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悖论13 -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
  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
  “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
  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
  “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贾克沙?”
  “J·A·X·A──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啊,这样。那边的人找我干嘛?为了H2太空火箭②吗?”
  “我本来也这么以为,结果好像不是。”田上取出记事本。“据说是宇宙科学研究总部的高能量天文学研究组有事想向您报告。”
  “那是甚么玩意?”大月不由苦笑。这些字眼的意义大大超过理解范围,显得滑稽。
  “总而言之,对方说事态非常紧急。”
  “你没有先问问详情吗?”
  “我问了,但那好像不是可以口头转达的事。他们说,想直接与总理见面,亲自说明。”
  “嗯……”
  “事实上,”田上略带踌躇地说。“堀越大臣自己,好像也没有完全掌握事态。大臣说,虽然他大致已听过说明,但是无法理解的地方太多,所以大臣想与总理一同再听一次说明。”
  “怎么,他自己都没搞清楚,却要叫我去见那种人?”
  “唯一能确定的是,事态非常紧急。据堀越大臣表示,这似乎不只是我国的问题,也牵涉到地球全体。”
  听到地球这个字眼,大月挑起一边眉毛。
  “如此说来,是地球暖化的问题喽?”
  若真是这样就麻烦了,大月暗忖。美国在处理地球暖化,尤其是减少二氧化碳上,态度很消极。说到这个问题,美国完全是遭受孤立的。不过,大月的态度是:无论如何都不可与美国对立。
  “我不知道,但就对话的气氛看来,好像也不是那个问题。这次想向总理报告的内容,据说是在美日共同进行的某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那发现相当重大,两边的负责人决定在公开发表之前。先各自向自己国家的政府首脑报告。换言之,同样的报告也会在白宫进行。”
  “白宫?你是说会直接向美国总统报告?”
  “好像是。”
  大月从椅子弹起。
  “早说嘛。”
  站在前面负责说明的男人叫作松山。据说是在宇宙科学研究总部负责高能量天文学的研究主干。他是个年约四十岁的瘦小男人,看起来非常紧张,天气明明不热,但打从一开始,他的太阳穴就泛着汗水的光泽。
  灯光熄灭,室内陷入昏暗。投影机同时打开了。设在墙上的银幕,出现黑白照片。看起来像一团云,周遭散布着白色斑点。

  “这张照片,是利用X光天文卫星成功观测到的黑洞。正确说来其实并不是黑洞本身,应该说是四周空间受到黑洞影响后的模样。”松山开始说明,他的声音略带颤抖。
  他接下来的叙述,超乎大月的想像。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他过去压根不曾想过这种事。大月一再打断他的叙述,提出“让我整理一下思绪”的要求,还用力按着眼头。彷佛不这么做,就会失去现实感。
  说明完毕后,松山呼出一口大气。
  “以上就是P─13现象的概要,此现象的发生机率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五,这是电脑运算出来的答案。美国与英国,还有中国,都做了相同的计算,最后做出的结论都一样。”他如此总结,直到最后都保持着拘谨的口吻。
  宇宙科学研究总部部长永野,把脸转向保持沉默的大月。
  “刚才的说明,您能够理解吗?”
  大月托腮,低声沉吟。之后,他看着坐在旁边的田上。
  “田上,你听懂了吗?”
  田上眨巴着小眼睛。
  “细节部份不太懂,但是将会发生甚么问题,应该大致还算明白。”
  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堀越听了,深有同感地拚命点头。
  “就是啊。专业的部份,老实说我也听不懂。纵使告诉我按照数学推算会变成怎样,我也毫无概念。”
  大月在胸前交迭双臂,仰望依旧站着的松山。
  “那么,结果到底会怎样?如果发生那种现象,世界会有甚么变化?会导致事故或灾害吗?”
  松山看着永野,像在徵询是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永野点头后,他做了个深呼吸才开口说:“我们的结论是,无法预测会发生甚么变化。这就跟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一样。”
  “这样岂不是无从拟定对策吗?我又没有要你预知未来。我只是叫你假设一下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能针对那些情况预先拟定防范对策,到时就不用手忙脚乱了。”
  “不,问题是,我们只知道可能会发生某种变化,但在逻辑数学上,要加以推断是不可能的。”
  “你说甚么?”大月皱起眉头。在政治议题上,他既未用过也没听过逻辑数学这种字眼。
  “比方说,”松山舔唇。“假设这个现象使得总理坐的位置移动十公尺,到那面墙附近的话。”
  “然后我就会撞墙吗?”
  “不,墙壁也同样会移动十公尺。同样的,我们也在移动。一切都会同时移动,所以就结果而言谁也无法掌握变化。”
  “你是说整个地球都一起移动吗?”
  “也许该说是整个宇宙。”
  看着一本正经的松山,大月开始怀疑这些家伙究竟是在说真的还是开玩笑了。毕竟,这番话实在太脱离现实了。
  “不仅是空间,在时间上也会有同样情形。假设总理的手表慢了十三秒好了。如果别的钟表也都慢了十三秒,不仅如此,如果所有现象都慢了十三秒发生的话,想必谁也无法指出总理的手表慢了。”

  大月垂眼,看着自己的手表。那是妻子赠送的欧米茄。
  “如果一直这样瞪着指针呢?应该看得出来吧?”
  “钟表的指针不会出现变化。”松山回答。“因为我们并不是移动到未来或过去。”
  “我不太懂。”大月侧首不解。“到头来,你是说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吗?”
  “不是不会发生,是我们无法掌握。”
  大月抓抓头,接着又用指尖按压双眼的眼头。这是他整理思绪时的习惯动作。
  他抬起头,转向田上。
  “召集全体阁员。找个适当的名义,别让媒体记者起疑。”
  “知道了。”
  “你们也一起出席。”大月来回看着松山与永野。“到时就像今天一样说明就行了。不过,我想应该不会有人听得懂。”
  阁员们在三天后召开的临时内阁会议上的反应和大月预料的相同。或许是有过向大月报告时的经验了,JAXA的松山与永野这次准备了相当详细浅显的说明,但是,在场全员几乎还是一脸茫然地听完说明。
  “用不着理解理论。”大月环视阁员,笑着说道。他觉得至少自己比他们多了一些预备知识,因此态度从容。“老实说,我也不太懂。所以,只要知道最近将会发生这么一个现象就够了。正如刚才的说明指出的,此现象并不会引起甚么变化。实际上是有,但是我们感觉不到。”
  “可是总理,话虽如此,届时社会上还是避免不了混乱。”说这句话的是国土交通大臣。“之前千禧年问题时也是如此。虽然就结果而言并未发生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当时产业界还是陷入一片恐慌。”
  大月跷起脚,不停抖动那条腿。
  “没错。当时媒体渲染其危险性,煽动舆论,做的程度超乎必要。甚至,连政治家和公务员也跟着推波助澜。这次,我不希望再犯这种错误了。”
  “要以甚么方式宣布呢?这个问题本身就已够难理解了。如果国民无法理解,只会让他们陷入不安,最后恐怕会掀起一阵恐慌吧。”
  “我想,应该会这样吧。”
  “应该会……?”国土交通大臣听了,露出困惑的神色。
  大月表情一沉,环视在座全体。
  “如果公开宣布,肯定会造成恐慌。想必也会因媒体炒作影响相关产业,也可预见会有人乘机犯罪。总之没有任何好处。我认为,此事应该一切保密。事实上,昨晚我已跟美国方面谈过了。对方也持同样意见。我们一致认为,纵使要公开,也得等一切现象结束之后,在那之前必须彻底封锁情报。今后虽然可能还要与别国针对此事进行协议,但我想这个方针应该不会改变。”
  阁员之间并无惊讶表情。不只是这种问题,封锁某些情报不让国民得知,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他们的脑中浮现的,是另一件事。

  “可是,做得到吗?”如此咕哝的是防卫大臣。“这种消息,会从哪里外泄,根本无法预期。”
  “所以,我希望做得彻底一点。”大月断然表明。“在各部会内部,要让哪个层级的人员知情,交由各位自行判断。不过,我希望你们小心提防,绝对不可让情报外泄。尤其必须提防的,是网际网路。消息一旦流窜到网路上,就难以收拾了。最好成立一值专案监视小组,只要一发现相关讯息,就立刻分析来源,当场删除。刚才也说过了,这不只是我国的问题。如果消息从我们这边泄露出去,极有可能会演变成国际问题。”
  全体成员的脸上,闪过一阵紧张。
  “在现阶段,知道这个问题的,是甚么样的人?”身为女性的文部科学大臣问道。
  “只有JAXA的部份成员,以及在座各位,没有其他人了。至少在我们国内是这样。”
  阁员一同露出深思的表情。对主事者来说,资讯管理就某种角度而言是最艰难的工作。单从这点就可看出各人的手腕高低。
  “总理,那件事最好也告诉大家吧……”坐在大月身旁的堀越附耳嗫嚅。
  我知道,大月小声回答。他再次郑重环视众人。
  “除了资讯管理之外,还有一件事也希望各位预做准备。P─13现象发生期间,为了避免重大案件或重大意外发生,请各位尽量提高警觉。正如我再三强调的,P─13现象造成的变化我们无从感知。不过,如果发生了会影响历史的事件,我们无法预测会有何后果。所以请各位努力,别让任何问题发生。”大月说完,把目光转向国土交通大臣。“尤其是安西先生的部门特别重要。”
  “那天要特别实施交通管制吗?”国土交通大臣问。
  “由你决定。还有,警视厅和防卫省,恐怕也有必要拟定特别方案。”
  两部会的首长一起抬头。大月看着他们继续说:“美国那边,好像也正在拟定P─13现象相关讯息被恐怖分子察觉时的因应方案。据说,他们将会采取最高规格的戒备。”
  “那些恐怖分子会有何企图?”防卫大臣问。
  “不知道。不过,就算有人想让P─13现象与核能爆炸同时发生,藉以改变世界,应也不足为奇吧?”
  从大月的座位上就看得到防卫大臣的脸在抽搐。大月看了,不禁一笑。
  “请你别看得那么严重,只不过是短短十三秒啊。其间,世界只要静止不动就行了。”
  “呃,麻烦您再说一次。是几时来着?”文部科学大臣一边扶正老花眼镜一边问。
  “日本时间,三月十三日十三点十三分十三秒。”大月看着备忘录说。“接下来那十三秒,对地球来说将是决定命运的时间。”
  注释:
  ①Addis Adeba,非洲国家衣索比亚的首都。
  ②H─2 Launch Vehicle,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自行研发成功的大型火箭。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