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从地球到月球 - 第二十二章美国的一位新公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尼却尔船长和巴比康主席决斗的消息和它那奇怪的结局,当天就传遍了全国,那位风度翩翩的欧洲人在决斗中串演的角色,他那促使两个仇敌言归干好的出入意料的建议以及法国和美国将要同心协力征服月球的消息,又把米歇尔-阿当的声望提高了一步。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崇拜一个人能够达到怎样疯狂的程度。在庄严的官吏们能够拉着舞女的车子游行的国家里,那个大胆的法国人能够引起多么疯狂的热情,请读者自己去判断吧。假如说他们没有把他的马卸下来,那可能是因为他没有马车,不过表示狂热的其它姿态,他们都毫不吝惜地向他显示了。没有一个公民不全心全意地向着他,正象美国的箴言说的“众心归一?。
  从那一天起,米歇尔-阿当再也没有片刻的休息。从合众国各个角落里派来的代表团无止无休地纠缠着他。不管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他必须接见他们。和他握过手的人,进行过友好欢乐的谈话的人,简直不计其数;不久他就累得筋疲力尽了:数不清的演说使他的嗓子喊哑了,两、片嘴唇中间发出来的只是一些听不懂的声音,由于不得不和合众国各县的代表们干怀,他差点得了严重的肠胃病。假如换了另外的人,准会从第一天起就沉醉在这样的成功里了。
  但他却保持着迷人的、精神焕发的半醉状态。
  在各式各样围攻他的代表团中间,“受月球影响的人”①代表团也没有忘记它对这位未来的月球征服者应尽的义务。这样的可怜虫在美国相当多,一天,有几个“受月球影响的人”来找他,请求他把他们带回故乡去。其中有几个人说他们会说“月球人的话”,愿意教米歇尔-阿当说这种语言。他高兴地听着他们那天真无邪的疯话,并且答应给他们月球上的朋友们捎信。“精神病真是一种奇怪的病,”他把他们打发走以后对巴比康说,“倒是聪明的人容易得这种病。我们的一位最有名的科学家阿拉果生前对我说,许多在思想方面极其慎重、保守的人,一受到月球的影响,就会精神兴奋,做出许多难以置信的怪事。你不相信月球对于疾病的影响吗?”
  “不相信,”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回答。
  “我也不相信,不过历史上记载的许多事实至少可以说是令人惊奇的。比如,一六九三年瘟疫流行期间,在一月二十一日月蚀那天,死的人特别多。名人培根在月蚀的时候总要晕过去,一直到天体完全显露出来才恢复知觉。国王查理六世在一三九九年犯了六次疯病,不是在新月,就是在满月。有的医生把羊角疯归入随着月相变化的疾病里。

  神经病似乎也时常受到月球的影响。米德说,有一个孩子每到月望就开始惊厥。高尔①曾经发现,身体衰弱的人每月两次精神特别兴奋,总是在新月和望月。总而言之,还有上千个昏厥症、恶性热症、梦游病的例子,似乎都证明黑夜的天体对于地球上的疾病有神秘的影响。”
  “但是怎样影响?为什么?”巴比康问。
  “为什么?”阿当回答。“说实在的,我可以用阿拉果隔了十九个世纪借用普芦塔赫的那句话回答你:‘也许根本没有这回事!’”米歇尔-阿当红极一时,凡是名人的烦恼,他一件也避免不了。搞招待会的经理想拿他来展览。巴尔宁答应给他一百万,带着他到美国各地旅行,把他当做一头奇怪的动物展览出来。米歇尔-阿当以为他是象队的向导,打发他去展览他自己。
  他虽然拒绝满足公众的好奇心,但是,至少可以说他的相片已经传遍了全世界,在照相簿上占据了一个光荣的位置:人们替他拍了各种尺寸的照片,其中有和他本人一样大的,也有象邮票一样小的。每个人都可以占有他的各种姿势的英雄模样,有头像,胸像,全身像,正面像,侧面像,斜面像,背影像,他的相片印了一百五十多万张。这倒是一个好机会,他可以象出售圣髓一样,出售自己身上的东西,不过他没有利用。假使他的头发只卖一块钱一很,他发了财以后还会留下足够的头发呢。
  说实在的,他并不讨厌他的名气。恰恰相反。他顺从公众的愿望,和全世界通信了。大家重复着他的俏皮话,那些俏皮话,特别是他没有说过的,也传出去了。他们把这些账都算在他头上,因为他们认为他在这方面是挺有才干的。
  不光是男子崇拜他,女人也是一样。只要他一时异想天开,打算“成家立业”,他能缔结多少“漂亮的婚姻”啊!特别是风干了四十年的老处女,日日夜夜地对着他的照片梦想。
  肯定他说,即使提出跟他上天的条件,他也能够找到成百的女朋友。女人在她们毫无畏惧的时候,是十分勇敢的。
  不过他无意到月球上去传宗接代,不想把一个法国人和美国人杂交的种族移植到那儿去。所以他拒绝了。

  “到上面去和夏娃的一个女儿演亚当的角色,”他说。
  谢谢!我只会遇到蛇!……”
  最后,他刚刚从他那过于频繁的胜利狂欢里怞出身来。
  就带着他的朋友们去参观哥轮比亚炮去了。他应该这样做。此外,自从他同巴比康、梅斯顿和所有那些科学家在一起生活以来,他对弹道学已经精通了。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不停地对这些正直的大炮发明家说:他们不过是一些可爱的杀人专家。在这一方面,他的笑话是层出不穷的。参观哥轮比亚炮那天,他对这尊不久就要把他发射到黑夜的天体上去的大炮赞不绝口,并且到这尊硕大无比的臼炮炮底去了一次。
  “至少这尊大炮对谁也没有害处吧,”他说,“这对大炮来说,已经相当惊人了。但是,你们那些专干烧、杀、破坏勾当的大炮,请不要对我谈起,特别是你们永远不能对我说它们也有‘一个灵魂’①,我是不会相信你们的!”
  这儿应该谈一谈梅斯顿的请求。大炮俱乐部的秘书听到巴比康和尼却尔接受了米歇尔-阿当的建议,决意参加进去,四人一起动身。有一天,他把他的请求提出来。巴比康很抱歉地拒绝了他,他让他了解,炮弹载不了这么多的乘客。大炮俱乐部秘书梅斯顿灰心失望地去找米歇尔-阿当,米歇尔-阿当劝他放弃这个念头,并且提出了几条击中要害的理由。
  “你看,梅斯顿老兄,“他对他说,“不应该把我的话当做恶意;可是说真的,咱们私底下说说,你缺腿少胳膊的,不能到月球上去!”
  “缺腿少胳膊!”勇敢的残废人叫起来了。
  “是的!正直的朋友!请你想想看,假如我们遇到了月球上的居民,你愿意给他们一个凄惨的印象,让他们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战争,让他们看看我何在怎样把我们最好的光阴用在你吃我,我吞你,你打断我的胳膊,我砸断你的腿的事情上,而这种事情竟然发生在一个可以养活一千亿人而实际上只有十二亿人的星球上吗?算。
  了,高贵的朋友,你会惹得他们下逐客令的!”
  “但是,要是你们到了那儿,摔成肉酱,”梅斯顿反驳道,、“还不是和我一样残废吗?”
  “那当然,”米歇尔)阿当回答,“但是,我们不会摔成肉酱的!”
  的确,十月十八日进行的一个试射实验就获得了非常美满的结果,使人产生最合乎情理的希望。巴比康渴望了解炮弹发射时坐力的影响,于是派人从彭萨科拉的兵工厂运来一尊三十二英寸的臼炮。人们把臼炮放在希尔斯巴勒停泊场的海岸上,这样炮弹可以落在海里,减轻下降的力量。

  这儿要实验的是出发的震动,而不是到达目的地的撞击。为了这个奇怪的实验,他们小心翼翼地准备了一颗空心炮弹。
  内壁上安装着优质钢做的弹簧网,上面绷着很厚的垫子……
  这是一个用棉花精心布置的真正的鸟巢。
  “不能在这儿找到一个位置,实在可惜!”大炮俱乐部秘书梅斯顿十分怅惆地说,因为他的个子太大,不允许他进,于这次冒险。
  这颗可爱的炮弹有一个螺丝盖子,他们先放进一只大猫,随后又放进一只属于大炮俱乐部常任秘书的松鼠,梅斯顿特别喜爱它。但是大家愿意了解这只不伯头晕的小动物对“实验旅行”有什么反应。
  臼炮里装了一百六十磅火药,炮弹放入了炮膛。开炮了。
  炮弹突然迅速地上升,庄严地画了一条抛物线,达到了差不多一千英尺的高度,接着就沿着一条优美的曲线,投到波浪里去了。
  一只小船没有浪费一点时间,立时朝它降落的地方划去:熟练的潜水夫投入海水里,用绳子系住炮弹鼻儿,炮弹很快地被吊到船上,从这两只动物被关在炮弹里直到旋开它们的监狱门时为止,还没有超过五分钟呢。
  阿当、巴比康、梅斯顿、尼却尔都在船上,他们参加实验:
  的那种关切的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刚打开炮弹、猫就窜了出来,虽然受了一点撞伤,可是仍旧生龙活虎似的,一点看不出刚从空中旅行回来的模样。但是没有看见松鼠。他们找来找去,没有一点影儿。必须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呀。
  原来是猫把它的旅伴吃了。
  梅斯顿失掉了他那只可怜的松鼠,非常悲伤,决意把它写进科学殉难史里。
  无论如何,经过这次实验,所有的踌躇、疑惧都消失了,何况巴比康的设计当然能够把炮弹造得更加完美,差不多可以完全消除坐力的影响。剩下来的就只有动身的问题两天以后:米歇尔-阿当收到了合众国总统的一封信,看样子:他对这个光荣特别感动。
  政府援引米歇尔-阿当的同胞拉法埃特侯爵①的例子,授给他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称号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