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 出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含混不清的谣言传遍了整个国家,还有稀奇古怪的议论,仿佛这个时刻就要到了,救世主临近了。耶路撒冷的男人越来越多地到犹塔斯这个很小很小的地方,聊起发生的种种迹象和奇迹。当人数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时,就把他们的声音神秘地压得低低的,谈论那个他们称为主的怪人。人们到处都愿意听到这类传闻,怀着一种畏葸的信赖相信这些话,因为对救世主的思念是迫切的,在人民中间也变得成熟了,如同一朵花要迸开花萼一样。一旦人们想到圣经中的希望时,就会念出他的名字,一种希冀欢愉的光亮便在他们的目光里燃烧起。
  那时有一个年青人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的心是虔诚的,充满着期待。他把从耶路撒冷那条路来的朝拜者请到他的家里,他们告诉他救世主的消息,每当他们谈到他和他做出的奇迹和说出的话,这个年青人便心里感到一种揪痛,因为他的渴求变得激烈和狂暴,要去亲眼看看救世主的面庞。白天和夜晚他都在梦到他,他永无休止的思念形成了救世主的成千上万副面孔,都充满善和仁慈,但他感到它们只是一幅伟大的完整的圣像前的种种不大像样的摹写罢了。他觉得他年青灵魂中的不宁和痛苦都在消退,他只允许去承受救世主散射出闪耀的光华。他还不敢离开他赖以生存的故乡和工作,到他的思念告诉他该去的地方去。
  但有一次他突然在深夜里从梦中醒来。他无法弄清是怎么回事,是他感到幸福还是感到痛苦;他只觉得,仿佛有人在远方向他召唤。他知道了,这是救世主要见他。在一片漆黑里他的决断还一直在增强,这使他不能再迟疑了,要去见主的面孔,思念的力量是如此强烈和不可征服,他立刻穿上衣服,拿起一根粗壮的出游用的手杖,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就走出沉睡中的房屋,朝着耶路撒冷的路上走去。
  皎洁的月光洒在大路上,他那匆忙的身影在月光中急奔。他的脚步加快了并几乎显得不安;仿佛是他要在这一个夜里把他一个多月的耽搁赶回来似的。一种他几乎不敢说出来的念头令他担心:可能会太迟了,他不会再找到救世主了。有时一种深深的恐惧也攫住了他,他会走错了路。但他听到了来自遥远国度的三圣王在他内心显出的奇迹,他们引导一颗明亮之星穿越黑暗。于是烦人的沉重感又远离开了他的灵魂,朝圣者匆忙的脚步在坚硬的小路上发出坚定而信心十足的响声。
  他赶了几小时的路,随之天已大亮。雾霭缓缓地消逝,深色的丘陵地带及迤逦的远山和农庄,它们在邀人前去安歇。但他没有停下来,而是毫不减慢地快步向前。太阳慢慢地升了起来,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炎热的白日,它沉重地偃卧在大地上。

  不久他的脚步缓慢下来。从他的身上落下光亮的汗滴,沉重的节庆装束开始在压迫他。他先是脱下搭在肩上,留着它,穿着破旧的行路。但不久他开始觉得这负担的沉重,他不知道该把这身衣服怎么办好。他不想抛掉它,因为他穷,没有另外的节庆时穿的衣服,于是他想到,在下一个站时把它卖掉或者抵押出去换钱。但是当一个乞丐费力地从路那边走来时,他想远方的主,就把衣服送给了这个穷人。
  有段很短的时间他走得又快了起来,可随后他的脚步重新又变得缓慢了。太阳当空,酷热非常,树的暗影在满是尘土的路上成了窄窄的一个条带。难得有一丝微风穿过干燥的中午闷热,可它却把路上粗粒状的沉重的尘土粘到汗流浃背的躯体上。他觉得这些尘土也在他那干枯的、早就在渴望饮水的嘴唇上燃烧起来。但这周围是山区,一片荒凉,看不到任何地方有清凉甘洌的水井或者一座客舍。
  有时他起了念头,他该回头或者至少在树荫下休息几个小时。但是一种一再增长的不安在继续驱使他,向目的地走去,双膝在摇摇晃晃,嘴唇渴求着清泉。
  这期间已是中午了。太阳灼热,从片云皆无的天空直射向地面,大路在出游者的便鞋下面燃烧,有如烧成液体的铁砂。他的眼睛被尘土灼得发红肿胀,脚步变得越来越摇摆不定.干燥的舌头使他无法再同经过他身边为数寥寥的游人表达虔诚的问候。力量早已耗尽了,但仿佛意志还独自在驱使他前进,还有那深深的畏惧,怕再见不到那闪烁光华的面庞,正是这面庞使他的梦想变得澄明发亮。那种认为他已接近了救世主,再有两个小时就到了圣城的可笑念头威逼得他头昏脑裂。
  他还继续把自己拖到路边的一座房子跟前。他使出最后的一点力气把出游用的多疤节的手杖向门上撞去,用于枯的几乎听不出的声音乞求开门的女人给他一杯水喝,随后他倒在门槛上昏迷过去。
  当他重新醒过时,他又觉得浑身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他在一个阴凉的小空地上的床上摊开了四肢躺了下来。身上各处都留下了一只温柔和关切的手的痕迹;他那灼热的身体用醋洗了一遍,并被细心地涂上了油膏;在他的床边还有着一个容器,就是用它恢复了他的精力。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时间,他很快从床上跳了下来,去看看太阳。太阳还高高挂在高空,正午刚刚过去,他耽误的时间不多。在这时候,那个给他开门的女人走进房中。她还年青,外貌像一个叙利亚女人;至少她的眼睛有着这个民族妇女所有的那种深色的野兽般的光泽,她的双手和耳坠表明了所有这个民族女人对装饰特有的孩子似的喜悦。当她向他表示她欢迎到她家来时,她的嘴边露出浅浅的微笑。

  他对她的好客表示热烈的感谢,但他不敢立即就说出告别的话,尽管他的心是那么厉害地逼他快点上路。他不情愿地随她进入餐室,她在这里为他准备了饭菜。她用一种表情示他坐下,随后问他的姓名和他这次旅行的目的地。不久他俩就交谈起来。她开始谈起自己,她是一个罗马军团百人长的妻子,是他把她从她的家乡劫持到这里来的,这儿的生活单调乏味,远离开她的同胞,很少有什么乐趣。今天她的丈夫整天都待在城里,因为城市总督庞迪乌斯·庇拉多注命令处死三个罪犯。她还非常热心地谈了许多诸如此类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一点没有注意他的不安和不耐烦的表情。有时她用一种特有的微笑的目光望着他,因为他是一个英俊的年青人。
  他先是对一切视而不见,他没有注意她,她的话像毫无意义的声音一样在他耳边滑过。他的整个思想越来越集中到一个念头上:他必须继续赶路,以便今天还能看到救世主。但是他漫不经心喝下去的烈酒使他的四肢乏力和沉重;随着酒足饭饱,一种懒散的舒适感也攫住了他。当衰退的意志力在饭后逼使他进行一次无力的尝试去告别时,她指了下午的令人窒息的炎热,没费多大力气就阻止了他。
  他笑着责备他如此匆忙,连很少几个小时都这么吝啬。他已经犹豫了个月,那就不应当计较这短短的一天。她一再用奇怪的微笑反复表明,只有一个人在家,就是她一个人。说这话的当儿她的目光热望地直刺向他的目光。一种罕有的心慌意乱也袭上他的心头。浓酒唤起了他那呆钝的欲念,在酷热的炙人的阳光燃烧中的血液带着一种奇怪的冲动在他的血管里跳动。这种冲动越来越不能自持。一次当她把她的脸靠近他的脸,他吮吸到她的头发散发出的诱人的芬芳时,他把她拉向自己,以狂暴的吻她。她没有抗拒……
  他忘记了他神圣的思念,只想到在他灼热的双臂中搂抱的女人,长长的闷热的夏天的后半天就是这样过去的。
  直到晚霞才又他从陶醉中唤醒。他粗鲁地,几乎是敌意地从她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因为由于一个女人的缘故而耽误了见到救世主的念头使他变得恐惧和粗野。他急急忙忙地拿起衣服,抓起手杖,带着一种沉默的离别表情离开了这座房屋,这是因为他有着一种预感,他不可以向这个女人道谢。

  他匆忙不停地直奔向耶路撒冷。夜色下垂,所有的枝干桠叶都震颤不已,像是对充满世界的模糊不清的秘密感到畏惧似的。在城市前方遥远的地方有几朵浓云,它们在晚霞中开始慢慢燃烧起来。当他从天空中看到这种刺眼的迹象时,他的心为一种突然的和无法理解的恐惧而忐忑不安起来。
  他不声不响地走完了剩下的路,目的地就在眼前。但他总是在想,他没有忠于他的使命,只顾瞬间的婬乐,他心中郁闷的沉重感,就是在他看到了圣城的明亮的城墙,闪耀的塔楼以及庙宇的耀眼的尖顶,也没有轻松下来。
  只有一次他停下了脚步。靠近城市,在一座低矮的小丘上,他到了巨大的人群,他们摩肩接踵,熙往攘来,人声鼎沸,他从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到。他看到在人群中间矗立着三个十字架,它们漆黑地醒目地在天空显露出来,云层泛起一片明亮的红霞,好像是整个世界被浇注了耀眼的火焰,被浸在这种咄咄逼人的烈火之中似的。士兵的锃亮闪耀的长矛在熊熊燃烧,它们像似沾满鲜血……
  一个人从空无一人的路上朝这里走来,他的脚步慌乱,不知所措。他问这个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可随之他大吃一惊,因为这个抬起头来的陌生人脸上是那样的骇怕得扭曲开来僵死一般,就像突然受到了一记打击似的,还在问话人镇静过来之前,那个人就气急败坏地狂奔起来,像是有精灵在追赶他似的。他奇怪地朝他喊去,陌生人没有转过头来,而是不停地跑,不停地跑,但这个朝圣者觉得,他像似认出了那是克里约特的一个名叫犹大·沙里奥特注的人。可他不懂他怎么是那么一副奇怪的表情。
  他同样问下一个路过的人。这个人急匆匆的,只是说,那是庞迪乌斯·庇拉多判决的三个罪犯被钉上了十字架。还在他想继续问他时,他已经走远了。
  他独自继续朝耶路撒冷走去。他又一次向小丘抛去一瞥,那儿像被鲜血所笼罩一样,他朝三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望去。先是右边的,左边的,最后才看到中间的那个。但是他无法再认清他的脸。
  他漫不经心地从旁边走过,向城市迸发,去看救世主的面孔……
  高中甫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