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癌症楼 - 第二十七章人各有所好(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p{text-indent:2em;}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巡诊也是一般性的: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独自去看由她负责照爱克斯光的那些病人,到了楼上穿堂里,一个护士陪她一起去。这个护士就是卓娅。她们在西布加托夫床边站了一会,但由于对这个病号采取任何新的措施都由柳德米拉·阿法纳西耶夫娜亲自决定,所以她们没待多久就走进病房里去了。原来,她俩的身材高低完全一样:嘴唇、眼睛、帽子都相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因卓娅结实得多,所以显得大些。可以设想,过两年她自己当上了医生,那她看上去会比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来得神气。她们沿着另一排床位走去,奥列格始终只看到她们的背影,看到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帽子下面深褐色的发会,还有卓娅帽子底下露出的金色望发。然而,即使对卓娅这金色的馨发,奥列格也已有两次在她值夜班的时候没去看过了。她从未说过什么,可他猛然意识到,她之所以那么迟迟不肯让步,那么令他烦恼和生气,完全不是出于卖弄风情,而是由于恐惧:害怕迈过从暂时到永久这条界线。要知道,他可是个永久的流刑犯。跟一个永久的流刑犯在一起——这是闹着玩的吗?就是在这条界线上奥列格刹那间头脑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是什么人。那一排床位今天全是照光病人,所以她们的进度较慢,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在每一个病人的身边都坐一坐,看一看,谈上几句话。在艾哈迈占那里,她看过他的皮肤、看过病历上以及最近一次验血单上的各种数据之后说:“很好,照光快要结束了!你可以回家啦!”艾哈迈占高兴得合不拢嘴。“你家在哪儿?”“卡拉巴伊尔。”“好,你可以回到那里去了。”“我的病好了?”艾哈迈占咧着嘴。“好了。”“完全好了?”“眼下已经完全好了。”“这么说,我不用再来了?”“过半年你再来。”“既然完全好了,为什么还要再来?”“让我们瞧瞧。”就这样,她走完了整整一排床位,一次也没向奥列格这边转过头来,始终背对着他。只有卓娅总共朝他那个角落瞥了一眼。她瞥了一眼,带着从某个时刻起所产生的那种特殊轻松感。在巡诊的时候,她总是能够找到只有他一个人才能看到她眼睛的那种时刻,并且抓紧时机把眼睛里闪烁的喜悦火花传递给他,就像发莫尔斯电码那样,进发的火花一长一短,一划一点。然而,正是根据这种明显的轻松感奥列格有一次才猛然醒悟:这不像车轮继续往前滚动那么轻松,而是就自愿的程度来说早已是森严壁垒的那种轻松——防线是很难突破的。是的,的确是这样,既然这个自由的人不能抛弃列宁格勒的住宅,岂不也无法离开这里?当然,幸福在于跟谁一起,而不在于在什么地方,但在大城市里毕竟……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在瓦季姆床边待了很久。她看了他的腿,摸了两侧腹股沟,尔后又触摸了腹部、骼部,不断问他觉得怎么样,还提了一个对于瓦季姆来说是陌生的问题:饭后有什么感觉,吃了不同的东西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瓦季姆思想集中,她轻声地问,他也轻声地回答。当出乎他意外地摸到右骼并问起饮食的时候,瓦季姆问:“您是在检查肝吧?”他想起母亲;陆走之前似乎无意中也摸了摸那个地方。“你什么都想知道,”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摇了摇头。“如今的病人们什么都懂,简直可以把白大褂脱给你们穿了。”头发乌黑油亮。皮肤黝黑泛黄的瓦季姆,脑袋端端正正搁在白枕头上,他以严肃而敏锐的目光望着医生,有如一尊少年神像。“这我明白,”他轻声说。“我看过一些书,知道是怎么回事。”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咄咄逼人,没有要汉加尔特表示同意或立即向他解释一切的意思,这反倒使薇加感到窘迫,无言以答,坐在他那床边上,好像很对不起他。他模样端正,年纪轻轻,想必也十分聪明,他使我加想起与她家很熟的一个家庭里的一个青年。那人垂死期拖得很长,头脑十分清楚,医生们却都束手无策。正是由于看到他的这种情况,当时还在上8年级的激加才改变了将来当工程师的主意,决心成为医生。但是如今面对着眼前的这个病号,她也无能为力。瓦季姆床旁窗台上一只罐头瓶子里盛着深褐色的恰加煎汁,常有其他病人怀着羡慕的心情来看这种药汁。“您在喝矿?”“是的。”汉加尔特本人并不相信恰加,她过去从未听人说起过这种东西,不过,它至少没有害处,这不是伊塞克湖草根。如果病人相信这种药,那只会有好处。“关于放射性金的事进行得怎样了?”她问。“不管怎样还是答应了。也许最近能给,”他还是那么全神贯注而沉郁地说。“但是这东西看来还不能直接拿到手,得从上面逐级往下转来。请您告诉我,”他直盯着汉加尔特的眼睛,“如果要过……两个星期才能送到,是不是就会转移到肝脏了?”“不会,您说什么呀!当然不会!”汉加尔特确有把握而又兴致勃勃地说了个谎,看来也使他信服了。“如果您愿意知道的话,那我可以告诉您:这个过程是以多少个月来计算的。”(可是她在骼骨那儿摸来摸去干什么?为什么还问饮食后有什么反应?……)瓦季姆倾向于相信她的话。要是能够相信,那就会好受些……在汉加尔特坐在瓦季姆床边上的这段时间里,卓娅由于没什么事情可做,便转过头去就近从侧面瞧瞧奥列格窗台上的一本书,之后又瞧瞧他本人,并通过眼神向他问了什么问题。但究竟问什么,闹不清楚。她那眉毛扬起并发出疑问的眼睛看上去很美,不过奥列格却无动于衷,默然不答。现在,爱克斯射线也给照够了,何必紧接着来这种秋波游戏,他不理解。别的还无所谓,玩这种眉来眼去的把戏,他觉得自己未免太老了些。他根据今天巡诊的做法,正准备接受详细检查,所以已脱去了病号上衣,正欲把贴身的衬衣也脱下来。但薇加·科尔尼利耶夫娜结束了对扎齐尔科的巡诊,擦擦手朝这边转过脸来时,不仅不向科斯托格洛托夫微笑,不仅不请他详细述说,不坐到他的床边上,就连看他的时候也只是目光一惊而过,仅够表明巡诊的下一个对象就是他了。不过,仅凭这短暂的一瞥,科斯托格洛托夫就已看出这双眼睛是多么冷漠。给他输血的那天这双眼睛所焕发的那种光彩和喜悦,甚至原先那种亲切的好感以及原先那种关切的同情——一下子全从她眼睛里消失了。眼睛变得视而不见了。“科斯托格洛托夫,”汉加尔特说,但视线却基本上是投向鲁萨诺夫。“还是那么继续治疗。倒也奇怪,”她看了卓娅一眼,“激素疗法好像没有引起什么反应。”卓娅耸了耸肩膀:“莫不是由于机体的局部特殊性?”她显然把汉加尔特医生的话理解成作为一个同行跟她商量,因为再过一年她医学院毕业也将成为医生了。但是汉加尔特对于卓娅所提出的看法根本没听进去,而是用完全不像商量的口气问她:“是否按严格规定给他打了针?”反应迅速的卓娅稍稍把头一昂,略微瞪大了她那浅褐色的。有点凸出的眼睛,直盯着医生,流露出由衷的惊讶:“这不会有什么疑问吧?……凡是规定的疗程……总是严格执行!”要是再进一步,卓娅简直会认为是受到了侮辱。“至少在我值班的时候是这样……”别人值班的情形问不到她头上,这是明摆着的。可是“至少”这两个字她是一带而过的,不知为什么正是这含糊而匆促的声音使汉加尔特确信卓娅在撒谎。既然针剂没有充分显示作用,那就是说必定有人没给他注射!这不能是玛丽亚。也不可能是奥林皮阿达佛拉季斯拉沃夫娜。而众所周知,卓娅在值夜班的时候……然而,根据卓娅那大胆的、准备反击的眼神,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意识到这是无法证明的,卓娅也知道这无法证明而决心顶住!单娘硬顶的劲头和否认的决心之强,使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反倒坚持不住,从而垂下了眼睛。每当她对人产生不快的想法时,总是把眼睛垂下。她负疚地垂下了眼睛,而得胜的卓娅却继续用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坦直的目光审视着她。卓娅胜利了,但她当即明白不能再冒这样的风险:万一东佐娃也来盘问,而病号里的某个人,比如鲁萨诺夫出来作证,说她什么针也没给科斯托格洛托夫打过,那就可能失去医院里的这个位置,并在学校里造成不良的影响。冒险——究竟为了什么?那游戏的轮子已经到了无法继续再滚的地步了。于是卓娅以撕毁协议(即不给他打针的协议)的眼神对奥列格打量了一下。奥列格明显看出,薇加连看都不想看他,但完全不明白原因何在,为什么如此突然?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诚然,昨天在穿堂里她背过身去没有看他,但当时他以为那是偶然的。这就是女人的特点,他把这些特点完全忘了!她们身上的一切都是这样:一吹也就没了。只有跟男子汉才可能有持久、平稳、正常的关系。卓娅也是一样,她把睫毛一扬,不也是在责怪他。她胆怯了。既然针要开始打,他们之间还会剩下什么,还会有什么秘密?然而,汉加尔特的想法是什么?一定要他把这些针都打下去?为什么她对这种针剂如此重视?听她摆布是不是代价太大?……去她的吧!而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此时正以关切和温暖的口吻跟鲁萨诺夫谈话。这种温暖更衬托出她对奥列格的态度是多么生硬。“在我们这儿您现在对打针已经习惯了。您适应得很好,大概还不愿停止呢,”她开玩笑说。(明摆着,你是想拍人家的马屁!)鲁萨诺夫在等医生给他巡诊时,看到和听到了汉加尔特同卓娅之间的冲突。作为病房里的邻居,他是知道那丫头为了自己的野汉子在撒谎,知道她跟啃骨者是串通一气的。假如问题只涉及啃骨者一个人,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大概会向医生告密,当然不是在巡诊时公开说出来,而是有可能在医生工作室里偷偷地谈。但他不愿得罪卓娅,说也奇怪,在这里住了一个月的医院,他懂得,就连最不起眼的护士也能把你气火,狠狠地报复你。医院里有自己的一套从属体系,在他住院期间,为了与已无关的一点小事,哪怕是跟一个护士的关系搞僵也是不足取的。如果啃骨者因执得连针也不愿意打,那就让他坐以待毙好了。即使死了也是活该。至于他自己,鲁萨诺夫坚信现在是不会死的。肿瘤消得很快,他每天都怀着满意的心情等候巡诊,以便让医生向他证实这一点。今天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也证实肿瘤在继续消退,疗程进展顺利,而虚弱和头疼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渐渐被克服。她还说要给他输血。
或许您还会喜欢: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