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五部 科学狂人 第六章 楚科奇海探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舒拔的助手白德,正在微波发射控制台前忙得满头大汗。刚才舒拔命令他,必须在十分钟内完成加微波能量的准备工作。说实在的,他心里真有点七上八下,因为按照常规,这一准备工作至少也得要两个小时。可是他又不敢说半个不字,只好使着头皮在各种仪器之间,来回奔跑着。
  白德?舒拔的叫声把精神高度集中的白德吓了一跳。
  他看了看舒拔,舒拔两眼瞪得大大地说:你知道吗?我的微波融雪器,将要在全世界引起骚乱!我要淹没所有的城市,使交道中断,我还要使各地山洪暴发,弄得人心惶惶!
  白德一方面担心准备工作来不及,一方面也有点怀疑微波融雪器能否有这么大威力。他小心翼翼地说:舒拔博士,我看时间恐怕有点白德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舒拔打断了:白德!你听着!脸色发青的舒拔大声喊着:我舒拔的计划就是要叫所有的地方都被水淹没,加强微波的强度,是我早就安排好了的,你蘑姑什么?还不快加大电力?
  是!加大电力。白德一边赶忙应着,一边擦了擦头上的汗。
  把融雪器的温度调到627度!舒拔又发出了命令。
  627?!白德知道,这就意味着一英里范围内的生物,都会被微波杀死。他没敢再多想,马上答应道:是,627度!
  突然,地图屏幕左上角的喇叭里响起了嘟嘟嘟的声音。地图上,楚科奇海靠近西经170度、北纬70度的地方出现了黄色光,这是警报的信号,就是说,这个地区出现了外来物体。
  有物体靠近融雪器!白德报告说,并马上打开了电子探测仪。
  总不会是人嘛!舒拔满腹狐疑地嘀咕着。
  那当然啦,人靠近微波融雪器,就会被烧成灰烬。可是,又能是什么东西呢?电波显示说明,这个物体离融雪器越来越近了!
  扩大搜索范围,看看附近还有什么物体没有?舒拔说。
  舒拔博士!白德几乎叫了起来:在融雪器南面两英里的地方,可能有艘很大的船!
  船?很大的船?好拔想到了他给总统首席科学顾问甘姆斯博士的电活,眼睛一亮,兴奋地用手在白德肩上狠狠地拍了一下说:啊哈!准是海鲸号把麦克给我送上门来了!
  您说什么?海鲸号和麦克来了?白德一下子也来了精神。
  没错,白得,我舒拔的计划既要实现了!舒拔一面叫白德继续监视着电子监测仪,叮嘱他,有新情况马上报告,一边打开通话器,命令他的管家陶沙立即准备发动停在楼顶平台上的直升飞机,并要加快速度把为麦克准备的房间布置好。
  这次舒拔真地猜着了。海鲸号经过长途跋涉,进入了北冰洋的楚科奇海。

  在声纳探测器的指引下,潜艇在靠近西经170度,北纬70度的地方停了下来。按照各方面包括人造卫星提供的情报,那股奇怪的急流的源头,就在这一带海底。
  麦克正潜入海底寻找这股急流的源头和舒拔用来融化冰雪的设施。
  玛莉博士,正在观测电子测沉仪的珍妮说:电子测温仪表明,这里海水的温度比历来的平均温度高三度,而且还在继续上升。
  玛莉博士把这情况记在一张纸上,打开了通话器:麦克,你有什么感觉?据观察,这里的水温在不断上升。
  水温对我没有影响。麦克往四周看了看说:我现在还没有发现什么。
  可是那个融雪的仪器应该就在这附近,
  它是什么样子?
  我也说不好,玛莉博士说:我只见过一种体积很小样子像灯塔一样的融雪器。
  麦克继续刚北游去。突然,他问玛莉博士:伊丽莎白,你听到一种声音了吗?
  什么声音?
  嗯,它像是一种哼哼的声音。
  哼哼的声音?我什么也听不见。玛莉博士对机械师亚瑟说:把所有的机器都关上!
  是,所有的机器都关上!亚瑟关上了所有的机器,向玛莉博士点了点头。
  玛莉博士聚精会神地听着,果然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声音。
  麦克,我现在听到了,但声音很小,你可以追踪它吗?
  可以。麦克继续向北游。
  通讯员珍妮打开了声纳探测仪,对玛莉博士说:我想办法把这种声音分离出来。
  过了一会儿,珍妮面色紧张地叫了起来,玛莉博士,这声音是一种微波!
  现在清楚了,这就是舒拔用来融化冰雪的方法。玛莉对麦克说:麦克,你再找一找,附近有没有微波传播器?
  这时,珍妮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神色紧张地说:玛莉博士,您还记得苏联克格勃向我国大使馆发射微波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吗?
  怎么能不记得,玛莉博士严肃地说:微波和无线电波一样,能穿透人体组织。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在一份汇报材料里曾经指出:克格勃发射的微波,使人体的白血球比正常人至少高百分之四十四,可以导致白血病,另外还会引起皮肤病、牛皮癣、白内障和精神错乱。
  我听说,大使馆有两个工作人员常期在苏联发射的微波环境下工作,结果得了癌症而死亡。珍妮说。
  是的。玛莉说:使馆里有十五名妇女,在国内身体很健康,可是在苏联没呆多久,都得了乳腺癌。有材料说,莫斯科的美国人是世界上患癌症比例最高的。
  那赶快叫麦克回来吧!珍妮焦急地说。
  麦克和我们的身体结构不完全样,他有一种很特殊的抗微波能力。玛莉博士停了一下说:不过,为了预防万一,还是采取一下保护措施吧。

  麦克,这些微波有很强的杀伤能力,你要特别小心!
  没关系,你放心吧。麦克没等玛莉说完,继续向前探索。突然,他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台机器模样的东西,哼哼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玛莉博士,你能听见我讲话吗?
  有些困难,不过我可以从荧光屏里看见你。
  麦克游向这台机器。这时,玛莉博士从荧光屏里看见了这台有三米高、灯塔形状的庞然大物。
  出特写镜头!玛莉博士对亚瑟说。
  是,出特写镜头!
  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很明显,这是一部比一般融雪器大好几倍的巨型微波融雪器。它的顶部有一个伞状的帽子,中间部分高约两米,直径约一米,下半部伸出四条金属腿,靠近底部,周围是八个圆形弦窗,里面发出极强烈的红光。微波就是从这里发射出来。
  玛莉博士,我现在再游近一些。麦克说。
  麦克,你先等一等!玛莉博士看到这台微波融雪器发出的微波很强烈,一边向亚伦做了一个手势,一边对麦克说:我要给你一部绝缘器,用来保护你不受辐射影响。
  麦克点了点头。
  亚伦,准备好了吗?玛莉问。
  准备好了!亚伦从三号保险柜取出了一台用特殊耐高温玻璃钢制成的绝缘器。这台长方形的绝缘器约半米长,安放在一架象火箭似的发射器上,发射器尾部有螺旋桨。亚伦将这台绝缘器放进发射舱里,等待玛莉博士的发射命令。
  发射!
  是,发射!亚伦按了一下发射键钮,绝缘器离开潜艇,飞向麦克身边。
  麦克将绝缘器接住,取下外面的发射架,双手托住它向微波融雪器游去。
  当麦克离开融雪器两米远的时候,绝缘器在融雪器发出的强大的微波冲击下,忽的一下烧着了。麦克只好将绝缘器扔掉,并眼看着它被烧成了碎末。
  麦克,赶快离开!赶快离开!珍妮惊叫起来.麦克,你太靠近了,快往后退!玛莉博士没想到这台微波融雪器有这么大的威力。
  可是,麦克不但没有后退,反面受靠近微波融雪器。
  玛莉博士,是不是开动潜艇,把麦克接回来,机械师亚瑟也急了。
  不行,玛莉博士说:太靠近它,有可能使潜艇的发动机停止转动,甚至可能引起爆炸!
  那怎么办呢?再不救麦立,他就要被杀死的!珍妮声音颤抖地说。
  大家放心,我相信麦克会有办法的。玛莉知道,麦克身上有一种超人的本领,可以战胜微波。不道,尽管玛莉博士劝大家放心,她也还是有点紧张。
  潜艇里,大家都屏住呼吸,注视着荧光屏上的麦克,整个指挥舱一下了变得鸦雀无声。

  这时,麦克在离微波融雪器只有一米远的地方,做了一个站立的姿势。只见他,将双手放在太阳穴的部位,然后一边运气,一边缓慢地将双手从上往下压。当麦克的双手平放在腰的两测时,发生了令人难以们信的奇迹!一股强大的离子流,锐不可挡地扑向微波融骂器。不一会儿,微波融雪器发出的红光开始减弱。当微波融雪器的红光即将消失时,麦克一个转身,飞快地往潜艇方向游回来。在麦克离开微波融雪器约五百米的时候,突然轰的一卢巨响,那台微波融雪器炸得粉碎!这个巨大的响声使潜艇上的玛莉等人赶忙捂住了耳朵,展得耳朵酸痛的珍妮也不得不取下了耳机。
  伊丽莎白,我完成任务了!
  真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冯莉高兴地说。
  麦克,你真是个英雄!珍妮激动地说。
  麦克,我们马上接你回来!玛莉说。
  玛莉博士,再呆一会儿,我听到上面好象有一种声音。
  麦克用手指了指上面说:我到海面上去看一看。
  在这同时,机械帅亚瑟报告说:玛莉博士,好象有什么东西把舰尾钩住了!
  赶快加强马力!
  不行!加强马力,机器就会爆炸!
  这是怎么回事?玛物博士觉得很奇怪,快把五号录象机打开!
  是,打开五号录象机。亚瑟回答。
  怪事,海上怎么变成冰天雪地了!珍妮说。
  是冰。麦克摧毁了舒拔的微波融雪器,海水马上结冰了。玛莉博士赶紧对麦克说:麦克,海水又结冰了,你必须马上回来!
  慢着,玛莉博士,麦克回答说:你们千万不能向我这里驶来,那样会被冰封住的。
  可是我们不能记你留下啊?玛莉博士有点急了。
  你们不要管找,你们赶快伙下潜,全力下潜:
  麦克,你赶快回来吧,我们等你。玛莉博士再一次求麦克回来。
  伊丽莎白,现在海水由上往下正在结冰,速度很快,你们赶快走吧!
  那你呢?麦克!
  我有办法,你们不用管我,快下潜吧!
  玛莉博士看看荧光屏,海水结冰的速度越来越快,再不下潜,潜艇就要被冰困住。玛莉只好下达命令;全速下潜!
  全速下潜,
  是,全速下潜!希姆双手紧拉驾驶杆,回答说。
  珍妮想到立了大功的麦克,不能回到舰艇上来,心里真不是滋味。更叫人担心是麦克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他在哪里?珍妮想着想着,眼圈都红了。
  海鲸号潜艇下潜到一千五百米深的地方,玛莉命令就地待命。她希望麦克早些回来会合。
或许您还会喜欢: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