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做最好的自己 - 你总是有最后的选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弗兰克原本是一位受弗洛伊德心理学派影响颇深的决定论心理学家,但在纳粹集中营里经历了一段凄惨的岁月后,他开创出了独具一格的心理学流派。
  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严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之中,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也许,正是集中营里的恶劣环境让他猛然警醒:“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弗兰克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是在极端痛苦、无助的时候,依然可以自行决定他的人生态度。在最为艰苦的岁月里,弗兰克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他没有悲观绝望,反而在脑海中设想,自己获释以后该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的经历讲给自己的学生听。
  凭着这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弗兰克在狱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的心灵超越了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
  弗兰克在狱中发现的思维准则,正是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应具有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
  消极被动的人和积极主动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表 0?1):
  表 0?1 消极被动 vs. 积极主动
  消极被动的人 积极主动的人
  自己和环境 自己受环境的左右 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人和事 事情主导人 人可以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
  遇到问题时 寻求帮助 独立思考
  环境不好时 怨天尤人 积极进取

  常说的话 只有你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必须服从环境的安排。谁可以告诉我该选什么专业?怎么都没有人注意到我?我总是没时间做某事。只有你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做。我父母都有糖尿病,我也一定会得。 一切靠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有选择的权利。我要制定一个计划,以选择最适合我的专业。我要去学习如何引起人们的重视。我该放弃哪些不重要的事,才能做最重要的事?只有我自己才有权利和责任决定我该怎么做。虽然父母有糖尿病,但只要注意锻炼,注意饮食,就能降低得病的几率。
  消极被动(Reactive)的人总是在等待命运安排或贵人相助。对一件事情,他们总认为是事情找上他们,而自己无法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
  积极主动(Pro-active)的人对自己总是有一份责任感,认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和发展。
  数十年前,在工业社会里,员工是企业机器上的齿轮。虽然机器需要齿轮,但是齿轮是可替换的。最好的齿轮是耐用的。因此这些公司最喜欢的人才是:
  一个有专业知识、能够埋头苦干的人。
  斗转星移,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人们对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有更多的人享有决策的权利,有更多的人必须在思考中不断创新,也有更多的人有足够的空间来决定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是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是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复杂过程。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曾指出:“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所以,今天大多数优秀的企业对人才的期望是:

  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
  要想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此外,还应当培养推销自己的能力,在领导或同事面前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
  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一代,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要主动了解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制定规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研究项目,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般的责任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只要有了积极主动的态度,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其实,许多年轻人并不是没有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做出自己的决定,而是不习惯在重大问题上自己做决定。如果我问一位中国的大学生:“你最常做的决定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有可能是决定买什么样的电脑、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等等。这些事情固然需要做出决定,但更需要你自己做决定的是许多更重要的事情。例如读什么专业、进什么学校,考研还是出国等等。对这些事情,有很多人可能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安排或参考大多数同学的选择——殊不知,在这些最重要的问题上,只有你自己的决定才能帮助你迈向真正的成功。自己只做无关紧要的决定,而任由他人做出对自己的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决定,这明显是不合逻辑的。此外,有些人就算自己做出了决定,也不见得在事先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做调查研究。而一个鲁莽或草率的决定可能会让你后悔一辈子!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当Google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电视上接受访问时,记者问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说是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学”。在蒙台梭利小学那种鼓励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对事情不能消极对待的教育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正是这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勇于尝试、积极主动的习惯并因此给他们带来了成功。
  所以,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
  为达到积极主动的境界,建议大家按照图 0?1所示的七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的习惯,学习把握机遇、创造机遇的方法,并在积极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收获成功和快乐。
或许您还会喜欢:
鬼医傻后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第001章夜半惊魂晚霞似血,笼罩了整个天际。苍穹一片暖色,晚云轻拂而过,好似层层翻滚的浪海,无穷无尽的变幻。翻卷如云的宫墙,层层迭迭的瓦檐,精致的亭台楼阁,山石排列有序,奇花异草数不胜数,轻风吹过,到处是馥郁诱人的香气。雕梁画栋的殿阁中,微微敞开的窗户,暮色的青白光芒笼罩着宽大空荡的宫殿,显得苍凉而凄惨。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十五年等待候鸟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Chapter1那一年,我和你的赌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正坐在学校大礼堂等着年级大会召开的黎璃被后排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浓眉大眼的裴尚轩笑嘻嘻地问她:“黎璃,你猜谁会赢大力神杯?”六月八日,意大利世界杯开幕。黎璃本来对足球没有兴趣,她的舅舅却是个球迷,从世界杯开始便进入莫名兴奋的状态,等半夜闹钟响了爬起来看球。黎璃被闹钟吵醒,醒来发现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