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达芬奇密码 -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为什么说美国人没文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是世界各领域精英聚集之地。愚人节搞假新闻,只需要加一句“根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连具体名字就不需要编,随随便便都能唬倒一大片人。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美国人民的素质普遍比各国人民的素质高上一大截。其实,无论在那里,中等资质的人永远是大多数。美国人民的平均素质有多高?请看美国连续43周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达芬奇的密码》。这本书在美国卖掉了400万册,以美国的人口数衡量,这的确是一本美国大众喜闻乐见的书。
  《达芬奇的密码》讲述了怎样一个神奇的故事?如果你看过电影《夺宝奇兵》之印第安那琼斯与圣杯的话,应该对此并不陌生。这本书讲述的主题是在西方世界已经讲到被口水之洋完全淹没了的圣杯,亚瑟王找过它,十字军找过它,纳粹找过它,后来连哈里.波特也要找火焰杯,现在是《达芬奇的密码》在找。
  围绕圣杯衍生出了无数故事,无非是正邪两股势力都在寻找威力无穷的圣杯,而圣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保护,埋藏地点被设置了无数谜题,需要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发现。一般来说,为了正确使用圣杯,最后还必须配合约柜。所谓屠龙宝刀,武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可以想见,这么俗套的故事要讲出新意来,委实不是一件易事。《达芬奇的密码》之所以那么火爆,是因为它成功地贩卖了大量欧洲文学艺术中的噱头。比如说名画《最后的晚餐》里出现的神秘女人,比如说达芬奇设计的自毁式密码筒等等等等。而且在情节设计上,每章出现一次高|潮,高|潮一波又一波,读者很容易随着这节奏就HIGH了。
  读完此书,读者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欧洲文化、历史、艺术游。一方面觉得惊险刺激,险象环生。一方面又觉得自己长了知识,看!我知道《最后的晚餐》里有个女人!使读者满足于感官的刺激和对自己智商的廉价恭维,这就是《达芬奇的密码》的成功之处。
  有心的读者可以去找一下作家出版社发行的小说《富柯摆》,作者是意大利符号学大师艾柯(ECO),拿来与《达芬奇的密码》对照阅读一下。艾柯很可能阅读过所有关于圣杯的故事,凭借他渊博的学识,再根据这些故事构想出了《富柯摆》。读完这本书再看《达芬奇的密码》,就相当于学完了独孤九剑,点上烟端杯茶看美国人耍两仪剑法,怎一个搞笑两字了得。
  《富柯摆》是《达芬奇的密码》的MATRIX,母体。意大利人已经揭示了这类圣杯故事的来龙去脉,如何变化衍生,如何相互证明,是纯粹智者唇边的微笑。
  而美国人民手持《达芬奇的密码》,大赞“作者学识渊博”,书评说“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想学到点东西”。由此,可以想见美国人民的平均素质究竟有多高?美国人究竟有多文化?的确,美国人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所以瞅着什么都那么新鲜。
或许您还会喜欢: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宇宙尽头餐馆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许多种族相信宇宙是由某种神所创造的。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