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象的证词 - 第十四章 威劳比医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赫克尔·波洛钻出了出租车,付了车费和小费后,再次证实了他来到的地方确实就是通讯本上所记的地址,然后从口袋里小心地摸出一封给成劳比医生的信,这才登上门前的台阶并按了门铃,一个仆人开了门,他问了波洛的名字后说医生正在等他。
  他被领进一个舒适的小房间,四周尽是书,火炉旁有两把躺椅,一个盘子上放着一些杯子和两个细颈瓶。威劳比医生站起来欢迎他。医生大约五十来岁,身材瘦削,背有些驼,高高的额头,黑色的头发,一双非常敏锐的灰眼睛,他同波洛握握手,请他坐下,波洛把手里的信递给他。
  “啊,好的。”医生接过了信,读完后放在一边,他有些感兴趣地等着波洛。
  “我已经听说了,”他说,“是从加尔威局长那儿听说的。我的一个在内政部工作的朋友也要求我帮助你。”
  “能向你提出这个要求,真是莫大的荣幸,”波洛说,“在我来说,确实有一些很重要的理由。”
  “过去了这么多年的事依然对你很重要?”
  “是的。不过当然了,如果你说你对过去了的这些不寻常的事件已经全部遗忘,我是十分理解的。”
  “我不能说事情是那样,我对自己的专业的某个特殊分支——你已经听说过——有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我知道你的父亲是一个在精神病方面很杰出的专家。”
  “是的。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有很多理论,其中有些后来被证明是对的,有些却被否定了。我想你现在感兴趣的是一个精神病的案件吧?”
  “一个女人,她的名字是多诺琪·普勒斯通—格雷。”
  “我明白,当时我还是一个年轻人,我对父亲的思路感兴趣,虽然我不一定都赞成。他从事的工作是很有意思的,我作为助手同样有着满腔热情。我不知道你对多诺琪·普勒斯通一格雷——婚后是杰娄夫人——的什么方面感兴趣?”
  “就我所知,她是双胞胎中的一个。”“是的。在那个时候,对双胞胎的研究是我父亲的一个课题,当时就有一对双胞胎是他病理跟踪的对象。他(她)们有的在同一环境中长大,有的则相反,有各自完全不同的经历。通过这种研究,你可以发现他(她)们有多么相像。两个姐妹或是两个兄弟,他(她)们根本不在一块生活,但仍然在同一的时间发生同样的事情。这一切——真是不可思议。但不管怎么说,就我所知这并不是你感兴趣的事。”
  “是啊,”波洛说,“但现在却有一个案件——一个孩子的偶然事件。”
  “不错,我想那事发生在沙利,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离肯伯利不远。杰娄夫人那时已经守寡,并且带着两个很小的孩子,她的丈夫死于一次事故,其后果是——”“她的神经错乱了?”波洛问。
  “不,还没到那种程度。她丈夫的死对她是个很大的震动,并且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从为她治疗的医生的观点看,她当时并没有恢复得很好。医生不赞成她恢复健康的方式,她也没有如医生所指望的那样尽快摆脱丧失亲人的悲哀,相反,这事好像对她产生了极其特殊的影响。总之,这个医生希望听听权威的意见,于是就找到了我父亲。父亲认为病人的情形饶有趣味,同时他肯定存在一种危险。他认为把她放在精神病院的严密照料下也许会好得多。而在发生了那起孩子的事件后,情形变得更加糟糕。有两个孩子——根据杰娄夫人对事件的叙述,是那个大孩子,女孩,向比她小的,只有四岁或五岁的弟弟发起攻击,用一把铲子或是锄头砸了他,他掉进花园中人工砌的小池塘中淹死了。嗯,你也知道,这种事在孩子们中间是经常发生的。据说这件事的原因,是由于忌妒——‘如果没有爱德华,或者唐纳德,或者不管叫什么的,妈妈就会少许多麻烦’‘或者是旧样对妈妈更好’——这一切都是由于忌妒在作怪。虽然在这个案件中好像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也没有发现任何忌妒的证据,那孩子没有对她新出生的弟弟表示不满。另一方面,杰娄夫人倒是不希望有这第二个孩子,虽然她的丈夫喜欢,但她不喜欢。她找过两个大夫,想做流产,但没有人答应为她做这个当时是违法的手术。据当时的一个仆人,也许是一个送电报到他们家的小伙子说,是一个妇人向那孩子发起的攻击。而不是一个大孩子。另一个仆人很明确地说,她从窗户里看见是她的女主人,她说,‘我认为那可怜的东西不知道自己当时正在干什么,只是因为她正处于失掉丈夫的悲痛之中。’好啦,就像我已经说过的,我不知道你想从这个事件中了解的究竟是什么,反正当时的结论是偶然事件,或者说被当作偶然事件来考虑。整个事件被说成是孩子们在一块玩儿,互相推推搡搡,等等、等等,毫无疑问最后酿成了一起悲剧。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我的父亲经过再三斟酌,决定和杰娄夫人进行一次会谈。他在向她表示深切的同情之时,也向她询问了一些问题。最后他断定她对这起事件负有责任,根据他的报告,他认为显而易见的是她需要接受精神治疗。”“你父亲确实断定她对此事负有责任,是吗?”

  “是的。当时有一种流行的治疗方法,那也是我父亲同意采用的,就是病人在一个有效的疗程后即可放松治疗,让其自身通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一年或者更长,自行恢复正常。这是出于为病人的利益着想才这么做。之后他们就可以回家,再辅以合适的照顾——一边继续服药,一边通过那些——一般是近亲对他们的仔细观察——就能过上一种正常人的生活。我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在起初的几个病例中是成功的,但后来却发生了明显地差别,有几起病例证明最后的结局是不幸的。病人们表现出明显治愈的征象后,被送回家,回到了他们从前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家人,无论丈夫,母亲和父亲慢慢地放了心,然而常常在这个时候,悲剧或是类似悲剧的惨事就发生了。我父亲对一个病例是很感沮丧的——在他的医学生涯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病例——这是一个女人,她回家以后一切正常,跟她的朋友们相处一如既往,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令人惬意、快活。可是五六个月以后,她气急败坏地让人叫医生来。当医生到来的时候,她说,‘我应该带你上楼去,因为你会对我所做的事感到非常愤怒,我怕你将不得不通知人叫警察来,我知道事情一定会这样,但是你瞧,我是受命这样做的,我看见魔鬼从希尔达的眼睛里走出来,我确实在那儿看见了魔鬼,所以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我知道我应该杀了他。’那女人死了,死在一把椅子里,是被扼死的,而且在她死后,眼睛还被狠狠地伤害过。凶手最后死在疯人院,直到那时她都没意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仍然执着地认为她是受命这么干的,而毁灭魔鬼则是她的使命。”波洛悲伤地摇摇头。

  医生继续说着:“是啊,我认为在一种平静的方式下,多诺琪·普勒斯通一格雷忍受着一种精神错乱的痛苦,而这种精神错乱是危险的,然而人们却认为只要悉心照料就会很安全。我要说,这种观点在我是难以接受的,我父亲在当时就看到了后来为人注意的事实,她曾不止一次对为她治疗并护理她的精神病院犯下了罪行。后来,她又一次显现出完全恢复健康的样子并离开了精神病院,一个讨人喜欢的护士和她一块儿生活并负责照管她,这护士看上去就像是她的女仆。杰娄夫人四处走动,还结识了许多朋友,不久以后,她就去国外了。”“去印度。”波洛说。
  “是的。我知道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准确的情况,不错,她去印度她的孪生妹妹那里。”
  “接下来就有了另一起悲剧?”
  “对。一个邻居的孩子遭到了袭击。最初受到怀疑的是一个保姆,后来是一个当地仆人,一个抬轿人,但是从精神方面寻找原因,此事无疑是杰娄夫人所为。当然,我知道没有发现任何对她不利的证据,但我想将军——我已忘了他的名字——”
  “雷温斯克罗特?”波洛提示道。
  “对,对,雷温斯克罗特将军同意安排她回英国再次作精神治疗,这就是你想知道的吗?”
  “是的,”波洛说,“关于这事我已经听说过一部分。但我应该说,我所听说的本身几乎也都是‘听说’,并没有什么依据。我想问你的是,这是一个跟双胞胎有关的案件,那双胞胎中的另一个呢?也就是玛格丽特·普勒斯通—格雷,后来成了雷温斯克罗特将军的妻子,她像是那种受同一疯癫病影响的人吗?”
  “她从来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医疗记录,恰恰相反,她绝对正常。我父亲对此很感兴趣,曾经拜访过她一两回,并向她说明他常常发现在一对早期亲密无间的双胞胎中会发生同样的疾病或受同一种精神困扰。”“你是说,仅仅是早期生活?”
  “是的,在一定情况下,一种仇恨的情绪会在双胞胎之间滋生,它是由于最初仅为一方所有的爱情,尔后又倒向另一方所致,移情的结果有可能使爱的情感蜕化为接近恨的情感,而这种转化过的情感在平时隐藏得很深,只有当情绪处于极度紧张或是当情感出现危机时,才有可能触发或是唤醒它。”

  “我想问题就在这儿,雷温斯克罗特将军当时还只是一名中尉或是上尉,或者不管是什么,总之他还年轻,他和罗诺琪·普勒斯通——格雷坠入了情网。她当时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事实上她比她的孪生妹妹漂亮,他们俩并没有正式订婚,没过多久,雷温斯克罗特上尉就将注意力完全转到了姐妹俩中的另外一个身上,也就是玛格丽特,或叫莫莉——人们这么叫她。他爱上了她,并向她求婚,她响应了他的爱,很快两个人就结婚了,并对此有很好的解释——他有公务在身。我父亲对孪生姐妹中的另一个——就是多莉深深嫉恨她的妹妹的婚姻这一点毫不怀疑,她仍然深深地爱着阿里斯特·雷温斯克罗特。但不管怎么说,她忍过来了,隔不多久就和另一个男人结婚了——一个完全幸福的婚姻——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婚后她很频繁地去拜访雷温斯克罗特夫妇,不仅是当后者住在马来半岛的时候,就是在他们后来迁到另一个国家以及回国定居以后,仍然没有间断这种拜访,那时她很明显地是再次康复了,没有任何情绪方面的困扰,她正和一个很称职的护理人员一块儿生活。我相信——我父亲也总是那么跟我说的,雷温斯克罗特夫人就是莫莉,仍然对她忠诚不二,她关心她、照顾她、爱她,我想她希望经常去看望她,比她来看她的次数还要多,但是雷温斯克罗特将军对此事并不热心。我认为这事多少有些使多莉——杰娄夫人感到不平衡,要知道她仍然深深地依恋着他,然而依我看,雷温斯克罗特将军也一直处在苦恼之中,并且感到十分棘手,虽然我相信他的妻子则完全确信她的姐姐已经摆脱了忌妒和怨恨的情感。”“我知道,在悲剧发生前的三个星期左右,杰娄夫人正和他们夫妇俩住在一起。”
  “是的,确有此事,她自己就在那个时候悲惨地死去。她是个众所周知的梦游者。一天夜里她离开了房子,结果出事了,她走上一条小径,前面没有去路,于是她就从悬崖边掉了下去。直到第二天,人们才发现她躺在那儿,并且把她送进了医院,但是再也没有恢复过知觉。她的妹妹精神崩溃了,终日愁眉不展。但我要说的是,嗯,也许这也正是你想知道的,我不认为就是这件事导致了继之而来的雷温斯克罗特将军夫妇的双双自杀——他们可是真正幸福的一对,妻子对亲姐姐以及丈夫对大姨子不幸身亡的悲哀是很难让他们双方决心自杀的,尤其可以肯定的是,决不会由此导致双双自杀。”“除非…也许—…·”赫克尔·波洛说:“玛格丽特·雷温斯克罗特对她姐姐的死负有责任。”
  “天哪!”威劳比医生说:“你一定不是在暗示——”
  “是玛格丽特跟踪她的梦游者姐姐,正是她的手把多诺琪推下悬崖?”
  “我完全拒绝接受任何这样的推理,”威劳比医生大声叫道。
  “天哪,”赫克尔·波洛说,“谁说得准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0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