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暗藏杀机 - 第十六章汤米的进一步冒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汤米在不时闪烁星光的黑夜中慢慢地恢复知觉,苏醒过来。最后他睁开眼时,只感到太阳穴一阵剧痛。他模糊地感到陌生的环境,他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他虚弱地眨了眨眼睛,这不是里茨饭店的卧室。他的头到底有什么毛病?
  “真该死!”汤米说,他想坐起来。他曾记得他是在索霍区一幢邪恶的房子里,他呻吟了一声又倒下去。透过他微微张开的眼皮,他认真地搜索周围。
  “他苏醒过来了。”汤米耳旁的一个声音说。他立即辨别出,这是那个长有满脸胡子,干事麻利的德国人。他躺在那儿一动不动。他为苏醒得过快而感到遗憾。头部疼痛减轻一些后,他才开始逐渐考虑一些问题。他痛苦地回忆所发生的事。显然,当他在偷听谈话时,有人在他背后朝他的头部狠狠击了一下。现在这些人把他看成间谍,十有八九要让他作一个简短的忏悔。毫无疑问,他身处困境。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所以他不期待得到任何援助,只有完全靠自己的智慧。
  “啊,我这就开始吧。”汤米低声自言自语道,他又重复着刚才说的话。
  “真该死。”他说,这时他成功地坐了起来。一分钟后德国人走上前来把杯子放在他嘴边,简短地命令:“喝。”汤米服从了,喝药把他给噎住了,然而他的头脑奇妙地清醒过来。
  他躺在房间中一张长沙发上,审问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他的一边站着德国人,另一边是面目凶狠的守门人。其余的人站得比较远。汤米看不见被称为一号的人的脸,他没有站在人群里。
  “感觉好些了吗?”德国人拿走空杯子,问道。
  “是的,谢谢。”汤米乐意地回答道。
  “啊,年轻的朋友,你的头骨长得这么厚,真算你运气。
  好样的康拉德打得很重。”他向脸色邪恶的守门人点点头。
  那人毗牙咧嘴地笑了。汤米费力地转转头。
  “啊,”他说,“你就是康拉德,不是吗?我头骨厚对你来说也幸运。看见你,我感到可怜,我竟然能骗过你,刽子手。”
  那人咆哮起来。长胡子男人安静地说:“他不会冒那种风险。”
  汤米回答说:“正如你喜欢的那样,我知道诽谤警察是一种时尚。我宁可相信他们。”
  他的态度满不在乎。汤米?贝雷斯福德是那些智力平平常常的英国青年之一,但是当他们身处困境时,他们会有上乘的表现。他们天生的胆怯和谨慎就像手套一样容易从手上脱下。汤米意识到,以他的智慧只有逃跑。在他随随便便的态度之后,他正在想方设法。
  德国人开始了问话,他的声音冷冰冰的:“在你被作为间谍处死前,还有什么话要说?”
  “有很多。”汤米像往常一样温文有理地回答。
  “你否认你在门前偷听吗?”
  “我不否认。我真的应该道歉——但是你们的谈话如此有趣,它使我无所顾忌。”
  “你怎么进来的?”
  “亲爱的老康拉德在这儿。”汤米不以为然地向他笑了笑,“我不想提议用养老金把一个忠实的仆人打发掉,但是你们确实应该有一条更好的看门狗。”
  长胡子的男人转过身来对着他时,康拉德无可奈何地绷着脸咆哮:“他说出了暗号,我怎么知道?”
  “是的,”汤米插话道,“他怎么知道,别责怪这可怜的家伙。他草率的行动给了我和你们大家见面的快乐。”

  汤米的话在这群人中间造成了不安,但警惕的德国人用手一挥,使大家安静下来。
  “死人是不会透露真情的。”他平静地说。
  “啊,”汤米说,“但是我还没有死。”
  “你很快就会死,我年轻的朋友。”德国人说。
  其他的人发出一阵低沉的赞同声。
  汤米的心跳得更快了,但是他还装出满不在乎和高兴的样子。
  他坚定地说:“我不这么认为,我极力反对处死。”
  汤米从抓他的那些人的脸上看出他们不知所措的表情。
  “你能给我们谈谈不该处死你的理由吗?”德国人间,“有好几个理由,”汤米回答道,“听着,你们一直在问我许多问题,现在改变一下,让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我恢复知觉前你们不把我干掉?”
  德国人犹豫了一下,于是汤米抓住了有利时机。
  “因为你们不知道我了解多少——和我从什么地方得到那些消息。如果你们现在把我杀死,你们将永远不可能知道。”
  这时鲍利斯的感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走过来挥舞着双臂。
  “你这条地狱之犬,你这个间谍!”他尖叫着,“我们给你简短的忏悔。杀死他!
  杀死他!”
  接着是一阵赞同的狂笑声。
  “你听见了吗?”德国人说,他看着汤米,“你有什么说的?”
  “说?”汤米耸耸肩膀,“一群笨蛋,让他们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是如何走进这里的?记得可爱的老康拉德的话吗——用你们自己的暗号,不是吗?我怎么掌握你们的暗号,你们想,我不会草率行动,也不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汤米对他最后这几句话很满意,他唯一的遗憾是塔彭丝不在现场欣赏他所说的这些话。
  “这是真的,”一位工人模样的人突然说,“同志们,我们被出卖了。”于是出现了混乱的低语声。
  汤米高兴地看着他们。
  “那很好。如果你们不动脑筋,你们怎能取得成功呢?”到“你得告诉我们,是谁背叛我们,”德国人说,“但是那是救不了你的——啊,不!你得告诉我们你知道的一切,鲍里斯知道让人说话的各种方法!”
  “呸!”,汤米轻蔑地说,他把胃里一阵不适的感觉压了下去。“你们既不会折磨我,也不会处死我。”
  “为什么不?”鲍里斯问。
  “因为你们要杀死的是一只下金蛋的鹅。”汤米从容地回答。这时出现了瞬间的停顿。汤米坚持不懈的自信终于征服了他们。他们不再对自己完全有把握了。一个穿着褴褛的人用搜寻的眼光盯着场米。
  “他在骗你,鲍里斯。”他轻声地说。汤米讨厌这个人,难道这人把他看穿了吗?
  德国人费力地转过身来粗鲁地对着汤米。
  “你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我是什么意思?”汤米回避他的问题,拼命在头脑里思索着。突然间鲍里斯走向前,对着汤米的脸摇晃他的拳头说,“说,你这英国猪猡!——说!”
  “别这么激动,我的伙计,”汤米冷静地说,“那是你们外国人最糟糕之处。你们不能保持冷静。喂,现在我问你,我看上去怕死吗,你们杀死我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充满信心地环顾四周,他感到高兴的是他们听不见自己急速的心跳而发现他在撒谎。
  “不,”鲍里斯阴沉着脸终于承认道,“你看不出来。”

  “感谢上帝,他不是个看透别人心思的人。”
  场米思忖着。他继续大声表白自己的长处。
  “为什么我这么自信?因为我知道一些能供我进行交易的事。”
  “交易?”大胡子男人失声打断他的话。
  “是的——交易。我的生命和自由是可以用来交换——”他停了一下。
  “交换什么?”
  这群人一齐往前挤了挤,顿时屋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可以听见。汤米慢慢地说:“丹弗斯从美国乘卢热塔尼亚号带来的文件。”
  他的话使所有的人像触电似的,站着一动也不动。德国人挥手把他们往后赶。他向汤米弯着身子凑过来时,他的脸激动得发紫。
  “好哇,那么你搞到了文件?”
  场米出奇地冷静,摇了摇头。
  “你知道它在哪儿?”德国人继续问。
  汤米再次摇头:“一点儿也不知道。”
  “那么——那么——”他气愤得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汤米看看四周。每张脸上都露出愤怒和困惑,而他的冷静和自信开始发挥作用——没有人怀疑他说话的含意。
  “我不知道文件在哪儿,但我相信我能够找到它。我有一种看法——”
  “呸!”
  汤米举起一只手,使厌恶的喧闹声安静下来。
  “我称之为看法——但是我对我了解的事实很有把握——除了我而别人不知道的事实。总之,你们失去了什么?
  如果我拿出文件,你们还我生命和自由,这不是交易吗?”
  “如果我们拒绝呢?”德国人低声说。
  汤米往后靠在沙发上。“二十九号,”他沉思说,“不到两星期后——”
  德国人犹豫了一会儿。然后他向康拉德作了一个手势,把他带到另一房间去。
  汤米坐在隔壁肮脏房间的床上大约五分钟。
  他的心剧烈地跳着。他已经孤注一掷。他们会怎么决定?所有这段时间里,这个痛苦的问题一直缠绕着他。他无理地对康拉德说话,想激怒这个脾气大的守门人到杀人狂的地步。门打开了,德国人专横地让康拉德回去。
  “让我们希望法官还没有戴上他的黑帽子,”汤米无意义地畸咕着,“好啦,康拉德带我去。犯人正在受审,先生们。”
  德国人坐在桌子后面,他示意让汤米在他对面坐下。
  他声音嘶哑着说:“我们以优惠的条件接受你的交易。
  但文件必须在你自由以前交给我们。”
  “白痴!”汤米和气地说,“你想,如果你在这儿把我的脚捆上,我怎么去找文件?”
  “那你希望什么?”
  “我必须有自由,以我自己的方式去办这事。”
  德国人笑起来。
  “你以为我们是小孩,让你走出这儿,留给我们充满诺言的美妙故事吗?”
  “不,”汤米思索着说,“虽然这对我十分有利,但我并不真的认为你们会同意那个计划。很好,我们必须达成一种妥协,你把康拉德留在我身边,怎么样?他是一个忠实的家伙,而且随时准备用他的拳头。”
  德国人冷冷地说:“我们宁可把你留下,我们当中的一个人会细心地去完成,如果情况复杂,他会找你,你再给他进一步的指示。”
  “你们捆住我的手,”汤米抱怨着,“这是桩非常棘手的事,其他人很可能把事情搞砸,那么我将在哪儿?我认为你们当中没有人有这种才能。”

  德国人敲打着桌子:“那些就是我们的条件,否则你只有死。”
  汤米困乏地朝后靠着。
  “我喜欢你的风格。简短,但有吸引力,那么就这样吧。
  但有一件事很重要,我必须见到那姑娘。”
  “什么姑娘?”
  “简?芬恩,当然。”
  德国人奇怪地看着他好几分钟,然后慢慢地,精心地选择每一个用词说:“你难道不知道她不能再告诉你任何事了吗?”
  汤米的心跳加快起来,他会成功地和他寻找的女孩见面吗?
  “我不要求她告诉我任何事,”他从容地说,“不要说多少话。”
  “那么,为什么要见她?”
  汤米停住了。
  “我问她问题时,要观察她的表情。”他最后说。
  德国人的眼里再次出现了汤米所不能理解的眼神。
  “她不能回答你的问题。”
  “那没有关系,我询问她时要看她的脸部表情。”
  “你认为那会告诉你什么?”他发出了短短的令人不愉快的笑声。汤米比任何时候都感到有某种他不能理解的因素。德国人看着他,像搜寻什么似的。“我想知道你是否了解得像我们预想的那么多?”他温和地说。
  汤米感到他的优势没有前一阵那么大。他有些把握不准,他仍感到困惑。他说出了些什么吗?这时他冲动地说:“也许有的事你们知道而我不知道,我不想了解你们所有的细节。但是我同样有些秘密你们也不知道。这是我占上风的一着。丹弗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他突然停住,好像他说得太多了。
  这时,德国人的脸上有了表情。
  “丹弗斯,”他低声说,“我明白了——”他停了一会,然后向康拉德挥一挥手,“把他带走。楼上——你知道。”
  “等一等,”汤米说,“那姑娘怎么样?”
  “会安排的。”
  “必须安排。”
  “我们会注意此事,但只有一个人能决定。”
  “谁?”汤米问,但他知道答案是什么。
  “布朗先生——”
  “我能见他吗?”
  “也许。”
  “走。”康拉德严厉地说。
  汤米顺从地站起来。在门外看守他的人示意让他上楼,看守人则紧跟在他后面。在楼上,康拉德打开门,汤米走进了这间狭小的房间,康拉德点上一盏丝丝发响的煤油灯,接着走了出去。汤米听见钥匙在门锁里转动的声音。
  汤米开始检查他的牢房。这间房子比楼下的那间要小些,并缺乏新鲜空气。他沿着房间四周走,周围的墙又脏又臭,和其他地方一样。四幅画斜挂在墙上,表示“浮士德”
  里的情景。玛格丽特和她的珠宝箱,教堂的情境,西贝尔和他的鲜花,浮士德和梅菲斯托菲尔斯。后者使汤米再次想起布朗先生。在这封闭的室内,紧紧关着的沉重的门。他感到与世隔绝,主犯邪恶的力量显得更加真实。就是大声喊叫也没有人听得见。这地方是座活坟墓。
  汤米努力振作,他倒在床上认真思考。他的头痛得厉害,还有他很饿。这地方寂静无声,使人气馁。
  “无论如何,”汤米说,为了使自己高兴一点,“我要看见他们的头头布朗先生,如果运气不错,还可看见神秘的简?芬恩。在那以后——”
  在那以后,汤米不得不承认,前景不容乐观。
或许您还会喜欢: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