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藏书房女尸之谜 - 第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两天后,梅尔切特上校和哈珀警监隔着前者的大桌子相视而坐。哈珀来马奇,本哈姆的目的是交换情况。
  梅尔切特情绪低落地说:“好啦,我们知道我们的进展—或者说没有进展!”“说没有进展更合适,长官。”
  “我们要考虑两起死亡,”梅尔切特说,“两起谋杀。鲁比?基思和帕梅拉?里夫斯。可怜的孩子,没多少东西能验明她的身份,但足够了。她的父亲已证实那只没有烧毁的鞋是她的,还有这颗女童子军制服上的纽扣。这家伙是个恶魔,警监。”
  哈珀警监轻声说:“您说得对,长官。”
  “让我稍感安慰的是车被点燃前她无疑已经死了。这可以从她被扔在车座上躺着的样子推断出来。可怜的孩子,可能是被击中头部。”
  “也可能是被勒死的。”哈珀说。
  梅尔切特紧盯着他。
  “你这样看吗?”
  “喏,长官,有类似的谋杀案。”
  “我知道。我已见过那女孩的双亲——她的母亲都快疯了。这件事太令人痛苦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两起谋杀有联系吗?”
  “我认为肯定有。”
  “我也这么看。”
  警监陈述他的观点:“帕梅拉?里夫斯参加了在戴思伯里丘陵举行的女童于军集会。她的同伴说她的表现一切正常,她很愉快。之后她没有和三个同伴乘公共车返回梅德切斯特。她对她们说她要经戴恩茅斯去伍尔沃思,然后从那乘车回家。从丘陵地到戴恩茅斯的公路绕内地一大国。帕梅拉?里夫斯走的是一条捷径、需要穿过两处空旷地,一条羊肠小道和小路,然后就到了戴恩茅斯尊皇饭店附近。这条小路实际上经过饭店的西面。因此她有可能无意中听到或看到了什么——有关鲁比?基恩的事——因而对凶手造成威胁——比方说,她听到凶手安排约鲁比?基恩在那天晚上十一点钟见面。
  他发觉被这个女学生听到了而不得不杀人灭口。”
  梅尔切特上校说:“哈珀,你是说杀害鲁比?基恩是有预谋的——不是偶然的。”
  哈珀警监表示同意。
  “我相信是这样,长官。虽然看上去像另一回事—像是突发暴力,一时的冲动或嫉妒——但是现在我觉得情况并不是这样。不然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里夫斯家孩子的死因。
  如果她看见了案发事实,那就是夜里很晚的时候,大约晚上十一点左右。这个时候她还在尊皇饭店干什么?九点钟她还没有回家时,她的父母已经开始担心了。”
  “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她去戴恩茅斯见一个她父母和朋友都不认识的人,而她的死和另一起凶杀毫无关系。”
  “不,长官,我不认为如此。你想想那位马普尔老小姐立刻指出这两起案件有关联。
  她马上就问车里的尸体是否就是那个失踪的女童。她确实是个非常精明的老妇人。瞧,这些老妇人有时候非常敏锐,能抓住要害。”
  “这样的事马普尔小姐已做过不止一次了。”梅尔切特上校干巴巴地说。
  “此外,还有那辆车,长官。我看她的死一定和尊皇饭店有关。那是乔治?巴特利特先生的车。”
  两人再次相互看了一眼。梅尔切特说:“乔治?巴特利特?有可能:你怎么看?”

  哈珀条理分明地开始陈述他的看法。
  “人们最后看见鲁比?基恩时,她和乔治?巴特利特在一起。他说她去了她的房间(从屋里她换下的衣服可以证明)。那么她有没有可能换完衣服后和他一道出去了?他们是不是有约在先——比如说,在晚饭前谈好的,而帕梅拉?里夫斯碰巧听到了?”
  梅尔切特说:“他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报案说他的车不见了,当时他说的非常含糊不清、假装记不起最后看见他的车的确切时间。”
  “这有可能是耍滑头,长官。依我看,他要不是—一个假装糊涂的聪明人,要不就是一个大笨蛋。”
  梅尔切特说:“我们需要的是动机。而他没有杀害鲁比?基恩的任何动机。”
  “是啊—一一我们总是在这里卡壳。动机。据说所有来自布里克思韦尔豪华舞厅的报告也没有发现什么情况?”
  “正是!鲁比?基恩没有特别的男朋友。斯莱克已经作了彻底的调查——说句公道话,很彻底。”
  “是的,长官。确实很彻底。”
  “如果有可找的东西,他早就翻出来啦。可是那里什么也没有。他有一份与她往来最频繁的舞伴的名单一一都审查过,没有问题。都是些没有恶意的小伙子,并且都能够拿出那天晚上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
  “啊,”哈珀警监说,“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这正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
  梅尔切特目光犀利地看着他。“是吗?这方面的调查已交给你了。”
  “是的.长官。已经调查了——一非常彻底。我们还请求了伦敦方面的协助。”
  “结果怎么样?”
  “康韦?杰弗逊先生或许认为加斯文尔先生和小杰弗逊夫人很富有,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两个手头非常拮据!”
  “真的?”
  “是的,长官。康韦?杰弗逊先生说的不假,他儿女结婚时他给了他们不少钱。但那是十年以前的事。小杰弗逊先生自以为擅长投资。实际上他并没有进行过任何风险大的投资,而且他运气不佳,不止一次判断失误。他的财产一直在减少。我敢说那个寡妇量人为出都很困难,把儿子送人一家好学校就读很不容易。”
  “难道她没有请求公公的帮助吗?”
  “没有,长官。就我所知,她和他住在一起,因而不用负担家庭开支。”
  “而他的身体很糟,人们认为他恐怕活不了多久?”
  “是这样,长官。现在说马克?加斯克尔先生。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赌棍。很快就把他妻子留下的钱挥霍殆尽。他目前的处境极为窘困。他急需要钱——而且是一大笔钱。”
  “我不喜欢这家伙的长相,”梅尔切特上校说,“属于放荡的那类——是不是?而且他确实有动机。两万五千英镑意味着必须除掉那个女孩。没错,这确实是个动机。”
  “他们两人都有动机。”
  “我没有指杰弗逊夫人。”
  “我知道你指的不是她,长官。不管怎样,他俩都有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事实是他们不可能做到。”
  “你有他俩那天晚上活动的详细情况吗?”
  “有。先说加斯克尔先生,他和岳父及杰弗逊夫人一起吃晚饭,然后一块儿喝咖啡,这时鲁比?基恩来了。然后他说他要写信,就走开了。实际上他开车在饭店前面兜了一圈。他坦率地告诉我他无法整晚打桥牌。老头儿对桥牌太着迷。所以他说写信只是个借口。鲁比?基恩一直和其他人在一起。马克?加斯克尔回来时,她正在和雷蒙德跳舞。

  跳完舞后她和他们一起喝了点饮料,然后和小巴特利特走了。加斯克尔和其他人开始分拨玩牌。当时是差二十分钟十一点——午夜后他才离开牌桌。这一点很肯定,长官。
  每个人都这样说:他的家人、服务员,所有的人。因此,不可能是他。杰弗逊夫人也有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她也没有离开过牌桌。所以可以排除他们,排除他们两个。”
  梅尔切特上校向后仰身,他拿着裁纸刀敲打着桌面。
  哈珀警监说:“也就是说,假如那女孩是午夜前被害的话。”
  “海多克是这样说的。他是这方面的专家,经验丰富。他说是就是。”
  “也许有别的原因——健康、生理特异或者别的什么。”
  “我跟他说。”梅尔切特看了一眼下表,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他说:“现在海多克应该在家。假设那女孩是午夜前被害的?”
  哈珀说:“那么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午夜后还有人进进出出。假设加斯克尔叫那女孩到外面某个地方和他见面——比如说在十二点二十分钟。他溜出去一会儿。勒死她,再回来,等晚些时候再处理尸体——比如在清晨。”
  梅尔切特说:“用车载上她跑到三十多英里外的班特里家的藏书室?算了,这不可能。”
  “是的,这不可能。”警监立刻承认。
  这时电话铃响了。梅尔切特拿起听筒。
  “喂,海多克,是你吗?鲁比?基恩。她有没有可能是在午夜后被害的?”
  “我说过她是在十点和午夜之间被害的。”
  “是的,我知道,不过可以延长一点,是不是?”
  “不,不能延长。我说她是午夜前被害的,就是午夜前,不要试图窜改医学证据。”
  “是的。不过,会不会有某种生理现象?你明白我的意思。”
  “我明白你不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那个女孩很健康,一切都正常——我不会说她不正常以帮助你们找一个可怜的替死鬼兴师问罪。不要不服气,我知道你的那一套。顺便说一句,那女孩是不情愿被勒死的——也就是说,她先被用了药,强力的麻醉剂。她死于窒息,不过首先被麻醉了。”海多克挂断了电话。
  梅尔切特郁闷地说:“唉,只能如此。”
  哈珀说:“本来我以为又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起点——但是又消失了。”
  “是什么?谁?”
  “严格地说,他是你的人,长官。名叫巴兹尔?布莱克,住在戈辛顿邱宅附近。”
  “厚颜无耻的狂小子!”一想起巴兹尔。布莱克的傲慢无礼,上校的脸阴沉下来。
  “他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他好像认识鲁比?基恩。他经常在尊皇饭店吃饭一一和那个女孩跳舞。你记得当人们发现鲁比不见时乔西对雷蒙德说的话吗?‘她是不是和那个拍电影的男的在一起?’我查明她指的是布莱克。你知道,他就职于莱姆维尔制片厂。乔西这样说并没有什么依据,她只是认为鲁比很喜欢他。”

  “大有希望,哈珀,大有希望。”
  “听起来并不那么乐观,长官。巴兹尔?布莱克那天晚上在制片厂参加聚会。你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八点钟从鸡尾酒开始一直到空气浑浊得看不透,人人都喝得醺醺然。
  据盘问过他的斯莱克警督说,他大约是在午夜时分离开制片厂的。午夜时分鲁比?基恩已经死了。”
  “有人证明他说的话吗?”
  “我猜参加聚会的大多数都极为——呢——疲倦。那个一一呃——现在还在别墅的年轻女人——黛娜?李小姐——她说他说的话是实话。”
  “她的话没有一点意义:““没有,长官,可能没有。总的来说,参加聚会的其他人都证明他的话属实。只是关于时间,说法有些含糊不清。”
  “制片厂在哪里?”
  “莱姆维尔,长官。伦敦西南三十英里。”
  “哼——和到这儿的距离差不多?”
  “是的,长官。”
  梅尔切特上校揉揉鼻子。他非常不悦地说:“这样的话,似乎我们可以把他排除在外。”
  “我想是的,长官。没有证据表明他真的被鲁比?基思所吸引。实际上,”哈珀警监拘谨地咳了一声——“他好像完全迷恋于自己的年轻小姐。”
  梅尔切特说:“好吧,剩下的就是‘X’,一个不为人知的谋杀者——如此不为人知,连斯莱克也发现不了他的蛛丝马迹!或者是杰弗逊的女婿,他也许想干掉那个女孩——但是没有机会这样做。儿媳的情况同他一样。或者是乔治?巴特利特,他没有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可是不幸的是,他也没有动机。或者是年轻的布莱克,他有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而且没有动机。全说完啦!不,等等,我想我们应该考虑那个跳舞的——雷蒙德?斯塔尔。毕竟他经常和那女孩见面。”
  哈珀慢慢说:“我不信他对她有多大兴趣——不然他就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实际上,他也有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在差二十分十一点直到午夜时分,人们差不多都看见过他和不同的舞伴跳舞。我看我们无法针对他立案。”
  “实际上,”梅尔切特上校说,“我们无法针对任何人立案。”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动机,乔治?巴特利特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你和他谈过?”
  “是的,长官。他是个独生子,被他的母亲宠坏了。一年前她死时给他留下一大笔钱。他花得很快。他软弱但不邪恶。”
  “或许是精神上的。”梅尔切特满怀希望地说。
  哈珀警监点点头。他说:“你想过没有?这有可能解释整个案情。”
  “你的意思是,精神病罪犯?”
  “是的,长官。有的家伙专干勒死年轻女孩的勾当。医生对此有个很长的名称。”
  “这可以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梅尔切特说。
  “对此解释我只有一点不太喜欢。”哈珀警监说。
  “哪点?”
  “太容易了。”
  “嗯——是——也许。那么,像我开头说的,我们的进展情况怎样?”
  “没有任何进展,长官。”哈珀警监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0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