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一部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本城诗人让·雅克·霍甫斯台德先生,为了今天的聚会,肯定他口袋里已经写好了几首小诗。
  他的年龄不比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先生小,衣着也完全是同一风格,只不过他的衣服是绿色的。他与他的朋友相比瘦削些、活泼些,他的鼻子又尖又长,一对灵活的小眼睛微微泛着绿色。
  “非常感谢,”他和男主人们握过了手又向女主人彬彬有礼地欠了欠身……尤其是向参议夫人,他对她特别赞赏……以后,这样说道。他行礼的姿势是年轻一代无法模仿的,脸上老是挂着一层温文而雅的笑容。“非常感谢你们的邀请,亲爱的朋友们。我和医生,在匡尼希街遇到了这两位小朋友,”他用手指了指汤姆和克利斯蒂安,这两个穿着蓝色的短外衣,系着皮带,正站在他身边的孩子。“他们刚放学回来。非常精神的小伙子,参议夫人,您说对不对?托马斯,又规矩又实在,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商人,谁也用不着怀疑。克利斯蒂安,我看可真是个小精灵,怎么着?真有点独特……可是我并不想隐瞒我对他的偏爱。我认为,他得深造;他很有天资,很聪明……”
  老布登勃洛克先生拿出他的镀金鼻烟盒来,一边说道:“简直是个猴子!霍甫斯台德,他会不会成为诗人?”
  永格曼小姐把窗帘拉严,不久屋子就笼罩在蜡烛微微摇闪着的柔和而舒适的光辉里,蜡烛分别插在一架水晶枝形挂灯架和小书几上的枝形灯架上。
  参议夫人说,“喏,克利斯蒂安,”她的头发泛着金色的闪亮,“你今天下午学的是什么?”
  原来今天克利斯蒂安上的是习作、唱歌和算术课。

  男孩子已经七岁了,现在模样儿已经长得和父亲毫厘不差,看着都令人觉得有点可笑。他那和父亲酷似的深陷的小圆眼睛,与父亲酷似的高翘的鹰勾鼻子也逐渐成形了,从他颧骨下面的一两条线纹看来,他的面容是不会永远保持现在这种童稚的丰润的。
  “大家笑得要死,”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的眼睛在大家的脸上移来移去,“你们猜施藤格先生对齐格蒙特·克斯特曼都说了些什么?”他弯着腰,摇晃着头,装腔作势地向着空中说,“我的好孩子,从外表看你又圆又滑,可是从内心看,你比谁都黑……”。他说话时不但模仿着老师奇怪的发音,把“黑”念成“贺”,而且将老师对“外表圆滑”装出的一副厌恶的表情很滑稽地形容出来,引来哄堂大笑。
  老布登勃洛克只是笑着重复了一句,“真像只猴子”霍甫斯台德却兴奋得不知所措,“妙极了!”他喊道,“妙极了!你们一定要认识马齐路斯·施藤格先生才成!简直一模一样!唉呀,简直妙极了!”
  由于缺乏这种模仿才能,所以托马斯只是站在他兄弟的身旁笑着,他诚心诚意地笑着,一点儿妒意也没有。他的牙齿生得不太好,不仅很小,还略带一些黄色,鼻子却非常秀美,眼睛和脸型都和他祖父非常像。
  这时主客们都已经落座,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坐在沙发上。他们要么跟孩子们谈话,要么谈谈今年气候的早寒,谈谈这所房子……霍甫斯台德在鉴赏小书几上摆着的一个非常精致的墨水壶,是一件塞弗勒的磁品,一只黑白斑点猎犬的形状。格拉包夫医生的年纪和参议差不多,稀疏的胡须后面生着一张长而和善的面孔,脸上永远浮现着欢快的笑容。他这时正在观看桌子上面陈列的一些物品,蛋糕啊,葡萄干面包啊,各种样式的盐缸啊等等。这些都是亲戚朋友们为温居送来的“面包和盐”。然而,这些“面包”其实是一些丰实甜美的大蛋糕,盐也是盛在沉重的金器皿里。从这一点看来,如果不是富有的人家是不会送这样的礼品的。

  “我这回有事情做了,”医生指着这些甜点心吓唬孩子们说,然后他摇了摇头,从桌上拿起一个沉重的盛胡椒、盐、芥酱的瓶架来。
  “这些都是尊敬的莱勃瑞西特·克罗格先生送来的,”老布登勃洛克先生说,作了个笑脸。“我们的这位亲家非常大方。他那所布格门前别墅建成时,我就没有送他们这么贵重的礼。可是他的习性一向如此……贵族派头,花钱大手大脚!一位时髦的绅士……”
  门铃又响了几下。来的是万德利希牧师,一位矮胖的老绅士。他身着黑色长袍,头发扑着白粉,一张白白的、笑嘻嘻的面孔上生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灰眼睛。他的太太已死去多年,自认为是一位旧时代的独身汉,这一点和与他同来的经纪人格瑞替安先生一样。经纪人的身材很高,总是习惯地把一只瘦手握成一个望远镜的样子放在眼睛上面,似乎在鉴赏一幅油画似的,他是一位公认的艺术鉴赏家。
  接着,议员朗哈尔斯博士与夫人也来了,他是布登勃洛克这家的多年老友,此外还有肥胖的葡萄酒商人科本,一张紫红色的大脸夹在高高的垫肩中间,他妻子的肥胖程度与他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当克罗格一家人最后进来时,已经过了四点半钟。克罗格家祖孙三代都到齐了,老克罗格、克罗格参议夫妇、以及两个孙子……亚寇伯和尤尔根。孩子们的年龄和汤姆、克利斯蒂安年纪差不多。克罗格参议夫人的父母亲、木材批发商鄂威尔狄克和他的太太,几乎是和克罗格一家同时进来的。这一对老夫妻非常恩爱,直到今天,在大庭广众前,他们仍用燕尔新婚时的名相呼。

  “来得迟的总是贵客,”布登勃洛克参议一边说着,一边上前吻了吻他岳母的手。
  “只要一来,就来一大堆!”约翰·布登勃洛克一面朝着克罗格全家人挥胳臂,一面同老克罗格先生握手……莱勃瑞西特·克罗格被称为时髦的交际家,是一位仪表堂堂,体格魁伟的人物,虽然头发上还薄薄地扑着一层白粉,衣着却非常入时。背心是用天鹅绒料子制成的,并且钉着两排闪闪发光的钻石扣子。他的儿子尤斯图斯留着短短的颊须和两撇上翘的小胡子,不论是身材还是举动,都酷似他的父亲,甚至连挥手的姿势也又从容又优雅跟他的父亲一样。
  大家只是站着随便地闲谈,谁也不忙着入座。都在等着今晚那一桩最主要的事情。最后,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先生一边把手臂伸给科本太太,一边提高了嗓子宣布说,“喏,先生们,太太们,要是大家都很饿的话……”
  通向餐厅的白色双扇门已经被永格曼小姐和使女打开,主客们开始徐缓地向餐厅走去;大家心中都很踏实,在布登勃洛克家里一定有一顿丰美可口的晚餐……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儿子与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0
摘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