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暗藏杀机 - 第十四章调查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由于詹姆斯爵士巧妙的处理,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干净利落。对塔彭丝来说,没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人惊奇和不解。
  医生很快就接受了这样的看法,即范德迈耶太大偶然服用了过量的三氯乙醛。他认为验尸没有必要。如果要验尸他会告诉詹姆斯爵士。他听说,范德迈耶太大即将出国,她的仆人已经离去。詹姆斯爵士和他的年轻朋友们正在拜访她,她突然发病晕倒,他们不想让她单独留下,所以在公寓里呆了一个晚上。他们认识她的任何亲戚吗?不认识。
  但是詹姆斯爵土叫医生去找范德迈耶太大的律师。不久,一个护士来照料后事,其余的人离开了这座不祥的大楼。
  “现在干什么?”朱利叶斯问,做了一个绝望的姿势,“我想我们下楼出去吃点东西。”
  詹姆斯爵士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他轻声地说:“不。仍有机会,霍尔医生可能告诉我们——些情况。”
  “哎呀:我把他给忘了。”
  “机会很小,但不该忽视。我想,我告诉过,他呆在梅特罗波尔饭店。我建议我们尽早去拜访他。洗澡和早餐后再确定好吗?”
  结果,安排塔彭丝和朱利叶斯回里茨饭店,然后开车来接詹姆斯爵士。
  一切都按计划执行,十一点钟刚过,他们开车来到梅特罗波尔饭店门前,他们要找霍尔医生,一个侍者去找他。过了几分钟,小个子的医生匆忙向他们走来。
  “霍尔医生,你能为我们抽出几分钟时间吗?”詹姆斯爵士恢谐地说,“让我把你介绍给考利小姐,赫谢默先生,我想你已经认识了。”
  医生和朱利叶斯握手时,流露出嘲弄的眼光。
  “啊,是的,我的从树上掉下来的年轻朋友!踝关节好了吗,嗯?”
  “我想由于你精心地治疗,已经好了,医生。”
  “还有心脏问题呢?哈!”
  “仍在寻找治疗。”朱利叶斯简单地回答道。
  “言归正传,我们能和你私下谈一谈吗?”詹姆斯爵士问。
  “当然。我想这里有间房间,在那里不会有人打扰。”医生带路,其余的人跟着。
  他们坐下,医生好奇地看着詹姆斯爵士。
  “霍尔医生,我非常急切地要找到某位年轻的女士,为了从她那里得到一份陈述。
  我有理由相信,她曾一度在你伯思茅斯的疗养院里,我希望我没有越过职业的礼节,就这件事向你询问。”
  “我想是证词的事吗?”
  詹姆斯爵士犹豫了一下,然后回答:“是的。”
  “我将很愉快地在我权限范围内向你提供任何信息。那位年轻女土叫什么名字?赫谢默先生曾问过我,我记得——”他稍稍将身体转过来半对着朱利叶斯。
  “姓名,”詹姆斯爵士直率地说,“是不重要的。她在被送到你这儿来时很可能是用的假名字。但是我想知道你是否认识一位叫范德迈耶太太的人?”

  “范德迈耶太太,住在南奥德利公寓大楼20号?我对她稍有了解。”
  “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你是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范德迈耶太太已经死了?”
  “啊!哎呀!我不曾想到过!什么时候发生的?”
  “昨晚她服了过量的三氯乙醛。”
  “有意的吗?”
  “偶然的,人们这样认为。我自己不想这么说。不管怎样,今天早晨人们发现她死了。”
  “太悲惨了。一位独特的美貌的女人。我敢说她是你的一位朋友,你对这些细节都很熟悉。”
  “我熟悉这些细节,因为——嗯,正是我发现她死了。”
  “真是。”医生吃惊地说。
  “是的。”詹姆斯爵士说,若有所思地模了摸下巴。
  “这是非常悲伤的消息,但是你会原谅我,如果我说,我不理解它和你要询问的事有什么关系?”
  “它和这件事的关系是这样的,范德迈耶太太曾将她的一位年轻的亲戚托你照管,这是事实吗?”
  朱利叶斯急切地往前靠了靠。
  “情况正是如此。”医生安静地说。
  “是用什么名字?”
  “珍妮特?范德迈耶。我想她是范德迈耶太大的侄女。”
  “她什么时候来找你的?”
  “我记得是在一九一五年六月或七月。”
  “她是精神病吗?”
  “她神志完全正常,这就是我要说的。我从范德迈耶太大了解到,当卢热塔尼亚客轮沉没时,这姑娘和她都在那艘倒霉的船上,结果姑娘在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刺激。”
  “我们的路子对了,我想?”詹姆斯爵土向四周环顾了一下。
  “我以前说过,我是个笨蛋!”朱利叶斯说。
  医生好奇地看着他们。
  “你谈到想从她那里得到一份陈述,”他说,“假设她不能给你呢?”
  “什么?你刚才说她神志完全正常。”
  “她神志正常,然而,如果你想从她那里得到一份有关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以前任何事件的陈述,她将不能给你。”
  他们盯着这个小个子的男人,呆若木鸡。而他却得意地点着头。
  “很可惜,”他说,“非常可惜,尤其我推测出的看法,詹姆斯爵士,这事情非常重要,但是,听着,她不能告诉你们任何事情。”
  “但是为什么,老兄?真该死,为什么?”
  小个子男人把那仁慈的眼光转向情绪激动的美国青年身上。
  “因为珍妮特?范德迈耶完全丧失记忆:““为什么?”
  “正是这样,一个有趣的病例,一个非常有趣的病例。确实,不很常见,如你所想的那样。有几个非常著名的可相比的病例,这是我亲自对其进行观察的这类病例中的首例,我发现该病例很有吸引力。”这个小个子男人流露出以恐怖为乐的自满情绪。

  “她什么也记不得了。”詹姆斯爵士侵吞吞地说。
  “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以前的事都记不得了。在那以后的事,她的记忆和你的或我的一样好。”
  “那么,她记得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是和幸存者登陆。在那以前的每件事情都是一片空白。她不知道自己的姓名,或哪儿的人,或她在何处,她甚至不能说自己的母语。”
  “肯定所有这些都非同寻常吗?”朱利叶斯插话问。
  “不,尊敬的先生。在这种情况下,十分正常,对神经系统的严重刺激,丧失记忆差不多是同时发生的。当然我想起一位专家。巴黎有一位非常好的人——对这些病例进行研究——但是范德迈耶太大不同意,因为那可能会把这个病例宣扬出去。”
  “我可以想象得出,她会不同意。”詹姆斯爵士严厉地说。
  “我同意他的观点,这些病例,常会把人搞得声名狼籍,这女孩非常年轻——十九岁,我想。很遗憾她的病例将被人们谈到,很可能伤害她的前途。此外,这样的病例尚未有特殊的治疗。的确,只有等待。”
  “等待?”
  “是的,迟早记忆会恢复——就像失去记忆那么突然。
  但是十有八九,这女孩会忘记插进来的这段时间,她将在她记忆中断的那个时刻——卢西塔尼亚沉没——恢复记忆。”
  “那么,你期望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发生?”
  医生耸耸肩膀。
  “啊,我无法说,有时是几个月,有时据人们所知,将长达二十年:有时另外一次刺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次刺激会恢复前一次刺激所丧失的记忆。”
  “另一次刺激,嗯?”朱利叶斯沉思说。
  “确实如此。在科罗拉多州曾有个这样的病例——”小个子男人拖长了声音,温和地说过不停。
  朱利叶斯好像没有在听他说,他在沉思,双眉紧锁。突然他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拳头在桌子上用力一击,砰的一声吓得每一个人都跳了起来,医生尤甚。
  “我明白了:我想,医生,我要把你的医学观点用在我拟定的计划之中,喂,简要再次越过大海,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潜水艇,沉船,人们争着上救生艇等等。难道那不会得到意外的成功吗?难道它不会给她下意识地自我以猛烈地撞击,或者不管什么样的话,又能重新恢复记忆?”
  “非常有趣的推测,赫谢默先生。依我之见,你的推测将会成功。不幸的是,你所建议的那些条件没有机会重演。”
  “也许不是靠自然,医生。不过我谈论的是艺术。”

  “艺术?”
  “怎么啦,是的。因难是什么?租客轮——”
  “一艘客轮!”霍尔医生轻声咕哝着。
  “雇一些旅客,租一艘潜水艇——那是唯一的困难。政府对于他们的战争武器往往比较保守,他们不会轻易把武器卖给第一个来者。但是我想那是能够克服的。听说过‘移花接木’这个单词吗,先生们?哼,移花接木每次都成功。我估计我们不需要真正的发射鱼雷。如果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大声叫喊船下沉,对一个像简这样无辜的年轻女孩就已经够了。给她带上救生圈,急忙送上救生艇时,有许多受过良好训练的艺术家在甲板上扮演着那些歇斯底里的绝活。
  到那时她就会马上再一次回到一九一五年五月她所在的地方。这个粗略的提纲怎样?”
  霍尔医生看着朱利叶斯。这时他无法表达的每一件事情在那一瞥之中都显得意味深长,“不,”朱利叶斯针对霍尔医生的那种眼神说,“我并不疯狂。这样的事完全可能。
  在美国拍电影,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做。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在银幕上火车相撞吗?买下一列火车和买下一艘轮船,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搞到道具后你就可以马上行动!”
  霍尔医生又开始说话。
  “但是费用,亲爱的先生。”他提高了嗓门,“费用!费用非常昂贵!”
  “我一点也不担心钱的问题。”朱利叶斯简单地解释道。
  霍尔医生带着恳求的表情转向詹姆斯爵土。詹姆斯爵士淡淡一笑。
  “赫谢默先生非常富裕——的确非常富裕。”
  医生又以一种新的和微妙的眼光看着朱利叶斯。这不再是一位古怪的曾经从树上摔下来的年轻人。他的眼光表现出对这位真正的富人的尊重。
  “非常出色的计划,非常出色,”医生低声说,“Movies①——当然啰!你们美国人对电影院是这么称呼的。很有趣。恐伯我们的方法有点儿落后于时代。你真正的意思是要实行你这项出色的计划?”
  ①法语:电影。一一译注。
  “你像我一样也倾囊下注。”
  医生相信他——这是对他的国籍的赞扬。如果是一位英国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医生会对他的神志是否清醒深表怀疑。
  “我不能保证治愈,”他指出,“也许我应该把这点说清楚。”
  “肯定,没事。”朱利叶斯说,“只要你把简带出来,其余的事留给我办。”
  “简?”
  “珍妮特?范德迈耶小姐。我们能够马上到你那儿去,请他们把她送来,或者我开车去带她来。”
  医生楞住了。
  “请原谅,赫谢默先生。我原以为你会理解。”
  “理解什么?”
  “那位范德迈耶小姐不再由我负责照管。”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