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村子 - 第26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乡政府组织的一帮收提留款的人进了松陵村。这一帮人中有从各村抽来的年轻农民,有乡政府的干部,还有派出所两名带着枪的干警。这一帮人浩浩荡荡地进了村,他们没有去村委会,也没有给祝永达和马志敬打招呼,直接闯进了庄稼人的家院。
  这一帮人走进田得安家的时候,田得安的女人任芝芳病病歪歪地坐在一面土墙根下晒太阳。带队的是副乡长程伍强,他问任芝芳:“田得安干啥去了?”任芝芳说:“刚担上粪桶上地去了。”程伍强说:“我们来收提留款。”任芝芳说:“我们没有钱。我连看病的钱也没有,哪来交提留的钱?”程伍强说:“不是我们硬向你要钱,你不交钱,我们交不了差。没钱就以物顶价,装粮食。”任芝芳说:“你去楼上看看,我们的粮食连过年也吃不下去。”程伍强说:“没粮食就拿缝纫机电视机抵账,自行车也行。”任芝芳苦笑一声:“我们要是有缝纫机和电视机早给你们交到乡政府来了。”带枪的干警说:“不要和她磨牙了,有啥拿啥就行了。”程伍强摆摆手,几个年轻人涌进房间一看,脚地只有一张老式木柜,一张破凳子,炕上是一床旧被子和几件旧衣服。这几个人失望地出来了。有一个年轻人到后院里的牛棚里一看,牛棚里有一头牛,他给程伍强说:“把牛拉走行不行?”程伍强说:“行,牛卖了也是钱。”这几个人便去牛棚里牵牛。女人一看,这一帮人要牵他们的牛,扑上前去,抱住了一个干部的腿,放声大哭:“你们不能拉我们的牛,没有牛我们咋种地呀?”两个年轻人将牛牵出来,牵进了院子,乳牛站在院子里,伸长脖子大叫,一步也不走。程伍强还没走到牛跟前去,牛撂起后腿,踢他。牛一踢一叫,牛的叫声像唱歌似的。干警一看,他掂来一把镢头,就去牛尾巴上打。女人急了,又去抱干警的腿,干警放下镢头,举手给女人一耳光。这时候,田得安担着空桶回来了,他一看,这一帮人竟然这样无理,就破口大骂:“土匪!狗日的土匪!”程伍强说:“他娘的,竟敢骂人?打!向尻蛋子打!”那几个人扑上来,把田得安压倒在地,压胳膊的压胳膊压腿的压腿。一个干警掂起镢头,用镢头把儿在田得安的尻蛋子上打。这一帮人从田得安家里出来时,街道上的庄稼人都缩在一起,不敢吭声。
  这一帮人到了瘸子田三家里,瘸子田三没在家,他们向田三的女人要钱,田三的女人说:“没有钱。”他们便进了房间里搜寻,田三的房间里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这些人不甘空手而去,一个干部一看房檐台上有几蛇皮袋子小麦,就给程伍强说,拉麦子吧。程伍强吩咐一个干部从田三的后院里拉来了架子车,田三的女人扑在粮食上,用双臂抱住哭着说:“那是我们的口粮,你们不能拉。”程伍强说:“没钱就拿粮食抵账。”田三的女人说:“你们还叫我们活不活?”程伍强说:“谁叫你们不活?”田三的女人说:“你们!”程伍强说:“嘴还硬,打!在嘴上打!”一个年轻人把田三的女人拖在院子中间,左右开弓,扇女人的耳光,女人大叫不止,喊爹喊娘。病卧在炕上的田三的父亲从房间里出来阻拦,被这几个人几脚踢倒了。田根根的女人来串门子,她一看,这几个干部正在打田三的父亲和田三的女人,便打抱不平:“你们咋能打人哩?”话音未落,这几个人又扑向了田根根的女人,他们拳打脚踢,立时打得这女人鼻青脸肿,连声求饶。一个干警抓住她的头发问道:“说!看见打人来没有?”女人说:“没有,我啥也没有看到。”田根根的儿子来找母亲,一看母亲被人围打,喝喊一声:“住手!”那几个人正打在兴头上,回头一看,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便一齐扑向了田根根的儿子。田根根的儿子见势不妙,扭头向院门外跑,这几个人在后面猛追不舍。田根根的儿子跑到院门前“哧溜哧溜”爬上了一棵中国槐,蹲在树杈上不敢下来了。

  这一帮人闹了半晌,又到了八组的祝万仓家。在祝万仓的家里搜,搜来搜去,只搜出来七块六毛钱。祝万仓的老父亲出来求饶,他们叫老汉跪下,不要出来。他们威吓老汉:“你再多说一句话,就要挨打。”一个乡干部看见祝万仓的猪圈里有一头肥猪,就给程伍强说,拉回去杀了,饱吃几顿算了。程伍强说:“只要能抵钱的咱都要。”那几个人便去猪圈里吆猪。猪不走,他们便掂来锄头乱打,一会儿,将猪打死了。
  祝永达、祝万良、马志敬几个村干部闻讯赶来时,这一帮人准备撤离。祝永达他们把这一帮人拦住,不叫他们走。程伍强说:“祝永达,你不要跟上搅,你跟上再搅,今天就撤你的支书。”祝永达说:“我当不当支书和你程伍强事不相干,你们打人,我们不答应。”马志敬说:“你们这样做,还像共产党的干部吗?”一个干警把大檐帽子抬了抬说:“你再嘴硬,连你也要打。”这时候,田水祥挺身而出:“你娃娃口气还大,你动我们马主任一指头试一试?”田水祥双眼瞪得跟牛卵子一样圆。那个干警向田水祥跟前扑,田水祥一点儿也不畏怯,半步也没后退。祝永达站在了田水祥前边,他说:“你敢打,就打我。”程伍强拦住了那个干警。马志敬说:“你们把打倒的那几个人送到医院去,不去,我们就抬上人去县政府告状。”一个乡干部说:“你们告去,我们走呀。”站在祝永达后面的几十个庄稼人一看这一帮人要开溜,他们围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了。程伍强一看愤怒的群众,知道来硬的不行,话就软了。他给祝永达说:“我们回去叫乡医院派两个医生来,看把他们究竟打成啥样子了?”田水祥高喊一声:“不行!想溜?没门儿。”那几十个庄稼人都跟着呐喊:“把打人的人留下!”程伍强给祝永达说:“祝书记,你看这事咋办呀?得是不叫我们走了?”祝永达和马志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这一帮人放走。田水祥他们几个不叫这一帮人走。祝永达说:“人走了,事没有走。咱不要胡来。”在庄稼人的唾骂声中,这一帮人灰溜溜地走了。

  祝永达和马志敬将挨打的那几个庄稼人看望了之后,吩咐祝正平给他们检查了身体,伤势较重的,给开了药,打了针。回到村委会办公室,祝永达心情十分沉重,他连乡亲们的人身安全也不能保障,还当什么村支书?无论怎么说,他不能叫乡亲们白白挨了打,他要李同舟给松陵村的庄稼人一个说法。
  第二天,祝永达去找李同舟。到了乡政府,他一打听,李同舟到县委开会去了,他没有停,撵到了凤山县委。会议还没有结束,他就坐在县委小会议室外面等候,一直等到了会议结束。李同舟一看见祝永达就很生气。程伍强从松陵村一回去就到县上来给他汇报了祝永达阻拦乡政府那一杆子人收提留款的事。李同舟说:“你先回去,我现在很忙,等县委扩大会议结束后,专门来处理你们松陵村的事,你得有个思想准备。”祝永达说:“程乡长领来的人把松陵村八个人打倒了,你知道不知道?”李同舟说:“你不要无端生事。”祝永达说:“你不相信,就去松陵村看看,有四个人还在医疗站躺着。”李同舟说:“看不看由我决定,我的工作不由你安排。”祝永达说:“照你这样说,人就白打了?”李同舟说:“我明天就回乡政府,我回来后就来你们松陵村。你不要到处宣扬,说乡政府的干部打农民。你对这种说法要负责的。”祝永达说:“打没打人,松陵村人有眼睛,我不是胡宣扬,你调查好了。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松陵村的支部书记我不当了。”李同舟说:“你是村支书,要体谅乡政府的难处。农民不交款,乡政府只能贷款做顶替,这几年来乡政府已贷了一百多万。农民将包皮袱甩给了乡政府,乡政府背不动了。你是乡长你咋办呀?不来硬的不行呀!你好好想一想。”祝永达说:“无论咋说,不能打农民。我想好了,村支书我不当了。”祝永达说完,扭头就走了。
  出了县委大门,祝永达想了想,去了县广播站。他找到广播站的一个姓李的记者,将松陵村发生的事说了一遍。这个年轻人一听,非常激愤,当即要去松陵村,祝永达就和李记者一同回来了。
  李记者一口水也没喝,就开始采访,他将挨打的人一一采访之后,还采访了几个在现场的村民,一直忙到了天擦黑。祝永达被年轻人的敬业精神和敢于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行为感动了。李记者临走时,给祝永达说:“我回去连夜赶稿子,明天就可以拿出来。”祝永达拉住记者的手,连声说感谢。他想,有记者支持他,他非给松陵村人讨个说法争口气不可。
  过了一天,祝永达打电话问李记者,稿子写出来了没有。李记者在电话中说,稿子连夜就写出来了,领导不但不叫在县广播站播放,而且还叫他不要向省内外任何一家媒体投送。祝永达问李记者:“这是咋回事?”李记者说:“新闻是党的喉舌。新闻报道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不能违犯。”李记者深表惋惜,希望祝永达能理解他的难处。祝永达说他能理解的。祝永达放下电话又去找李同舟。不干了,坚决不干这村支书了,他的主意已定。

  回到家,站在自己当年栽的那棵泡桐树下,祝永达呆呆地看着。就乡机关干部打人这一件事,他召开了干部会。在会上,生产队的干部大都支持他去告状,以被打的农民的名义去告。连田水祥也站出来拍胸膛:一定要为松陵村的庄稼人出这口恶气。可是,马志敬坚决反对。这个老老实实的庄稼人有他自己的道理:告不赢,而且会劳民伤财。他劝大家息事宁人,咽下这口气算了。祝永达后来表了态:如果被打的这些人愿意为自己扳回这个理,党支部和村委会就支持,就出头露面干这件事。散会后,祝永达动手写了一封材料,他拿上材料去找田得安、田三、田根根的女人和祝万仓。田得安一听,要告乡机关干部,头摇得跟货郎鼓一样:“算了吧,状我是不告了,咱就权当叫骡子踢了狗咬了。”祝永达说:“你怕啥?”田得安说:“咋能不怕呢?除非我不在南堡乡活人。咱一个庄稼人能告赢乡干部?笑话。”祝永达说:“就叫他们白打了?”田得安说:“白打了就白打了,咱挨得起。”祝永达说:“你看你,啥时候变成这样子的?”田得安说:“不是我一个是这样子,人家有权有势,咱害怕。给你露个底,连你爹也给有权有势的人下过跪。”祝永达一听,急忙问:“我爹是咋回事?”田得安就把祝义和交猪下跪的事说出来了。祝永达听罢立时心凉了半截。他去找田三签名,田三说:“兄弟,你的情我领了,这个名我不签,我只有一条好腿,难道你忍心叫我两条腿都断了吗?”他又找到田根根的女人,他将状告内容念了一遍,这女人倒是愿意告状,就是不愿意签她的名字,她问祝永达:“胡捏一个名字行呀不?”祝永达苦笑一声:“明明是你自己挨了打,为啥要胡捏个名字呢?”他当然明白,这女人也是害怕。他没再去找祝万仓和其他几个人。祝永达对这几个庄稼人看亮清了,他不能责怪他们懦弱,他们之所以不能刚巴硬气地做人是有诸多方面的原因的,包皮括他的父亲在内。不是他们的腰杆软,挺不住,而是他们一旦挺直就要挨打。本来,祝永达还想挺身而出,去和李同舟较量,以他个人的名义上告程伍强他们,他在几个被打的农民家里走了一趟,听了听他们的口气之后,他泄气了,觉得,没有那个必要了。就是他赢了,又能怎么样?也许,程伍强会被调离南堡乡,可是,到了其他乡,他照样可以当副乡长,或者由此而成为乡长。况且,不是告赢了状就能使庄稼人挺直腰杆做人的。连他自己也有了强烈的惨败感,庄稼人心里有多么难受,多么委屈,他能体谅到。对于松陵村的庄稼人来说,有他祝永达和没他祝永达是一样的。祝永达当支书和李永达王永达当支书是一样的。
  泡桐树上几片肥大的叶片飘落而下。吕桂香连叫了他两声,他仿佛才从梦中醒过来。母亲叫他吃饭。他苦笑了一声,走出了泡桐叶子遮出的阴影。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