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王小波《红拂夜奔》 - 《红拂夜奔》读书笔记——为什么王小波死得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
  据一些资料反映,《红拂夜奔》是最早被出版的王小波小说之一,当然,他是和其它作品一起,被收在一部叫做《唐人故事》里。但我现在觉得这个小说写的真是好。也许是因为我健忘的缘故,早就不记得《黄金时代》等的好。
  也许是王小波写在前言的主旨是另一个原因。这里谈的是有趣。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如果看到一本真的很有趣的书,我们自然需要激动不已。
  以前我记得有时候读王小波的书会有些吃力,现在有点明白,可能是我智力有限的缘故。当然,现在能看懂,说明我的智商提高了。以前经常说王小波的文字闪耀着智慧,这个我百分之八十同意;如果说王的小说闪耀着智力,我就百分百举手。
  《红拂夜奔》的文字,同其他的往事作品一样,闪耀着智力的光辉。这个毋庸多言,需要多言的是,我要不厌其烦的赞美王小波,智力有时候很让人讨厌,但是好就好在王小波让我们看到智力的趣味。
  《红拂夜奔》也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后现代的文本。原谅我有些烂俗的把后现代这个词用在王小波身上,但真的这小说的意境,似乎非后现代不能概括。而且,这是有趣的后现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想到大话西游。我也想到,这本书比大话西游早了很多年。
  我其实非常期待有人能把王小波的小说拍成电影,比如这个红拂夜奔,当然,想到这个的时候我也有点害怕,因为到目前来看,中国的导演,没有谁有这个智力。当然,这话稍显刻薄,说的轻一点,没有谁能有这么有趣。因为中国的导演都是大悲大苦的观世音菩萨,都是信佛吃斋的,他们善于给孙悟空带上紧箍咒,而且不喜欢把它解下来。年轻的导演我们要拭目以待,但我也害怕的是,太年轻的根本早就把王小波当成四旧了。
  很多时候这个有趣的概念是绝缘体,你很难和他发生反应;但这不代表不可能,我还是期待哪个时候突然冒出来个神奇的导演,给我们一个惊喜。我承认这么想很一厢情愿。书不是非要拍成电影的,我这么一厢情愿,无非是要说明,王小波的书智商很高。就像有的导演智商很高一样。
  看着这些小说,我也就想明白了,为什么王小波死的那么早。因为这些小说,不是拍脑袋写出来的,而是用脑写出来的。这一点是很值得敬佩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小说,有的不能不说受到外国小说的影响,但这是实打实写出来的,是需要大量用脑的,这和抄袭完全不一样,尽管抄袭也需要用大脑,但我觉得郭敬明不可能因此累死。
  而有趣这件事情,也决然不是要装就能装出来的。我们看到王小波之后有很多作家也开始装有趣了。不但喜欢卖弄作为有趣的文字,甚至连生活主旨也要伪装成有趣。这太可怕了。装出来的有趣和隆出来的胸部一样,外表看起来很壮观,但经看不经摸。这实际上很恶心。
  我们这批人,包皮括更早的一批以及更晚点的一批,都是在大学读着王小波成长的。王小波和英语,马哲,以及邓论一样,都是必读书目;当然,也会有人不知道王小波是谁,就像很多人马哲邓论不及格一样;但是我觉得知道他,读他,肯定比不知道他不读他要好。这一点和那些马哲邓论有明显的不同。
  再多说一句,现在都在点评改革开放三十年,李宇春都入围风云人物了。这很好。更好的是,幸亏大家没有说王小波是风云人物。王小波离这种娱乐话题很远,我们这些尊敬崇敬肃敬王小波的人都感到非常欣慰。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witthlove,intheair送给之前陪我一起傻的你这是一个关于爱旅行成长的故事兔子安东尼失恋了于是他踏上了旅程寻找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旅行中他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对人生和爱也有了新的体会Chapter1很久之前onceIwas安东尼温柔又骄傲懒散又认真关于人生他有很多疑问和感想可是又不觉得要着急解答ItmakesmethinkofaperiodinmylifewhenIwasyounyandst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