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北平无战事 - 第2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女儿:“我不敢……”
  “说什么呢?”叶碧玉在屋内发声了。
  三人便再也不敢吭声,如履薄冰,走向了北屋门。
  崔家外,东中胡同口。
  那孙秘书好纪律。站在街口,长袖中山装上边的风纪扣依然系着,一任脸上流汗。
  司机买来了煎饼果子,孙秘书接过来,仍然向两边看了看,无人关注,这才慢慢地嚼起了煎饼。
  突然,那孙秘书停了手,咽下了口中的煎饼,盯向已经开到离自己这辆车约五米处的一辆军用吉普。
  他看清了正在减速的那辆吉普,开车的人竟是方孟敖!
  方孟敖的车果然在孙秘书的车对面的胡同口街边停下来。
  从副驾驶座上走下来的是陈长武。
  方孟敖熄了火拿着钥匙从驾驶车门下来了。
  孙秘书连忙将没吃完的煎饼递给司机,快步向方孟敖迎来,举手便行了个礼:“方大队长来了?”
  方孟敖随手还了个礼:“北平分行的崔副主任是住在这里吗?”
  “是。”孙秘书答道,“刚到的北平,刚进的家。”
  方孟敖:“你们接的?”
  孙秘书:“是。我们局长说了,五人小组会议决定,由我们北平警察局协助方大队长查账。”
  方孟敖深望了他一眼:“那就好好协助吧。崔副主任家是哪个门牌号?”
  孙秘书:“报告方大队长,东中胡同二号,也就是进胡同靠左边第二个门。”
  方孟敖向胡同走去,也就走了几步,又停下了,回头望向孙秘书。
  孙秘书连忙又走了过去。
  方孟敖:“崔副主任回家多久了?”
  孙秘书看了一眼表:“一刻钟吧。”
  方孟敖走回车边,掏出了雪茄,陈长武立刻打燃了火机。
  方孟敖吸燃了雪茄:“让人家洗个澡吃了饭我们再进去问话吧。”
  那孙秘书听他这般说,不禁又看了一眼手表。
  方孟敖:“怎么?还有谁等着见崔副主任?”
  顾维钧宅邸曾可达住所外。
  五人小组每个成员的住所都派有四名警卫,院门阶梯边两位,通往住所的两边路口各站着一位。
  一个中央军的军官,就是昨晚开车来接曾可达的那个军官,带着四名警卫来了。

  路口的警卫、阶梯边的警卫同时行礼。
  那军官:“换岗了。你们回营吃饭吧。”
  原来的四名警卫:“是!”放下了手,迈着军步走了开去。
  那军官使了个眼色,两个警卫立刻在东西路口站定了。
  那军官这才望向另外两个警卫:“跟我来吧,长官正在等你们。”
  这两个警卫竟是沿路跟踪崔中石的那两个青年特工!
  门口是那个军官在站岗。
  客厅顶上一个很大的风扇停在那里,并没有开动。
  两个青年特工进去一眼就看见,曾可达正坐在沙发上看材料,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在扇着。
  两个青年特工同时并步行礼:“可达同志,我们来了。”
  曾可达抬起了头,望见两个人的帽檐下都在流汗:“辛苦了。热就把风扇开了吧。”
  两个青年特工同时答道:“可达同志,厉行节约,我们不热。”
  曾可达站起来:“也不省这点电。”亲自过去开了风扇的开关。
  风扇转了起来,立刻满室生风!
  “坐吧。”曾可达坐回沙发上。
  两个青年特工各端着一把椅子在他对面的茶几前轻轻放下,笔直地坐着。
  “说说情况吧。”曾可达收拾好了材料,用一个茶杯盖压着,开始专注地听两人汇报。
  一个青年特工从身上拿出了那一卷《大公报》双手递给曾可达:“到德州站的时候上来一个人,给了崔中石这份《大公报》。崔中石从第一版看到了最后一版。我们怀疑这是他们接头的方式,秘密就在这份报纸上。”
  曾可达只瞄了一眼那份报纸的第一个版面,就没有再看,只问道:“你们研究了吗?”
  另一个青年特工答道:“每个版面都看了,没有任何字迹,也没有任何记号。”
  曾可达:“那就不要看了。”
  一个青年特工:“我们认为,崔中石如果是共党,共党组织的指示就一定在这份报纸上。请可达同志斟酌。”
  曾可达望向二人:“那我们就一起来斟酌一下吧。”把报纸摊在茶几上。

  两个青年特工站起来,走到曾可达那边,一起低头看着报纸。
  曾可达望着第一版一篇报道:“看着这篇报道。记住我说的数字,你们按数字记住每个字。”
  两个青年特工睁大了眼,专注地望着那篇报道。
  曾可达:“七、十三、十四、二十六、三十二、五十四、五十九、六十。”停住了。
  两个青年对望了一眼,有些明白了。
  曾可达:“念出文字吧。”
  “方、同、志、明、天、到、北、平。” 两个青年同时轻声念完,立刻露出佩服的目光,“他们是在用密码检字法接头!”
  “是呀。”曾可达感叹了一句,“不要研究了,一万年也研究不出结果的。”
  突然,电话铃声响了。
  曾可达站了起来,两个青年特工便自觉地想退出去。
  “你们坐。”曾可达走过去接电话,听了一会儿,“方大队长有权力去崔中石家,你们不许干涉。关注那个孙秘书的动向就行。”放下了电话。
  一个青年特工:“可达同志,正要向您报告,火车到站后有两辆车开到了站台上接崔中石。一台是北平警察局的吉普,一台是奥斯汀小轿车,像是北平分行的车牌号。方孟韦和徐铁英的秘书亲自接的崔中石。”
  曾可达站在那里,想了想,然后对两个青年特工:“坐吧。给你们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你找哪位啦?”叶碧玉开了院门,望着眼前这位挺拔的飞行员军官,满脸防范。
  方孟敖站在门外,当然知道这个开门的就是崔中石的夫人,目光便流露出诧异:他想象中的崔夫人是个知识女性,而眼前站着的分明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弄堂女人。
  方孟敖更得礼貌了:“请问是崔副主任的夫人吗?我叫方孟敖,崔副主任经常到杭州看我。”
  “哦!”叶碧玉这一声有些夸张,却是由衷发出来的,“侬就是方大公子啊!快进来,中石呀,中石!方大公子来啦!”
  崔中石在北屋门口的目光!
  方孟敖在院门内的目光!
  叶碧玉关院门的动作似乎因两人目光的凝固,比正常的速度慢了一半。

  院门关上了,闩上了。
  方孟敖大步向崔中石走去。
  崔中石缓慢地向方孟敖迎来。
  叶碧玉动作更快,超过了方孟敖:“快到屋里坐,我去切西瓜。”说话间已从崔中石身边进了北屋。
  方孟敖和崔中石在院内站住了,相顾无言。
  突然,方孟敖不再看崔中石,眼睛大亮,擦肩走过崔中石,向北屋门走去。
  北屋门边,左边大儿子趴着门框,右边小女儿趴着门框。
  两双好奇的眼都在看着这个仿佛比院内那棵槐树还高的叔叔!
  方孟敖在北屋门口站住了,弯下腰:“你是平阳,你是伯禽。”
  两个孩子仍趴在门框边,先后点了下头。
  崔中石过来了:“这是方叔叔。还不叫方叔叔好?”
  大儿子伯禽、小女儿平阳这才站直了身子,同时行着当时学校教过的流行鞠躬礼:“方叔叔好!”
  方孟敖两手同时插进了裤兜,抽出来时向两个孩子同时摊开,手掌心里各有一把美国巧克力!
  太奢侈了!伯禽和平阳目光大亮,却没有立刻去接,同时望向父亲。
  崔中石:“还不谢过方叔叔?”
  “谢过方叔叔!”两个孩子都是用两只手才将方孟敖掌心中的两大把巧克力拿完。
  崔中石:“回房间去,做作业。”
  两个孩子又十分礼貌地说了一句:“谢谢方叔叔!”小跑着高兴地奔西屋去了。
  叶碧玉显然切好了西瓜来到了门边:“方大公子先坐,你们谈,我去沏一壶西湖龙井。今年的新茶,中石几次吵着要喝,我一直没有开封,就知道留着有贵客来。”
  果然唠叨。
  方孟敖今天好耐心,连说了好几声:“谢谢!谢谢!谢谢了……”
  “还不陪方大公子进屋坐!”人已经向西屋走了,那叶碧玉还在唠叨,“你个金库副主任也不知道是怎么当上的……”
  崔中石望着方孟敖苦笑了一下。
  方孟敖回以爽朗的一笑。
  两人这才进了北屋的门。
  暮色悄然苍茫,院子里那棵槐树上空出现了几点归巢的鸦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