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悲惨世界 -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悲惨世界》毫无疑问是我最喜欢的世界名著。
  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大概八九岁。在电视上看了《悲惨世界》的电影,便从爸爸的书架上翻出这部小说来看。很旧的书,纸页已经发黄,还是繁体字印刷的,并 且只有前两册(共五册)。我却完全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有很多感人的细节,与电影画面交织在一起,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特别是那位善良的主教大人,冉阿让 偷了他的银器,被警察押着来到他面前时,他对冉阿让说:“您为什么不说这是我送给您的呢?”就这一句话,改变了冉阿让的一生。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冉阿让去领小女孩珂赛特的情节。和我那时差不多大小的小女孩珂赛特,本来那么漂亮、天真、可爱的孩子,远离母亲,落入火坑,饱受欺凌,陷 入那么悲惨的境地。直到那一晚,冉阿让出现在珂赛特的世界里,帮她提水,送她洋娃娃,送她银币。他就像天神一样,给她带来光明和希望,带她逃离黑暗,获得 新生。雨果的笔触是如此生动,我仿佛亲临其境,和珂赛特同悲同喜。那一章读来令人心酸,却最终欣慰。
  还有冉阿让带着珂赛特在黑夜里逃亡,躲避警察追捕的情节。惊险紧张,读起来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直到他们逃离险境。
  少年时反复地读我所喜欢的部分,对那些细节都极其熟悉,中学时从县城的图书馆借到了全本。不过那时主要关心的是情节,跳过了很多枝蔓铺垫的内容,只是追踪主要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本书实在大部头,直至今日,我仍然没有完整地读完。
  去年寒假回家,又从书架上拿出1、2册来读,仔细地读了那些少年时跳过的内容。此时吸引我的已不仅仅是情节,而是心理和气氛的描写。比如冉阿让刚出狱时那 种被世人遗弃的孤独和绝望,本来由于那种绝望,他已经准备放任自己陷入罪恶的深渊。是主教的仁善,拯救他免于又一次的牢狱之灾,也拯救了一颗濒于绝望的 心。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凶恶的苦役犯,而多了一个义人。
  仁爱就像种子,播于人心就会生根发芽,并泽被于更多的人。
  当冉阿让听说无辜的商马第伯伯被误认为是冉阿让而将被判罪,那一夜的内心挣扎实在扣人心弦。冉阿让不是圣人,他也有自私的想法,但当他终于走上法庭自首的那一刹那,没有一个读者不为之动容吧。
  因为对死去的芳汀的承诺,他再度逃亡,救出了珂赛特。从此他成为了这个孤女唯一的依靠,无论是出于慈悲还是承诺,他给了珂赛特最无私的爱。
  始终对小说中这句话印象很深:“主教在冉阿让心里唤醒了善的意义,而珂赛特在他心里唤醒了爱的意义。”原来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唤醒和拯救。那么在我们的生命里,又是否存在这样的人,唤醒我们心灵中深藏的力量?
  读这部小说,很多地方几乎令人感动得落泪。雨果对人世的疾苦有如此深切的体察,然而他又如此信仰善与爱的力量,相信它们可以拯救世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种大悲悯的情怀。
  曾经看过对这本书很教条式的评价,说这本书是浪漫主义作品,说相信依靠善与爱来解决社会中的问题脱离现实。总之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相比不够深刻云云。后来 上了大学,明白那些所谓主义的划分原来没什么意义。或许是吧,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义人,不存在这么多离奇巧合的情节。但我觉得文学作品之所以震撼 人心,正在于它表达了一种终极的理想。仁善与博爱的理想,灵魂的自我拯救,正是这部书最伟大的地方。
  但这本书同样是现实的。记得这本书的题记“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只要这些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 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小时候读这部书时还不谙世事,只是当作别人的故事来读。而如今,我明白中国现实社会中类似的现象一点也 不少见,可是谁能像雨果一样,真切地体会那些生活在最底层人们的痛苦,写出这样深刻感人的作品?
或许您还会喜欢: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0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