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鱼水谐 - 正文 第一回 赴科场奇遇知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词曰:
  昼日渐长风渐暖,困人无气堪怜;
  小桥撑出卖花船,半篙新水,摇曳绿杨烟。
  鼓笔翩翩生异艳,中间玉润珠圆;
  那知都是好姻缘,不须打稿,吹活尽娟娟。
  右调·临讧仙
  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湖南人氏,五年前迁至富春,落户四都庄。
  是日,瑞生欲往湖南老家,令二子同行,走亲访友,贺礼一番。于五日上,瑞生突发病疾,当日辞世。二子悲痛万分,置办棺木,人殓出殡,守孝七七四十九日,即归家奉母。何氏嘱二子道:“我死后,当将我枢合葬于你父墓侧。”二子遵嘱,后遂将母与父合葬于后阴山坡。
  父母俱亡,顺发谓安杰道:“父母远葬千里,弟当立业于彼,庶不失祭扫。但祖父母之墓均在富春,慎终追远,弟又不能两全,莫如兄回富春,弟则永居湖南,方不失木本水源之思。”安杰闻言,觉言之有理。遂兄弟分居,各富且贵。
  却说安杰,自幼聪明,娶妻蒋氏,即是同县蒋舒公之女。舒公生二女,此为长女。次女嫁与丰石庄解孟为妻。二女皆俱淑德,人称蒋大姑、蒋二姑。解孟自幼与安杰最契,归娶后即将家迁至老家苏州。暂且不表。
  却说安杰家资巨万,庄田四十余处,家中之粟,迭积如山。恰一年大旱,人皆有饥色。安杰遂将所积之粟,分济群生,远近饥者均饱。众人感其恩德,只无以为报。
  时年安杰四十岁,仍膝下无子。一日昼寝,梦一人金盔金甲,手执红旗,厉声道:“你本无后,上帝觉你功德浩大,今使少微星以接你后。”言毕将手一抛,见一星自袖中出,其大如斗,清光满室。安杰觉奇怪,遂告之于妻,其妻蒋氏曰:“妾连日身子不快,想是有了身孕。”二人暗喜。次年果生一子,年冬又得一女,皆秀美非常。其子名唤鹏飞,其女取名兰花。
  一日,有客拜访,安杰迎接。见那人衣着朴素,春风满面。同入客堂,礼毕坐定,后问知来由,方知是同姓兄弟章必成。此人自幼浪迹江湖,未能成立,近日归家,故来拜访。安杰整治酒肴,举杯痛饮,必成佯做殷勤,安杰愈加爱惜。结了必成辞归,彼此常相往来。
  一日,安杰谓必成道:“我姨妹丈解孟于苏州,生意颇旺。如今荐贤弟至彼,或者可发达,亦未可知。”必成欣喜,忙起身谢道:“承兄厚情,甚幸!”安杰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遂写了荐书付与必成,必成道:“弟往苏州,不足一月,吾兄闲居家中,未免寂寞,何不同行一游?”安杰觉言之有理,遂欣然应允,当即收拾行装,与必成同往,身边不带一人。

  到得苏州,解盂喜极,同着畅游几日。安杰欲回家,遂谓必成道:“贤弟且在解盂店里经营,我这就转去。”那蒋二姑恐姐夫冷淡,遂着必成送归。又雇了同胞兄弟的快船—送。必成见安杰衣箱内有珠宝,价值逾万金,遂生歹意。待船至吴江,必成即令船户将船泊了,进城买些酒肴,暗制毒药于袖中。转至船上与安杰同饮。酒过数巡,安杰已醉,仗案而睡。必成遂将毒药置于余酒之中,道:“兄醉矣,可饮尽余酒,以便收拾安睡?”那安杰大醉,早不知酒为何物,遂接了酒蛊,一饮而尽。
  必成见之,心下甚喜,忙收拾碗盏,开铺扶必成安睡,毕了自己亦忙忙就寝,佯做睡着。未几,安杰大叫腹痛,必成只是不理。惊得船户近前,但见安杰七孔出血,气已绝矣。忙叫必成近前,看罢,必成故作惊恐,急奔去船头,大呼救命。惊得同帮船户,问其来由。必成哭道:“船户害死我哥了,又来前舱害我,幸我得免予难,几乎性命不保。”
  须臾,各船户俱来,必成道:“烦请各公做个见证,明日进城报官。”一言既言,唬得那船户叫冤。内中有一老者,劝道:“此船户老夫向来相识,非谋财害命之人,你且莫冤了好人。”必成道:“只是我哥哥已死,必有冤枉,我若不报官,怎的见我嫂子。”言毕抚尸痛哭,众人苦劝方止。天明,入城买取棺木,殡殁毕了,暗藏珠宝,开船向富春进发。一路假意伤悲,心下却着实满意。
  船至富春,必成先至安杰家报丧。那蒋大姑见必成身着白衣,痛哭而至,忙忙迎前,未待启口,必成即跪下道:“兄长同我自苏州转身,岂料船至吴江,病突发而亡。”大姑闻之,大叫一声,当即昏死过去。必成急救醒,依旧大哭。着丫头仆妇扶了大姑同往,迎枢至花园中暂停。远近闻知,莫不悲痛。蒋大姑一连数日,滴水不进。诸凡事务,任必成主持,众人皆道必成是个好人。
  丧事既毕,大姑着必成主持家事。四十余处庄田,皆由必成掌管。必成于中取利,不出两年,妻奴田屋皆有。必成于湖南时,与人妾私通,生得一子,带回抚养,已三岁矣。因其生得眉清目秀,遂取名玉珠。不题。
  却说一日大姑在家,闷苦不过,步出门首。远见一乘小轿抬一妇人,轿后一人相随,直抵门首,视轿中之妇,乃是妹子二姑,轿后随人,乃妹夫解孟。姊妹相见,二姑泪流满面,道:“妹生一子,年已三岁,岂料昨至乌江口,遇狂风将帆吹落,妹怀抱小儿,把持不住,连小儿失落水中,幸水手将妹救起,可小儿不知所向,想已葬于鱼腹。”言讫三人哭个不住。因二姑急着回家,大姑不便强留,只得泣送出门。解孟夫妇二人,因失子不乐,故不再出外经营。

  却说吴江县有一人姓张名胜,科甲出身,居官清正,花甲之年仍不得子,思想居官无益,遂辞官还乡,乘船于乌江口,远见众鹊拥着一物,浮于水面,忙捞将起来,却是一婴孩,年约三岁,两朵白眉,四体不凡。张胜怀抱小儿,喜不自胜,道:“天赐我儿也!”遂将婴孩取名天赐,带至老家抚养。其妻孙氏甚爱之,后送天赐念书,颖悟过人,人称张公子。不在话下。
  又数年,蒋大姑之子鹏飞已七岁。必成养成玉珠,年亦七岁。必成随请一先生诲鹏飞、玉珠之书。鹏飞之妹兰花亦同学书,其女长相衣着皆如男,故乡中俱不知他为女子。当下二子一女读书俱各聪敏,先生甚奇。不出三年,皆善诗文。适逢县考,先生命鹏飞、玉珠赴试,兰花亦要同往,其母不允,道:“女流之辈,怎的去考试,连内外俱不分。”兰花道:“我虽女子,今番出考,总不落他人之后。”其母无奈,只得允之。三人一般打扮,同赴县考。
  试后张榜,鹏飞举了案首,兰花第二,玉珠却在第三,三人名自得意至家。至府考。玉珠举了案首,鹏飞第三,兰花第四。不想先生骤死,鹏飞伤感不已,在家闷坐。
  一日,蒋大姑闲坐,鹏飞侍侧。老仆天海来道:“昔先主常施恩泽,远近皆沾其德,尚然家资日富。自先主去后,必成叔掌管家务,未施恩泽,我家资反不见盛。面他家如今呼奴使婢,庄田不在我家之下,非算计我家之财耶?如此若不早绝,我家之业则属他矣,望主母定夺。”
  鹏飞插言道:“天海言之有理,若非他下苏州,我爹爹亦不至身故于外,愿母亲早绝此人。”蒋大姑道:“我乃女流,料难胜任此事,凭你便了。”鹏飞道:“天海为我家老仆,家事他无不知,况为人老实,可将家事任之,必始终尽美。”蒋大姑依言,将家事付天海掌管,各处事务俱与必成割裂。必成暗暗怀恨,彼此不甚来往。
  忽一日,玉珠邀鹏飞一处读书。鹏飞实不耐烦。一日谓母亲遵:“孩儿于家中,玉珠常缠,孩儿实不耐烦。今闻吴江县碧山上有一书院,掌教先生为名士,孩儿往从其学,愿母亲自珍贵体。”大姑道:“你欲往碧山习书,亦是美志,其间是必苦心,以求上达。”鹏飞领命,遂带书童同往。天海送出十里之外,鹏飞嘱道:“你在家中,得小心事奉母亲,别无他瞩。”天海领诺而归。

  鹏飞雇了船只,不数日即至碧山,书童挑了书籍,直抵书院,拜过先生,又与同窗各叙年齿。内中有一同年,姓张名天赐,即张胜偶拾之子。当下邀鹏飞至他书房坐谈,遂成文字知音。二人日用同食,夜则同榻,博古论今。鹏飞道:“今年有科举,勿使榜上无名。”那先生见他才思敏捷,亦勤心教诲。
  一日,鹏飞谓天赐道:“兄曾娶否?”天赐道:“未也,家君曾为弟议婚,俱非姻缘,弟必得有才者。方称我心。”鹏飞道:“弟有一妹,年方十四岁,亦曾读书,其才虽不言高,却与愚弟无相上下,倘不因门户见鄙,愿将舍妹相托。”天赐大喜道:“既承不弃,敢不遵命。但应禀告父母,方可如此。”
  正说间,忽一仆进来道:“公子速归,老爷昨日陡然起病,夫人着我叫公子至家。”天赐闻言,即收拾归家,鹏飞谓天赐道:“家父起病,不容不去,然科场斯近,兄几时可来?”天赐道:“相烦多待几日,七月初旬即至。倘旬内不到。兄便不必久等了。”言讫去了。及至家中,因见父亲病重,恐鹏飞于书院等,故作书令其先往,并托为觅寓所。
  书院人俱赴科场去了,只鹏飞独自候天赐,自得了书信,急打点起身,雇了只快船,与书童向省而来。即至吴江,鹏飞令船户。将船泊于湖边歇宿。时值七月之中,暑气正盛,鹏飞遂步出舱外纳凉。月白众星繁闪,风清神怡,忽闻锣声连响,一官船顺风而至,亦泊船于鹏飞之船隔壁。船上一面黄旗,书“湖南巡抚部院”,绿纱窗内,灯如白昼,有异香飘出。须臾,忽闻琴声响亮。鹏飞窃听良久,又闻窗内有女子道:“小姐,请吃茶。”少时琴声又作,有人娇声歌道:
  从吾所好兮,琴瑟与书。
  身为女子兮,志并英儒。
  夜宿长江兮,秋声寂寂。
  回首顾望兮,渺渺鄱湖。歌罢琴止。鹏飞惊喜若狂,思忖道:“此必才女所作也,且其娇声雅韵,真令我魂飞天外,魄散九霄。”欲待和他一韵,又恐惊了他船上官长,反为不美。
  正寻思间,即令书童抱琴出舱来,弹一《鸳鸯谐》。琴声既罢,又闻那船上琴声悠然。鹏飞诗兴勃然,自不能禁,遂高声吟道:
  嫦娥何事夜弹琴,弹出好音正有情。
  窗内玉人多美伴,可怜明月一孤轮。
  吟罢思忖道:“不知窗内才人曾听见否,又不知肯怜我意否。”正想间,只闻那船上低声和道:
  窗外何人夜听琴,新诗分外更多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智代的哀羞
作者:a183149188
章节:2 人气:18
摘要:智代的哀羞第01章电车上的劫难太阳高高挂起,处于酷夏,太阳光照射在人身上带给他们的并不是温暖,而是一种火辣辣的感觉,高温、带给人的是烦躁,而那不知道从那里传来的叫声,加重了这份烦躁的感觉。按理来说,大热天的不应该出门,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大人要为了养家糊口而工作,学生要为了升学率而奋斗,辍学的人要为了生活费而努力,追星的人为了一睹心中的偶像,不惜远行千里。人们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汇集在了车站。 [点击阅读]
极品家丁之佃猎母女(全本)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18
摘要:(一)阳春三月,莺飞草长,阁楼亭台,桃柳夹岸。此时,西湖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这如天堂般的景色,不断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才子与旅人共赏。虽然游人众多,但西湖却并不显得拥挤,不时有小船和画舫从视野中划过,只留下一对对眉目传情的才子佳人们的调笑声。西湖岸边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一位十六七岁青衣小帽打扮的少年,嘴角边嚼着个路边的小草,正呆呆的望着美丽的西湖景色,可思绪却不知到飘在了那里。 [点击阅读]
校园女中学生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34
摘要:发信人:林真标题:校园女中学生三个王兵躲进了体操室,等著女生们进来。乔丽和乔洁是两姐妹。她们一个17岁,一个16岁,长长的黑发披肩,苗条的身体,修长的大腿。乔丽穿了一条橙色西装的短牛仔裤和有一朵大向日葵花的T恤,而乔洁则穿了一条蓝色牛仔短裤和一件蓝色横纹的细吊带少女背心。乔丽是姐姐,高一点。但乔洁却发育得玲瓏体态,丰满可人。她们拉著手跑进体操房。“快点!姐姐!”乔洁嬉笑著。 [点击阅读]
淫叫女学生
作者:笑面虎
章节:1 人气:34
摘要:「阿、阿喔恩恩我、我快不行惹、又要去惹阿阿阿阿」一个女子的淫声从房间内不断传出,很显然的这个女子正在享受或是被强迫高氵朝。房间内有2男1女,一个男人赤裸著下半身坐在房间唯一的床上,发出呻吟的女子此刻正坐在男人的大腿之间,高挑全裸的身躯正在不断上下摆动著,一头及腰的长髮也随著女子的剧烈摆动而飞舞著。女子赤裸迷人的小穴正把男人的阳具整根没入,阴道正因一次次的高氵朝而收缩紧夹著男人的阳具。 [点击阅读]
淫露的房间
作者:蛋蛋的寂寞
章节:1 人气:34
摘要:我家是开餐厅,也有供客人住的房间。养母是寡妇,年龄是三十五岁,但身体丰满充满精力,看起来只有二十八、九岁的样子。任何人都能看得出她的身体有诱人的性感,这样熟透了的身体当然需要排泄口,所以她的情夫也不止二、三人了。我和兄嫂百合住在同一房里,她是我哥哥的太太,哥哥正在服兵役,她二十六岁。当时我十九岁,养母和百合都把我看作是小孩子。这天晚上,我去厕所,来到门前时,从隔壁养母的房间传来奇怪的声音。 [点击阅读]
灰色轨迹(1-4)
作者:玉足玲珑
章节:1 人气:34
摘要:灰色轨迹(一)从老赵家出来,已经是深夜十点。中途给妻子打了一次电话,但是关机,我慢慢的沿着大街往家里走。现在是四月下旬,天气已经转暖,晚上大街上的人还是比较多,有些夜店仍在营业,夜晚的城市灯火辉煌,显示出城市的繁荣景象。从单位下岗已经快叁年了,其间在夜总会当过保安,卖过保险,还给人骗去做过安丽,现在开计程车。 [点击阅读]
熟妇集市
作者:一帘幽丝
章节:1 人气:34
摘要:熟妇集市今天趁妈妈出去买菜的空挡,我又溜进她的卧房,准备再偷些零用钱花花…最近,不!应感说从去年的什么时候开始,妈妈突然开始限制我的开销起来,对于我们这样能住在独立花园别墅里的家庭来说,显然有点不可思议,所有的零用钱居然都要通过做家务来赚!仔细想想,难不成是搬来同住的姨妈……我胡思乱想着摸进妈妈的卧房,熟练地掏出偷配的钥匙去开挂画后的保险柜,姨妈是去年和姨夫离婚的,因为那男人有了新欢。 [点击阅读]
狗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34
摘要:发信人:贾不了标题:狗情人(根据朋友亲身经历撰述)志成家住在台北天母一楼,陈进兴事件发生后,养了一条公狼犬壮胆。公狗三岁多,长的威武雄壮,架式十足。不过发情的时候情绪不稳,喜欢乱叫乱叫。有一次半夜叫个不停,志成就把牠拉进客厅里,拍拍牠让牠情绪稳定下来。一看牠下面露出一截粉红色生殖器,知道狗又在发情了。老婆在卧室被吵醒后睡不著觉,便出来客厅聊天。 [点击阅读]
老婆日常的一次出轨
作者:小小色狼转载
章节:1 人气:34
摘要:中午我正在店里,老婆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店里事儿也不多,我就给我的唯一个一个雇员交待了一下就回去了。到家才发现老婆不但在家,他的那个情人也在,其实是另一个情人的上司,也是她的情人现在。我们在一起吃过饭,也看过他和老婆在家里做爱。所以他在我并不算吃惊。老婆在做饭,在超市买的黄花鱼。我和他随便聊了几句,他可能觉得尴尬,就起身去厨房找我老婆了,说是帮忙,其实也没帮什么,时不时地在我老婆身上揩油。 [点击阅读]
蜜桃(转)
作者:吾无
章节:2 人气:18
摘要:【2010-06-21】蜜桃第一卷戏水龙王初长成第一章破庙见蜜桃腊月,雪飘,应天府。都城早已搬到顺天府,可这里依然是中原最热闹的城市之一。应天府很少下雪,而今年却下的特别大,鹅毛般的雪花迅速覆盖掉原有的碎石小路。文人雅士最爱逛的秦淮风月区域也不人影,都躲在火炉氤氲香房里,有丫环俏婢温手暖脚。夫子庙也冷冷清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