“你想怎么着?”他耸了耸肩,说道。如今,帕尔马名声在外,游人如织。英国人,美国人,人人都在冬天来到马霍卡。整个岛屿拥挤不堪。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