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五部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布登勃洛克参议带着他的夫人大约在七个月之后从意大利回来了。布来登街上还保留着三月的积雪,一天下午五点钟光景,在这所朴素的、粉刷一新的楼房前面停下了一辆马车。两三个儿童和大人站住脚,为了要看一眼从车上下来的人。安冬妮·格仑利希太太站在门口,脸上流露出对自己布置房子的工作心满意足的神情,她身后站着两个使女,戴着白帽子,裸露着胳臂,穿着带条的肥大的袍子。这是她为嫂子精心挑选的,现在也出来迎接主人。
  盖尔达和托马斯穿着皮大衣,艰难地从装满箱笼的马车上下来,因为劳动和兴奋而脸色通红的安冬妮立刻三步并作两步地跳下台阶来迎接他们,把他们拖到过道里边去。
  “你们可回来了!见到你们真高兴!你们两个幸福的人,跑了这么远的路!这所房子你们满意吗,这所带圆柱的房子?……盖尔达,你比从前更漂亮了,来,让我吻你一下……不,也要吻一下嘴……这样!你好吗,汤姆!是的,我也要吻你一下。马尔库斯说了,你们不在的这些天里,咱们这儿什么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母亲在孟街等着你们呢;可是你们还是先休息一下吧……你们要喝茶吗?要不要先喝杯红酒?什么都预备好了。你们没有什么可抱怨的。雅可伯非常卖力气,我也是能出多少力气就出了多少力气……”
  他们一起走进外室,车夫和使女忙着往屋子里搬行李。冬妮说:“你们暂时用不着楼下这层……我是说暂时,”她重复了一句,一面伸出舌头来在上唇前舐了舐,“这里很漂亮,”……说着她打开大门右边的一扇门……“窗外是一片绿色……朴素的木器家具……橡木的……那边,走廊那一端有一间比较大的房子。这里右边是厨房和放食物的屋子……咱们上楼去吧,啊,你们看看我预备的东西!”
  他们踏着宽大的深红色的地毯,沿着一条舒适的楼梯走上去。楼上,一扇玻璃屏门后边是一条有点狭窄的走廊,通向餐厅。一张沉重的大圆桌摆在餐厅中间,桌上茶炊滚沸,壁上糊着暗红的锦缎似的墙纸,一排胡桃木雕花椅子整齐地摆在墙边,苇子编的坐垫,和一架庞大的食器橱,此外还有一间墙壁遮着灰色帷幔的舒适的起居间,中间用帷幕隔开,帷幕那边是一间小客厅。小客厅里摆着包着绿条绒的躺椅,还有一扇向外面凸出去的窗户。然而一间有三个窗户的大客厅却占去了一层楼四分之一的面积。他们从这里穿过去,走进卧室。
  走廊右边的房间就是卧室,室内挂着大花的帐幔,摆着两张桃花心木做的床。但是冬妮却径直向屋子后边一扇暗门走去,一扭门柄,一座旋盘楼梯展现在眼前。这座楼梯弯弯曲曲地一直通到地下室,通到浴室和使女住的屋子。

  “我要在这里歇一会,这里真好。”盖尔达说,一面倒在床前的一只靠背椅上,舒适地叹了一口气。
  参议俯下身去,在她的额角上吻了一下。“累了吗?真是的,我也想洗个热水澡了……”
  “我去看茶煮好了没有,”格仑利希太太说,“我在餐厅里等着你们……”接着就走出了房间。
  当托马斯回来的时候,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茶水。“我来了,”他说,“盖尔达还要休息半个钟头。她有点头疼。以后我们到孟街去……一切都很好吗,我们亲爱的冬妮!母亲,伊瑞卡,克利斯蒂安都还好吧?……可是首先我们得向你致衷心的感谢,”说着他作了一个充满感情的姿势,“我和盖尔达,你为我们操了这么大的心,你真是我的好妹妹!你把这些事办得多么漂亮、多么周到啊。除了我的妻子要在窗前摆两盆棕榈,我还要悬挂几张油画之外,什么东西都不缺了……现在该你谈谈了!你过的怎么样,这些日子你都作什么了?”
  他替他的妹妹拉过一把椅子来,边听她说话,边慢慢地啜茶,吃一片饼干。
  “哎,汤姆,”她回答说。“我还不就那么回事。我的生活已经过去了……”
  “你胡说,冬妮!生活不是很美好吗?……但是在咱们家待着的确很烦闷是不是?”
  “是的,汤姆,你真了解我。有时候我闷得实在想大哭一场。替你们布置这所房子倒给我很大的乐趣。你不会知道,我是多么愉快地看到你们回家……但是我在家里并不愉快,也许这样想是罪恶,那就请上帝宽恕我吧。我现在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但还远没到跟最后的天国的子民,跟盖尔哈特太太们,或者跟母亲的那些专门以吃寡妇产业为生的黑衣绅士们结成莫逆之交的年纪……这些人我一个也不相信,汤姆,他们是披着羊皮的狼……是些居心叵测的人……不错,我们都是有缺陷的人,心中有罪,但是,这些人装成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把我当做走入迷途的人看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嘲笑他们。我一向认为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在我们和亲爱的上帝之间不需要一个中间阶层。
  你是了解我的政治见解的。我希望,公民对于政府……”
  “这么一说,你感到有些寂寞,是不是?”托马斯为了不使她谈到题外去,不得不提醒她。“可是你不是有伊瑞卡吗?”
  “是的,汤姆,我非常爱这个孩子,虽然也有人说我天生是不喜欢小孩的……可是,你知道……我对你没有秘密的,我是个实心眼的女人,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我不会玩弄词藻……”

  “这是你的优点,冬妮。”
  “我的悲哀也在于这个孩子,我一见这孩子就想到格仑利希……就是布来登街的几位本家也说这孩子长得太像他了……而且,只要看到这个孩子,我就禁不住想:‘你已经有了一个大女儿,是一个老太婆了,你的生活已经过去了。虽然你曾经有几年也算生活得丰富,可是现在尽管你活到七十岁八十岁,你也不过只能坐在这里听丽亚·盖尔哈特朗诵罢了。’这种思想这么让人忧愁,汤姆,一想这个我就觉得嗓子里堵着一个石块,气也透不过来。可是你知道,我还不到三十,还在念念不忘,想重新踏进生活里去……我想最后说一句,不只在家里,就是在城里任何地方我也觉得不自在,因为我对自己的处境不是盲无所知,我现在对生活了解得十分透澈,这一点你要相信我。我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我理应感觉到这个,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你应该相信我,每逢我想到咱们家的名声虽然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却蒙受到这个污点的时候,我的心就非常沉重。而这也牵扯到你,尽管你赚了很多钱,成为全城的首要人物,人们还是要说:‘哼……这个人的妹妹是个离了婚的女人。’
  打个比方,哈根施特罗姆家的姑娘,玉尔新·摩仑多尔夫见了我就从来不打招呼……当然,她是个笨鹅!可是别的人家也是一样……虽然如此,我还是认为我有希望,汤姆,我还相信一切都会好转!我还年轻……我不是还有几分颜色吗?陪嫁费妈妈再给不了我很多,但是数目也不算小啊。如果我再结婚呢?坦白的说吧,汤姆,这是我念念不忘的愿望!结了婚就什么都好了,也没人瞧不起了……噢,天啊,如果能有一个和咱们门第相当的人家,我能够再建立起一个家庭……!你认为我这些是不是白日做梦?”
  “不,冬妮!完全不是空想!我自己也常常这样计算。但是我觉得,你现在要做的是到外面看一看,把精神振作一下,换一换环境……”
  “一点不错!”她心情愉快地回答。“现在我必须给你讲一个小故事。”
  对她这个提议托马斯非常欢迎,身子不觉往后靠了靠。他已经在吸第二支纸烟了。这时暮色已经悄然降下来。
  “是这么回事,在你们渡蜜月的时候,我差点找到一个职业,在利物浦一家人家里当女伴!这种作法你是不是有些恼火……是不是有一些不很体面?……是的,是的,也许不很体面。但是我的迫切的愿望就是走出去……简单地说,我的事情并没有成功。那位小姐看了我给她寄的相片说不能聘请我,因为我长得太漂亮啦;她家里有一个大儿子。您长得太美了,她信里写道……哈,你不能想象我看到这句话时有多高兴。”

  两个人都痛痛快快地大笑了一阵。
  “可是现在我另外有一个计划,”冬妮接着说。“我接到一个邀请,伊娃·尤威尔斯请我到慕尼黑去……是的,她现在已经成为尼德包尔太太了,她的丈夫经营着一家酿酒厂。她叫我去拜访她,我想我能够利用一下这个机会。当然了,伊瑞卡不能跟我去。我要把她送到塞色密·卫希布洛特的寄宿学校去。她在那里会得到妥善的照顾。你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完全同意。无论如何你需要换一个新环境。”
  “是的,正是这样!”她兴奋地说。“可是现在该你谈谈了,汤姆!一直听我在唠唠叨叨地说我自己的事,我真是自私。说说你的事吧。噢,天哪,你是多么幸福啊!”
  “是的,冬妮!”他用深信的口气说。出现了片刻的沉默。他把嘴里的一口烟吹过茶杯,接着说下去:“首先我感到非常高兴,自己结了婚,又建立了家庭。我的为人你最了解,我不适宜于作单身汉。单身汉的生活总有些孤独和浪荡的气味,而我却有自己的抱负,这一点你很清楚。我认为我的事业,不论从商业上讲或者……说句半开玩笑的话……从政治上讲,都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一个人只有成家立业,作了父亲才能得到别人真正的信任。我过去的日子可以说是在走钢丝,冬妮……我有一点太挑剔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认为不可能在世界上寻到可意的人。然而盖尔达的出现挽救了我。我立刻看到,她是唯一的人,天造地设……虽然我也知道,有许多人不理解我的做法。她是一个奇妙的人,这种人世上是少见的。自然,她和你是很不相同,冬妮。你性格很单纯,也很自然……简单地说,还是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他忽然把声调降低,继续说,“盖尔达自然也有她的热情……在她演奏提琴时,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但是有的时候可以说她有一些冷淡……简单地说,我们不能用普通的尺度衡量她。她天生是艺术家的气质,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又神秘又迷人。”
  “不错,不错,”冬妮说。她很严肃地注意听着她哥哥说的这些话。这时暮色已经来临,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点灯。
  这时走廊的门开了,他们看到,在朦胧的暮色里出现一个修长的身形,雪白的凸纹布的便服,蓬松地低垂到地面上。白皙的面孔上盘着厚密的深红色头发,两只棕色的眼睛离得不太远,眼眶里罩着一层青圈。
  这是盖尔达,她将养育未来的布登勃洛克议员。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