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宠物公墓 - 第一部 宠物公墓 第12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路易斯开着车转弯驶进校园时第一个注意到的是交通的拥挤不堪。小汽车挤在一起,自行车拥在一块,还有许多跑步的人。他不得不快速刹车以免撞上两个从达恩大厅方向跑过来的人。路易斯刹得太急,安全带紧勒了他的肩膀一下。他按了按喇叭。路易斯一直对这些在路上跑步的人感到很生气,骑自行车的人也让人烦,这些人一到了路上就没了责任心似的,反正他们是在锻炼嘛。有一个人头也没回向路易斯做了个手势,路易斯叹了口气,继续开车了。
  接着路易斯又注意到校医院的救护车从停车场开了出去。这使路易斯感到有些不快和吃惊。校医院的装备几乎可以诊治各种需短期治疗的疾病或情况,有三个设备齐全的检查治疗室,两个住院病房,每个病房里有15张病床。但没有手术室或类似手术室的地方。万一有重病或严重情况,就得用救护车把伤员或重病人送到东缅因州医疗中心去。路易斯第一次来学校,助理医师史蒂夫领他参观学校医疗设施时,曾给他看过两年来令人骄傲的使用救护车的记录,只有38次……要是考虑一下这个校区里就有一万多学生,而全校学生几乎有近二万,这个记录还是不错的。
  而现在路易斯到了学校,就在他真正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学校的救护车开出去了。这意味着什么呢?路易斯把车停在停车场里一个新写的克利德医生停车处的牌子下,然后匆匆走进医院。他先找到了查尔顿小姐,她已经快50岁了,头发已经发灰,但动作温柔灵活。她正给一个穿着牛仔裤的女孩量体温。路易斯发现女孩不久前被太阳灼晒过,皮肤正在脱落呢。
  “早上好,查尔顿。”路易斯说,“救护车去哪儿啦?”
  “噢,我们这儿发生了一场车祸,没事。”查尔顿边把温度计从学生嘴里拿出来,边说,“史蒂夫今天早上7点来时,看到一辆车的前轮和发动机下一团糟,汽车冷却器掉了,人们把它拉走了。”“好吧。”路易斯有点放松了,至少不用出诊,这是他最怕的。“那救护车什么时候能回来?”查尔顿大笑着说:“你不知道我们学校的合用汽车会吧,这车怎么也要到12月15日左右浑身披着圣诞彩带回来了。”查尔顿扫了学生一眼说:“你有点发烧,比正常体温高半度,吃两片阿司匹林,别去酒吧和出去瞎逛就行了。”
  女孩下了检查台,很快地打量了路易斯一眼,走了出去。
  查尔顿边用力甩着温度计边语气尖刻地说:“这就是我们新学期里的第一位病人。”
  “你好像对她不高兴啊。”
  “我知道这种病人,噢,我们还有别的类型的病人——那些想带着骨伤和肌腔炎和别的什么病上场比赛的运动员,他们只是不想坐板凳,甚至不管以后会对他们的生涯带来多大的危险。还有刚才的那种有点发烧的小姐——”查尔顿头向窗户那边一偏示意,路易斯看到刚才在诊治室里的那个女孩正向宿舍区走去。在诊室里女孩给人一种身体不舒服的感觉,而现在她正扭动屁股,轻快地走着,引人注目。
  查尔顿把温度计插进消毒盒里说:“你会经常看到这些校园疑难病的。今年我们得给她看好几次病呢,尤其是在各种初试之前,她会来得更勤。而期末考试前她会说她肯定得了单耳炎或是肺炎,支气管炎是最后一招。这样她可以逃掉四五个考试——这些考试的老师都是诡计多端的,这是那些学生的说法。然后她就可以参加比较容易的补考了。学生们要是知道考试采取客观题型而不是写论文的话,他们的病通常会更严重。”

  “老天,我们今天早上可够愤世嫉俗的了。”路易斯说。事实上,他有点始料不及。
  查尔顿向他使了个眼色说:“我根本不把这放在心上,医生,你也应该不必介意。”路易斯咧嘴笑了,问:“史蒂夫在哪儿呢?”“在你的办公室里从蓝十字会寄来的一大堆没用的废纸堆里分信。回复信件呢。”
  路易斯走向办公室,虽然查尔顿那愤世嫉俗的声音还在耳边萦绕,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些轻装上阵的感觉了。
  后来,当路易斯敢于回忆的时候,他回想起来那天的噩梦是真正始于上午10点左右,人们把那个将要死了的孩子——维克多·帕斯科抬进医务室的时候。在那之前,一切都很宁静。路易斯上班后半个小时即9点时,来了两个值9点到下午3点班的自愿女护士。路易斯给了她们每人一个面包围和一杯咖啡,跟她们谈了大约15分钟,告诉她们哪些工作是该做的,哪些不该做。然后查尔顿进来把她们带走了,路易斯听到她在办公室外问:“你俩对大便和呕吐物不过敏吧?在这儿你们会看到很多这些东西的。”
  “噢,老天!”路易斯低声说,边用手遮住了眼睛,不过他又笑了。查尔顿这样尖刻的老小孩的话不足为信的。
  路易斯开始填写蓝十字会寄来的各种长长的表格,上面全是详细的医药和医疗器械名称,路易斯想起史蒂夫说的:每年都是这些东西。路易斯,你为什么不写上全套心脏移植设备,约值800万美金呢?那可会让他们大吃一惊的!路易斯正全神贯注地想着,微微觉得一杯咖啡下肚挺舒服的。突然史蒂夫的尖叫声从门厅的候诊室方向传了过来:“路易斯!喂,路易斯!快来!这儿一团糟啊!”
  史蒂夫那近乎惊慌失措的声音使路易斯直挺挺地从椅子中站起来,迅速跑了出去。接着他听到一声又尖又细的叫声,然后是一声刺耳的关门声,接着听到查尔顿说:“别叫了,要不就出去!别叫了!”路易斯冲进候诊室,第一印像就是血,到处都是血。一个护士正在抽泣,另一个面色苍白,正把握成拳头的手放在嘴里,拉得嘴角歪斜,像变了形的露齿笑。史蒂夫正跪在地上,试着按住地板上孩子不断扭动的头。他抬起头看着路易斯,睁大的眼睛里满含着恐惧,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人们在学生医疗中心的玻璃门外越聚越多,向里面窥视着。路易斯脑子里幻想出一幅不正常的图像:好像一个不到6岁的孩子在早上和快去上班的妈妈一起在看电视似的。他环顾四周,看到窗户外边也站满了人。他没办法去遮住门,但是窗户还是——
  他向刚才尖叫的那个护士厉声说道:“拉上窗帘。”那个护士没立刻去做,查尔顿一拍她的器械盒:“快去,女士!”
  护士像上了发条似地动起来,一会儿绿色的窗帘全拉上了。查尔顿和史蒂夫本能地在躺在地板上的男孩和门之间挪动着,尽量不让门外的人看到里面。查尔顿问:“医生,要担架吗?要是需要就弄一个来。”路易斯蹲在史蒂夫旁边说:“我还没来得及看看他的情况呢。”查尔顿对刚才拉窗帘的护士说:“过来。”那个女孩又露出那种嘴角歪斜的痛苦样,她看着查尔顿,低声说:“噢,哎呀!”

  查尔顿猛地一拉女孩,让她赶快帮忙,说:“对,看起来让人觉得可怕,但得赶快过来。”
  路易斯俯身检查他来缅因大学后见到的第一个病人。这是个大约20岁左右的年轻人,路易斯只花了三秒钟就做出了诊断:年轻人就要死了。他的头有一半被压碎了,脖子已经折断了,一支锁骨从肿大的扭曲了的右肩膀中戳出来。一种黄色的似脓般的液体从他的头部慢慢地流出来,流到地毯上。路易斯能看到年轻人的灰白色的大脑,透过一块碎了的头骨还在搏动,就像透过碎了的玻璃一样能看到里面。头部裂口大约有5厘米宽,要是他的头里面有个婴儿的话,婴儿都可以从裂口中生出来了,就像宙斯从他的额头生出他的孩子一样。而这个年轻人仍然活着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路易斯脑中突然响起了乍得的话:有时你他妈的都能感觉到它。接着是他妈妈的声音:死亡就是死亡。路易斯有种疯狂的想大笑的感觉。好吧,死亡就是死亡。好家伙,这是确定无疑的了。
  “快叫救护车,”路易斯向史蒂夫急促地喊道,“我们——”
  “路易斯,救护车已经——”
  “噢,上帝啊!”路易斯拍着自己的前额,想起早上见到救护车已经出去了,他看着查尔顿问:“查尔顿,遇到这种情况你们怎么做?没救护车,是叫校园保卫处的警车还是叫州紧急救护中心的救护车呢?”
  查尔顿看上去惊慌失措,神情沮丧——路易斯想,这在她身上可很少见。但是她回答的声音依然镇静自若:“医生,我不知道。在我到校医务室工作以来,我们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路易斯尽快想了一下,说:“叫校警。我们来不及叫紧急救护中心派他们的救护车来了。他们可以用消防车送他到班格去。至少消防车也有警笛和信号灯。快去,查尔顿。”
  查尔顿出去了,路易斯没看到也没时间理解她眼中那深深的同情。不管他们做些什么,这个年轻人就要死了。即便是当他被抬进来时,学校里的救护车就停在外面,发动机已经开动了,这个年轻人还是会死掉的。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将死的人动起来了。他的眼睛动了动,睁开了。眼睛是蓝色的,虹膜边上全是血。这双眼睛茫然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什么也没看见。他试图动一下头,路易斯用力地按住他不让他动,因为路易斯想的是年轻人那折断了的脖子,头外伤可能会带来极大的疼痛。
  他那头上的洞,噢,上帝啊,他那头上的洞。
  路易斯问史蒂夫:“他怎么弄成这样的?”话刚出口,他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问这个问题太愚蠢太没意义了,这是个旁观者问的问题。但是年轻人头上的洞使他感到自己也就是个旁观者,因为谁都无能为力。路易斯接着问:“是警察送他来的吗?”
  “是几个学生用毛毯包着送来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史蒂夫回答。路易斯马上想到可能发生了什么,这也是他的责任。他说:“快去把他们找来,带他们到另一扇门那儿,我要他们随叫随到,但不希望再让他们看到这些可怕的情景了。”
  仿佛离开这里会使史蒂夫放松似的,他站起来向门口走去,门一打开,传进来一片激动的、好奇的和迷惑不解的对话声。路易斯也听到了警车的鸣笛,校警马上就要来了。路易斯觉得难过,但也有些松了口气。

  将死的年轻人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他试图说话。路易斯能听出一些音节,但听不出来他在说什么。路易斯俯身说:“小伙子,你会好的。”心里却想着妻子和女儿,胃里一阵难受。他赶紧用手捂住嘴,抑制住自己。
  年轻人说:“卡,嘎——”
  路易斯环顾四周,发现一时只有自己和年轻人待在一起。隐隐约约地他能听到查尔顿在对护士喊叫着说担架在第二储藏室。路易斯怀疑她们能否找到储藏室,毕竟这是她们第一天上班。她们倒是很了解各种药品。在年轻人的头部附近的绿色地毯已经渗透了像泥一样的紫色血污,年轻人的脑液已经不再向外流了。
  年轻人嗓音嘶哑地说:“在宠物公墓。”然后他开始张嘴笑起来。那笑就跟拉窗帘的护士的笑差不多。
  路易斯低头看着他,开始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接着觉得自己一定是产生了幻觉。年轻人发出些声音,我自己下意识地把它们和我的经历中相似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了。但是一会儿后他意识到自己并没产生幻觉。他心头一阵恐惧,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但他还是不能相信。是的,这些话就在地毯上年轻人的带血的嘴上,也就在路易斯的耳畔,但只不过意味着这是一种能看到、能听到的幻觉罢了。
  路易斯低声问:“你说什么?”
  这一次,年轻人瞪着茫然的、带血的眼睛,像会说话的鹦鹉或八哥一样,清楚无误地说:“那不是个真正的墓地。”
  路易斯顿时觉得惊恐异常,他双手捂胸,心里发紧。这感觉使他觉得自己越变越小,直想拔脚溜走。他不是个信教的人,也不相信任何迷信,但不管怎样,他对这事却毫无准备。
  路易斯尽量克制着想跑的感觉,强迫自己俯身离年轻人更近了些,第二次问:“你说什么?”
  糟糕的是,年轻人依然露出那邪恶的笑,低声说:“路易斯,男人心肠像比石头更硬,一个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听到自己的名字,路易斯吃了一惊,噢,上帝!他叫了我的名字——路易斯。
  路易斯声音微弱颤抖地问:“你是谁?你是谁?”
  “茵章带来我的鱼。”
  “你怎么知道我的——”
  “避开,我们。知道——”
  “你”
  “卡。”年轻人说,路易斯此时都能闻到年轻人死亡的味道了,这死亡存在于他的呼吸、内伤、断续的话语和他的失败及灾难中。
  一种疯狂的念头出现在路易斯的脑海里,他说:“什么?”
  “嘎——”
  穿着红色运动短裤的年轻人开始浑身抖动,突然好像他的每块肌肉都凝住了似的,他的眼睛失去了那种茫然的神色,盯住了路易斯的眼睛。然后一切都结束了。年轻人死了。
  路易斯向后一坐,隐约感觉自己的衣服全被汗水湿透了。眼前仿佛有个翅膀在轻轻扇动,一片黑暗,世界好像开始引退。意识到自己要晕倒,路易斯半转过身,将头靠在膝上,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的指甲用力掐自己的齿龈,几乎要掐出血了。过了一会儿,世界又清晰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