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六部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有人在按门铃,格仑利希太太按照她的新习惯出现在楼梯口上,从白漆栏杆后面向门道望下去。大门刚开开,她突然把身子向前一探,立刻又弹回来,接着一只手拿手帕掩着嘴,另一只手提着裙子,俯着一点身子,火烧火燎地跑上去……在通向三楼的楼梯上永格曼小姐正和她碰个满怀,她喘着气低声告诉了永格曼小姐几句话,伊达惊喜地回答了一句什么波兰话,那意思好像是:“我亲爱的上帝!”
  此时老布登勃洛克参议夫人正坐在风景厅里用两支大竹针织一件披肩,也许是头巾等类的物件。现在差不多是上午十一点左右。
  忽然使女从圆柱大厅走进来,敲了敲玻璃门,脚步蹒跚地递给老参议夫人一张名片。老参议夫人拿起名片来,摆弄了一下眼镜(她作活的时候总戴着眼镜),便念起来。之后她疑惑地抬头望了使女一眼,又念了一遍,又重新望着那使女。最后她和气地、却坚决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亲爱的?这代表什么,我问你?”
  名片上写着:“X.诺普公司”。但是X和诺普两字都用蓝铅笔划去了,名片只剩下“公司”
  两个字。
  “呀,参议夫人,”那个女孩子说,“来了一位先生,说的什么话我一句也听不懂……”
  “请人家进来,”老参议夫人说,因为她现在知道了,求见的是这个“公司”。使女出去了。
  一会儿玻璃门又开了,走进来一个矮壮的人,在屋内阴暗的背面站了片刻,拖长声音说了一句慕尼黑方言,意思是似乎是:“我很荣幸……”
  “您好!”老参议夫人说。“您走近来一点好吗?”同时她用手轻轻地拉着沙发垫子,把身子欠起一些来,这是因为她还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立刻站起来……“我非常冒昧……,”这位先生又用他那悦耳的唱歌似的拖长的调子回答,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向前走了两步,又重新站住,不住地用眼睛打量四周,好像是在寻找座位,也许是寻找放帽子和手杖的地方,因为他把两件东西都带进来了。那只手杖上的弯曲的兽角,差不多有一尺半长,样子像是只巨爪。
  来的人大约在四十岁左右。四肢嫌短,肥胖,穿着件棕色粗呢的敞襟外衣,微微有些凸起的肚子被一件淡花背心掩住,背心上一条金表链系着一堆珠宝饰物……驼骨、兽角、银子和珊瑚作的各种各样的小饰物。裤子的颜色灰不灰,绿不绿,裤腿很短,料子非常死板,裤脚像个圆筒似的、一点皱折也没有地罩在又短又肥的靴腰上。他的脑袋滚圆,鼻子扁阔,头发凌乱,再加上他那淡黄色的像流苏似稀疏地垂在嘴上的上须,就和海豹的脑袋差不多。和上须相反,这位客人下嘴唇和下颚之间的三角须却像刚鬃似地翘着。他的两颊肉特别多,鼓蓬蓬的,挤得眼睛成了两条淡蓝色的细缝,眼角两边有一大堆皱纹。这就使得这张肿胀的面孔看去既令人恐惧又令人感到他善良老实、没有主意。在他的小下巴颏底下,脖颈陡直地插在小白领带里面,他的气瘰脖是戴不得硬领的。总而言之,他的面孔的下半部,脖颈,后脑勺,面颊和鼻子,一切都生得软囊囊的不成形,分不清彼此的界限……由于这种过分的肿胀,他脸上的皮肤显得硬梆梆的,个别的地方,譬如说在耳槌和鼻子翅上,显出一块块的红瘢……他用一只又白又小的胖手拿着手杖,另一只拿着一顶绿色的第罗尔式的帽子,上面还带着一根羚羊须。
  老参议夫人已经把眼镜摘下来,身子却仍旧支着沙发垫,保持着半站半坐的姿势。
  “您到此有何贵干?”她客气而明确地问道。
  这时来的客人下了决心,毅然把帽子和手杖放在风琴盖上,腾出两只手来满意地揉了揉,用自己的一对淡蓝的、肿胀的小眼睛彬彬有礼地望着老参议夫人,开口说:“首先我为那张名片向您道歉,我手下一时没有别的。我的名字叫佩尔曼内德……阿罗伊斯·佩尔曼内德,从慕尼黑来。可能夫人已经从小姐嘴里听说过我的名字了……”
  这几句话他声音说得非常大,语调粗重,他那本地话听去坎坷不平,时时突然把前后音联在一起,但是从他那眯目逢着的小眼睛里却一直闪烁着亲密的光辉,仿佛在说:“其实我们很熟悉啊……”
  现在老参议夫人已经完全站起身来,而且歪着头、伸着手臂向来人走过去……“佩尔曼内德先生!是您吗?当然,我的女儿跟我们谈到过您。我知道,您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使她在慕尼黑过得更加愉快与舒适……您现在可光临我们这个城市了。”
  “可不是,您没想到吧!”佩尔曼内德先生说。在老参议夫人用了个优雅的姿势指了指身边一张靠背椅以后,他就趁势坐下来,一面用双手舒适地揉搓自己短而圆的大腿……“您说什么?”老参议夫人问道……“我说,您很奇怪吧!”佩尔曼内德回答说,这一回停止搓膝盖了。

  “好极了!”老参议夫人依然茫然不解地说,一面将两手放在膝头上,装作满足的样子向后靠去。但是这一点被佩尔曼内德先生注意到了,他向前俯着身躯,用手在空中划了个圈子……天知道他干嘛这么做……,费尽力气想把话说明白:“夫人没有料到吗?”
  “是的,是的,亲爱的佩尔曼内德先生,确实是这样!”老参议夫人回答说,她为自己居然能听懂一句话而感到高兴。谈话又中断了。为了不使沉默继续下去,佩尔曼内德先生喘了一口气,又用他的土话说了一句:“真不赖。”
  “啊……您能再说一遍吗?”老参议夫人问道,她的明亮的眼睛向一边侧过去……“真不赖!”这回佩尔曼内德先生扯开了嗓门粗声粗气地重复了一遍。
  “是的,”老参议夫人附和着他说;这样,谈话又停顿了。
  “亲爱的先生,请问,”过了一会儿她说,“您这次到本城有何贵干?从慕尼黑到这儿路程实在不近……”
  “买卖儿上的事,夫人,”佩尔曼内德先生说,一面又把他的短手在空中挥舞了一下,“跟瓦尔克米勒酿酒厂办一件小买卖!”
  “噢,对啦,您是经营忽布生意的,亲爱的佩尔曼内德先生!诺普公司,对不对?请您相信我的话,我的儿子经常谈起您的公司。他对你们十分钦佩,”老参议夫人恭维他说。但是佩尔曼内德先生却不听她的恭维:“没有什么。不要提这个了。啊,喏,主要的是,我早就有这个心愿,要来拜望您,并且再和格仑利希太太会一会面!至于路程远近我根本不在乎。”
  “谢谢您的好意,”老参议夫人亲热地说,又把手伸给他,尽量向外翻着手掌。“我马上叫人去通知我女儿去!”她加添道,站起身来,向悬在玻璃门旁边的绣花的拉铃带子走来。
  “呀,天老爷,我真是太高兴!”佩尔曼内德先生喊起来,连身子带坐椅一同向门那边转过去。
  老参议夫人吩咐使女说:“请格仑利希太太到下边来,亲爱的。”
  接着她走回沙发这边,佩尔曼内德先生这时又连同椅子一齐转回来。
  “我真是高兴极了……”他漫无目地的说着家乡话,眼睛却在不住地打量着地毯、书桌上摆的色佛尔瓷的墨水壶和室内的家具。以后他又连着重复几次他那口头语:“真不赖……真不赖!”他不停地搓膝盖,连续地叹气。一直到格仑利希太太露面以前,他差不多一直在继续自己的这些动作。
  她无疑已经打扮了一下,换上一件浅颜色的罩衫,梳了梳头发。她的面庞比平时更加美丽动人。
  她不断用舌尖涂润两边口角……她刚走进门,佩尔曼内德先生一下子跳起来向她走去,热情溢于言表。他浑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都运动了起来。他抓住她的两只手,摇撼着喊道:“啊,格仑利希太太!啊,上帝赐福给你!啊,这一向过得好吗?忙些什么啊?嗳呀,天爷爷,我真高兴死了!还有时间想起慕尼黑城和我们那地方的山么?咱们那次可玩得痛快啊,是不是?!天爷爷,咱们又在一起啦!那时谁想得到……”
  冬妮也非常兴奋地向他问好,随手拉过来一张椅子,开始跟他谈起慕尼黑那一段日子来……这时谈话毫无阻碍地进行下去,老参议夫人在一旁听着,不时把同情和支持的目光投向佩尔曼内德先生,或者把他的这一句那一句话译成书面德语,每一次翻译成功了,就很满意地往沙发上一靠。
  佩尔曼内德先生必须再给安冬妮太太解释解释他到这里来的理由,然而他故意把跟酿酒厂交涉的这件“买卖儿”说成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给人一种印象,要不是因为拜访她们一家,他根本就不用来。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却很有兴趣地打听有关老参议夫人的二女儿以及她的两个儿子的事,对于克拉拉和克利斯蒂安离家一事连声表示遗憾,因为他早就有这样的想法,要认识一下家里的每一个人……他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日期在这里停留多长时间,然而当参议夫人说:“我的儿子马上就要回来吃早饭,佩尔曼内德先生,请您务必赏光跟我们一起吃吧……?”老参议夫人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立刻欣然接受,好像他正在等待着这个邀请似的。
  参议回来了。他看到早餐室里没有人,连办公服也顾不得脱,便连忙走上来,准备先吃一点点心,他显得很疲乏,心事重重……。但是他一看到这位带着大表链、穿粗呢夹克的生客和风琴上面的带羚羊须帽子,便马上重新焕发了精神。客人的名字刚一介绍……他早已不止一次听格仑利希太太说起过这个名字……他立刻瞥了他的妹妹一眼,然后使用极其热情的态度招呼起这位先生来……他并没有坐下。他们立刻走到下面中层楼去,永格曼小姐已经在那边摆好了桌子,茶炊也嘶嘶地响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地道的茶炊,是蒂布修斯夫妻俩的礼品。

  “你们这里丰富极了!”佩尔曼内德先生坐下,看了一眼桌上的冷盘,禁不住称赞说……在谈话中,他经常说出一句极不合文法的话,对此他倒是满不在乎。
  “这可不是慕尼黑的皇家啤酒,佩尔曼内德先生,但是比起我们本地酿的酒来,也还算佳酿。”参议给他斟了一杯泛着泡沫的黑啤酒,参议本人最近也非常喜欢喝这种酒。“多谢,我邻座的先生!”佩尔曼内德先生嘴里咀嚼着东西说,一点也没有注意永格曼小姐向他投来的惊讶的目光。但是他却没有对黑啤酒表现出应有的热情,老参议夫人不得不又让人拿上一瓶红酒来。这次看得出来他变得活泼起来,开始和格仑利希太太聊天。因为肚子的缘故,他不得不和桌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叉着两条腿,一只短胳臂连同肥胖的小白手顺着椅子背垂下来,生着海豹似的胡须的圆脑袋略微向一边歪着,脸上带着又厌烦又惬意的神情,细眯眯的眼睛温柔地一眨一眨地听着冬妮的谈话。
  由于他从来没有吃鱼的经验,冬妮便一边用优美的动作替他切鱼,一边把自己对生活的各种看法一股脑地对他说了起来……“噢,老天,生活里一切美好的东西这样快地流失过去,多么令人伤心啊,佩尔曼内德先生!”她这句话指的是慕尼黑的那一段日子,她把刀叉放下一会儿,神情严肃地仰望着天花板。此外她又时不时地吐出两句巴伐利亚的方言,虽然她缺乏这方面的才能,听去非常可笑……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人敲门,办公室的一个练习生拿进来一封电报。参议一边看电报,一边用手指捋着长须尖。虽然旁人看得很清楚,这封电报一下子就占去了他全部的思想,他却仍旧能够从容不迫地发问:“生意怎么样啊,佩尔曼内德先生?……”
  “好吧,”接着他马上对练习生说,这个年轻人退了出去。
  “唉呀,我邻座的先生!”佩尔曼内德先生回答说,把脸向参议这边转来,因为他的脖颈肥短僵直,所以动作异常笨拙难看。他把另一只手臂顺着椅背搭下来。“有什么话说啊,真是糟糕透顶!慕尼黑,您知道,”……他每次说他故乡的名字,发音都含混不清,大家听他说话只能连蒙带猜……“慕尼黑不是作买卖的城市……那地方每人要的是安静的生活和两升啤酒……吃饭的时候谁也不看电报,没有这种习惯。但你们这里又不一样,天爷爷!……谢谢,我再喝一杯……这酒挺有劲!我的伙友诺普黑夜白天想把买卖儿搬到纽伦堡去,因为他们那里有一处证券交易所,其他经商条件也很好……可是我不愿意离开慕尼黑……说什么也不离开!……真是见他的鬼!……您知道,我们那里竞争很凶,凶极了……基本没有什么出口生意……甚至有人打俄罗斯的主意,想把分号开到那边去,把买卖儿搞起来。”
  突然间他又急速地瞟了参议一眼,说道:“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我邻座的先生!
  买卖还算过得去!我的酒厂生意不错,尼德包尔就是那儿的经理,您知道。本来是个小买卖儿,可是我们弄到了一笔贷款拿到一笔现钱……按四分利计算的抵押贷款……把原有的厂房扩充了……现在买卖已经运作起来了,销路不错,每年都有红利,很不赖了!”佩尔曼内德先生结束了他的这一段话,谢绝了主人的雪茄和纸烟,而是吸起自己的烟斗。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长牛角烟嘴的烟斗来,在烟雾弥漫中跟参议谈起生意经来,接着话头一转,又谈到政治,谈起巴伐利亚跟普鲁士之间的关系,马克西米连国王与拿破仑皇帝……在这场谈话中从佩尔曼内德先生的嘴里不断地蹦出一些别人完全听不懂的辞句,每逢话势一停,他就用毫无道理的感叹词把时间填满,像什么:“天爷爷!”
  “真没听说过”“真不赖”之类的话……永格曼小姐常常惊讶得嘴里含着一口食物忘了咀嚼,只顾圆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来客。每次这样作的时候她都要把刀和叉笔直地竖在桌上,轻轻地来回摇摆着。这种语调还是第一次在这所房子里出现,从来没有闻见过这种刺鼻的烟草味;这种让人看着刺目的不拘形迹的举止,对于这所宅子来说也是陌生的……老参议夫人很是关心地打听了一下人少力微的福音教会在声势浩大的天主教徒中所受的迫害,因为听不懂对方的答话,只好茫然莫解地陪着笑脸。格仑利希夫人听得渐渐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但是参议的兴致却非常高,甚至请他母亲再拿出一瓶红酒来,并且邀请佩尔曼内德先生到布来登街他的家里去作客……他的妻子会非常高兴的……这位忽布商人差不多坐了三个钟头才准备告辞。他把烟斗磕干净,酒杯喝干,又叨唠了一句什么“真不赖”,这才站起身来。

  “抱歉,打扰您了,太太……上帝赐福给您,格仑利希太太……上帝赐福给您,布登勃洛克先生……”听了这种粗俗的告辞话,伊达·永格曼身不由己打了个寒战,脸色也变了……“您好,小姐……”他居然会说“您好”这个词。
  老参议夫人和他的儿子交换了个眼色……佩尔曼内德先生表示他要回到特拉夫河岸的一个小旅馆去,他在那里预定了房间……“我女儿的慕尼黑的朋友,夫妻俩离这里都很远,”老太太走到佩尔曼内德先生前边对他说,“我们一时找不到什么机会回报他们的热情招待。但是您既然已经光临到我们这个地方,而且要住一段时间,如果您肯赏光住在舍下的话……我们会感到十分荣幸的……”
  她把手伸了过去,看啊!佩尔曼内德先生爽快地握住她的手,如同刚才他答应在这里吃早饭一样,这一次又立刻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他吻过两位太太的手……他的动作实在有些滑稽……,从风景厅里取来帽子和手杖,再一次表示他马上让人把箱子送过来,他本人在四点钟办完了事以后便回到这里来。这以后参议把他送出门去。走到门口他又一次转回头来,充满感情地摇着头说:“我说这句话,请不要见怪,我邻座的先生!您的妹妹真是个人见人爱的角色!上帝赐福给您!”直到他走到很远的地方,仍然看到他在摇头。
  参议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再到楼上去看看母亲和妹妹。伊达·永格曼已经抱着被单忙前忙后地布置走廊上的一间屋子了。
  老参议夫人依旧坐在早餐桌旁,一双清亮的眼睛盯着天花板上的一个斑点,若有所思地敲着餐桌。冬妮坐在窗户旁边,抱着手臂,眼睛既不向右看,也不向左看,而是神色端庄,甚至可以说是严肃地向前凝望着。沉默笼罩着房间。
  “怎么样?”托马斯问道,他在门里边站住,拿出一支纸烟叨在嘴上……他的肩膀笑得上下颠动。
  “这个人倒还讨人喜欢,”老参议夫人说了句无关痛痒的话。
  “我也是这样的意见!”接着参议迅速转到冬妮面前,作了个滑稽但极有礼貌的姿势,好像是她在选择新郎。然而冬妮却默不作声,她只是神色严肃地向前凝视着。
  “可是我觉得他嘴里应该少些咒骂的话,汤姆,”老参议夫人有一些不赞同地说,“要是我听得不错的话,他似乎没有断过‘见他的鬼’。”
  “噢,这没有什么,母亲,他是一个直爽的人……”
  “可能他的举止还有些过于不拘形式,汤姆,你说呢?”
  “是的,正是这样。这是德国南部人的特色。”参议说,把口中的一口烟慢慢地吐在屋子里,向母亲笑了笑,顺便还偷偷看了冬妮一眼。老参议夫人一点也没有觉察到。
  “你今天和盖尔达来这里吃饭,是不是,汤姆?答应我来吧。”
  “当然了,母亲,我们非常高兴来。说实话,我还期待着这位客人的访问会给我很多快乐呢。
  你不也是这样吗?这次终于有一位不同于你那些神父牧师的客人了……”
  “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汤姆。”
  “自然罗!我要走了……顺便说一句,”他一手握着门柄说。你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冬妮!不,我不是开玩笑!你知道,他刚才在楼下叫你什么?真是人见人爱的角色……他就是这么说来着……”
  格仑利希太太听到这里转过身来,高声说:“你把这句话说出来是什么意思?汤姆……他当然没有拦阻你,不叫你把这话传出来。虽然如此,我还是不知道,你这样作是否合适。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并且我也乐意把它说出来,在生活里重要的不是一件事是怎么说的,怎么表达出来的,而是这件事在心里是怎样想的,怎样感觉的。要是你在讥讽佩尔曼内德先生谈吐……你觉得他可笑……”
  “你说谁?冬妮,我认为他是一个善良、直爽的男人!你为什么这么激动……”
  “好了!”老参议夫人说,给他的儿子投去一个严肃的、乞求的目光,含义是说:不要跟她过不去了!
  “喏,不要生气,冬妮!”他说。“我无意使你生气。好了,我现在就去吩咐仓库的一个人把箱子弄过来……再见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0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