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最优美的散文 - 作者自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者自述[美国]华盛顿·欧文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出游,观察新奇的风俗人情,在我还年幼的时候,我便踏上旅程,多次去游历故乡的一些偏僻陌生之地;父母常常为此惊慌,为了找我回家,他们也没少给镇上的地保交一些赏钱。童年时,我扩大了自己的活动地盘。每到假日的下午我总去附近村落转悠,对那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了如指掌。我熟悉那些凶杀抢掠现场和鬼魂萦绕之地。去邻近村庄的时候,我观察人们的风俗习惯,拜见当地的名人志士并与他们交谈,这大大增长了我的见识。某个夏日,我登上了最远的山岗,从山顶上遥望远处数十英里外的陌生地带,发现我所居住的地区如此辽阔,真让我大大惊叹。岁月流逝,我出游的兴趣更加浓厚。我狂爱游记,如饥似渴地阅读使我无暇顾及学校的正常功课。晴天时,我希望徜徉在码头,看着泊船离岸远去,不禁觉得心神爽朗。点点风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仿佛随着幻觉漂向天边。细读和深思虽然给模糊的爱好套上理智的约束,但使其变得更为明确和坚定。我游遍祖国山河,如果单是为欣赏优美的风景,那我就泛不着去别处寻找这种欲望的满足感;因为再没有别的国家像美国这样有如此迷人的自然景色了:广阔的湖泊,如银波闪耀的大海;崇山峻岭,铺上空灵爽朗的色彩;深邃的峡谷,繁茂的草木;鸟兽众多,激荡的瀑布在寂静的荒原中轰鸣而下;无边的平原,连绵起伏,蓊蓊郁郁;深厚宽阔的河流,浩浩荡荡,无声无息地奔流入海;人迹罕至的森林,处处显露着豪爽的景观;夏日的天空,云朵变幻莫测,阳光灿烂;——不,一个美国人永远不必去国外寻找宏伟壮丽的美景!欧洲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能让人联想起诗意盎然的典故。那里有杰出的艺术,优雅先进的文明社会,以及古怪离奇的当地风俗。我的祖国朝气蓬勃前途似锦;而欧洲则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时代宝藏。那里的废墟记载着岁月的流逝,每块崩碎剥落的石头都是一段编年史。我梦想着漫游名胜古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流连在废墟古堡周围——默默地凭吊摇摇欲坠的巍巍高耍总之,我想逃避俗世的纷纷扰扰,沉醉在昔日辉煌的虚幻中。除此之外,我还迫切渴望拜会当今的伟大人物。我们美国确实也有自己的杰出人物;连一个城镇都会有众多的英雄豪杰。我曾经穿梭在他们中间,可是他们的光芒盖住了我;使我黯然失色;对于小人物而言,最糟糕的莫过于活在大人物——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大人物的阴影下。虽然如此,我仍然非常急切要去探访欧洲的伟人;因为我读过各个哲学流派的作品,它们都认为一切动物到了美国就会退化,包括人在内。我想,欧洲的伟人一定胰美国的卓越,就像阿尔卑斯山的山峰胰哈得逊河流域的高地高许多一样。我这个想法得到了证实。我观察过许多来我们这里的英国游客,我敢断言,在故乡他们只不过是渺小的人物,可是此时此地却显得心高气傲,目定一切。由此我更确定了这一想法。我一定要去那个神奇之地,见识一下已退化成诸如我类的伟大种族。不知幸运与否,我游历的癖好居然得以满足。我转悠了好几个国家,亲眼瞧了许多沧桑变幻。对于这些,称不上拿哲学家的眼光进行过研究,不过确实是以普通文物风光爱好者的身份,畅游在满是图片的橱窗外;有时被造型勾勒出的美感所吸引,有时被漫画夸张的奇特形状所迷惑,有时被明媚动人的景色所诱惑。现在的游客总是随手带着画笔,带回家的都是满满的速描画,时尚如此,所以我也随意凑了几幅,供友人娱乐。当我浏览了那些有心记下的提示和备忘后,常常心生恐慌,我的惰性令一些重大课题束之高阁,而这都是著书立说的游客所要研究的。我担心自己会像一个不幸的风景画家那样使人失望,虽然他曾经游过欧洲大陆,但总是随着自己流浪的嗜好,去犄角旮旯和荒郊野岭里写生。因而,他的写生簿里总有村舍,自然风光和说不上名字的废墟;而没有圣彼得大教堂或者罗马圆剧场,特尼大瀑布或者那不勒斯湾,怎么也找不到一幅冰川或者火山的奇观。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