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北平无战事 - 第2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马汉山掏出一块手帕抹着汗,又端起桌上的那杯龙井,一口喝得只剩下了茶叶,在那里等着那个孔总。
  话筒那边好像有脚步声了,马汉山立刻把话筒贴紧在脸上。
  从会议室回到自己的住室,曾可达也一直在接听电话。
  听完后,曾可达低声说道:“同意组织学生协助方大队查账。不要让北大清华的学生参加,只组织燕大经济系的学生,一定不能失控。可以安排部分东北籍的学生……当然,中间要有我们自己的人……同意。何小姐不要加入查账的队伍,还是让她单独与方接触……好。向你的上级请示后,注意他们的反应。他们如果不同意就说明方一定有问题。立刻请示吧。”
  燕京大学东门外文书店二楼。
  “好。我立刻联系。再向你详细汇报。”在这里与曾可达通电话的正是梁经纶。
  挂了这个电话,他想了想,又开始拨另外一组号码。
  电话显然通了,对方却无人接听。梁经纶眼中闪过一丝猜疑,等了片刻又重新拨这组号码。
  燕京大学图书馆善本藏书室,电话铃在一声声响着。
  严春明就坐在电话桌的对面,却不接电话。
  他的对面桌旁,逆镜坐着一个人,一个中年人。
  严春明望了一眼不断响着的电话,又望向那个只能看见背影的人。
  “接吧。”那背影说道,“在电话里不要答应任何事。告诉他,你半个小时后去见他。有事当面谈。”
  严春明拿起了电话:“梁教授啊。对不起,刚才一个教授要看一本善本书,我在跟他办登记。你说吧。”
  电话里传来梁经纶的声音,很微弱,旁人听不甚清楚。
  严春明:“这件事很重要。这样吧,半小时后我来找你。老地方。”说着挂断了电话。
  严春明脸色很凝重,又望向那个背影。
  那背影低声说道:“7月6号向你们传达的精神,言犹在耳。为什么一点儿不听?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工作,就是要做那个青年航空服务队的工作,也不该由你们来做。你们这是严重违反组织规定的行为!”
  严春明低声回话了:“刘部长,我们只是有这个建议,目前还并未开展任何工作。上面要是不同意,我这就阻止他。”
  “还只是建议吗?”那个背影的语气严厉了,“何孝钰已经去接触方孟敖了,你怎么阻止?突然又叫何孝钰不去接触了吗?你们已经让组织很被动了。”
  严春明低头沉默了,突然又抬起头:“我接受批评。但是请组织相信我们,相信梁教授。我们也是因为不愿意错过有利于斗争的机会。下面我们该怎么办,请您指示。”
  那背影也沉默了少顷:“没有谁怀疑你们。方孟敖的青年服务队背景非常复杂,更多的情况我们也不清楚。你去见他吧,只要是控制在学生外围组织的范围内,可以先进行接触。记住了,不要把进步学生往火坑里推。”
  严春明:“外围组织的范围怎么理解?请明确指示。”
  那背影:“不要有党内的同志参加,不要有碰硬的举动。保证这两条,国民党当局就抓不到把柄,学生就不会造成无谓的牺牲。”
  严春明:“我明白了。向经纶同志传达以后,我再跟您联系,向您汇报。”
  那背影站起来:“不要找我了,我今天就要离开北平。今后的工作,组织上另外会派人跟你接头。还有,一级向一级负责。你向我汇报的事,不要告诉经纶同志。”
  严春明也跟着站起来,脸上立刻浮出一丝委屈和忧虑:“组织上如果不信任我,我愿意接受审查。”
  那背影:“你的思想最近很成问题。是不是越接近革命胜利越是对自己患得患失!中央的精神都给你们传达了,好好工作,同时加强学习。”

  严春明只得答道:“是。”
  燕京大学东门外文书店二楼。
  “组织上如果不信任我,我愿意立刻接受审查。”梁经纶说的竟是严春明刚才说的同样的话,只是加上了“立刻”二字,加重了语气。
  严春明立刻严肃道:“经纶同志,组织上对你的工作是肯定的。但是,你的思想最近有些问题,越是接近革命胜利,越不能患得患失。”
  梁经纶沉默了,少顷又抬起了头:“我接受批评,但我不承认自己有什么患得患失。如有忧患,也是对革命工作的忧患。北平是全中国的文化中心,进步青年向往革命、向往建立一个新中国,我们没有理由阻挡他们的革命热情!革命也不只是我们这些共产党员的事,更不只是野战军的事。毛主席早就说过,革命是全体被压迫被剥削的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自觉反抗!现在革命正处于人民和反动政权的决战阶段。我同意上级‘七六指示’精神。可‘七六指示’也只是告诫我们要注意斗争策略,并没有叫我们把群众尤其是进步学生拒之于革命的门外。现在国民党政权已经在东北、华北和中原与我军拉开了决战的态势。可他们的经济已经濒临全面崩溃,所依赖的主要是美国的援助。正因为害怕失去美援,害怕全国人民在城市掀起巨大的反对浪潮,他们才装样子派出一个什么五人调查小组到北平走过场。方孟敖的大队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最好对象,如果能够发动这个大队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进行真正的清查,北平就能够掀起一个新的革命高潮!这对我们野战军在前方与国民党军决战是最有利的支援!春明同志,服从上级是我们地下工作铁的纪律,这一点我懂。但是,作为每一个党员都要独立地真正地理解中央的精神。这一点毛主席就是我们的光辉典范。毛主席在每一次革命关键时刻都从来不相信教条主义,包皮括共产国际的瞎指挥。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再次郑重地向组织建议,立刻组织一批外围进步学生,主要是经济系的学生去帮助方孟敖大队清查国民党对民生物资的贪腐!害怕犯错误,失去了这个机会,让国民党利用什么五人小组欺骗全国人民,我们才是真正的患得患失!我的想法说完了,请春明同志做决定吧。”
  严春明也激动了,站了起来,在不大的阅览室内来回踱步。
  突然,他站住了:“把你的详细想法都说出来。只要能对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我们的贡献,犯了错误我承担!用事实向组织证明,我们干革命从来没有为了个人患得患失。”
  梁经纶十分感动:“我这就向你详细汇报。”
  北平市警察局局长办公室外,那个孙秘书又坐到会议室靠办公室门外的桌子前处理文牍了。
  显然徐铁英又在办公室秘密会见要紧的人物,商谈要紧的事情了。
  “铁英兄!徐局长!”马汉山又出现在这里,这回是真急了,没有肉的那张黑脸上筋都暴了出来,“如果你都不相信我,我就只有破罐子破摔了!”
  徐铁英显然没有第一次在这里见他时那种热情,中统的那张脸拉下来还是十分可怕的:“什么破罐子?怎么摔?摔给谁看?我倒真想看看。”
  马汉山本身就是军统,知道中统和军统的人一旦撕破脸接下来就是你死我活,见徐铁英这般模样,哪敢真的摔什么罐子,跺了一下脚:“那这样好吗?你如果愿意,我就在这里借你的电话用一下,你亲自听听扬子公司那个皇亲国戚是什么嘴脸!”
  徐铁英:“什么叫皇亲国戚?你这是在骂总统呢,还是骂夫人?马局长,在党国工作也好几十年了,江湖上那一套最好收敛些。侯俊堂要是没有在你们民食调配委员会占股份,他会调动国军那么多飞机帮你们走私吗?不要忘了,侯俊堂被送上断头台,是本人查的案子!我把你当朋友,你把我当什么?当时审侯俊堂时我就完全可以把你拉进案子里去!是不是要我把你当时写给我的信送给国防部预备干部局?”

  马汉山完全虚脱了,自己在沙发上坐了下去,自己拿起那杯茶一口喝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这一辈子我再不叫你铁英兄,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爹,好不好?都跟你说了吧,侯俊堂在那几家公司里一共占了20%的股份。”
  说完马汉山又端起杯子喝茶,却没有水了,他居然又端起了徐铁英那杯茶一口喝了,然后便沉默在那里。
  徐铁英的脸色立刻缓和了——20%!他的脑子里浮现出崔中石在中统他的办公室写的那行字:
  铅笔,党员通讯局的信笺纸,20%的那行字,破折号,然后是一个大大的“您”字!
  完全对上了!
  徐铁英站了起来,提起了暖水瓶,给马汉山的杯子倒满了,却没有给自己的杯子续水——马汉山那口黑牙,自己那杯茶是不能再喝了。
  徐铁英:“不是做老兄的说你,在党国干事,总得有一两个真朋友。谁管用了就把谁当朋友,不管用了就把人当草鞋,最后就光着脚吧。你现在能告诉我侯俊堂占有20%的股份,这就还是把我当朋友。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他有这么多股份吗?当然,这也不全是侯俊堂一个人的股份。现在侯俊堂死了,在他手下分股的那些空军再也不敢来提股份的事。可你们这20%股份总不能没有交代吧?那可是死了一个中将,死了一个上校,还死了几个国军王牌飞行员剩下的。你们吞得下去吗?现在说说,扬子公司那个什么孔总怎么说的?”
  马汉山:“确实是我刚才说的那样,一万吨大米现在还没到位,侯俊堂的20%股份提也不提,他们真是太黑了!”
  徐铁英:“你怎么想?”
  马汉山:“徐兄,我现在脑子里全是空白,我能怎么想?总不成我把背后这些事都向杜万乘和曾可达说出来吧?”
  徐铁英理解地点了点头:“要怎样才能让那个孔总经理有些惧怕,这你总应该明白吧?”
  马汉山开始想:“他们当然也不是什么也不怕。比方说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所有的账都是他们管着,可方行长也不会跟孔家作对呀。”
  徐铁英:“那就想办法让他们明白,在这件事上他们要是还这么黑,中央银行北平分行就不会再给他们背黑锅!两个人,一个是崔中石,一个是方孟敖。你露个风给孔家,再不识相,有这两个人就够他们好看的了。”
  马汉山:“可崔中石和方孟敖也不会听我的呀。”
  徐铁英带有一丝可怜地笑了一下:“当然不会听你的。我只叫你传个话过去。这总做得到吧?”
  马汉山立刻站了起来:“我这就去。混账王八蛋的!刚才居然还在电话里骂我。老子反正没有退路了,赤脚的不怕他穿鞋的!”
  徐铁英:“也犯不着置气。你把话原原本本带到就行。孙秘书!”
  孙秘书推开门,从屏风那边出现了。
  徐铁英:“你立刻通知方孟韦副局长,南京到北平的那趟列车五点半就到站了。说我说的,你代表我,和方副局长一起去火车站接北平分行的崔副主任。”
  “是。”孙秘书立刻答道,“我这就去。”走了出去。
  马汉山这才恍然悟出了些什么,望着徐铁英:“有底了!铁英兄,扬子公司那边我这就去摊牌!”大步走了出去。
  徐铁英的目光望向了那两只茶杯,皱了下眉头,两手各用两指轻轻夹着两只茶杯,离身子远远的,向卫生间走去。

  方邸洋楼一楼客厅。
  何孝钰又被谢木兰“拉”到方家来了。
  多了一个程小云在陪着她们,方步亭坐在客厅里反而没有昨天在谢木兰房间那种慈祥自如。
  谢培东仍然飘忽不定,张罗了一下茶水,又去厨房张罗蔡妈、王妈准备晚饭。
  “小妈。”只有谢木兰能够打破有些难堪的沉寂,“听说你曾经跟程砚秋先生学过程派,我爹还说您比那些上台的唱得还好。怎么从来没有听您唱过?”
  程小云应付地笑了一下,慢慢望向了端坐的方步亭。
  “是大爸不让您唱?”谢木兰一定要把气氛挑起来,转向方步亭,“大爸,是吗?”
  方步亭没有表情,当然也没有回答她。
  “程姨。”何孝钰接言了,“我爸也很喜欢程派,您能不能教教我?”
  说到这里,何孝钰悄悄地望向了方步亭。
  方步亭这时不能没有态度了:“孝钰要是有这个孝心,哪天我带你去见程砚秋先生,请他亲自教你。”
  “要拜程先生,方叔叔,我爸比您更容易。”何孝钰加入了调和气氛的行列,“我就是想拜程姨做老师,让程姨教我。以后也免得我爸和您老叫我唱上海的那些老曲子。方叔叔不会不答应吧?”
  方步亭望着何孝钰,目光很深,脸上带着微笑:“你真要程姨教你,就把她接到你家里去,她一边教你一边学,你爸听了也高兴。好吧?”
  “我今天就想让程姨教一段。”何孝钰一向文静,今天却反常地活跃。
  “今天不行了。”方步亭站了起来,“孟韦马上就要回了。还有崔副主任从南京回来立刻要向我谈公事。木兰,你陪孝钰到园子里走走。叫你爸到我房间来,让你小妈到厨房张罗晚饭。”
  大家都站起来,目送着方步亭登上二楼的楼梯。
  方邸洋楼二楼行长办公室。
  谢培东来了,方孟韦也不知何时回来了。二人都没有坐,都站在方步亭那张大办公桌前。
  方步亭独自坐在办公椅上沉思着,慢慢抬起头来:“培东,你说徐铁英为什么要叫孟韦和他的秘书去接崔中石?”
  谢培东:“一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
  方步亭转望向方孟韦:“明白你姑爹这句话的意思吗?”
  方孟韦:“姑爹干脆说明白些吧。”
  谢培东望着方步亭。
  方步亭示意他说下去。
  谢培东:“一是为了党产,这是他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中央党部派他来北平的主要目的。二嘛,这个时局谁不想退路?徐铁英也缺钱花呀。”
  方步亭立刻点了下头。
  “党国迟早要亡在这些人手里!”方孟韦的意气立刻冒了出来,“要是为了第一条我挡不住他。要是连他也想趁机来捞钱,我虽是副局长,还真不认他这个局长!”
  方步亭深望着儿子:“不是钱的问题了。看起来徐铁英还没有怀疑崔中石。最关键我们得尽快弄清楚崔中石到底是不是共产党。这才是身家性命攸关的事啊!”
  “孟韦,行长的话你听明白没有?”谢培东立刻提醒方孟韦。
  方孟韦沉默着。
  谢培东:“要沉住气,千万不要跟徐铁英过不去。把崔副主任接回来,见面时你也一定要像平时一样。他到底是不是共产党,行长和我会搞清楚。”
  “姑爹的话你记住了?”方步亭深以为然,紧望着儿子。
  “我知道该怎么做。” 方孟韦答道,接着看了一眼手表,“五点了。爹,姑爹,我去火车站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 [点击阅读]
莫言《蛙》
作者:莫言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小说写到了“代孕”,代孕女陈眉(姑姑)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为火灾毁坏了姣好的面容,最终决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帮助家里、帮助父亲渡过生活难关。莫言说,“我是用看似非常轻松的笔调在写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事实中包皮皮含着重大的人性问题。孩子生下来被抱走后,陈眉面临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当她决定‘我不要钱了,我要给我的孩子喂奶’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点击阅读]
韩寒《青春》
作者:韩寒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青春》里收编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最早在台湾地区出版,大陆版本自然多有不同。这个书名源于早先时候富士康员工不断跳楼,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其实不太恰当,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和很多人逝去的青春不一样,这篇文章得以幸存。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皮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红楼梦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云雾弥漫,宝玉迷失在云雾中。他茫然四顾,又顺着朱栏白石,绿树清溪,悠悠荡荡地,朝前方走去。花径尽头,十数棵参天的大树,掩映着一座青瓦红墙,雕梁画栋的高楼。黯青底色的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泥金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镂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的木门虚掩着,宝玉轻轻推开了门。门轴发出涩滞的声响,如一两声沉闷的叹息,一座幽森阴敞的大厅,古画轴一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点击阅读]
莫言《丰乳肥臀》
作者:莫言
章节:71 人气:2
摘要:母亲上官鲁氏。乳名璇儿。自幼丧母,随姑父于大巴掌和姑姑长大,嫁给铁匠儿子上官寿喜。晚年信仰甚督教,寿九五而终。大姐上官来弟。母亲与姑父于大巴掌所生。先嫁沙月亮,生女沙枣花。解放后迫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后来爱上了从日本归来的鸟儿韩,生子鹦鹉韩,在搏斗中打死孙不言,被处决。二姐上官招弟。生父亦为于大巴掌;嫁给抗日别动大队的司令司马库,生女司马凤、司马凰。 [点击阅读]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我的播音系女友
作者:佚名
章节:262 人气:2
摘要:北京,中国伟大的首都,一个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所在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一所出产过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出产过普通观众与社会失业者的传媒类著名学府,就座落在这个大都市的东郊古运河畔。认识播音主持系的那个女生,一切都要从五月的那个下午说起。播音主持系的女生长得都跟祖国的花儿似的,一个比一个艳,一个比一个嫩,不过我们宿舍几个人都知道,她们都有一张刀子般的嘴,好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人都不敢惹。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