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悖论13 - 第二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只有发烧吗?有没有其他症状?”诚哉从交谊厅高声发问。
  “不时还会咳嗽,肚子好像也不舒服,有呕吐的迹象。”冬树回答。“其他详情还不清楚。因为她发不出声音,又浑身无力,连回应我们的呼唤都有困难。”
  诚哉与菜菜美商量了一下后,朝冬树走近,但他在三公尺外就停下脚步了。
  “知道了。立刻把她抱来这里吧。”
  “抱来这里?”
  “不然你以为我们为甚么要待在这里?如果让未央继续留在那边,其他人也有感染之虞0”
  “未央也要由哥你们两人照顾吗?”
  “没错。你有甚么不满吗?”
  “我没有不满。只是,我认为应该轮班照顾病人比较好。况且菜菜美小姐想必也累了。”
  但诚哉摇头。
  “就算你们当中的某人要来这里照顾病人好了,那也得等到我或菜菜美小姐一个人发病的时候。在那之前,你们最好不要靠近这边。”
  “可是──”
  “冷静点。”诚哉打断冬树的话继续说,“现在必须优先考虑的,是如何不让发病者增加。如果轮班照顾病人,所有的人都会有发病的危险性。无论是我或菜菜美小姐的确都已累了,但你们应该也一样。你要就现实情况去考量。”
  冬树陷入沉默,因为他开始觉得诚哉说的是对的。另一方面,他又感到恼怒:自己的意见为何每次都遭到驳回?刚才和明日香的对话又在他脑海浮现。
  “如果同意我的话,就回餐厅去。未央现在情况怎样?”
  “我们让她躺下来了。荣美子小姐应该在旁边照顾。”
  诚哉的脸色一沉。
  “你在搞甚么,立刻叫荣美子小姐也离开未央身边。如果她倒下了,事态会相当麻烦。煮饭就别提了,能够照顾宝宝的只有她。你连这点小事都不懂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她毕竟是未央的母亲。”
  “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女性。你快点回去。一分钟之后,我会去餐厅。在那之前你要让未央一个人留在那里,不准任何人接近。知道吗?”
  “知道了。”冬树转身迈步。
  回到餐厅,不仅荣美子连明日香和太一、还有小峰及户田都聚集在未央身边。坐在远处的只有抱着宝宝的山西。
  这样的确很危险,冬树思忖。
  他把诚哉的指令告诉大家。他本以为多少会遭到反对,没想到大家都很顺服地离开未央,就连荣美子也没有任何意见。他深切感觉到大家是多么信赖诚哉。
  不久后,诚哉进来了。在大家的围观下,他抱起未央,朝荣美子说道:“未央小妹妹请交给我们照顾,我会全神贯注地盯着她。”
  拜托你了,荣美子说完行了一个体。
  诚哉抱着未央走向出口。但是在走出餐厅前,他转过身。

  “冬树,去客房拿些干净的毛巾和毯子过来,越多越好。”
  “知道了。”冬树回答。
  “还有,”诚哉环视众人。“只要稍感身体不适,就要立刻报告。请各位千万不要硬撑。这不只是为了你们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大家。”
  所有人都朝诚哉点了点头,他也满意地点点头才走出餐厅。
  冬树决定带明日香和太一去客房收集毛巾和毯子。但是电梯停摆了,只能走紧急逃生梯,而且五楼以上才是客房。
  “累死了。这家饭店到底有几层楼?”太一皱起脸。
  “据说到十八楼都是客房。”明日香回答。
  “天啊,这哪能走楼梯。”
  “现在没时间抱怨了。万一我们准备的饮料喝光了,还得去客房搜括冰箱里的饮料呢。”冬树说。
  “在那之前一定要想办法离开这里,我想赶快去总理官邸。”
  冬树听着太一发牢骚,同时感到不安。去了总理官邸,事态真的会好转吗?他完全没把握。虽然听说那边有存粮,但究竟有多少存粮也不清楚。况且发电设备是否正常也是疑问。如果随便搬迁,搞不好处境只会变得更艰苦吧,他暗想。至少,如果待在这里,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
  但是拿手电筒照亮蜿蜒不绝的楼梯后,他发现那是错觉。在现阶段的确不愁吃穿住,但那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迟早所有的食物和饮料都会耗尽。就连不甘愿爬五楼的太一,最后想必也得爬上十八楼吧。
  冬树想起自己以前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动物生态报导节目,那集的主题是过集体生活的北美驯鹿。北美驯鹿在春秋两季为了觅食,会长距离迁徙。到达野草茂密的地方后,便在那里暂时停留,等到草吃光了再开始迁移。
  现在大家就跟北美驯鹿一样,他想。不,被吃掉的草过一段日子还会再长出来,可是他们吃掉的罐头和乾面,可不会再次重现。看来,他们的处境比北美驯鹿还恶劣。
  纵使平安抵达总理官邸,并且在那里找到丰富食粮,那也绝非终点。那些食粮早晚也会吃光,到时又该怎么办?为了觅食,继续流浪吗?
  不惜做到那种地步,究竟有何意义?冬树思忖。如果在全国各地不断迁徙,或许真的可以不愁缺粮。也许可以存活好几年。但是这样做,最后究竟能得到甚么?这简直是只为了活而活的人生。
  至少该有个目标,他想。如果活下去能够得到甚么的话,他会想知道那到底是甚么。
  过了傍晚六点,大家开始准备就寝了。大家都已明白,天明即起、日落而眠,才是最不浪费能量的生活方式。
  冬树在餐厅地板铺上毯子,席地躺下。他已习惯不在睡前换衣服,也习惯了硬邦邦的地板。不过,他还是会脱下鞋子。现在,唯有睡眠是至高享受。

  但是这晚,他迟迟无法入眠。今后前途未卜的不安,令他的脑海产生种种不祥的想像。在这之前,他甚至无暇去思考那种事,也没有多余的体力继续思考。可是现在滞留在某个定点,让他有胡思乱想的余裕了。
  就在他一再翻来覆去之际,某种细微声响传入耳中。是拖东西的声音。他睁开眼。黑暗中,有人拿着迷你手电筒走动。
  大概要去厕所吧,他猜想。但是那人前进的方向和厕所是反方向。
  不放心的冬树坐了起来。他身旁躺着二个男人,是小峰和户田。看不出其他人睡在哪里,因为周遭太暗了。
  冬树穿上鞋,拿起放在身旁的手电筒。他怕在那里按下开关也许会惊醒小峰二人,所以没按。他靠双手摸索着一边确认桌椅位置,一边迈步前进。
  拿迷你手电筒的人依旧以跛足拖行的方式往前走,冬树紧追着那个脚步声和灯光。看来,拿迷你手电筒的人,正朝紧急逃生门前进。
  看到对方钻过逃生门出去后,冬树才打开手电筒。光晕中出现的是山西的背影。
  山西惊愕转身。他皱脸眯眼,似乎觉得灯光炫目。
  “你怎么出来了?”冬树一边照亮脚下,一边走近。
  “是你啊……你还没睡吗?”
  “你要去哪里?雨虽然好像停了,但是积水还没退。”
  “嗯,这个我知道。我只是……想出去走一下。你别紧张,回去睡你的觉吧。”
  山西虽然露出笑容,但冬树觉得他的表情很不自然。
  “可是外面很危险,大家不是说好夜间绝对不能单独行动吗?”
  “你别这么说,就当作是老年人一时兴起,别管我好吗?”
  可是──冬树说到一半便打住了,因为他发现山西在发抖。
  “你怎么了?会冷吗?”冬树试图靠近他。
  “你别过来!”山西扯高嗓门,然后尴尬地垂下头。“不是,那个,总之我希望你别管我。”
  但冬树不理会山西的请求,继续走到他面前。他抓住山西的手。果然,山西的手热度非比寻常。
  “你感染了新流感吧。那你为甚么……”
  “冬树老弟,算我求你,你能不能让我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我无所谓的,请你别管我,我不想麻烦你们。”
  “那怎么可能。总之你还是先进去再说,待在这种地方只会让病情恶化。”
  冬树抓起他的手想把他拉回去,山西却一把甩开。
  “算我求你,请你别靠近我,万一传染给你就糟了。”
  “你为甚么不肯进屋?你跑到外面,到底想怎样?”
  就在冬树的质问令山西陷入沉默之际,身后传来了声音。“你们在干么?”是明日香。
  冬树一转身,她又问了一次。“怎么回事?”
  “山西先生感染新流感了。”

  啊?她瞪大双眼惊叫出声。
  “那为甚么要站在这种地方?”
  冬树摇头。
  “不知道。我看到山西先生往外走,所以叫住他。”
  “两位,我拜托你们别管我好吗。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山西说完,突然身体一弯,颓坐在地。
  冬树与明日香慌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
  “不能靠近我。你们不能这么做。”
  山西激烈抵抗。他甩开二人的手,再次瘫坐在地。他弓起背,开始啜泣。
  “为甚么?”明日香轻声问。
  “这个冬天,与我关系亲近的人死了。他跟我同年。那人就是罹患新流感,后来转为肺炎。今年的流感很可怕,一旦感染,老年人就没救了。”
  “谁敢说老年人感染就会没救啊?”
  “我敢说。我知道就在我们这样说话的同时,我的病情也正逐渐恶化──”才刚说完,老人便猛烈咳嗽。
  “你站远一点,我来扶他。”冬树如此吩咐明日香,然后拉起山西的手臂。他让山西的手臂绕过自己脖子,帮助山西站起来。这次,山西没有抗拒。
  回到屋内后,他立刻让山西躺下。
  “我们得通知诚哉先生。”明日香说。
  “等一下。”山西虚弱地抬起手。“他们已经在照顾两个病人了,我不想再增加他们的负担。”
  “现在说这个也没用。如果再这样下去,老爷爷你的病不会好。”
  “没关系,别管我了。反正把我救活了也帮不上大家的忙,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说到这里山西打住了,但他仍然张着嘴。他像哮喘发作般呼吸着。如他所言,他的病情似乎正快速恶化。
  冬树明白老人的想法了。发现自己感染新流感后,他认为如果待在饭店大家就必须照顾他,所以他决定离开。当然,最后的结果,将是病情恶化、就此丧命。这点他想必也早有心理准备了。
  “喂,怎么办?”明日香问。
  “不管怎样,我先去拿毯子来,不能这样放任不管。你帮我看着他。”
  “知道了。”
  把山西交给明日香,冬树跑向餐厅。他抓起几条多余的毯子,又跑回来。
  “老爷爷虽然睡着了,可是他看起来好痛苦。热度好像也比刚才更高了。”明日香的表情都快哭了。
  替山西盖上毯子,冬树陷入沉思。他也想过是否该找诚哉商量。但是就算是诚哉也救不了山西。再这样下去,山西极有可能送命。
  冬树起身,走出室外。他用手电筒照亮四周。虽然有些地方还泡在水中,但是看起来并非完全走不出去。
  回到屋内后,他对明日香说:“我要出去一下。”
  明日香瞪大眼睛。“真的吗?你想做甚么?”
  “去找新流感的治疗药物。否则再这样下去大家全完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爱者之贻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石真译1沙杰汗①,你宁愿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爱的泪珠②永存。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沙杰汗,你用美诱惑它,使它着迷而被俘,你给无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谢的形象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