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灿烂千阳 - 第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完医生坐公共汽车回家的路上,玛丽雅姆碰到一件极为奇怪的事情。无论她望向何处,无论她看着的是单调的灰色水泥公寓,还是铁皮屋顶的、前面完全敞开的商店,抑或污水横流的沟渠,她都看到一片鲜艳的五颜六色。仿佛有一道彩虹溶进了她的双眼。
  拉希德戴着手套,十指轻轻敲动,哼着小曲。每当公共汽车驶过路面的坑洼,猛地向前冲去,他就会伸手护住她的腹部。
  “叫察尔迈伊怎么样?”他说,“这是一个很棒的普什图人名字。”
  “如果是个女孩呢?”玛丽雅姆说。
  “我想是个男孩。是的。是个男孩。”
  公共汽车里面的人在交头接耳。有些乘客在指着某些东西,其他乘客从座位上侧身去看。
  “快看,”拉希德说,用指节敲着玻璃窗。他在微笑,“那边。看到了吗?”
  玛丽雅姆看到马路上的行人纷纷停了下来。在交通灯之下,人们的脸庞从轿车的车窗中露出来,转向上方,迎着那一片飘落的柔软。玛丽雅姆心想,这个季节的第一场雪怎能如此迷人呢?是因为它让人有机会看到一些依然洁白无瑕、未受糟蹋的东西吗?抑或是它让人在积雪被践踏、变黑之前,能够感受到新季节稍纵即逝的优雅,感受到一个全新的开始?
  “如果是女孩的话,”拉希德说,“尽管其实是个男的,但,如果是个女孩的话,那么你想给她起什么名字都可以。”
  第二天早晨,玛丽雅姆被锯子和铁锤的声音吵醒。她裹上披肩,走进雪花飞舞的院子。昨晚的鹅毛大雪已经停了。这时只有零散的细小雪花飘落在她脸庞上。空气很沉闷,弥漫着木炭燃烧的味道。喀布尔银装素裹,寂静无声,几缕零落的炊烟袅袅升起。
  她发现拉希德在工具房里面,将铁钉敲进一块木板。他看到她,把嘴角叼着的一枚铁钉拿下。
  “本来是想给你一个惊喜的。他到时会需要一张婴儿床。我本来想做好再给你看。”

  玛丽雅姆希望他别这样,板上钉钉地认为肚子里的胎儿是个男婴。怀上了孩子虽然让她很高兴,但他的期望却令她不堪重负。昨天,拉希德跑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拿着一件男孩穿的羊皮冬大衣,大衣里面缝着柔软的绵羊皮,衣袖上还有用很好的红色、黄色丝线绣成的图案。
  拉希德举起一块狭窄的长木板。他一边把它从中间锯开,一边说有点担心楼梯。“等他大到能爬楼梯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对楼梯进行改建的。”炉子也让他担心,他说。餐刀和叉子必须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你必须小心再小心。男孩子都是捣蛋鬼。”
  玛丽雅姆拉紧了身上的披肩,以抵御彻骨的寒冷。
  隔日早上,拉希德说他打算请几个朋友过来吃顿晚饭,庆祝一下。玛丽雅姆一整个早上都在洗小扁豆和淘米。她切开茄子,准备做凉拌茄子;还做了韭菜牛肉饼。她拖了地板,拍打了窗帘,不顾外面的大雪又开始落下,打开窗让房间透气。她沿着客厅的墙边,摆放了一些床垫和坐垫,在桌子上摆了几碗糖果和烤杏仁。
  傍晚时分,第一个客人还没到的时候,她就到自己的房间去了。她躺在床上,听着楼下的欢呼声、笑声和嬉闹声越来越响。她的双手总是忍不住抚摸着腹部。她想着肚子里生长的胎儿,幸福像开门板的风那样冲进她的心房。泪水涌上她的眼眸。
  玛丽雅姆想起了她那段六百五十公里的客车之旅,和拉希德在一起,自西方的赫拉特,临近和伊朗交界的国境线的地方,来到东边的喀布尔。他们沿途经过一些小城镇和大城市,一座又一座的小村落彼此相连,此起彼伏地出现。而如今,她在这里,越过那些岩石和贫瘠的山脉,拥有属于她自己的家,属于她自己的丈夫,向着一个宝贵的终点站出发:成为母亲。想到这个婴儿,她的婴儿,他们的婴儿,她快乐得无法形容。知道自己对它的爱已经使她有生以来拥有过的任何东西相形失色,知道她再也不需要玩那卵石游戏了,她光荣得容光焕发。

  楼下,有人在调试风琴。接着又传来调试皮鼓的拍打声。有人清了清喉咙。接着是口哨声、掌声、欢呼声和歌声。
  玛丽雅姆轻轻抚摸着柔软的腹部。最多像一个指甲那么大,医生说。
  “我要当妈妈了。”她说。接着她自顾自地笑了起来,一次又一次地说着这句话,快乐地品味着这几个字。
  每当玛丽雅姆想到这个孩子,她的心就会膨胀起来。它膨胀,再膨胀,直到她生命中所有的失落,所有的悲哀,所有的孤独,所有的自责统统都消失无踪。这就是真主让她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的原因。现在她知道这个原因了。她记得法苏拉赫毛拉曾经教给她一句《古兰经》的诗句:真主既在东边,也在西边,无论转向何方,你们都能领略到真主的旨意……她铺好祷告用的毛毯,做起晚祷。完了之后,她双手在面前合十,恳求真主别让这好运从她身边溜走。
  去洗土耳其浴是拉希德出的主意。玛丽雅姆从未去过公共浴室,但他说没有什么比从浴室中走出来、吸入第一口冷空气、感受着热气从皮肤升起更爽的事情了。
  玛丽雅姆在女性浴室里面,几个身形在她身边的蒸汽中走来走去,她不是瞥见一个屁股,就是看到一个肩膀的轮廓。女孩子的尖叫声,老太婆的哼哼声,还有洗澡水流动的声音在墙壁之间回荡着;这些女人就在这片声音之中擦着后背,用香皂洗着头发。玛丽雅姆独自坐在偏僻的角落,用一块浮石擦洗自己的脚跟,一道水帘将她和过往的身形隔开。
  然后她看到了鲜血,开始尖叫起来。
  这时她听到了脚步踩踏在潮湿的卵石上的啪啪声。几张脸庞探过水帘来看她。几个人啧啧有声。

  那天夜里,深夜时分,法丽芭躺在床上告诉她的丈夫,说她听到了喊叫声,赶忙跑过去,发现拉希德的老婆缩在一角,抱着自己的膝盖,脚下是一滩鲜血。
  “那个可怜的女孩颤抖得很厉害,哈基姆,人们都能听到她的牙齿相互撞击的声音。”
  法丽芭说,当玛丽雅姆看到她的时候,她以苦苦哀求的语气,尖着声音不断地问:这是正常的,对吧?对吧?这是正常的吧?
  再一次和拉希德坐公共汽车。再一次雪花飞舞。这一次雪下得很大。它在人行道上,在屋顶上累积起来,在枝叶蔓生的树木上迭成一堆堆。玛丽雅姆看到商人把雪从商店门前铲开。一群男孩追逐着一只黑色的狗。他们使劲地朝这辆公共汽车挥舞手臂。玛丽雅姆侧眼去看拉希德。他的双眼紧闭。他没有在哼曲子。玛丽雅姆把头靠在椅背上,也闭上了双眼。她想脱掉那双冰冷的袜子,想脱掉那刺痛她皮肤的湿透了的毛衣。她想离开这辆公共汽车。
  回家之后,她躺在沙发上,拉希德给她盖上被子,但是他的动作很生硬,敷衍了事。
  “这他妈算什么狗屁回答啊?”他又说,“那是毛拉才会说的话。我既然付了诊疗费,就希望医生给一个更好的回答,而不是说什么‘真主的意愿’。”
  玛丽雅姆在被子下面屈起双膝,说他应该休息一下。
  “真主的意愿。”他慢慢地说。
  他一整天都坐在他的房间里面吸烟。
  玛丽雅姆躺在沙发上,双手塞在膝盖之下,看着窗外的雪花旋转着、飞舞着。她想起了娜娜曾经对她说过,每一片雪花都是人世间某个悲哀的女人叹出的一口气。她还说所有这些叹息飘到天上,聚成了云层,然后变成细小的雪花,寂静地飘落在地面的人们身上。
  雪花让人想起像我们这样的女人要承受多少苦难,她当时说,我们多么安静地忍受一切降临在我们身上的灾难。
或许您还会喜欢: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